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之道
一句「阿彌陀佛」,從「罪障深重」談起
學習目標:安住
念阿彌陀佛時身心要放輕鬆。以單純的心輕鬆地一句一句清楚地念,這樣心才能穩定。千經萬論所說,修行是為了得到「現法樂住」。信心、願心、修行心,放下世俗的紛擾,惟有一句「阿彌陀佛」,這樣念佛才易得力。
身心是否安住、自在、穩定,你是可以感覺得到、體驗得到的。佛陀、菩薩、阿羅漢,他們的修行就是這樣。佛陀成道以後,出家、在家弟子都要請示修行法門。如果你看戒律,就知道那些出家弟子是每事問。此外還有居士、天人、六道眾生,任何時段,佛陀身邊都有人請法。佛陀是非常地奔波。重點是:他的心沒有奔波繁忙。現在大家要學的就是安住。我們平常是無事忙,忙得人仰馬翻!現在把一句「阿彌陀佛」輕輕提起!
發願迴向文
今天我們修先修發願文。依善導大師的發願文,依文修觀、發願、回向。大家先一起念。
「弟子眾等,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識,得聞彌陀名號,本願功德,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慈悲不捨,哀憐攝受。弟子眾等,不識佛身相好光明,願佛示現,令我得見,及見觀音、勢至、諸菩薩眾,彼世界中,清淨莊嚴,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見阿彌陀佛。 」
「弟子眾等」,眾等,各人自稱。「現是生死凡夫」,我現在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我罪障很深重。「輪迴六道,苦不可言」,我們目前仍在生死當中輪迴苦海。在座有人已經解脫輪迴、了生脫死了嗎?大事已辦了嗎?所作皆辦了嗎?既然如是,我們發願共成道侶,修習一句「阿彌陀佛」彌陀法門,輕輕提起。
這一世有幸生而為人,可以聽聞佛法、共修,可以自己走路、坐車、騎車、開車來共修,你比別人有福報。有共修的道場,有佛法可聞,有人可以指導,這是多生多劫修來的。每當我讀到發願文這一段,心想:在三災八難中的眾生,即使只是一句「阿彌陀佛」或一句佛經偈頌,或有道侶共修,在自己心中找一個地方安頓一句「阿彌陀佛」,不知有多高興!當然,輪迴六道與身不自主都是苦。最苦的是不能親遇知識,不能親近佛法,苦得沒意義。而現今卻能得到一縷救命線索,一條指引光明之道,依一句「阿彌陀佛」,尋其名號、咒語,念彌陀的本願功德,不掌握得度因緣更待何時!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以上是在說:我們目前的情況和自己的心願。念佛的心是「如子憶母,如母憶子」,譬如母子連心,與佛相應、感應道交。念佛的願是究竟求生佛國淨土。佛國淨土是三藏十二部經八萬法門的共同歸趣—皆以淨為基礎—祈願佛陀慈悲不捨,哀憐攝受。
何謂罪障?
在上面的發願文中,有一句「罪障深重」。這在說凡夫眾生目前的存在狀況。什麼是「罪障深重」?生而為人本身就有很多挑戰,苦難、苦痛是免不了。「苦,真實是苦。」這是苦諦。佛陀說四聖諦由苦諦、集諦,而道諦、滅諦。苦諦、集諦說明世間輪轉的現象及其因果的道理,道諦、滅諦說明超越世間的可能及其因果的道理。「罪障」主要是在說苦諦與集諦。先說苦諦。
中國在佛教傳入以前,很少談到生命是苦這個課題。被尊為「至聖」的孔子曾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回顧一生,說出了這一段千秋萬世至今傳誦不絕的名言,這是孔子個人的修學歷程,揭舉的是為人景仰的標竿。在我個人的揣度,孔子說這段話內心更多的是感慨與欣慶吧?既慨歎生命有多重難關,也欣慶自己一一跨越生命的各個階段,而達到思想的超越吧?
