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14
以下說的,“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這就是發了無上菩提心,而入聖位的大菩薩,這和前面是不同了,和前面不一樣。不一樣,但是現在觀世音菩薩,演說這個大悲神咒,一切眾會裏邊,或者有人得一地,得初地;得二地,得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我們若是從經論上看,你若想要從凡夫地,能得到初地,要多少時間呢?我們學習佛法,我們對於佛法的信心,能夠堅定,對於佛法的信心能決定了,就是不會再變了,最鈍的人要十千劫,十千劫就是一萬劫,要這麼長時間的修學佛法。是說最鈍根的人,要這麼長的時間。成就了這樣的信心以後,你繼續地修學佛法,到初地要一個阿僧祇劫,要這麼長的時間才行的。現在這個地方說是,一切眾會,或得一地、二地,就是聽觀世音菩薩說大悲神咒,他就得初地了,那麼他有可能是已經得到決定信心的人,他這一下子超一大阿僧祇劫,所以他得了初地。得二地,得三地,得四地。由初地到第七地,這又是一大阿僧祇劫。從七地再開始到第十地,又一大阿僧祇劫,所以加起來是三大阿僧祇劫,三個阿僧祇劫才成佛的。現在說是,聽觀世音菩薩說大悲神咒,他就獲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可見大悲神咒的威力有這麼大。這真是不可思議!這個世第一,我有心解釋一下。世第一的意思,就是這個修行人到了這時候,他內心裏面那個清淨的境界,還是凡夫,但是在凡夫的世界裏面他是第一了。其他所有的凡夫,無論你怎麼樣,你不如他。所以說他是第一,就是世界上,他是第一。再一刹那,他就到初果向,就是聖人了。他是觀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是這樣修行。修行到那個程度的時候,就是最第一的了。這個時間只是一刹那,很短的。
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這一段文,是觀世音菩薩說此大悲心陀羅尼以後,發出離心的人,或得須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羅漢果。發無上菩提心的人,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無量眾生,發菩提心。這是分兩個部份,說明得到利益的情況。出離心,就是沒有大悲心,他自己了脫生死,得涅槃,就是滿足了。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就是自己得涅槃,也願意無量眾生皆成佛道,他的大悲心非常地廣大,所以叫做發無上菩提心。這樣的人,聽了大悲心陀羅尼咒,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得到這樣的利益。得利益這件事,按一般的情形說,譬如說,暖、頂、忍、世第一。就是暖、頂這兩種修行人,他若是聽到大悲神咒,他應該進一步得到忍,和世第一的功德。若是已經成就忍、世第一功德的修行人,他聽聞了大悲咒,應該是進一步得一地;若已經是一地的,應該是進步到二地。通常說應該是由一個位次,他不超越,不是超過了一個位次,得利益的。只是由他現在的位次,進到上一個位次,他不超越。譬如說是忍、世第一的人,他進一步得初果,他們是相連的,如果他得二果,就是超越初果了。按通常的情形說,不超越,就是進一步,進到上一個位次。但是前文說是,觀世音菩薩由初地就得到八地了,那是特別的情形。這裏邊,說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這完全是聖位,在菩薩道裏邊的位次,他是屬於聖人的階級,不是凡位。菩薩有凡夫菩薩和聖位菩薩的不同。菩薩裏邊,當然有外凡的菩薩,有內凡的菩薩,有這兩種。大意和小乘也應該是一樣的。由凡位入到聖位,聖位裏邊,一共是分十個位次,就是一地到十地。可是這十個地裏邊,每一地都有名稱。小乘佛法裏面的位次,聖位一共是八個地,就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一共是四向四果,加起來就是八地。菩薩的位次,佛把它分成十地,就是十個位次。當然菩薩的境界更廣大,所以位次也是多了。這十個位次,通名為地。這個地字怎麼講呢?地是譬喻的意思。大地能生長萬物,這些萬物都依止於地。這就譬喻菩薩也是有地,能生長無量無邊的功德;生長了,又能攝持,攝持它不失壞,繼續地增長廣大,圓滿無上菩提的。菩薩這個地,究竟指什麼說的呢?他在凡夫的時候,經過長時期的修行,達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就是由凡位入聖位了。入聖位,成就了證悟真理智慧的時候,就是聖人了。證悟真理的智慧,通常說,叫做無分別智。因為真理是沒有差別相的,所以見真理的智慧,就不可能有分別,所以是無分別的。這叫做無分別智,因為他成就了無分別智以後,他又能生出來通達一切有差別的緣起法的智慧,所以又名之為根本智。他所生出來通達緣起法的智慧,就叫後得智。在《攝大乘論》上,又有一個名字叫如理智,和如量智。根本智就是如理智,就是他這個智慧,能如理地通達真實相,所以叫如理智。如量智,“量”就是數量,有種種差別相的,這就是緣起的意思。由一切染汙的緣起,也有清淨的緣起,他能夠如量的通達,沒有過,也沒有不及。
