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決策 做對選擇



分類:網路行銷

2010/01/11 17:52


小心決策 做對選擇


李錫津


  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幾乎人人耳熟能詳。



  寫《槍炮、病菌與鋼鐵》、榮獲美國「普立玆獎」、英國「科普書獎」的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在接受《天下雜誌》蕭富元專訪時指出:



  去年八月,「卡催納」肆虐,美國發生大洪水,淹沒紐奧良,造成兩千人死亡,經濟損失三千億美元,所以造成這麼嚴重的損失,是因為美國政府拒絕花三億美元維修紐奧良河堤使然。



  三億美元不願意花,卻被迫平白損失三千億美元,又賠上兩千條人命,加上造成多少人心理的不安、環境的煩亂,整個社會的實際損失已大到無法估算,可見,決策失誤,不但波及層面寬廣,又要付出慘重、慘痛代價,比總是層面可能單一,又有定額的貪污,可怕多多。只是,防患未然,除了需要先知洞見,還要能說服眾人,做來並不容易,可是,成本相對較低;如果眾人不信,等到真正釀成大錯,財產流失不說,人命已死,花再多的錢,也無補實際。



  賈德.戴蒙在《槍炮、病菌與鋼鐵》書中又指出:從歷史發展來看,錯誤決策屢屢可見,有些社會,由於錯誤決策,曾經放棄非常實用的先進技術,使「進步」、「成就」擦身而過,真是令人費解、惋惜。當年日本「放棄槍械,續用武士刀」,就是一個有名的例子。



  史載:槍械是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也就是西元1543年經由中國傳入日本,再由日本自行改良、製造,到了公元1600年,日本製造的槍械品質已到了世界一流的水準。



  可惜,當時,日本以武士刀為時尚的武士階級,不但人數眾多,而且多居政府統制階層之要津,武士刀是地位的象徵,也是上層宰制下層百姓的利器,兩造廝殺、兩軍對決,多以武士刀展現常年鍛鍊的高超武藝,參與對決者,全憑機智、鬥志、體力、刀術等修養,輸贏幾乎沒有僥倖,這些身懷絕技的武士,如果運氣不好,碰上手拿長槍,毫無劍術修養的流氓或粗鄙農民,還沒有機會近身對決,可能就已慘死槍下,因此,武士們控制下的政府,開始限制槍枝的生產、使用,槍械的發展終在刻意壓制下,大受影響,沒有幾年,全國幾乎找不到可用的槍枝。



  這種限制,直到公元1853年,美國艦隊在培里(M.C.Perry)領軍下,攻入日本海,日本人終於見識到槍炮的威力,於是,恢復槍械的製造生產。這種今天看來不可能發生的荒唐決策,當年,卻自然地發生了。比較幸運的是,日本孤懸海中,強敵不易入侵,沒有像當年歐洲大陸幾個鄙視槍炮的城邦帝國一樣,常遭鄰邦襲擊或受到亡國的威脅。



  其他如:鄭和七下西洋,原本大有成就,卻在愛好冒險的永樂皇帝駕崩,新皇帝無意遠航,在大臣、太監鬥爭中敗下陣來,於是朝廷不再支持艦隊,甚至於還頒布了禁海令,而此時西方航海先鋒哥倫布尚未出生,明朝決策改變了人類海權擴張,殖民版圖發展的大貌。於今聞之同樣令人唏噓。這些都是決策迷失、政策錯誤造成歷史發展遲滯或發展軌跡逆轉、鉅變的遺憾現象。



  清晰的故事史實,在在顯示合理選擇正確決策的重要。



  身居機關、企業、社會、國家決策線上,有機會作決策的各級領導人,當然要小心決策、做對選擇,也務必用盡心思、周延思考、充分掌握資訊、加高格局,放遠眼光來思考問題、做對決策,極忌小鼻子小眼睛,更不可為一己、一黨、一派、一族之私,或揣摩上意、出於迎合,而做出有礙公益和整體發展的非理性決策。這是良知良能的考驗,這是一念之間的大事,有時還可能是影響社稷的春秋大業,是身為領導人,不可不知的基本素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