佛教談生命的課題,除了如孔子所謂人生各個階段性的陷阱、障礙之外,而認為最大的障礙是「死之將至」。黃泉路上無老少,孤墳多是少年人,回頭又是萬年身。無常的到來,死亡是障礙的極致,更是人生最難面對的問題。看看童顏血潤轉眼雞皮鶴髮,行步維艱,瞬間無常到來,又成永隔陰陽。痛念「老死」之將至,痛念「晝夜」之輪替催人老病死,於是古德常念「是日已過,命亦隨滅,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以自警惕。
在短促的生命之中,心的「漏」—貪瞋痴是苦惱、苦迫的根源,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探討苦的根源就是集諦。
一般人在日常事務的繁忙中,往往無暇向內看自己的心念。只有靜下心來才容易看到原來自己內在是妄念紛飛、攝受不住。紛亂的心猶如一缸混濁的水,什麼都看不清,分辨不清是非、善惡、真假、根本枝末;也分不清什麼是帶得走的,什麼是帶不走的。例如有人考試失敗,戀愛觸礁等,雖令人難受,但它畢竟只是漫長人生中的微小遭遇和環節,與其無端放大,倒不如靜定澄淨即可轉身。因此「罪障」,是指我們的身、口、意等行為有不圓滿的地方,佛教有時稱這些不圓滿的身、口、意、行為叫「漏」,像一個茶杯有隙縫、孔洞。這些的不圓滿會阻礙善法的成就,「障」是障礙,修行善法的障礙,所以稱為「罪障」。
「罪障」的「障」,除了身、口、意等行為的不圓滿是修行的障礙,上面所說人生的各個階段,以及生、老、病、死等生命歷程,在佛教都視為是一重重的關卡。「罪障深重」的用語,有著強化的意味。
罪障的克服
如何克服、超越罪障呢?佛教有很多法門可以對治。最基本的是先建立正確的知見,如無常觀等知見。以色身而言,此身是父母血氣所生,隨時有壞掉的可能。年輕時固然身強力壯,仍受到「無常」的侵蝕。因此戒不可不守。佛陀說道諦,探究修行的方法:八正道,概括為戒、定、慧三學,亦是以「戒」為開端。孔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東西方聖人看法之一致,令人不得不歎服「戒」之一字是普世的準則。
在座有很多人受三皈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持戒是要莊嚴身心、提昇自己、淨化自己。學戒是一個不間斷的過程,用來檢驗自己的不足,有漏,或明白自己在那些方面可以再努力、應該再努力。持戒是自我制約。有人或許認為「自制與人情相違背」,但我可不這麼認為。誠如有人說「人如缺乏自制,則無異自掘墳墓」。持戒是自我制約,必不可少。
行為舉止行所當行、止所當止,心就能安。因此中國的「大學」之道認為「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佛教的修持方法,「戒」與「定」是彼此相關,而認為持戒是修定的基礎。基礎穩固修定才容易成就。以彌陀法門來說,一句「阿彌陀佛」如明礬般投入濁水中,能令濁水澄靜,心由紛雜轉入定、靜再轉淨。在澄淨之中才能看清一切假相,才不會再流漏生死輪迴大旋轉輪之中。
身心中一句阿彌陀佛,歡歡喜喜的念,懇懇切切的念,慈慈悲悲的念,乃至虛虛幻幻的念,都可以感應道交。一句阿彌陀佛,攝持修戒、修止、修慧法門,這是信心、願心、行持的體驗,不是用學術論文的論證。這一句「阿彌陀佛」如明礬般在五濁惡世,在奔波繁忙的生存世界不可少。
修行法門既在當下的身心狀況中,一句彌陀體會到佛陀度化眾生的悲憫,剛強身心逐漸回歸無壓力的狀態,慈柔、慈愛,心生歡喜,身心就愈來愈輕安、自在、莊嚴。愈是輕安自在,心愈能穩定。
彌陀一念,念念不離心
念佛就是回到當下一念,惟此一念!
一句「阿彌陀佛」,共修時在佛堂隨眾安住;在日用尋常、行進坐臥中,要養成佛不離心,心不離佛的篤定;就彷彿心頭供著一尊佛,佛安穩的在心頭坐。或發願做阿彌陀佛的使者;也可以誠懇的祈願:我弟子「一心稱念,求願往生…⋯願佛示現,令我得見…⋯。」
在這裡有一個故事,是寓言也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
有一個人去爬山不小心掉入山谷。他在驚嚇中醒過來,發現自己正卡在山壁間的樹枝椏上。他驚慌害怕地用力抓緊樹枝,向下看有萬丈深淵,向上看蒼天茫茫,老鷹盤旋,一旁山上的猴子吱吱叫。他心中浮現了老婆的焦慮、父母慈愛叫喚兒女的聲音。他平時是虔誠的念佛人,心想:此時唯一的方法是念「阿彌陀佛」。轉念一想,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應該念「觀世音菩薩」,最後決定念平日常念的阿彌陀佛最安穩。就一心念阿彌陀佛,耐心等待。佛號讓他的心平穩下來、得到歇息。他持之以恆地念著彌陀聖號,與時間競賽、等待轉機。他祈求阿彌陀佛來救他,只是手抓的很緊,手很酸,體力在消耗中。終於阿彌陀佛出現了,說可以救他,惟一的條件是要他答應一件事。他說:「什麼事?請快說。」阿彌陀佛說:「你把手放開!」他猶豫了,手一放開,不就掉入深淵了嗎?他抓得更緊。在疲累中,他昏了過去,終於掉入深山谷。等到他甦醒過來,發現谷底原來是一個水潭!這時,他才明白阿彌陀佛叫他把手放開的用意。感受到彌陀慈悲的護念,他拚著一股生機、勇氣奮力地游到岸邊。等到歇息、喘氣大半天,恢復了精力,很自然地摸摸口袋,原來他的口袋還有手機可以呼救。於是這位幸運的人,終於從跌落的山谷被救了出來。
彌陀一念,念念不離心,意謂著對阿彌陀佛的信賴、信任與託付。
一句彌陀,也是願行
一句彌陀,念念之中有信念,也有願行。「行」,行持、行動。由信念、願力所推動的實踐,也就是付諸行動的力量。
現在醫學發達,老、病好像離我們很遙遠。過去,年過六十,活過一甲子就很了不起,現在七十歲、八十歲才剛開始。在座七十歲的年輕人,一生要送多少親人的終?要哀悼多少朋友的死?為自己心中的敬愛者的離去而悲慟,隨風而逝。哪一天輪到自己也要離開人世,我有多少把握?
