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無息的冷血殺手-「低溫症」
對你我來說,「低溫症」或許是個很陌生的名詞,一般人更經常誤認為這種疾病只會發生在極度寒冷的地區,因而忽略了它可能造成的危險性,其實,低溫症除了會發生在天寒地凍的氣候當中,也容易發生在患有某些特殊疾病的病患身上,而這樣不夠深入的了解,便會讓它的危險性甚至死亡率大為增加。
撰文/Ting 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 甄瑞興
認識「低溫症」
人類是屬於恆溫動物,正常情況下,體溫會保持在37℃,但如果長時間處於寒冷的氣溫之下,又沒有做好防寒準備,或是某些特殊的疾病,導致體內溫度失調,便會讓體溫不斷下降,一旦低於35℃以下,人就會開始變得意識不清、喪失判斷能力、行動變得遲緩,嚴重時還會導致休克昏迷等現象,這就是一般低溫症常見的症狀。
根據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年有約七百人會因低溫症而死亡,但是台灣地區卻沒有相關的統計數字,原因多半是在台灣地區所發生的低溫症,除了因災難或是疏忽所造成的死亡,只要能及時發現和治療,其實並不至於會導致不可挽救的後果。
容易造成失溫的主要原因
ˇ遇到海難或山難等災害
這是一般最容易發生低溫症的原因,尤其是遇到海難時,身體如果浸泡在冰冷的海水裡,所流失的體溫速度比起在冷空氣當中要高達二十到三十倍之多,而且漂流在海面上,除了等待救援之外,根本束手無策,所以會使得其死亡率大為升高。
而若是發生山難時,只要能躲在遮蔽物下,避免衣物被雨水或露水沾濕,並且想辦法生火取暖,就可避免失溫現象發生。
ˇ患有特殊疾病
這是在台灣地區比較容易造成低溫症發生的原因之一,特別是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低下症、腦下垂體機能低下症等疾病患者,因為本身循環代謝速率會變得比正常人慢,所以更加容易怕冷,需要妥善做好禦寒措施。
ˇ天氣寒冷,防寒衣物不足
除非是缺乏自主能力者,或是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不然通常都能自行做好保暖的準備,不至於因氣候寒冷而發生失溫的問題。一般來說,暴露在外的身體部份越多,體溫與能量的消耗也越大,因此最好也別忽略了容易暴露在衣服之外的手部、脖子、頭部等處的防寒準備,就能有效減少熱能的流失。
ˇ熱能突然大量消耗
劇烈運動過後,體溫會開始升高,這時為了保持衡溫,身體便開始啟動散熱系統,使得汗水大量流出,甚至連衣服都溼透了,這種情形如果發生在寒冷的冬天,溼透的衣服再加上身體快速的散熱作用,如果不馬上補充能量,很有可能就會產生失溫現象。
失溫的三階段
1.發抖、畏寒:身體剛開始感覺到寒冷時,臉色不但會變得蒼白,還會不斷發抖。
2.意識不清:當體溫不斷下降時,發抖的情況反而可能會停止,這時肌肉就會變得僵硬,並且出現神智不清的症狀。
3.昏迷、心跳緩慢或停止:若是情況不斷嚴重下去,患者的血壓會開始降低,心律不整,並且導致心跳停止、昏迷休克,甚至是死亡的結果。
低溫症不可不注意的危險族群!