現在這裏說入聖位,是因為他成就了見真理的無分別智。見真理的無分別智,這地方有兩件事,就是一個真理,加上無分別智。無分別智與真理相應了,在這樣的境界裏邊,會生長出來種種的功德。所以這個地方就叫做地。可是從大乘佛法修行人,小乘佛法的學者,去分別的時候,又有一點不同。就是大乘佛法的學者,就是菩薩,他在證悟真理的時候,成就無分別智的時候,其中也有大悲心在裏邊。大悲心與無分別智和合在一起。所以這個地,在這個地方,就是有三樣事,一個大悲心,一個無分別智,一個真理。這三法和合,名之為地。就是菩薩成就了初歡喜地的時候,就是入聖位的時候,成就了這三種功德。由此三種功德,逐漸地自己去親近無量諸佛,廣學無量佛法,廣度一切眾生,成就了種種種種的功德,所以名之為地,通名為地。不管是初地也好,二地也好,他們都是以此為地的,以此為依止的,所以叫做地。這是通名。現在解釋別名。第一個地叫做歡喜地。鳩摩羅什法師翻作歡喜地,玄奘法師翻作極喜地,就是歡喜到了極點了,特別的歡喜。這個“極”字,比“歡喜”形容得更殊勝了一點。初歡喜地這個菩薩,他就是由凡位入聖位,初開始得到聖境,得到聖人的境界。他能夠見到我空、法空,有大悲心,所以能夠自利,又能利益一切眾生,他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所以他生出極大的歡喜,所以叫極喜地。這個極字在這個地方,和小乘佛教的須陀洹果來比較,須陀洹果只可以說歡喜。像七覺支裏面也有個“喜覺支”,歡喜。但是大乘的初歡喜地,有個極喜,表示勝過初果,有這個意思的。初果須陀洹,他但見我空,對於法空不是那麼明顯。菩薩就不是,他能見我空,也能見一切法空,所以是二空。這是和須陀洹不同的地方。須陀洹翻到中國話是入流,入聖流。而大乘的菩薩初歡喜地,也是入聖流,也是由凡入聖,但是不名為入聖流。他與須陀洹果的入聖流有什麼不同呢?就是須陀洹果的這種聖人,他厭離生死的心,是非常切,他這個厭離心很強很強的,他歡喜安住在聖道的境界裏邊,對於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這個生死流轉的事情,他觀察它是苦,是無常,是不淨,心裏面厭離,很憎惡。對於廣度眾生的大悲心,他很軟弱。初歡喜的菩薩不是,他觀察五蘊、十二入、十八界,都是如幻如化,都是畢竟空寂的。他對於聖道,在染汙法上就是聖道,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他不是像須陀洹果那樣的厭離生死,厭離得沒有那麼重;也不是偏於自利,他還有大悲心,廣度眾生,所以他不名為入聖流,和須陀洹果不同。其次,他也不名為斯陀含,斯陀含果是一往來。這個菩薩,他因為有大悲心,他要無量無邊地繼續在凡夫生死的世界度化眾生,所以他不是一往一來就不來了,他是繼續要來的,要度眾生的。即使這個初得歡喜地的菩薩,往生到佛世界,但是終究有一天,他還是要回到凡夫世界來度眾生,所以他不名為斯陀含。他也不名為阿那含,阿那含就是不來了。阿那含,通常說,譬如得到色界天的四靜慮,得到無色界天的四空定,他不來欲界了。得初歡喜地的菩薩,他也可能。這個地方是不一定,他也可能得了色界天的四靜慮,得到無色界天的四空定,但是他還是回到欲界來,他和阿那含的不來是不同的,所以他不名為阿那含。這是有這樣的情形。阿羅漢是無生,無生這個地方有不同的說法。阿羅漢在菩薩的十地裏邊,和菩薩的第六地是相契。第七遠行地就超過了阿羅漢。若是在第六地以前,還不能超過阿羅漢,但是他(菩薩)的大悲心是超過阿羅漢了。若是他觀一切法空的智慧,不能說超過阿羅漢,就是有同,有不同。這是初歡喜地,和四果的對比是這樣子。其次,初歡喜地,他一部分也和初果相同,就是決定不到三惡道去了,他不會因為有罪,而到地獄、畜生、餓鬼去受苦,沒有這件事了。初果須陀洹也是這樣,初歡喜地也是不到三惡道。這個地方,就是也有可能,他在前多少生,無始劫以來,他也可能因為煩惱,他造了很多的罪,這個罪能使令他到三惡道去受果報,去受苦的。但是這種罪,有的得果報了,有的還沒有得果報。他現在若得到極喜地,得到歡喜地的時候,他墮落三惡道的那種業力,因為受到歡喜地無相、無分別智的影響,他不發生作用了,不能夠使令他到三惡道去了。所以我們說到帶業往生的這個問題,說我們念佛,求生阿彌陀佛國,帶業往生這個問題,是指什麼說的呢?有的人說,也帶善業,或者帶惡業,都叫做帶業。不帶惡業,是帶善業,叫做帶業往生。其實這種說法是說錯了。我這是說題外的話了,但是也可以講一段。譬喻說一個大修行人,他持戒清淨,有種種殊勝的德行,他念阿彌陀佛,或者是修奢摩他、毗婆舍那,修四念處,或者修六波羅蜜,種種的功德。他臨命終的時候,他願生阿彌陀佛國,正念分明,佛來放光接引。我們對於這樣的人往生了,我們認為這是很合理的,我們並不會想:他是帶業往生?還是消業往生?我們不會去想這個問題。那麼什麼情形會有這個分別呢?就是有造了特別嚴重罪業的人,譬如說是一個作大將軍的,他統領幾十萬軍隊作戰,他殺死了很多的人,造了很多的罪。但是後來他退休了,種種各式各樣的因緣,他不作官了,他忽然間覺悟了,他信佛了。聽法師講經,或者自己也讀佛教的經書,也念佛,臨命終的時候也有瑞相,也真就是往生了。