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忘記【包容】
分類:心靈分享


學會忘記   

學會忘記,忘記是福,真是至理名言。

忘記年齡。

人的生理年齡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但心理年齡則不同,他反映了人的精神狀態。有人剛過花甲,便不斷暗示自己老了,這種消極的心理是健康長壽的大敵。

忘記怨恨。

一個人心中種下怨恨的種子,就容易萌發報復的心理,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怎麽能使自己快樂呢?忘記怨恨,心胸自然就會開闊,看什麽都是美好的,這對長壽大有裨益。

忘記悲傷。

遇到天災人禍,常使人沈浸在悲傷之中,時間長了就會影響身心健康。遇到此類問題,自己要想開,既然悲劇已經發生,悲傷是於事無補的,何必要折磨自己,好好地活著,時間是醫治悲傷的最好良方。

忘記憂愁。

現代醫學認為憂愁是焦鬱症的主要根源,多愁善感會導致多種疾病發生。

巴蒲洛夫曾經說過,憂愁、顧慮和悲觀可以使人得病;堅強的意誌和樂觀的情緒可以戰勝疾病,更可以使人強壯和長壽。

忘記悔恨。

大千世界,蕓蕓眾生,誰不遇悔恨之事,關鍵是如何對待。

做了不好的事,應該悔恨,只有悔恨,才能接受教訓,從而端正自己的言行。

但不要整天籠罩在悔恨的陰影裏不能自拔,天長日久,傷身傷神,弄不函告會毀掉自己的一生。

忘記名利。

追逐名利,乃人之本性,無可厚非。但追逐名利要有尺度,其尺度就是要與自身的價值相符合,過於苛刻,必適得其反。

淡薄名利,人會活得更加瀟灑,人生更有意義。

一個人光溜溜地來到這個世界,最後光溜溜地離開,名利都是身外之物。

只有盡一人的心力,使更多的人得到益處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

忘記是福,並不是說忘記了便有福,或者說不忘記便沒有福。

現實當中,有些事不但不能忘記,而且必須永遠牢記。

比如,歷史不能忘記,自己的承諾與責任不能忘記。

退一步講,一個人真到了什麽都忘記的程度,恐怕也就不是一個健康的人了。

忘記是福,是一種境界,也是人生的一種追求。

包容

縱使愛了 縱使擁有 不能永久 不必強求 不用煩憂

放下成見 相信 真心對待 煩惱 憂愁會隨風消散

紅塵中 癡癡纏綿 一轉眼 海枯石爛 已如雲煙

高山若仍不動 流水不流 拋開這一切 那曾經擁有

嗡~班雜拉薩陀吽~啊~

嗡~班雜拉薩陀吽~啊~ 

回向於諸法皆空的年華
 
歡喜心包容一切 啊~歡喜心包容一切 啊~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JK4bxx.DRUawVmpLu8HGcvI-/article?mid=1471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