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十四集)

2013/05/04 08:16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四十七面。


  我們看「丁,判教」這一段。第一,「四教與五教。古今諸師判分教相者,凡有十二家,其中最著者乃天臺所立之四教,與賢首宗之五教」。判教,這也是後來祖師大德們所發明的,三藏、二藏、五時、判教,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全都沒有。後來這些祖師大德們就世尊這四十九年的教學研究,研究它,他到底用什麼方法?研究這些東西,所以把它分為很多的科目。對於後世學佛的同學來說的確是有一些方便,可是總的來說,這些東西值得參考,不能夠死守著這些原則,那你就錯了。世尊一代時教非常活潑,他老人家在經裏面講得很清楚,「如來無有定法可說」。《楞嚴經》上很明顯的告訴我們,「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可見得佛是隨眾生的根性、隨著眾生的程度,沒有一定的方法。像前面我們讀到的「究竟方便」,那是大智慧、大神通才能做到,而不是像後學這樣子的分法。這樣分法都是在世尊一代時教裏面所表現的。這是我們學佛不能不知道的。判教,教就是教學,用現在來說,是教學的制度;古人講教學的儀式,所以有教儀、有教法,法是方法;儀是儀式,我們今天講制度,譬如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這屬於制度,這在古時候就講的是教儀。方法,那是教學的方法,對根性利的用什麼方法,根性鈍的用什麼方法。方法因人而異,儀式是依照進度不相同有差別。開始學習,這初入門,這小學,然後慢慢再向上提升,提升到中學、提升到大學、提升到研究所,這種方法叫漸教,漸漸的向上提升。還有一種叫頓教,所謂是天才兒童,他不需要經歷這麼多層次,他一入門就可以進研究所,前面什麼小學、中學、大學,他都不需要念,那是特殊的。有沒有這種人?有,不多,很少。由此可知,這些說法因人不同、因時不同、因事不同、因地不同,你都要能夠懂得,這叫契機。古今諸師,這都是很早,都不是現在,大概分科判教都在隋唐時代。說古,在隋唐之前,古人;說今,大概就是隋唐這個時代。那些祖師大德們說分科判教有十二家,這十二家裏面最著名的是天臺跟賢首。所以以後學教的人,不是依天臺就是依賢首,一直到民國初年還不例外。現在我們學不學這些東西?現在不學了,到我這一代就沒學了。沒學怎麼辦?李老師把這些東西簡化,編成一部書,叫《內典講座之研究》。我們就依靠這個,這個東西就是什麼?就是四教、五教的簡化,這是適合於現代人。沒有古人那麼詳細,但是很適合於現代人的口味。


  「天臺四教曰藏通別圓」,下面一個簡單解釋,「藏教」就是小乘,這個藏就是三藏,就是經律論三藏,開這三個科目。經藏,講定學;律藏是講戒學、講規矩;論藏是研究討論,這開智慧,這裏面很多是一問一答。初入佛門得學這些東西,學戒修定開智慧。第二叫「通教,謂大乘中通說三乘,通被三根」。這個通教就是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乘,這裏面所說的有聲聞乘、有緣覺乘、有菩薩乘,聲聞是小乘,緣覺是中乘;如果說二乘,緣覺跟聲聞就合併,算是小乘教,菩薩是大乘;說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通被三根,上中下三根都講到,這好比是佛教的中學。「別教,謂大乘經中所說教法不通小乘等者是也」。這裏面沒有小乘的教義,真的提升了。但是他還能夠向上提升,向上提升到圓教,這好比是大學,圓教好比是研究所。「四者圓教,謂法界自在,具足圓滿,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礙法門等是也」。這才是大乘的圓滿,裏面所講的多半是法身菩薩,到究竟的佛果。這是天臺他們的教相,就是教學的樣子、教學的儀式,我們現在人講教學的制度,這大家就好懂。


  「賢首宗判教」,賢首是華嚴宗,賢首大師是華嚴宗第三代的祖師,最初華嚴初祖杜順和尚、二祖雲華、三祖賢首。這個判教的建立是在賢首大師這一代完成的,成立很好的一個體系,所以華嚴宗不叫杜順宗,都稱為賢首宗。他是華嚴前面五代祖師裏非常重要的一個人,也就是華嚴宗的建立到他手上才算是圓滿。好像蓋房子一樣,到他這裏蓋完成,開始蓋的時候是前面的兩位祖師。他判教,他說「聖教萬差,要唯有五」,聖教就是,聖是指釋迦牟尼佛,大聖,他一生教化千差萬別,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要,把它歸納、精簡那就有五種,「小乘教,大乘始教,大乘終教,頓教,圓教」。天臺是把頓跟圓合併在一起稱為圓教,賢首從圓教裏又開出頓教。小教是小學,始教是中學,終教是大學,頓、圓都是研究所。比天臺講得細一點。