那麼我們就會想了,說這個人,怎麼往生了呢!他以前殺了很多的人,造了很多的罪,這個罪是滅了呢?是沒有滅呢?古代的高僧就說:這個人是帶業往生。不能說他消業往生。怎麼說他是帶業往生,不是消業往生呢?剛才這個初歡喜地,在這裏看出來,你若沒有成就聖慧,你沒有成就聖人無我的智慧,沒有成就聖人見真理的無分別智慧,你沒有受果報,三惡道的罪業不能消滅的。你不能消滅它的,就是還在你的心裏面。我們剛才說這個大將軍,他未必是得歡喜地,他也不會是得初果。只是有多少覺悟,能夠一心念佛,他未必是修四念處觀,就是修四念處觀,也未必得初果。他沒有得初果,他這個無我的聖慧沒有成就,沒有成就聖慧,這個三惡道的業力就不能滅。不能滅,但是他往生阿彌陀佛國了,所以那就是帶業往生了。他自己也未必知道是還債。但是你殺了人的時候,我們看戒律上,佛就是這樣說,你明白這個是人,你殺的是人,或者是畜生,但是殺人的罪過大。你明明白白地殺他了,我殺人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是殺人,這個是沒有罪的。你殺人的時候,你心裏面明白是殺人了,或者是你沒有親自去殺,但是你下個命令去殺,你同樣是有罪的。不管你是還債也好,或者你現在開始殺人也好,你都是有罪的。佛沒有說,若是還債,就是沒有罪,佛沒有講這句話。在《五戒相經》或者是比丘的戒律裏邊,佛說犯殺戒那個地方,只是這麼說,你殺的這個人,你知道這個是人,你把他殺死了,你就是犯了戒,那麼你就是有罪了。沒有說:你欠他的債,殺他不犯罪的。沒有這麼說。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冤業,是沒有完的時候。你讀《十六觀經》,下品的三生裏邊,還有這樣的證明,就是這個帶業往生的人,到了阿彌陀佛國,蓮華開了以後,要由觀世音菩薩或者大勢至菩薩,為他說諸法實相的法門,他修這個實相法門來滅罪。還有這麼一句話。那就是他把這個罪帶到阿彌陀佛國去了。不然滅什麼罪呢?這樣說,帶業往生的人多得很只要你沒有得初歡喜地,你沒有入聖位,大家都是帶業往生。但是帶業往生這個事情就是不容易。就是你本身心裏面有罪,這個罪你能帶它,就是你這個信願行,這個念佛的力量要強,臨命終的時候,這個業不使令你心顛倒,你的罪業,不妨礙你有正念分明,你要有這樣的力量,你才能帶業往生。若是你修行的程度不夠,雖然是想念佛,但是糊塗了,這個時候不願意念佛了,就是你那個罪,使令你顛倒了。當然也可能有其他的因緣的引發,那就是不能帶業往生了。所以說帶業往生,實在是很辛苦的事情,你要努力地修行才行,不然你不能帶業。所以這個地方,說到初歡喜地聖位的菩薩,他成就了無分別無漏的清淨智慧,把三惡道的業力制伏了,滅了,不發生作用了,不能叫你到三惡道去。初歡喜地的人,有這樣的境界,就是不起苦的作用。因為三惡道的業力,使令人受苦,要到三惡道去受苦報。他這種罪業,罪業就是黑暗,他有無分別的無漏智,是光明,能滅這個黑暗,這個業就沒有了。不過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不容易滅,你如果是殺了人,那你還欠他一命的,這個地方不能滅。就是這個菩薩到了阿彌陀佛國,他還要回來的,因為有大悲心,他還要回來這個世界度眾生。度眾的時候,他以前欠誰的命,還是要還的。不過那就是和凡夫不同了,我們凡夫因為有我見,有我愛,若是我還你一命,這是會受不了。從阿彌陀佛國回來的那個聖人,那就是法身菩薩了,他還人一命,是不算一回事。你用刀殺他,就像割土似的,就像割一支草似的,他沒有痛苦。這是初歡喜地能夠滅三惡道的罪業。第二件事,他滅除的煩惱,滅除什麼煩惱呢?初入聖位的菩薩,他滅除去很多的煩惱,但是佛就是舉出來這三種,最重要的三個煩惱,一個是身見,一個是戒取,一個是疑。身見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這個色受想行識的身體,在身體裏邊感覺有一個我,有一個真常不壞的我,有個真常不壞的體性,這是我,這叫做身見。這個菩薩就是把這種思想滅除去了。第二是戒取,戒取是什麼呢?就是除了佛教以外,其他宗教所制定的一種修行的法門,叫做戒取。這不是聖道,認為是聖道。這種知見,這種思想,初歡喜地菩薩沒有了。譬如說我們是佛教徒,皈依三寶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寶裏面有個皈依法。若是我們只是隨順別人的意思說皈依,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樣的人我們不說。就是自己也有學問,也學習多少年的佛法,也明白什麼叫做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是忽然間,我去學習非佛教的一些修行方法,這就是違背了皈依法的意思。如果去相信了上帝,那就不是皈依佛了,就是皈依上帝了。這就是違背了皈依三寶的意思。現在說這個戒取,就是初歡喜地的這個聖人,他是皈依三寶的人,他不會再去皈依外道了,他不會去皈依外道的法。所以這個戒取就取消了。疑就是疑惑,佛說世間的因果,出世間的因果。世間上的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出世間修學戒定慧,能得涅槃,能得無上菩提,這件事他決定是不疑惑了。