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不」,贏一步!




2010/04/14 15:30


先說「不」,贏一步!讓工作與生活無往不利的談判術



先說「不」,贏一步!讓工作與生活無往不利的談判術


《先說「不」,贏一步!—讓工作與生活無往不利的談判術》封面









《先說「不」,贏一步》,讓您步步為


「不」這個字讓每個人心裡不舒坦,
意味著拒絕和不妥協。
不過談判時,「不」是最好的字。
當你做了說「不」和聽到「不」的準備,
這個字就會讓你大展身手,
並且免於受到傷害。


本書是《從「不」說起!》作者新作。這次,作者希望能強化讀者面對「不」或「拒絕」時的心態,以更開放的心情與思考方式看待別人說「不」,學習擁抱「不」的哲學,更要積極提供別人說「不」的機會。作者認為,給別人說「不」的機會,才是真正的談判(協商),你才能拿捏對方的實際底線,為這筆生意或合作奠定不敗的基礎。至於,為什麼商業社會中,人人害怕都聽到「不」,原因是大家都擔心損失一樁生意或失去了客戶,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作者建議,克服這層恐懼的方式是改變我們作決策時的心態,要根據事實,而非一些假設或個人情緒。

事實上,「談判」(協商)不僅出現在商業社會,也充滿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不論你正在處理一筆不是讓你大賺就是大賠的數百萬美元生意、向老闆提出職涯規畫,還是取得大學入學許可、與惡劣的承包商(或屋主)解決爭端、讓孩子同意上床睡覺、獲得暑期實習機會、找到生平第一份工作,或是讓意見分歧的會議獲得進展等狀況,這些都是「談判」。所以,本書目的要讓讀者學會以不同角度、思考方式──「說不的哲學」來看待「談判」,不再事後才驚慌失措地自問:「剛剛發生了什麼事?」「現在,我該怎麼辦?」

作者以「說不的哲學」協助讀者建立以下幾種談判協商態度:

1
)「不」,就是不接受目前主導所有談判規範的「折衷」與「假設」心態;
2
)視「不」有如談判的開始,而非終點,提供對方說不的機會,降低情緒緊張帶來的壓力;
3
)當遇到僵局時,直接誠懇地告知對方這樣行不通,應另尋其他可能的解決方案;
4
)分辨「需要」與「想要」的不同,才不會讓自己掉入渴望的情緒陷阱;
5
)列出清單,以幫助自己釐清談判可能涉及的各項問題與狀況。如此,才能頭腦清楚地作出決策。

除此之外,本書每一章最後還提供練習題「三分鐘檢查表」,讓讀者有機會回憶並練習剛剛學得的概念與技巧。讀完本書,不僅可以讓個人接受且學會擁抱「說不的哲學」,更能以全新態度面對工作、生活的挫折,以更有效率的方式解決問題。



 



拓展有利條件,開創合作空間


 


理律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陳長文



  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在某次公開演講後,開放聽眾以遞紙條的方式發問,有位反對他的民眾在紙條上寫了「笨蛋」遞給邱吉爾,邱吉爾好整以暇地亮出紙條,並回覆那位民眾:「真的很抱歉,笨蛋先生,紙條上只有您的署名,並沒有問題,我無法回答。」很顯然的,邱吉爾「不」認為自己是笨蛋,同時用他的邱式幽默告知臺下的聽眾,誰是笨蛋?

  毫無疑問的,「不」是理性的陳述,也是立場的展現,國人耳熟能詳的「三不原則」、「四不一沒有」堪稱說「不」的通俗範例,但「不」,只是談判或協商的過程中,廓清範圍的一種方式,是導向雙方或多方都可接受的結果前,無可省略的環節,卻必須透過技巧性地呈現,才能使結果趨於圓滿,否則適得其反,讓協商陷於僵局,甚至破局。我們試著想像若邱吉爾當時接到「笨蛋」紙條,憤怒之餘,索性再花三個小時陳述自己過去的豐功偉業,來證明自己不是笨蛋,或者乾脆把紙條揉成一團,丟回給臺下那位反對的民眾,回罵對方才是笨蛋,這樣的結果,不但模糊了原先演講的焦點,也製造了更多的衝突。如此一來,後人對於這場是不是笨蛋的聚會,會給予什麼評價?就不難想像了。

  在中國歷史上也不乏將「不」字思維透過敏捷的機智,表現得淋漓盡致的將相名人,而春秋時的齊相晏子,可算是個中翹楚。《晏子春秋 第一卷內篇諫上第一 景公所愛馬死欲誅圉人晏子諫第二十五》就記載這麼一個故事。齊景公的一匹愛馬暴斃,景公盛怒之餘,下令處死馬伕,晏子立刻趨前歷數馬伕罪狀:「公使汝養馬而殺之,當死罪一也;又殺公之所最善馬,當死罪二也;使公以一馬之故而殺人,百姓聞之必怨吾君,諸侯聞之必輕吾國,汝殺公馬,使怨積于百姓,兵弱于鄰國,汝當死罪三也。」景公聞言,當下釋放了馬伕,因為晏子一席指桑罵槐之語,正是提醒景公切勿因馬殺人,這不只有損仁德聲譽,還使百姓積怨,強鄰輕國。最難能可貴的是晏子深諳當時「天威難測」的宮庭文化,選擇指責馬伕的方式向景公進諫,既不使自己陷於危難的境地,也維護了 景公的 君權與尊嚴,不致在公堂之上下不了臺,最後讓景公心甘情願地收回成命,救了馬伕。晏子的「不」字訣,不僅讓當代的諸侯大夫、庶民百姓心悅誠服,即便歷經二千多年後的我們,也要為之折服不已。