  下面介紹第一個,「小乘教,所說唯是人空,縱少說法空,亦不明顯,未盡法源故」。所以小乘教裏面講得最多的是講人我空。法空有說,說得不多,說得不究竟,略微提一提,所以小乘人對於萬法的緣起他沒有明瞭,六道的緣起這講得很多,沒有講諸法緣起,講六道的緣起。所以小乘人的修學,確實最高的果位超越六道。六道怎麼來的?六道是見思煩惱變的。見思煩惱斷了,六道就沒有了。六道沒有了,顯現出來的境界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講十法界,加上這四法界,十法界。十法界,這個四法界稱為淨土,前面六道凡夫,這六法界是穢土,染汙的;四聖法界清淨不染汙。染汙裏面講善惡,你修善在三善道,造惡就是入三惡道,這個境界是從念頭變現出來的。這個道理大乘教裏面講得很清楚、很明白,「相由心生,境隨心轉」。一般人不瞭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一切眾生有心無心起一個念頭,不知道這個念頭影響多大,不知道這個念頭會造成什麼樣結果,他不知道,大乘菩薩知道。我們在《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裏面看到的三種周遍,那還了得!極其微細的一個念頭,甚至於這個念頭我們自己還沒有覺察到,那為什麼?習氣,微弱的習氣,動了這個念頭。念頭一起就周遍法界,你說影響多大!這個周遍法界是資訊,現在科學家講資訊。大乘教裏面叫轉相,它能變,境界相就是所變,就隨著這個念頭變了。善念變善的境界,惡念就變惡的境界;惡念變五濁惡世,善念變極樂世界,念頭變現的。善惡念頭都沒有,那才叫淨念,只要有這些念頭都是染汙,都是不清淨。到四聖法界,見思煩惱斷了,也就是善惡二邊沒有了,不存在了,所以四聖法界才稱之為淨念,那些人居住的地方稱之為淨土,道理在此地。還有染淨,那就不是真的清淨,真的清淨是什麼?連染淨也沒有。你看染淨還是對立的,還是二法不是一法。一法裏面,一法裏染淨沒有了;換句話說,所有一切對立都不存在,那叫一真法界,那是實報莊嚴土,那是圓教,到實報莊嚴土是圓教。


  大乘終教,終教是大乘,大乘的圓滿。大乘圓滿向上提升叫一乘,《法華經》上說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二就是大小乘,三就是聲聞、緣覺、菩薩,沒有!那是假設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一乘就是佛乘,你本來是佛,你現在回歸自性,你成佛了。所以這是大乘之終。大乘終在哪里?在十法界裏面佛法界。他沒有見性,依舊是用阿賴耶,不過阿賴耶他用得很圓滿,為什麼?他接受佛菩薩的教誨,依教修行,所以在形相上看,他跟佛沒有兩樣。智者大師講「六即佛」,稱他們為相似即佛,很像,很像是佛,還不能算是真佛,為什麼?他沒有能轉識成智,他所用的心依舊是阿賴耶。真正成佛,阿賴耶轉變成四智菩提,那是真心,他還是用阿賴耶。如果轉八識成四智,那就是真佛,一真法界,那叫明心見性。禪宗叫明心見性,法相宗裏面叫轉識成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阿賴耶為大圓鏡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這一轉變他就是真佛。真佛還沒有做到究竟圓滿,所以天臺大師叫分證即佛,從圓教初住到等覺都叫分證即佛。等覺再上去那圓滿了,究竟圓滿。這我們在《華嚴經》上,我們學了很多,這四十一個位次統統都是明心見性的,都是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所以他是真平等。真平等裏面為什麼還有四十一個階級?無始無明的習氣帶得多少不一樣。剛剛證得圓教初住,不起心不動念,可是不起心不動念的習氣還有。那個習氣不礙事,不像分別執著,分別執著那個習氣還造業,不起心不動念這個習氣它不造業,所以它就沒有妨礙。把這個習氣斷盡,斷乾淨了,那就是究竟圓滿佛。