這就是沒有疑。菩薩斷除這三種煩惱,這裏面有什麼道理呢?譬如說一個人,他要到另一個地方去,但是我不肯去,這是一個障礙,忽然間不肯去了。第二障礙就是走錯了路,這一條路不是到你所要到的地方,你走了另一條路了,這也是個障礙。第三就是疑惑,這條路是對的,但是又疑惑這條路不對,那麼也不能去。現在這三種也表示這個意思,表示什麼呢?佛法講一切法無我,到涅槃那裏去的時候,涅槃是沒有彼此的對立,沒有人與人之間的對立,也沒有凡聖的對立,是離一切相的,那個地方是無我的。無我的,而我們凡夫,哎呀!沒有我不行啊!那我不去了,我不到涅槃那裏去了。所以這個身見有不發趣的作用,就是不肯努力修行,不肯到涅槃那裏去。戒取,就是不是涅槃路,認為是涅槃路,去皈依外道了,那麼叫做戒取,這也不能到涅槃那裏去。疑,就是對佛法有疑惑,也不能到涅槃那裏去。現在這個初歡喜地的聖人,這三件事都沒有了,他斷除去這三種煩惱,他入了聖位。初歡喜地,我就講這麼多。
第二個是離垢地。垢就是染汙,染汙叫做垢。這個垢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犯戒。這個地方,譬如說是我們受了戒,受了三皈、五戒,或者受八關齋戒,或者受比丘、比丘尼戒,或者受了菩薩戒。受了戒,要學戒,怎麼叫做犯,怎麼叫做持,怎麼叫做持戒,怎麼叫做犯戒。然後注意自己的身口意,遭遇一切境界的時候,日常生活裏面,這個地方是犯戒,我不可以做,這個是持戒,我可以這樣做。要時時地注意,才能夠持戒清淨,你若疏忽,就犯戒了。犯戒有兩種,一個是明知道是不對,是犯戒的,也是做了,這是一個犯戒;第二個是不知道,譬如你走路的時候,踩死一隻螞蟻,你並不是有意的去踩死,是無心的,但是這也是不對,這就是無心的。初歡喜地的聖人,他要特別注意的,才能夠持戒清淨,如果疏忽了,疏忽了就會犯戒。他的身語意也會有這個問題的。二地離垢地這個菩薩,沒有這個問題,他自然地是不犯戒,持戒是清淨了,所以叫做離垢地。所以這個事情,初得無生法忍的初歡喜地的聖人,都還有問題。第三是發光地,發光地這個菩薩,他決定成就了色界四禪、無色界四空定、四無量心,他決定是成就了。他成就了以後,以這樣的禪定作依止,去修學佛法,聞、思、修。以禪定為依止,於一切佛法,聞、思、修,成就了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有聞思修三種智慧的光明。由這樣的光明,他能通達一切佛法,所以叫發光地。就是以禪定為依止,發出來聞思修的三種光明,通達一切佛法,這就是發光地。我們在凡年地,現在的中國佛教,就是一個人,或者是在家居士,或者有心出家,或者沒有心出家。或者是已經出家了,然後就到佛學院。出家了,到佛學院還是不錯,好過不去佛學院。到了佛學院,就是這個教授,教授你這是唯識學,這是中觀學,這是天臺宗,這是什麼...,全面的佛法,中國的佛法,藏密的佛法,巴厘文的佛法,乃至現在英文的佛法,歐美的佛教史,乃至印度古代的、現在的,全面的要學,在那裏學習。這還是很好,肯學習還是很好。這是現在我們佛教的一種情況,其實這個也不是始於今日,我看很久就有這種情形了。現在我們看這個發光地,在這裏我們覺悟了什麼事呢?這裏面表示一件事,就是初開始入到佛教裏的人,不是廣學佛法的,他只是學一個法門,學了這個法門的時候,當然他要有師父,若按印度的佛教來說,就是戒和尚。印度的佛教,你跟這位比丘出家,他是你的剃度師,他也是你的戒和尚。你受沙彌戒也是他,你受比丘戒也是他,所以他是你的剃度師,又是你的戒和尚。到我們中國佛教不是,中國佛教,你跟我出家,我是剃度師,但是你受戒的時候,又是另一位法師了,不是一個人。受了戒以後,按佛的意思看,就是受戒以後,要學戒,然後就學一個法門,其實就是修四念處。四念處就是禪。就是這麼修行,修行等到入聖位以後,這時候才聞思修,去廣學佛法。在經裏邊也看到,佛也有讚歎,說是你能夠為人講解佛法,像《金剛經》上有說到這個。你若能為人講解般若波羅密,功德無量無邊。也讚歎這件事。當然那個地方也沒有一定分別,你是凡夫,你是聖人,也沒有這麼去解釋,只是說你若是能受持讀誦,為人解說,功德無量無邊。也就會意想到,喔,我雖然不是聖人,我也可以學習佛法,也可以為人解說。也可以這樣去理會。但是按正常道來說,還是在凡位的時候,不要廣學,你入聖位以後,你再聞思修。這可見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到第三地才成就四禪、四無量心、四空定,前二地還不決定,也可能成就,也可能沒有成就。這是第三發光地。第四焰慧地,焰慧地就是他的智慧特別殊勝,能夠燒滅一切的煩惱。因為菩薩的第六地,和阿羅漢齊。阿羅漢的時候,才把三界內所有的見煩惱、愛煩惱,全部地息滅了,沒有到阿羅漢以前,還是有見煩惱,及愛煩惱的。現在說是第四焰慧地,他當然也有這個事。所以這個在《成唯識論》上說,他就是把欲界的貪煩惱滅了。就是他修四念處,把欲界的愛煩惱燒滅了,焚毀了,斷除去了。在八背舍裏邊,八背舍也是大阿羅漢修學的法門。說是已經成就四禪的人,已經得到四禪,他還要在禪定裏邊觀察欲界的不淨,還要觀察欲界色聲香味觸的不淨,就是使令欲界這個欲的煩惱,徹底地息滅了。說是已經成就禪定的凡夫,他是把欲界的愛煩惱息滅了,然後才能得到色界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但是這種修行人,如果他不謹慎的時候,他還會把他的愛煩惱表現出來,還會有這個問題。