除了天災人禍這一類不可預知的意外災難之外,有某些特定族群是容易被低溫症給找上門的,他們很可能就是你身邊的親人,甚至是你自己。多一份關心、多一點了解,就能避免這個疾病的發生。
*幼童
孩童對於自身的保暖能力本來就不足夠,再加上他們的身體是屬於頭大身體小的比例,因此體溫會更加容易流失。在寒冷的季節,除了穿上保暖的衣物之外,手套、襪子、圍巾、帽子等也是不可缺少的防寒物料,這樣才能確實預防寒冷。
*老年人
老年人不但行動緩慢,身體代謝循環也因老化而減緩,再加上皮下脂肪減少、學管收縮,因此調節體溫的供能就會喪失,自然比較怕冷。而另一方面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患有失智症等老年癡呆的患者,則因為對自身的行為或狀況無法有正常的反應,因此可能不懂得在感覺到寒冷的時候,適時添加保暖衣物,因而發生失溫症狀。
*慢性疾病患者
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因為體內新陳代謝不正常、內分泌失調、血液循環減緩,特別是患有糖尿疾病、心血管問題、甲狀腺機能低下症、腦下垂體機能低下症的患者,較缺乏調節體溫的能力,體內在製造熱能方面會有所障礙,因而比一般正常人更容易引起低溫症。
*行動不便者
人體除了靠食物、營養來提供所需的能量之外,活動也是幫助製造熱能的有效方式之一,像是平時有運動習慣的人,因為新陳代謝、循環作用都比較好,因此在冬天也比較不怕冷。但如果是因骨折、中風或是其他原因導致行動不便者,因為活動能力降低,再加上缺少防寒衣物的保護,自然就有可能造成失溫。
*酗酒&酒精中毒者
一般人都會以為在覺得寒冷時,喝一點酒會讓身體變得暖和起來,因此有禦寒的作用,但事實上,酒精會讓皮膚的血管擴張,讓體溫的散熱速度加快,反而會讓體溫迅速降低,再加上若是有酗酒習慣的人,攝入過量的酒精導致神智不清,因而無法做好自行保暖的措施,就有可能造成悲劇發生。
避免悲劇發生,從預防開始做起
長期處於壓力之下、缺乏運動、睡眠不足、生活習慣不良等,都有可能使得身體末梢循環不良,或是自律神經失調,因而容易感到身體冰冷,不過這多半是屬於輕度的寒冷症狀,只要恢復正常的作息,多添加保暖衣物,其實並不用過於擔心。
但如果是在一般正常的情況下,體溫還是持續偏低,這就有可能需要考慮是否是因甲狀腺機能低下,或是其他上述的慢性疾病所導致,因此最好能前往內科進行檢查以確認。
過個暖暖寒冬的三大對策:
1.添加保暖衣物
寒冬季節,即使是在家中,也有可能感到寒冷,尤其是氣溫驟降的深夜,因此隨時適時添加衣物是很重要的。在衣物的選擇方面,以舒適、輕便、透氣度佳、保暖性高的質料為優,並且要合身,太過鬆垮或是緊繃的衣物,都會讓保暖功能降低。除了身體之外,也別忘了頭、頸、手、腳部位的保暖。
有些人會在家中使用電暖爐來保持室內溫度,這確實是禦寒的好方法,但應該確保室內的空氣流通,並且遠離易燃物品,以避免發生火警或是灼傷的危險。
至於患有糖尿病及脊髓問題病患者,因為本身對於熱能知覺較不敏銳,所以最好不要使用如暖暖包、電熱毯等貼身暖物,以免造成燙傷而不自覺。
2.減少熱量流失
穿著溼冷的衣物,或是長時間浸泡在水裡,會讓身體的熱能迅速流失,因此即使是在運動過後,身體會產生大量的熱能,但如果穿著被汗水浸濕衣服,也有可能會造成失溫現象。此外,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才下水,游泳過後也要立即擦乾身體,換上乾爽保暖的衣物,以免身體中的熱能急速被消耗殆盡。
酒精飲品雖然會讓人感覺溫暖,但其實會使血管急速擴張,加快熱量的發散,因此造成體溫下降,所以千萬別相信在寒冬中飲酒可以驅寒暖身的錯誤說法。
3.提高體內製造能量功能
除了靠外在的力量來保暖之外,提高自體體溫才是最積極的方法,例如保持運動習慣,能夠加強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功能維持營養均衡,身體才有足夠的能量來提供所需的熱能,尤其是維他命E、C含量豐富的食物,如青背魚、黃綠色蔬菜、豆類、柑橘、花椰菜,青椒、薯類等應多多攝取,高熱量易吸收的食物,也能迅速幫身體加溫,不過還是要避免高油脂、高膽固醇,以免過了一個寒冬,不但體重增加,健康風險也跟著增高了。
失溫時的急救&自救方法
出現嚴重的失溫現象時,最安全的方式,便是送醫急救,但如果無法緊急就醫,就得要學會自救的方法!