  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或者我們說,把起心動念放下,這就是圓教。圓教不起心不動念,頓教也是不起心不動念。頓教是一下放下的,這種人非常難得。圓教,放下起心動念才是圓教,可是圓教慢慢一步一步向上提升的,這是圓教。頓教,頓教沒有經過小、始、終,沒有經過,他真叫一步登天。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參學了十二年,知道不圓滿,把十二年所學的放下,在菩提樹下入定,豁然開悟,那是頓。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一下放下,沒有階級的,統統放下,這就成佛了。在我們中國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示現的是頓教,他不是圓教,他沒有經歷過小、始、終,沒有經歷過。只是在五祖忍和尚的方丈室,半夜三更進去親近祖師,祖師跟他講《金剛經》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大悟。這是什麼原因?講到這個地方,他把起心動念放下了。這是頓捨,放下是捨,頓捨,他不是漸漸的捨。我們今天這個根性跟他不一樣,我們不是頓根,我們是個漸根,我們在經教裏頭學習,真的功夫是什麼?真的功夫就是放下。一年放下一點,一年放下一點,幾十年慢慢放下有了效果,這叫漸修。我們學小教,放下小教;學始教,又放下始教;學終教,又放下終教,這樣慢慢的走到圓教。哪是圓教?《華嚴》是圓教、《法華》是圓教、《無量壽經》是圓教。我們是慢慢學成的。


  「大乘始教,未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之義」,還沒有談到這裏,大乘開始沒有談這個。「不許定性闡提成佛」,所以說一闡提不能成佛。闡提是印度話,什麼意思?沒有善根。沒有善根的人,他怎麼能成佛?可是圓教不是一樣的,圓教「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在他那裏不能說,說了他懷疑,他不相信,所以只說沒有善根的人不能成佛。「未盡大乘極則之談,故名為始」,這是大乘始教。「終教」,終教是講「中道」、講「妙有」,講「定性」,定性是阿羅漢,「闡提」是沒善根的眾生,統統都能成佛,「方盡大乘至極之說,故名曰終」。我們今天所學的,我們學到什麼地方?我們學到大乘終教,頓跟圓我們還沒分。「頓教,唯說真性,一念不生,即名為佛。不依地位漸次而說,故名為頓」。這像惠能大師所收的,他是頓教,頓捨、頓悟、頓證、頓成。所以從理上來講,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時間?一念。前念迷是凡夫,後念覺悟了就成佛。那個覺悟是怎麼覺悟?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放下,真覺悟了。我們今天悟不了的是什麼?就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不下。我們也能悟,不是頓悟,是幾十年的修學累積,就是經裏面告訴我們的「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每天不離開大乘經教,天天在讀誦、在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們這個悟叫解悟。祖師大德像釋迦、六祖那樣,他是證悟,證悟的管用,他得真實受用。我們解悟是明白了,可是事上還做不到,做不到怎麼辦?做不到還是要搞生死輪迴,這個苦了,幸虧遇到帶業往生的法門。


  如果我們是真的覺悟,我們自己好好的衡量自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們不能頓捨,再想想恐怕這一生也斷不乾淨。不但起心動念斷不了,分別執著也斷不乾淨,斷不乾淨的話六道出不去,我們修了這一輩子,果報在哪里?果報在人天,可以說來生決定不會墮三惡道,能得人身。修得好一點,欲沒有斷掉,到欲界天;欲要是很淡很淡,你到色界天,你到天道去了;欲望完全能控制,實在講根沒有斷,完全能控制確實不起作用,到無色界天,還是出不了六道輪迴。這就知道超越六道是多麼困難的一樁事情。遇到淨土法門,這是給我們帶來天大的喜事!這個法門不要斷惑,只要伏住就行了。你有能力伏住見思煩惱,就是能伏住執著,我在一切法裏不再執著了,我真能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就決定能生西方淨土凡聖同居土,你決定得生。你的功夫能進一步,你有能力把塵沙煩惱也伏住,就是說你有能力不分別,分別控制住了,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如果你的功夫更高一層,你能把起心動念都控制住,在世出世間一切法裏頭真的不起心不動念了,你生到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