你讀《大智度論》,提到的獨角仙人就是這樣子,就是這麼回事。第三發光地他已經成就了四禪、四無量心、四空定這種高深的禪定了。但是到第四地焰慧地的時候,他用清淨的四念處,三十七道品主要就是四念處,就燒毀了欲界的愛煩惱,徹底地消滅他,所以叫做焰慧地。第五難勝地,(※此處錄音帶缺錄一段)。第二種觀,就是觀察一切法是緣起,是如幻如化的。這個如幻如化的境界是有,是如幻有。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是畢竟空。畢竟空,如幻有。畢竟空是空,如幻有是有,空和有,你不容易融會,觀空的時候,就不能觀它有,觀有的時候,不能觀察空,空和有不能融會。現在這一位聖人,他觀察空的時候,叫他和有相融合;觀察有的時候,叫他和空相融合,不相違反,叫他能融合,就是入不二法門。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要經過極艱難的修行才能成就的,所以叫做難勝地。到這個時候,他這個清淨的智慧,不是初地、二地、三地、四地能勝過他的。所以叫做難勝地。他若是和遠行地比較來說,當然是(遠行地)勝過他了,那是更高的境界,能勝過他。現在說難勝地,前面這四個是不能勝過他的。所以叫做難勝地。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無量眾生發菩提心。十地,我們上一次講到第五地,現在從第六地開講。上一次講過,十地是聖的階級,從初地開始就是聖人了,不是凡夫。入了聖位以後,一直到成佛,中間如果用時間來計算的話,有兩大阿僧劫。要這麼長時間的修行,才可以達到佛的地位。在佛之前,一共有十個階級,就叫做十地。十地,現在是說第六地。第五地是禪波羅蜜最殊勝,現在是第六地,就是他的般若波羅蜜很高,所以叫做現前地。這個現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出現。原來是沒有,他現在出來了,所以叫做現。現前地,出現在當前。出現也是成就的意思,他以前沒有成就,他現在成就了。譬如說是作醫生的,他原來沒有學習這種學問,那麼他沒有這種知識。他學成功了以後,他才有這個醫的知識。有這種知識,但是這種知識,並不是時時地出現在他心裏的活動上,他需要的時候才出來的。有病的人,請他看病,他診斷以後,他這個醫學的知識才出現,喔,你是什麼病,你需要用什麼藥來治療。這種知識才出現的。所以這個“出現”,有成就的意思,隨時可以用的。譬如我有什麼寶物,放在我的褲袋裏,我隨時需要,隨時就可以拿出來,這就叫做現前。若說是你學習成就了,但是用的時候不能用,那就是不現前,就是這樣意思。這裏說是他的般若智慧,特別地殊勝,就是高過了前五地。這個般若的智慧,究竟指什麼說的呢?就是指能夠見到真理的智慧,而這種智慧從初地就已經有了,但是到第六地是最殊勝的,所以名之為現前地。而這個時候,他能入滅盡定了。前五地還不能入這個定,前五地的菩薩,這個滅盡定還沒有成就。小乘佛法的聖人,要到三果阿那含,才能入這個定的。在菩薩的十地裏邊,要到第六地,第六地才能入這個定。入這個定,這個滅盡定,是什麼呢?就是心裏的活動完全停下來了,但是並不是沒有心,還是有心,有心,但是不發生作用。就像人睡著覺,他不出來活動。他不出來活動,並不是沒有這個人,有這個人,但是他不活動。滅盡定的人,他的心裏也類似這樣子,就是完全休息了,所以叫做滅盡定。這個定超過四禪八定之上,是很高深的定。到菩薩第六地,才能入這個定。有的經論上說,菩薩第六地與阿羅漢齊,與阿羅漢是相等的。這是第六地大概的情形第七遠行地。遠行地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走得很遠,就是他能超過阿羅漢的境界,所以有遠行的意思。其次,用功修行這件事情,在我們凡夫的時候,我們想要修行,必須加上一些力量,我要特別地努力,這樣子才能夠有修行的事情出現。如果我們就是平淡的這樣子,就不行,就不能修行,這個修行的事情就辦不到,要加上一些力量才行。聖人的修行,由初地到第七地,也都需要努力,才能夠修行的,如果不努力,還不行!努力,他才能夠使令自己的心清淨,使令這個煩惱不活動。聖人已經開始斷煩惱,但是還沒有完全斷掉,還有煩惱的活動,他也需要加上力量,才能夠使令煩惱不動,才能夠殺煩惱賊。這個遠行地,就是到了要努力修行的最後邊,所以叫遠行地。就是過了第七地以後的修行就不失了,修行就不要特別努力,很自然地,就是修行。所以遠行地,有這樣的意思在裏邊的。剛才說,第六地是般若波羅蜜殊勝,到第七地,就是善巧方便的波羅蜜特別強。這個話是什麼意思呢?前面我剛才說,第六地是見真理的智慧特別強,第七地是善巧方便,就是見到真理以後,引發出來的清淨智慧。對於世間上一切有為法,觀察的智慧很強。這個智慧,分兩部份說明他的善巧方便智慧。那兩部份呢?第一部份就是關於他自己,修學佛法的智慧。在這一方面,他有六個善巧方便。第一個就是對於世間上一切苦惱的眾生,他有慈悲心,他有這種功德,有悲憫心。顧戀不舍,就是對眾生苦惱的境界,引起了這位菩薩的悲心,對於這個苦惱的眾生,顧戀他,不棄舍他。他這個慈悲心,不棄舍這個苦惱的眾生。有這樣的慈悲心,就是這個菩薩,能有這樣的悲心,他有這樣的功德。這也是一種方便。