  《先說「不」,贏一步!》是吉姆坎普繼前一本暢銷書《從「不」說起!》(Start with No)之後,第二本剖析協商心態與闡述談判技巧的書。前書意在建立讀者說「不」的正確觀念,克服對「不」的恐慌心理,導向「不」的正面思考,藉以「誠意」、「正心」;而後書旨在幫助讀者遂行「不」的技巧方法,在「不」的思維裡拓展有利條件,開創真正的合作空間,以利於「齊家」、「治國」,即便有朝一日,我們站上了晏子或邱吉爾的高度來面對這個世界,人生揮灑起來,相信依然游刃有餘。(本文作者為理律法律事務所執行長)



說「不」,是聰明的談判哲學


 


奧美集團公關事業群執行長——丁菱娟




說「是」容易,說「不」難。難在大多數的人怕傷人,喜歡做好人。

但是大多數的商業談判,卻是要適當地使用「不」或拒絕,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能勇於說「不」才不會將自己逼上梁山;讓對方說「不」的機會,才能探對方的底線,所以不僅不要害怕說「不」,還要勇於說「不」。

在公關代理商的經驗裡,有時會遇到一些喜歡ㄠ的客戶,很多時候因為服務的界定不清,客戶通常希望在合約以外範圍內多做一些,尤其對於剛入行沒多久的新人而言,更不知道該拒絕客戶的要求。通常如果小忙幫了一下倒是無傷大雅,但是有些是需要額外付費的服務,客戶仍然想ㄠ,尤其發現只要一開口,就有人可以幫忙,於是愈求愈多。有一個案例,曾經有一位客戶總是喜歡在下班的時候,打電話給我們服務小組人員交代一些事項,並挑明地說希望明天上班時就可以在郵件信箱中看到報告或結論。我後來才知道此位員工每天連續加班,壓力之大,最後生病辭職。當時許多人勸他要適時說不,讓客戶知道自己也必須擁有自己的生活,如果不急的話是否可以隔天再完成。但是這位同仁卻是礙於這位客戶的強勢,不敢啟口,深怕這位客戶告狀,於是選擇犧牲自己以求全。這就是最典型不知拒絕的結果,鞠躬盡瘁之後卻得不到應有的報償及尊重,公司也沒有因此得利,反而讓後面接手的人更加辛苦的扭轉頹勢。因此一昧地取悅對方,的確不是聰明之道。

剛好相反的例子也是我另一位員工在類似的狀況之下,告訴客戶這些要求不在合約的服務範圍內,如果他需要這樣的服務,我們可以給予優惠的價格,有的客戶會知難而退,有的客戶反而答應額外付錢。會付費的客戶證明他確實有此需要,而且肯定我們的服務,不肯付費的客戶就真的想要試試看ㄠ不ㄠ得成。如果是小忙,他也會告訴客戶因為今天他剛好下班沒事願意為他加班完成,但是只此一次,下不為例。如此一來,反而贏得客戶的尊重並得到客戶的感激。因此說「不」絕不可怕,只要合理。

讓對方說「不」的經驗也非常重要。最近有一樁談判的經驗,對方很聰明,一開始就希望我表達我的想法及底線,我當然說出我心目中對公司最有利且最沒風險的方案,一個比自己的期望值都高的方案。也如同我原先所猜測的,他馬上表達不同意的觀點。在談判桌上我慢慢的測出他的籌碼,什麼是可以他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能接受的。因為讓他有說不的機會,我才能從他的講話內容、表情、身體語言探出他的底線、好惡,並調整我的談判籌碼,繼續談判,最後終於取得了我期望中的條件。

在我的談判經驗中,愈是艱難的談判愈是要冷靜、置之死地於後生。想好自己最後的底線,如果連底線都破,那最糟的狀況是什麼?如果連最糟的狀況自己還可以承受,那就勇往直前吧,堅持我們的底線。我的策略是「立場堅定,態度和緩」,如此一來,對手通常可以感受到一股不可撼動的毅力因而妥協。通常在這種艱難的時刻,雙方就像意志力與意志力的對抗。因此說「不」是讓對手明白我們堅強的意志力,當然會坐下來談判的雙方大多是不希望破局,能夠「立場堅定,態度和緩」,表示我們有自己堅持的立場,但是態度上不得罪人,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或條件,但是我們事後或許可以做朋友。通常這樣的經驗,反而有意想不到的結果,而且是比我們的想像要來得好的結果。

「不」不是負面的解答,反而是積極的部署或進攻。讓我們試著在不合理的時候說不,就算有所犧牲,也要讓對方知道這是短暫的,如果你要繼續跟我做生意,就給我合理的條件吧,否則我們關係絕不會長久。

(本文作者為奧美集團公關事業群執行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