  所以蕅益大師講得好,能不能往生在信願之有無,真信切願就能往生。往生到那裏是四土三輩九品,那是你念佛功夫的高下。在極樂世界不要緊,不要去考慮這些東西。極樂世界是什麼?平等世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縱然是生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跟實報土平等,這不可思議。這話怎麼說?我們今天在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這個地球是釋迦牟尼佛的凡聖同居土,釋迦牟尼佛的四聖法界我們見不到,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我們見不到,這是什麼?不一樣!這裏面現在人所講的,空間維次不同,他們能見到我們,我們見不到他們。可是在西方極樂世界就不一樣,我們雖然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去的,見思煩惱一品也沒斷,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就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的智慧神通道力居然就跟阿惟越致菩薩相等。阿惟越致是什麼?圓教初住以上,就是實報土;換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實報土裏面的菩薩,觀音勢至文殊普賢,他們都在那邊,天天可以見面。他是佛的學生,我們關係是同學,他是我們的學長。我們學習有任何困難,他都會幫助你,所以你到極樂世界去,你決定不會退轉,什麼原因?照顧你的人太多,你想退轉都退不了。這是極樂世界無比殊勝之處,我們不能不知道。


  這一段頓教後面還有,「如《思益經》雲:得諸法正性者,不從一地至於一地」。得諸法正性,為什麼?全從自性流露,而且你也都能夠聽了之後,就能夠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像惠能這樣的人。「《楞伽經》雲:初地即八地乃至無所有何次等」。這裏頭沒有次第,真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初地即八地,這是個比喻。初住,在《華嚴經》上,初住即初地,八住即八地,它沒有階級、沒有次第,這叫頓教。後面是「圓教,統該前四,圓滿具足」,圓是什麼?前面所講的小、始、終、頓,統統包括,圓滿具足。「所說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緣起無礙,相即相入,帝網重重,主伴交參,無盡無盡。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滿心即攝一切位,圓成正覺。」這是圓教。在大乘經裏面,《華嚴》是圓教,《法華》是圓教,這部經也是圓教。沒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圓,一往生就圓了。到極樂世界,真的一即一切,一位即一切位。譬如我們生到那裏去,我們去的時候這個地位是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是這麼個位次,可是到了極樂世界,這一位馬上就變成一切位。我們要是跟觀音勢至往來,往來一定同等地位,不是同等地位不能往來,那你就變成等覺了。這叫做難信之法,這真正不可思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居然可以跟實報莊嚴土上上品的菩薩往來。古大德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沒有說過這個話,只有在淨土法門裏面說過的,這絕不是自己修成的,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的。所以我常常講,到極樂世界你享受的待遇,現在人常講級別,你到什麼地位?阿惟越致菩薩的地位,阿惟越致菩薩的待遇,地上菩薩的待遇,初地即是八地。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還會願意走彎路嗎?我相信真懂得、真明白的人,他會把萬緣放下,世出世間法統統放下,像蓮池大師一樣。蓮池大師示現給我們看的,他對這個法沒搞清楚、沒搞明白,他也是想通宗通教、廣學多聞。搞明白之後,他老人家說,「三藏十二部讓給別人悟」,你們哪個想學,你們去學去;「八萬四千行饒與別人行」,你們喜歡哪個儘管去學,他自己一部《阿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沒有第二個念頭,做給我們看的。沒有搞清楚、搞明白跟搞清楚、搞明白之後是兩個人,不是一個人。這個法門成就,我們看《淨土聖賢錄》,看《大藏經》上這些往生傳,那過去的人,再細心觀察我們周邊念佛的人,絕大多數都是三年。人家三年能成功,我們三年為什麼不能成功?這外國人講災難,不是二0一二嗎?我們距離二0一二年底正好三年,覺悟的人應該怎麼樣?剋期取證。我把西方極樂世界拿到了,災難來也好,不來也好,與我不相干。來了,到極樂世界去;不來,再住幾年也可以。住幾年幹什麼?住幾年度眾生。為什麼?自己已經得度了。自己得度之後,這才能度人!你才真正無礙。自己沒有得度,想度別人,經上說得好,「無有是處」,就是沒有這個道理,度人先要度自己。