第二個就是對於世間上一切的有為法,他能夠如實地辨知,能真實地認識世間上這些如幻如化的境界。我們平常讀《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應該這樣去觀察。這個分際,說得很分明。說我們應該這樣去觀察,應該這樣去學習,並不是說你真能夠這樣觀察了。觀察世間上一切有為的境界,如夢、如幻、如化,這是要到什麼境界的人,才真實地看到了呢?要是聖人才行,凡夫不能的,我們凡夫只能這樣去學習,只能這樣去思惟。我們還不認為這是夢,認為這都是真實的,我們凡夫的執著心,是很難去掉的。現在說遠行地這位菩薩,他真實地這樣子認識了,能如實辨知,知道一切有為法虛妄的境界,庥真實地認識了,真實地通達了。這是第二個方便。第三個方便,就是對於佛的無上菩提,深心欣樂,就是很深刻地仰慕、歡喜,不是很浮泛的。深心,就是他的心裏面很深刻,也就是不可動搖的意思。說我現在歡喜這個房子,等到看到另外一個房子,又歡喜這個了。就是我們這個歡喜心,雖然也是歡喜,但是還是能動搖的。現在說是深心欣樂,就是不可動搖。對於佛的無上菩提的這種歡喜心,是決定了。我們在凡夫的時候,我們從理智上的思惟,我們也可能會對於佛的無上菩提,有仰慕心,但是還沒能夠深刻,沒能夠深心欣樂。到了聖人的境界,才能達到這裏。這位菩薩,有這三種方便。第四個還是從前面三個引起的,就是對於眾生,能顧戀不舍,所以這位菩薩,他不舍生死。這位菩薩,照理說,他若想到佛世界去,他是很容易辦到的,因為他心不顛倒,他若棄舍了這個身體,臨命終的時候,他心不顛倒,他能夠很清淨地去念佛,去願生某一個佛世界,他就會成功,佛就會來接他去。初地菩薩可能還沒有神通,二地、三地以後,可能會有神通。若有神通,也可能直接能去,到了第七地的菩薩,他要到那個佛世界是很容易的。但是他不舍生死,有生死的這個世界,就是苦惱眾生住的地方,他不離開這裏。因為什麼呢?就是這裏有苦惱的眾生,他要去救護他們。所以他不舍生死,他有這樣的悲心。他有這樣的悲心,也有悲心的行動。因為顧戀不舍一切苦惱的有情,所以他不棄舍這個生死的世界,他不離開這個。這是第四個方便。第五個方便,就是這一位菩薩,他的智慧對於世間上,這一切如幻如化的有為法,他看得很清楚。所以他雖然在生死的世界裏居住,住在這裏,但是生死世界上的境界,對於他沒有影響,他內心是清淨不染的。這又是一個方便。第六個方便,就是他對佛的無上菩提,深心欣樂,所以他能夠熾然精進。因為對佛的無上菩提的大智慧,非常地仰慕,所以他能夠勇猛精進地修學聖道,不懈怠。這是他對於自己修證聖道的六個方便。又有第二個六種方便,就是他慈悲一切眾生這一方面的事情。這一方面,第一種方便,就是他能教化眾生,他能勸化眾生,以少善根,感無量果。小小地做一點善法,就能夠招感來很大很好的果報,他能這樣教化眾生。這十二種方便,就是兩個方便,是出在《瑜伽師地論》上面的。《瑜伽師地論》上舉一個例,怎麼叫做以少善根,能夠成就很大的果報呢?他說,譬如說是你用慈悲的心情,你拿一點食品,給狗吃,然後你就回向:願以此功德,使令我能得無上菩提。你就這樣回向的話,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像《法華經》上說,我們面對佛像的時候,能夠一低頭,能夠一合掌,或者磕個頭,將來這個功德就不可思議。小小一點善根的栽培,就能得到很大很大,很不可思議的果報。菩薩能善巧方便地教化眾生,這樣栽培自己。這也是菩薩的一種方便。第二種是他能夠勸化眾生,少用功力,就能夠引攝廣大無量無邊的善根。剛才說的是從褔報上說的,是從求福這一方面說的。現在這一個方便,是從智慧說的。就是你能夠在佛法裏面,小小的地讀一點佛法這麼一四句偈,你能夠有一點歡喜心去思惟觀察,你將來就不得了!你慢慢地就可以得無上菩提。《瑜伽師地論》上,他舉一個例,就是說有外道,他們邪知邪見,說是一個月不吃東西,或者是多久不吃東西。菩薩能引導他去受持、學習佛法的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就是一日一夜,不是很久,不是很難做的事情。那麼你八關齋戒的功德就不可思議!這是第二個善巧方便。第三個就是有的人,對於佛法,於佛聖教,憎背有情。就是對於佛法,心裏面憎惡,不高興,若看見廟,就不歡喜;看見佛教的經書也不歡喜;看見佛教徒也不歡喜。菩薩能善巧方便地除掉他的穢惡,令他心情平靜,不要對三寶不歡喜。這是第三個方便。第四個就是於佛教聖教,處中有情。就是對於佛法,他的情,不歡喜,也不討厭,這樣的人。這樣的人,菩薩能引導他來到佛教裏,令他有信心。這是第四個方便。第五個,已經來到佛教裏面的,他學習佛法,有了信心,繼續栽培善根,菩薩能令他成熟。能夠善巧方便地教導他,使令他這個善根能成熟。成熟這句話怎麼講呢?成熟的意思,就是他對於見到真理,有堪能性,於見真理有堪能性;或者說於證聖道有堪能性。就是對於他能斷煩惱,能得到般若智慧,能見到法性的真理。對於這件事,他有堪能性,就是有這個能力,但現在還沒見真理,但是他有這個能力了,這叫做成熟。就像我們種的生果,或者一棵蘋果,或者一棵柳丁,熟了,就是可以吃了,那麼就叫做成熟。現在這個第七遠行地的菩薩,他善巧方便地教化眾生,這個善根沒有成熟的人,他能方便教化他,能叫他善根成熟,這個菩薩有這個能力,所以這也是一種方便。這是第五個方便。第六個就是已經成熟的人,菩薩能夠善巧方便教化他,令他得解脫,就是見真理了。