有位居士已經八十幾了,在香光山種甘蔗!他的牙齒掉光光了。我問他:「你的牙齒咬不動甘蔗了,還種嗎?」他說:「我種甘蔗不是我自己吃。我要供佛。」在世間就要這樣思惟。鋪橋造路是讓後面的人好走路;種樹,百年成蔭,或做材料,不然吐出的氧氣也可讓眾人呼吸,給後人一個潔淨的地球。
臨濟祖師(臨濟義玄)到很老的時候,還在鬆土種樹。別人問他:「您種樹做什麼?您老了用不到了。」他說:「一則做景觀,一則做材料。」臨濟祖師是中國臨濟宗的祖師,他用這種心境立身於世。
老是身體的、心理的障礙。是比較不方便,但在身、口、意中,要分辨帶的走和帶不走的。「老」是要念佛的。怎麼念?一剷一鋤盡是阿彌陀佛。念念都在信願行的阿彌陀佛心中。
一心不亂的障礙
念佛,最主要是要學習一心不亂。什麼叫一心不亂?只有佛號沒有妄念。
所謂罪障深重,事實上是很多條繩子綁著我們。不說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業障,只以念佛來說,坐在蒲團上念著佛號,報障、業障、煩惱障是一一現前。開始念佛時,往往身心躁動、腿酸腳麻坐不住。這是報障。等到身體稍微自在些,還是不能專心,坐在蒲團上打妄想、做白日夢。這是業障。等到功夫純熟一片,妄念還是偶爾插進來,很多人在這地方無法進步。「啊!功夫就要成片了,就差那麼一點點。」念佛時起這樣的念頭,這是輕微的瞋。或者心理想著:「啊!方才那支香坐得非常地好,心非常的平靜,希望能重現那支香的境界。」這是貪。念佛時看到自己想這麼多,這是覺知。「覺知」的修練,是修行的核心。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可一直責罵自己。一直責罵自己就成了煩惱障。三障現前使得念佛無法達到一心。
念佛,心沒有在佛號上,妄念生起來了,不要跟著妄念走。要記得:我是在念南無阿彌陀佛,趕快回到佛號上來。妄念較少時,還是專心在佛號上。念佛在當下一念,不追憶過去,不攀緣未來,只在當下一心。前念與後念間只有咒語純熟一片,專念一心。這是修止—止於一處。這樣叫做用功。
畫佛
念佛、學佛,希望自己能像佛陀一樣充滿智慧,身心安住。沒有奔波、沒有繁忙。我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是佛。《法華經》說,「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一群童子在玩耍,其中一位小朋友捧著沙放成一堆,說這就是佛。佛陀說,他的佛已經成就了。即使一陣風吹來,沙堆不見了,他的心中已然刻畫了一尊佛。念佛,就是在畫自己心中的佛。你心中有佛,受委屈的時候、高興的時候都有佛在心中,如實安穩地在心中。
你心中的佛是什麼形狀呢?由於每個人的自我期許不同,塑的佛就會跟別人不一樣。當然,修行到功夫較深時,原來的佛還是要打破、重塑。佛永遠在你心中。
結語
「弟子眾等,現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從生死凡夫到成就佛道,說遠很遠,說近也很近。有三障不必是罪惡。尤其「老」是人生必經的歷程,老了之後說話別人不聽,內心不要難過。過去倚老賣老說:我吃的鹽巴,比你吃的米還多。以前這句話有效,因為以前的人會尊重老人。現在老了,跟人家說鹽吃很多,別人會說你頭殼壞掉。
要安頓身心,多長養慈悲、慈祥。趁年輕還沒老大,還有一點自主時,趕快用功、好學。有這麼多人陪自己念佛、遶佛多好啊!這是依報的世界,多莊嚴啊!念佛,歡喜心念佛。能夠念一句阿彌陀佛,真是多生多劫以來的福報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