  今天我們知道了,度自己不是別的,就是放下,放下就得度了。放下見思煩惱,你就證阿羅漢;放下塵沙煩惱,你就成菩薩;放下無明煩惱,你就成佛,都在一念之間。學佛學什麼?學放下!可不能學分別執著。學分別執著你虧吃大了,為什麼?自性清淨心裏頭什麼都沒有,它有的是智慧、德能、相好,自性裏頭本來有的。妄想分別執著自性裏頭沒有,你本來是佛,這些東西蓋覆住了,讓你的佛性不能現前,讓你的智慧不能現前、德能不能現前、相好不能現前。佛在一切經裏面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了,我們現在也都讀到了,也懂得了,也明白了,現在所欠缺的就是放下,看你放下幾成。不要緊,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就行了,你能放下多少,那是到極樂世界之後,四土三輩九品地位不相同。只要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生到西方淨土,往生極樂世界是決定相同,生到那個地方品位不一樣,這是管你放下多少。所以這個不是跟別人競爭的,是跟自己競爭。我想品位高,那我得多放下;我也不想那麼高,那馬馬虎虎,好好念佛就行了,深信切願你就決定得生。


  下面第二段講二教,「二教。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前面講過隋唐時代判教的有十二家,這十二家《華嚴疏鈔》裏面都提到。最重要的,除了天臺、賢首之外,有一個共同的二教,那是每位祖師大德判教都肯定,頓漸二教。中國佛教裏面自身稱宗教,諸位一定要曉得,佛教不是宗教,但是佛教本身稱宗教,跟現在宗教的意義不一樣,中國稱宗教就是頓漸二教。禪宗是屬於頓教,禪宗之外的都是屬於漸教;禪宗講頓悟,沒有階級,禪宗之外的,包括小乘九個宗派都是屬於漸教,也就是一步一步向上提升。只有禪宗沒有階級,他一開悟就成佛。成佛是什麼階級?至少圓教初住。他確確實實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我們看到兩個典型,釋迦牟尼佛頓教,頓捨,一下放下,把妄想分別執著一次放下;第二個給我們表演的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也是頓捨、頓悟、頓證。世尊當年是三十歲,惠能大師是二十四歲。所以問題是肯不肯放下,這個問題不在別人,完全在自己,而且人人平等的。頓,我的看法有圓頓、有不圓的頓,什麼叫不圓的頓?你能把見思,我講的就是《華嚴經》講的執著,執著放下,你證阿羅漢,那也是頓,頓證阿羅漢,但是不圓滿,證佛才圓滿。你能把分別放下,那你就證得菩薩果位。這個菩薩是十法界裏面的佛菩薩,就是四聖法界的上面兩層,佛、菩薩,下面是聲聞、緣覺。聲聞緣覺是放下見思煩惱;佛菩薩是放下塵沙煩惱,就是分別沒有了,不分別了,他還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放下之後那是圓頓,圓滿的頓悟,十法界沒有了,他超越十法界,他生到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他到那裏去了。這才叫圓頓,都不是容易事情。


  我們現在都沒有這個能力,把見思煩惱叫我們一下放都放不下,得慢慢來,一點一點的放,一點一點的捨。所以從根性上來講,我們跟古人比差太遠了。但是還好,還能放下一點,一年放一點,年年都要放,累積起來有個三、五十年,境界也不錯了。如果只學不肯放下,給諸位說,那就變成佛學。你的知識很豐富,你的境界不能提升,在境界上你還是原地踏步;你能言善道,你把經典也講得像古人所形容的天花亂墜,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在六道裏面還是隨業力去流轉,這就是能說不能行,沒有真智慧。因此,明白之後,修行就比什麼都重要!修行就是放下,不肯放下,就離不了六道輪迴,這個事實真相不能不知道。我們把這段文念一念,「二教,以上判教雖有不同,但頓漸二教諸家同攝。天臺賢首兩家,亦皆以漸頓而分四教五教。《五教章》雲:或分為二,所謂漸頓。以始終二教,所有解行,並在言說,階位次第,因果相乘,從微至著,通名為漸。」在天臺,藏通別都是屬於漸教;五教裏面,這是賢首的,小、始、終可以說都是屬於漸教。「言說頓絕」,這個絕就是斷掉,「理性頓顯,解行頓成,一念不生即是佛等」,跟佛平等,這叫「頓」。頓是一次、一時就把它放下,不是一點點、一點點慢慢來,一次就捨乾淨。


