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初祖--慧遠

2012/06/08 16:15

慧遠是東晉時人,跟隨道安出家。安公為使佛法傳布各地,幾次分散徒眾。遠公跟隨安公二十五年後,被列入分散徒眾的行列,外出弘傳,遠公一路南行。到廬山時,認為當地環境適合修行,定居於廬山西林寺。因信眾日漸增多,西林寺的空間不夠容納,刺史桓伊發心創立東林寺,請慧遠住持。遠公以淵博的學識,嚴謹的持戒態度來領導東林寺,寺中僧人皆佛門龍象,從王公大臣到平民布衣都景仰東林道風,信眾群趨而至。


慧遠一方面盡力整理典籍、組織譯經,與北方鳩摩羅什相互交流,廣揚佛法而為南方佛教界的領袖。另一方面,慧遠信仰阿彌陀佛,是不爭的事實。其彌陀信仰的特點如下:


思想基礎

慧遠彌陀信仰的基礎在其深信因果報應及神不滅論。因深懼生死之苦、輪迴之痛,所以一聞彌陀淨土法門,便專注期生彌陀淨土,如其同為慧遠蓮友劉遺民所撰發願文:「夫緣化之理既明,則三世之傳顯矣。遷感之數既符,則善惡之報必矣。推交臂之潛淪,悟無常之期切。審三報之相催,知險趣之難拔。此其同志諸賢,所以夕惕宵勤,仰思攸濟者也。」表達出慧遠對於生命短促,求取彌陀救度的思想。


觀想念佛

慧遠求生彌陀淨土的方法,他的念佛是以觀想念佛為主的念佛三昧,所依據的是《般舟三昧經》,即坐禪入定時,觀想佛的功德相好。遠公領導蓮社三十餘年,曾三次在定中見到佛,往生前七天即預知時至。東林十八賢也皆有往生瑞相,其餘因參加蓮社而得度者不可勝計。為修持淨土法門的信眾帶來極大的信心。


至於定中所見的佛怎麼呈顯?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在《般舟三昧經》,多把觀想念佛所見之相喻為夢,慧遠提出;「般舟經云:有三事得定,一謂持戒無犯,二謂大功德,三謂佛威神。問:佛威神,為是定中之佛,外來之佛?若是定中之佛,則是我想之所立,還出於我了。若是定外之佛,則是夢表之聖人。然則神會之來,不得令同於夢明矣。」


慧遠曾與鳩摩羅什反覆討論這個問題,羅什指出見佛有三類:一是自得天眼而見佛;二是神通自如,飛到十方去見佛;三是凡夫修行禪定,定中見佛。般舟三昧經的夢喻,只是取其夢中之事歷歷分明,能到能見,而非如夢的虛妄。


觀想念佛必須要有甚深定力,悟解佛理也必須有深厚的佛學素養,實非一般尋常百姓所能辦到。因此,歷來評論慧遠的觀想念佛,都認為是為上根者深定所設,是少數上根者可行之法。


創辦蓮社

遠公首創蓮社,與劉遺民等僧俗一百二十三人,在太元十五年(402)七月二十八日創立蓮社,由劉遺民撰寫誓文,眾人在阿彌陀佛像前發願,共期往生彌陀淨土。蓮社成立後,加入者不計其數,當中有十八人最為傑出,號「東林十八賢」。


何以遠公結社念佛要稱為「蓮社」?或東林寺院多植白蓮;或因彌陀淨土以蓮花九品次第接引人而名;或慧遠弟子法要刻木蓮花十二葉立水中;或如北宋贊寧在《結社法集文》所說:「晉宋間有廬山慧遠法師,化行潯陽,高士逸人,輻輳於東林,皆願結香火。⋯⋯共結白蓮華社,立彌陀像,求願往生安養國,謂之蓮社。社之名始於此。」


慧遠率眾精進念佛,池中所立蓮花分刻晝夜作為行道的節制,由於修行理論正確,蓮社多人有往生瑞相。而慧遠雖有三次定中見佛的經驗,卻是在確定往生日期後才告知弟子們,交代遺事後,至期果然安坐而化。享壽八十三歲。


慧遠是中國第一位創立蓮社的高僧。又以親身經歷,驗證念佛確實可以往生淨土,感召後世依從淨土教理修行。中國的彌陀淨土信仰日後得以廣泛流行,彌陀淨土的信仰能成為有理論、有實修的完整體系,皆始於慧遠於廬山設立蓮社,為淨土法門的修持樹立典範。因而從宋代以來,中國歷朝皆將慧遠尊奉為淨宗初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