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品位有幾種?

2012/06/07 12:20

關於求生彌陀淨土,因信願深淺、發心大小、持誦多少、修習勤惰等差異,加上宿根福德因緣殊異,求生淨土的品類亦各有不同。在《無量壽經》中分上中下三輩;《觀經》中則分九品。至於三輩往生與九品往生的同異,古來大德也分有「三輩與九品正相配合,只是開合不同」與「三輩與九品相異」兩種觀點。今就二者的因行果報,說明不同的特質。


三輩往生的因行果報
 


三輩行因:三輩往生的共同條件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也均需回向願求往生。三輩往生皆屬十方凡夫的行持,即以信願稱名為正行,修諸功德為助行。
 臨終情景:念佛功夫的淺深,煩惱伏斷的程度,影響臨終見佛的勝劣。上輩生者見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前接引;下輩生者,僅如夢中見佛。但無論哪一輩,臨終時得阿彌陀佛願力加持,彈指往生極樂世界,蓮花化生,自然長大。
 生彼國的狀況:往生淨土後,三輩功德受用仍有不同,皆因生前念佛功德及煩惱伏斷差異:上輩生者,花開見佛,聞法得忍,便與諸菩薩一樣供養十分諸佛;中下輩往生者,花開見佛的時間,以及聞法悟道的深淺,是不及上輩往生的。
 除專修淨土法門三輩往生者外,還有一類是修持大乘其他法門,兼修淨土,回向往生者,同為阿彌陀佛願力所攝受。


九品往生的因行果報
 


九品都是廢惡修善,因善惡業不同而有九品之別。今依《淨土宗教程》摘錄幾點特質:
 共同條件:發三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是念佛修持成就的保證;修三福善「世善、戒善、行善」,是增上品位的基礎。
 善知識的重要性:末後四品臨終情景中,突顯善知識說法加持的影響與重要性。如生前並不特別留意佛法,對極樂淨土極為陌生,若臨終時,得善知識演說稱讚持名念佛的功德,於是跟著念佛,而以十念的力用,蒙佛接引得下品下生,可知善知識規勸引導的重要性。
 品位隨其心力互通無礙:一一善,皆淨土因;一切惡若能懺悔,亦能成淨土因。如阿闍世王雖犯五逆之罪,若往生當屬下下品,但因其懺悔心猛利的原因,為上輩三品所攝。可知九品往生,皆因心力而能互通無礙。
 九品因行受用果報差異,顯示與佛教根本理則|自力修學,修因得果|不相違背;而臨終蒙佛接引,能帶業往生極樂淨土,又顯示彌陀淨土的殊勝,以及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
 從本質而論,三輩與九品相配合,但就其因行不同,同中有別。在堅固信願的前提下,我們應調整自己的行業,以上輩三品為目標,不斷增上自己的修學。


三輩九品的種姓



 至於三輩九品的種姓,有主張上輩三品是菩薩種姓:中輩中上品是小乘聖眾所生,凡夫是不可求生。但是,善導大師指出;「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義,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又云:「如來說此十六觀法,但為常沒眾生,不干大小聖也。」善導大師上契佛陀本懷,消除凡夫容易退卻的心理作用,鼓勵大家發心念佛,乘佛願力,求生淨土,於弘傳淨土法門是最大功德。今羅列善導大師的種姓判釋:
 
 


上輩


上品上生



大乘上善凡夫



大乘凡夫



上品中生



大乘次善凡夫



上品下生



大乘下善凡夫



中輩



中品上生



小乘根性上善凡夫



小乘凡夫



中品中生



小乘根性下善凡夫



中品下生



世福上善凡夫



下輩



下品上生



十惡輕罪凡夫



遇惡凡夫



下品中生



破戒大罪凡夫



下品下生



五逆重罪凡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