  「我國隋代慧遠師判本經曰」,這舉慧遠大師的例子,慧遠大師這個註解在中國很通行。我早年在台中學《華嚴經》就是學他的本子。這個慧遠不是晉朝的慧遠,名字完全相同,在佛教史裏面稱作小慧遠,他是隋朝時代的。諸位將來在古人註疏裏面看到小慧遠就是指他,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註得很好,他用的本子是康僧鎧的本子,魏譯的,是五種原譯本裏面流通最廣的。他判這個經就是《淨影疏》,《淨影疏》就是隋代慧遠他老人家寫的這部疏。「今此經者,二藏之中,菩薩藏收」,這是指《無量壽經》,二藏之中,它屬於菩薩藏。「為根熟人頓教法門」,他把《無量壽經》判作頓教。「雲何知頓」,怎麼知道它是頓教?「此經正為凡夫人中厭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發心,生於淨土。不從小大,故知是頓」。我們想想它是不是屬於頓教?真正發心求生淨土,要把這個世間捨掉,你要不放下去不了,你不能把娑婆世界帶去。所以念佛堂的和尚,就是堂主,帶領念佛人常常提醒大家,「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一心專念求生淨土」,這是堂主的口頭禪,時時刻刻提醒大家,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頓捨,你才能往生。聰明人要知道,能帶得去的才努力認真去幹,帶不去的統統放下不要再操心了。你看你哪一樣帶得去?念佛這一句佛號帶得去,發菩提心這個心帶得去,其他的帶不去,帶不去的統統捨掉,帶得去的你一心專念。確實這不從小大,它不是漸修,它是頓,一生當中就成就。


  「明大佑師判小本曰:漸頓分之,此屬頓教」。大佑法師有《彌陀經》註解,他在註解裏面判這個法門,也肯定它,它屬於頓教。漸教要修多生多劫才能成就,頓教是一生就圓滿。「我國諸師判本經大小二本多同此說,故知本經在頓漸二教中為頓教所攝。以上乃就頓漸二教而判。若依賢首小始終頓圓五教以判本經教相」,這用賢首宗的五教做標準,「古今中外淨宗諸大德,雖因機緣不同,而稍異其辭,而其實旨,莫不以本經不但實屬圓頓教,且為頓中之頓、圓中之圓也」。老居士後面還有解釋,「清代彭二林居士」,就是彭際清,彭二林就是彭際清,「於《起信論》中判本經曰」,這個《起信論》不是《大乘起信論》,是《無量壽經起信論》,就是彭際清居士造的,他在這一篇論文裏面判《無量壽經》,「無量壽經者,如來稱性之圓教」。彭居士通宗通教,顯密圓融,是一位在家的大德。他是清朝幹隆時代的人,出身於望族,他的父親官做得很大,是幹隆皇帝的兵部尚書,就相當於現代的國防部長,他的父親。這個人非常聰明,弱冠十九歲考取進士,進士及第。因為家裏環境好就沒做官,他喜歡學佛,成天跟佛門一些高僧大德在一起,他學得很專心,很有成就。所以他有《無量壽經起信論》,還有《無量壽經》的節本,他不是會集的,是節本,後面會提到。他曾經說了一句話,後來的古大德常常引用,他說這個法門是「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我們有緣分遇到這個法門,跟開經偈裏面所說的意思很接近。開經偈是武則天作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講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你能遇到這個法門。遇到之後你要能把它抓住,你不能輕易把它放過,那就太可惜太可惜了,無量劫來才碰到一次,這句話是讓我們珍惜,「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能聞到佛法裏頭圓中之圓、頓中之頓的法,到哪里去找?我們聞到了,輕易放過,沒有能掌握住、沒有能在這一生當中成就是什麼原因?雖然聽說,瞭解得不夠透徹,瞭解得不夠明朗,粗心大意,沒認真去學習,搞得這一生依舊還去搞六道輪迴,你說多可惜。


  所以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間,為我們會集這樣完善的一個經本;又遇到黃念祖老居士,晚年帶著病完成這一部註解,不容易!註解裏面引用古今經論、論疏一百九十三部,證明經典一切經所說的、祖師大德們所說的,助長我們對這個法門的信心,用心良苦,真正是慈悲到了極處。經讀不懂,我們再看這個註解,在這個註解裏面看到許多經上說的,許多祖師大德論疏上說的,還不動心?還不知道這部經的寶貴?末法往後九千年,一切眾生靠什麼得度?就靠這部經典,這部經典要大量流通。我第一次印這個註解的本子就印了一萬冊,第一次印夏蓮老的會集本也是印一萬冊。一萬冊分量太小了,這個地球上六十億人。好在這麼多年來,我們利用衛星電視、利用網際網路,把我們的學習通過這些高科技的媒體,與全世界有緣同學一起分享。最近聽說所謂的自然災害愈來愈多,真的我們從資訊看到,頻率不斷在上升,災難一次比一次嚴重。所以我們把《華嚴經》暫時停下來,希望用一年的時間,我們重新再溫習黃念老的註解。夏老、黃老不是普通人,普通一般人作不出來這個事情。我們怎麼報恩?依教奉行,輾轉流通,這真的報佛恩,報這兩位老人恩。


