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與熱
前些日子,有位居士表達,學佛的心,冷了。學佛的心冷了,我也有過。念佛,阿彌陀佛聲不斷,雖然也有些感應,但那不過是生活中的吉光片羽,並未形成我的觀點與願景,有時,我甚至忘記自己是有信仰的。
信仰很容易與感覺熱烈、熱切,狂熱連結,因為宗教重視的是心的狀態,強調的是現實無法提供的安頓與希望,不是嗎?極樂世界得等來世善地化生時才能證明,而在這之前的努力,除了﹁信﹂的推動,怎麼持續?當然,佛法能證明的,包括這本雜誌所表達的也是,信仰阿彌陀佛不是盲信,是可以被檢驗的正信。但是,感應像抹風逝去,熟稔的日常生活和我相視沈默,心冷,沒有感動,要怎麼繼續往前走?
德雷莎修女某段時期後,她完全感受不到靈性的喜悅,這是內修極度的磨難。但是,她以﹁小孩子的單純與信心,接受了自己的狀況﹂,微笑、祈禱與奉獻。這情況持續到她離世,人們都只感受到修女對她信仰的虔誠與完全的依靠。
沒有喜悅輕鬆,仍自在而坦然地付出;得不到回應與答案,仍無悔而完全地交付。修行,或許就是在生活裡,接受自己的狀況,做自己所知道的。冷或熱、超越或平凡,只是生命的不同面向,您明白有個更良善的目標可以努力,然後,做自己能做的!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