我們口頭上講,什麼叫做真理,這樣講,那樣講,講和沒有講一樣,還是原來的老家風,是凡夫境界。佛法裏面說見到真理,見到真理是聖人了,那是大解脫境界,這不是凡夫了。菩薩能夠善巧方便教化善根成熟的眾生,令他見到真理,得大解脫。這是第六個方便。加起來就是十二個方便。現在說的第七遠行地這位菩薩,他這個善巧方便的智慧很強,就是高過了前六地的菩薩。這是第一種差別。其次,這個第七遠行地的菩薩,他有一個不同的地方。修行的事,還有一個事情。就是有相行與無相行的差別。有相行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修行的時候,不管是奢摩他也好,毗缽舍那也好。他現在的內心,是在有相的境界上活動。譬如說他是觀察佛像,觀察、思惟佛的功德。這都是一個有相的境界;或者說是觀察阿彌陀佛國依報的莊嚴,他那裏有七寶池,有微妙香潔的蓮華。你心裏面作這樣的觀察,這時候是有相的境界。或者種種的這些因緣生法,都是有相行。其次是無相行,無相行就是觀察一切有相的境界,都是因緣生的,是畢竟空的,是無相的,相不可得!這是兩種行。奢摩他也是有這兩種不同,毗婆舍那也有這兩種不同。從初地菩薩開始,因為他見到法性理了,他的心能入於無相的境界,能安住在畢竟空裏面不動,這就是無相。但是他不能夠長時期安住在那裏,他還要出來,從那無相的境界出來,出來還要思惟這個有相的境界。在《阿含經》上說初果聖人,也要修不淨觀。觀察色受想行識是不清淨的,也修白骨觀這些法門。當然也可以修慈悲喜舍的這些觀。這都是有相。就是有的時候是無相行,有的時候是無相行,這樣修行的。二果、三果乃至到四果阿羅漢,也還都是這樣子。菩薩的位次,從初地、二地、三地,到第七地的時候,這裏面有點不同。就是由初地到第五地,都是有相行的境界多,無相行的修行少。到第六地時,無相行多,相行少;到第七地就是完全是無相行,他沒有有相行了。在無相的境界這麼修行的時候,他要加行。加行這句話就是努力的意思。就是要努力,他就能保持這個境界。這是第七遠行地一個大概地情形。第八地是不動地,第八不動地就是又高過了第七地。他也還是無相行,一直到佛的境界都是無相行,不過到佛的境界才圓滿。第八地的無相行,和第七地的無相行有什麼不同呢?第八地就是不需要加行,不需要去努力,他就是任運地就是無相行了。就像船在大海裏,舊時代那個船,在大海裏邊,它就是任運地就能向前進。《華嚴經》對第八地有這樣的譬喻,說是到第八不動地的菩薩,他修行的時候,不需要特別去努力,他就能向前進步了,而且還是特別地快。所以第八地叫做無功用。但是這種無相行的境界,經上就是大概地這麼介紹,我們也很難去思惟這件事的。第八地菩薩他得到十種自在的境界。第一個是命自在,就是他來到眾生的世界,這個第八地菩薩,他是法身菩薩了。他自己這個真實的面貌,不是凡夫的有漏境界,是無漏,是聖人的世界。他那個身體就是無量壽,盡未來際也不老病死。現在這個命自在,就是他來到眾生的世界,度他眾生的時候,他的壽命是自在的,他願意壽命有多長,就是多長。隨他自己的歡喜,他願意隨時要走,就能隨時走。說是不走,要繼續地生存在這裏,也可以,就是他有這個自在力。第二個是心自在,心自在就是禪定。他有高深禪定的境界,也是非常自在的。世間上的人,凡夫的禪定,都是不能勝過他的,世間上無論什麼境界,也不能影響他的心,他的心是很自在的,就是沒有壓力。第三個是財自在,就是他在世間上行菩薩道,這個財也是自在的。他需要有多少,就是有多少,不會有所不足。第四個是業自在,這個業就是他有什麼行動,說這件事很難做,在他來說,沒有這件事。他要這樣做,就能做到,他是業自在。第五個是生自在,生自在就是他這時候,他願意生到什麼地方,就能到什麼地方去;他願意到那個世界,就能到那個世界;他願意作國王,就能作國王;他願意作乞丐也可以;作男也可以,作女人也可以,作小孩子也可以,作老年人也可以。就是不管是什麼身,他都是隨心所願。第六個是願自在,願自在就是他的計畫,他現在為了度化眾生,這個時代之內,這個地區的眾生,他作一個計畫,他也就會做成功的。第七個是勝解自在,勝解自在是什麼呢?就是他現在為了度化眾生的需要,他就觀想:這個地方是七寶莊嚴的世界。那麼這就是七寶莊嚴的世界。本來這是凡夫的一個瓦礫、草木,是個很平凡的世界,但是他為了需要,當然這個人都是在禪定裏,我們看他有行住坐臥,也可能看他有睡眠的時候,但是在他本人,常是在禪定裏邊的。他就能夠勝解自在。他說這個大地是黃金,它就是黃金。就是外面一切境界,隨他的心力轉變,境隨心轉,勝解自在。第八個是神通自在,他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他的神通也是自在的。其他人的神通不能夠改變他的。第九個是法自在,他若是為了度他眾生,看見這個眾生需要某一種法門,他就能演說這個法門。說是需要講《華嚴經》,他就能講《華嚴經》;要講《法華經》,就能講《法華經》。就是無量無邊的法門,他都有自在力。第十個是智自在,這是最重要的。就是他那個大智慧境界,是自在的。其實這個智自在是總說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智慧來決定,沒有智慧,什麼都談不到。這個第八不動地的菩薩,他成就了這十種自在。這十種自在,由第八地開始成就,到佛才圓滿的,到佛地是最圓滿的。這是第不動地。不動這句話,就是因為他用功修行,也是很任運的,不需要特別努力,所以這也是不動地。