  下面引用日本道隱法師的話,他在《無量壽經甄解》,這個註解是道隱法師作的,「直判本經為本願一乘、頓極頓速、圓融圓滿之教。彼土大德多同此說」,彼土是日本,日本淨土宗很興盛,這是隋唐時代日本派了不少這些高僧在中國留學,他們親近過善導大師、親近過智者大師。所以這兩位大師在日本的聲望非常之高,在日本佛教寺院裏面都能見到大師的塑像、畫像,在中國佛教裏見不到,到日本都見到,日本人對祖師的尊重超過中國人。中國人第一個是敬佛,第二個是敬祖師;日本人第一個是敬祖,第二敬佛。有道理,祖師跟我們近。像我們是第一個敬父母,第二個敬祖宗,日本承傳中國傳統文化一直到今天都不衰,這是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


  「《大經釋》曰:天臺、真言雖皆名頓教,然彼許斷惑證理,故猶是漸教也。明未斷惑凡夫,直出過三界者,偏是此教」。這是用天臺,真言是密宗,來做一個比較。天臺跟密宗雖然也叫做頓教,那它們怎麼樣?它們同意斷惑證理,斷惑證理還是屬於漸教,漸次,像我們剛才講的,斷見思煩惱證阿羅漢,再斷塵沙證菩薩,最後斷無明這才證得佛果,是頓斷,它還是一個階層一個階層的。這《無量壽經》不一樣,它講的是沒有斷惑的凡夫,煩惱一品沒有斷,他就能直捷超出三界;不但超出三界,還超出十法界,偏是此教。這兩者比較的時候,「故此教為頓中之頓」,證明這個見解是有來由的,不是隨便說的。


  「又日溪師雲」,他的名號叫日溪,也是日本人,「聖道諸教,理是圓融,益(利益)是隔偏,以其頓機難得也。是以教雖圓頓,望機自成漸。淨土言圓頓者,于圓滿速疾利益」,這是從很客觀的角度來觀察。聖道諸教,這是講整個的佛教。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諸教是一切經,理是圓融的,這是真的。為什麼?大小乘的經教都是從世尊自性裏面流露出來的,哪有不圓融!但是利益不一樣,各人所得的利益不相同。這是什麼?這是以其頓機難得,圓頓根性太難了,億萬人當中難得有一個。像六祖惠能這個根機,我是三個老師都告訴我,方東美先生、章嘉大師跟李老師,他們三個人沒有開過會,告訴我同樣的話。像惠能大師這種根性,惠能大師過去沒有,沒有見到過;惠能大師過世之後一直到現在,也沒有看到過,就那麼一個人,空前絕後。所以三個老師都警告我,你可不能學他,學不到。方東美先生告訴我,他說那叫一步登天,能登上去成功了,登不上去,那跌下來就是粉身碎骨。所以這三個老師都警告我,不要去學《壇經》、不要去學惠能。方東美先生介紹我學佛要從法相宗下手,從《百法明門》入門,像爬樓梯一樣一層一層往上爬,你真得利益。章嘉大師要我修清淨心,學釋迦牟尼佛,以釋迦牟尼佛為榜樣,告訴我讀《釋迦方志》、讀《釋迦譜》。學佛首先認識釋迦牟尼佛他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的學習不會走岔路、不會走向歧途。我認識李老師,李老師把淨土法門介紹給我,把《無量壽經》這個會集本傳給我,真得受用。