‧保持冷靜:這是首要條件。緊張不安的心理,會讓身體循環、心跳加速,因而失去更多熱能。
‧讓身體維持乾爽:溼透的衣物會讓散熱速度加倍,須儘速更換乾燥的衣物,或是想辦法將身體弄乾。
‧從身體中央開始加溫:雖然手腳最容易感到冰冷,但要讓體溫上升最快的方式,應先溫暖身體的中央部位。
‧縮小身體的散熱範圍:如果是不幸遇上海難等情況,必須浸泡在水中等待救援,最好是儘量將身體縮起來,雙手抱於胸前,以便減緩熱能流失的速度。
‧飲用酒精之外的溫飲品:在意識清醒的狀態下,飲用溫度適中的飲料可以迅速幫身體加溫,但由於低溫患者對於熱能知覺反應較低,所以過燙的熱飲可能很容易造成燙傷傷害。
低溫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家有長者請要加倍注意
男送人就醫 突昏倒獲救疑天氣過冷心肌梗塞 11次電擊挽命
2009年12月26日蘋果日報 曾雪蒨╱台中報導
好心有好報,台中市一名身材高壯的騎士上周騎車與人發生擦撞,他毫髮無傷,仍好心送渾身多處擦傷的對方就醫;不料他步出急診室時,疑因天氣過冷導致急性心肌梗塞,昏倒在大門口,幸好院方立即搶救,歷經11次電擊,男子才奇蹟生還且無後遺症,醫師都說「真的命大!」
好心有好報
台中醫院急診室醫師韓晶說,當時該名54歲的患者突然倒在急診室大門前,警衛緊急將他送進急救室。
當時患者幾乎量不到脈搏、嚴重心律不整,經過1個小時11次電擊,終於恢復正常心跳,轉心導管中心檢查,赫然發現主動脈下3條主要動脈全都阻塞,經緊急裝置支架,被阻塞的血管瞬間恢復血流,才搶救回一命。
3條冠狀動脈全塞
韓晶說,一般心肌梗塞大多只塞住1條,血流還可以從另2條主要動脈流到其他地方,3條主要冠狀動脈全阻塞,表示血液沒有其他通路可走,「要不是剛好昏倒在醫院大門口,可能在送醫途中猝死」,他說該患者是好心有好報,才可以在沒有任何後遺症下奇蹟生還,否則類似狀況,30秒內未急救則可能死亡,救活也是植物人。
但並非人人都這麼幸運。林新醫院上周也有一個50歲男子,不抽菸喝酒,也無心血管與糖尿病史,但上周因劇烈胸痛就醫,一檢查也是3條主要冠狀動脈都阻塞,進行心臟繞道手術合併裝置葉克膜體外循環系統,雖搶回一命,但已心臟衰竭,目前轉診台大醫院等候換心。
生活規律避免發病
台中醫院指出,近來寒流入侵,一天就可以有3、4名心肌梗塞患者。林新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子興說,該院通常只要一個寒流來襲,急性心血管患者人數就會暴增2成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是60歲以上老人的心肌梗塞,最近年齡層大幅下降到30至40歲間,而且有的甚至不菸不酒,林子興認為與現在青年壓力大、常熬夜,心情過度波動造成血管瞬間收縮有關,提醒年輕人要注意生活規律、飲食正常,才不會年紀輕輕就心肌梗塞。
如何預防心肌梗塞
◎天寒起床前先做暖身運動。
◎冬天心血管患者等天氣暖和時再外出運動,並隨身攜帶保暖衣物避免失溫。
◎不要過度運動到大汗淋漓,以免急速散熱致血管急速收縮。
◎戒菸、戒酒、均衡飲食,避免高油高鹽高糖高蛋白飲食。
◎冬天不要過度進補如薑母鴨、羊肉爐,也不要宿醉。
◎養成早睡早起不熬夜的生活習慣,適度找紓壓管道避免情緒過度波動。
※資料來源:林新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子興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