世間一切有為、無為,一切行相的境界,也不能動搖他;一切煩惱的境界,也不能動搖他,所以叫做不動地。這是第八地。第九是善慧地,善,在這個地方就是說,有很微妙的智慧的意思,是讚歎這個智慧很好,他有很好的智慧。這個地方說他有什麼智慧呢?就是他具足了四無礙辯,他能夠在十方世界,善為眾生演說佛法,所以叫做善慧,善慧地。這四種無礙辯才,第一個是法無礙辯,就是剛才說,無量無邊的佛法,他能通達無礙,這是法無礙辯。第二個是義無礙,就是無論那一個法門,它裏邊都有義,對這個義,他也是無障無礙的。法,就是能詮顯義的這些語言文字,乃至鳥鳴、花笑也是法,它也能表詮義,所以不限於語言文字。第三個是辭無礙辯,辭無礙辯就是無量無邊的世界,有無量無邊的眾生,也有無量無邊的語言。這位菩薩他完全能通達,他能用無量無邊的辭,去演說無量無邊的佛法。這可見我們凡夫有語言的問題,我只能說自己的語言,有的人說兩種、三種、四種,或說幾十種語言,但是也只限於這個時代,這個地區。要是他方世界的眾生,又說不同的語言,那我們也不行。我們凡夫有語言的問題,聖人也是有這問題。他要是發了無上菩提心,悲憫有情,教化眾生,要通達各式各樣的語言,所以有了他心通的人,有了天耳通,對於你不懂的語言,就是聽不懂,所以這裏面也有很多問題。我們當前的境界,要費很多的精神去學習,可能會感覺不錯,如果你有了天耳通的時候,會感覺到自己所知道的太少了。到第九地的菩薩,他這個辭是無礙了,他的語言是無障礙的了,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他這個辭完全都通了。第四個樂說無礙辯,就是他能夠對於法和義和辭,這些條件都具足了,他用大悲心,很自在地為一切眾生演說佛法,能夠契機又契理。這就是樂說無礙辯。這是到第九地的菩薩,達到了這樣的程度。這是九善慧地。第十是法雲地,法雲地的這位菩薩,這是到了菩薩的最高境界了,再進一步就是佛的境界。法雲這兩個字怎麼講呢?這個法字,是說這位菩薩,他能夠通達無量無邊佛法的智慧。雲是一個譬喻,雲裏邊有水。這位菩薩通達一切法的智慧裏邊,他含藏了無量無邊的功德。這個智慧裏邊,有無量無邊的三昧,有無量無邊的禪定,有無量無邊的陀羅尼,還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有無量無邊的神通道力,都在他那個清淨無分別的智慧裏含藏著。就像大雲,裏邊有無量無邊的水似的。這是一個解釋。其次,無量無邊的雲,周遍了虛空,這個虛空就不見了,就只看見雲了。這是說法雲地的菩薩,他那個清淨的智慧,能夠息滅了無量無邊的煩惱。煩惱障、所知障這兩種煩惱,由他的智慧力量,都能息滅了。第三個意思,就是無量無邊的虛空,譬喻這個法性的真理,是遍一切處的。我們凡夫雖然沒有修行,是平常人,但是也有這種真理的存在,可是由惑業苦,我們很多很多的煩惱、業障、苦惱的境界,同這個法性理在一起,是不莊嚴的,很醜陋而不莊嚴!這個菩薩,他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或者說無量劫的修行,把無量無邊的惑業苦都息滅了。他能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來莊嚴這個清淨的法性。雲遍滿了虛空,就表示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法性。這些事情,都在這個菩薩的清淨、無分別的智慧境界裏邊,所以也叫做法雲地。這個法雲地,像第九善慧地,只是舉出來四無礙辯。這個法雲地就是總說無量無邊的功德成就了,是這樣的意思。但是他猶有一點微細的煩惱作障礙,還需要繼續地修行,再進一步,才是佛。所以他還是菩薩,還不是佛。這是表示大悲心陀羅尼殊勝的意思。無量眾生發菩提心,這可以分兩個解釋。第一個解釋就是在十地之前,他還沒能入聖位。就是有些人,聽了觀世音菩薩演說大悲心陀羅尼,他就發了無上菩提的願,願得無上菩提,所以叫做發菩提心。心就是願的意思,發了菩提願,他建立了願得無上菩提的願,所以叫發菩提心。或者說發菩提心,就是無量眾生,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這叫做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有兩種,第一種是世俗菩提心。就是我們還是凡夫,但是從理智上說,喔,我們立一個志願,願得無上菩提,很好。那麼就從自己的分別心裏面,建立了無上菩提的願,但是還是凡夫,所以這就叫做世俗菩提心。另一種是勝義菩提心,就是得了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的聖人。聖人他斷了染汙的煩惱,使令他內心特別地清淨莊嚴。這是一個特別的境界,所以叫勝義,這個義,有境界的意思。勝就是特別的意思。勝過了世俗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境界,達到一個特殊的境界,那叫勝義。這些聖人,都是發勝義菩提心的人。若這樣講,就是無量眾生發菩提心,就是總結前面十地菩薩的境界。這段一文是說觀世音菩薩說完了大悲心陀羅尼,法會大眾得到了這樣殊勝的利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