  所以說根性不相同,我們不是圓頓根性,那就應當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鍥而不捨。你在學習當中嘗到味道了,叫法味,古來祖師大德常說的,「世味哪有法味濃」。世味是講六道輪迴裏面,要跟佛法來比那差太遠了。法味確實濃於世味,法味裏面有從自性裏面流露出來的喜悅。孔夫子得到了,你看《論語》第一句話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你能從聖人那邊學到的,落實到自己日常生活當中,你內心裏面就生法喜。那個悅,喜悅是從內心裏面生出來的,不是外面環境的,與外境不相干,所以夫子嘗到。佛法祖師大德講得就更多了,你真正契入經教之後,嘗到法味,常生歡喜心,法喜充滿。諸位不要小看這兩句話,這兩句話你要是明白了,你有大受用。世間諺語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換句話說,你得體會到養生。中年以上的人都感覺到,養生很重要,身心健康很重要,這是真正的福報。健康從哪來的?健康從歡喜心來的,如果你每天都愁眉苦臉,你一定多病,你哪來的歡喜心?所以健康就沒有了。健康從歡喜心來的,每一天生活都快樂,這個人身心健康,百病不生;年齡增長,老而不衰,這叫福報。你要想得這個大福報,那大乘經教裏面就太多了,到處都是。這是佛法對我們最直接的,也是最少分的利益。你得到這個利益肯定身心健康、家庭美滿、事業順利,再擴大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在佛法講小利,這不是大利。大利益是幫助你成菩薩、成佛,你有能力在遍法界虛空界裏面去教化眾生,大利益。


  因為頓機難得,像我們都不是屬於頓機,是以教雖圓頓,真的,「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人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沒有一句不是圓頓法門,所以咱們不是圓頓根機,看《華嚴》、看《法華》、看這個經也變成漸教,這是真的。淨土言圓頓者,這回歸到我們現在所修學的這個法門,于圓滿速疾利益,這個「於」當「在」說,為什麼說淨土是圓頓?那就在快速讓所修學的人得到圓滿利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得圓滿的利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凡夫,下凡(下等的凡夫)沒有智慧,現在人講沒有文化,遇到這個法門,他能相信,甚至於他聽不懂,只要他能相信,聽到這個法門這麼好,又這麼容易,只一句佛號阿彌陀佛,你看多容易,死心塌地一直念下去都能成就。而且成就的時間不長,三年五載就成功,他到極樂世界去成佛去了,得到究竟圓滿的利益,這還得了!你說這個法門、這個經典是不是屬於圓頓?能講得通。


  下麵說「蓋指其他聖教,雖具圓融之理,但眾生根機粗淺,莫明其旨,無由躡解起行,而蒙法益。是故法雖圓頓,但以行人機淺,頓法成漸,圓法成偏」,這是事實真相。所以教,分宗判教對於根機淺的人有好處,對圓頓根性的人一點用處都沒有,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特別是發心將來學教學的同學,一定要很清楚。我們自己怎麼修,用什麼方法去教別人?自己修這部經是圓頓大經,這部經你要是通了,你念佛的功夫可以達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其他沒有學過的經論能不能通達?能,真的是一經通一切經都通達;一個法門成就,八萬四千法門,門門都成就,這是《華嚴》上說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點都不假。你真的能相信,你就有福了。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但淨宗則不然,人人能行,皆得真實之利,不勞斷惑,直出三界,故實為頓中之頓圓滿之教也」。黃老這個結論結得好,淨土跟這些像華嚴、天臺、三論、法相、密宗不一樣,為什麼?他們那些宗派學習確實分很多層次,就像讀書一樣,你得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要很長的時間,還未必能有結果,為什麼?教理學得再多,會變成常識、變成知識,不是智慧。為什麼?妄想分別執著沒放下,所以你依舊生活在煩惱苦惱的世界裏,你無法解脫,你得不到大自在,你得不到真正的快樂。要想真正得到佛法利益,你一定把煩惱習氣放下,回歸自性,自性純淨純善。我們中國老祖宗講得好,「本性本善」,《三字經》上第一句話說,「人之初,性本善」,回到本善那才有樂趣,才會有法喜。佛法的教學終極的目標就是教我們回歸自性,方向是一個,目標是一個,方法千差萬別,所以八萬四千法門。我們希望在一生當中成就的,這麼多法門裏頭只選擇一門,你千萬不要選二門、三門,二門、三門你進不去,一門就進去了,進去之後一切都得到了,你所得到的是圓滿的。佛說那麼多法門,是給不同根性的人去選擇的,不是叫你統統學的,你統統學你就錯了。跟在大學念書一樣,只能念一個科系,四年就畢業了。你說把所有科系都念完,四百年都畢不了業,你不會有成就。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就對了。真正瞭解淨宗,人人能行,真實利益,不需要斷惑,就能超越十法界,不只三界,超越十法界,所以是頓中之頓的圓滿大教。這個話說得一點都不錯,希望我們同學要認真努力,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個個都能成就,而且很快就成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