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十五集)

2013/05/04 07:40



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三十五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三十七面倒數第四行:


  「又本經大小二本,秦譯小本有一心不亂之文,今此大本不雲一心不亂而專主一向專念,兩者相較,則本經所宗更為明確,更契眾生根機,彌顯慈尊恩德無極。」我們看到此地。淨宗的三經一論,古大德也常常把它稱作《往生經》,講往生極樂世界的,這是專講的。《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是同一部,所以古德有稱《無量壽經》為大本,《阿彌陀經》為小本,小本有兩種翻譯,大本有十二種翻譯。秦譯是鳩摩羅什翻譯的,姚秦時候,經裏面有「一心不亂」,有這一句。「今此大本不雲一心不亂而專主一向專念」,這就是這一句有差別。小本是唐譯的,玄奘大師翻譯的,他翻的不是一心不亂,是一心繫念,這是梵文經典裏頭的原文,原文的意思。玄奘大師是直譯,鳩摩羅什大師是意譯,他遠離文字,把經中的意思翻譯出來。所以羅什的本子我們讀起來就像中國人寫的文章一樣,很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彌陀經》流通就非常廣泛。而玄奘大師所翻譯的,始終保存在《大藏經》裏面,沒有人讀他的本子,那個念得像外國文章一樣,我們讀起來很不順。


  一心不亂,實在講不容易做到,所以許多人看到經本上這一心不亂就搖頭,做不到。一心繫念大概還沒有問題,一心繫念就是我們心裏常常牽掛著,這個容易做到。一向專念那更容易做到,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專念阿彌陀佛,這個就是更容易。羅什翻的一心不亂是不是把境界提高?有沒有這個過失?其實沒有。如果你真正念到功夫成片,就是一向專念,一向專念裏也有三輩九品,如果是上輩,就是上三品,臨終彌陀接引的時候一定先放光注照,這一放光就把你的功夫提升,同等的向上提升。功夫成片就提升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裏還是有三輩九品,事一心有三輩九品。在我們這個世界,釋迦牟尼佛的方便有餘土,是什麼地方?是十法界的四聖法界,它還有四個等級,聲聞、緣覺、菩薩、佛,四個等級,那都叫做方便有餘土,都是事一心不亂,所以它裏頭差別還是很大,阿羅漢跟菩薩、跟佛比真是差一大截。理一心不亂是平等的,生實報莊嚴土,這個功夫就更難。所以《無量壽經》跟《彌陀經》一比,這個經所宗,就是修行指導的原則,就更清楚、更明確。「更契眾生根機」,讓一切眾生看到這個經文沒有懷疑,覺得自己還能接受、還能夠學習,這是彌顯,慈尊是阿彌陀佛,彌陀對一切眾生無極的恩德。


  「《彌陀要解》雲,若執持名號未斷見思,隨其或散或定,於同居土,分三輩九品。」同居土裏面的三輩九品,它這個執持名號,見思煩惱沒有斷,功夫裏有散、有定,這是講你的心。你是散亂心持名,有沒有可能往生?有可能,不一定,關鍵在最後一念,臨終最後那一念是阿彌陀佛,決定得生。第十八願,一念、十念都能夠往生,因為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把你的妄念伏住,你的妄念變成阿彌陀佛。關鍵是在最後一念,平常沒有關係,最後那個關係太大了。得定那就真的功夫成片,平常念佛的功夫確實可以把煩惱習氣伏住,見思煩惱沒斷,他在凡聖同居土裏面品位就高了。這裏講得很清楚,三輩九品,上中下三輩,每一輩裏頭都有上中下三品。到實報莊嚴土,淨土經論裏沒有講,《華嚴經》上講得清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有四十一個階級,這個我們在華嚴會上瞭解得很清楚。在這個階層,不能說有,也不能說無。在西方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也是三輩九品,同樣一個道理,也不能說它有,也不能說它無。極樂世界無比殊勝實在講就是凡聖同居土,因為它是同居淨土,十方世界諸佛如來的十法界裏面,六道都是穢土,不是淨土;四聖法界是淨土,這就講心有淨穢。穢土裏面有善惡,淨土裏面善惡都沒有,有善惡就不清淨,善惡沒有。六道裏有善惡,所以它有三善道,有三惡道。


  這些境界裏面的事實真相我們要搞清楚,我們想到哪里去,這是個意念,意念決定事實,你真想去,它境界就現前。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真的,沒有例外的,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心想生,唯識所變,識就是心意識,這個東西能變,境界是所變。現在大乘法裏面講的這些原理原則,近代這些科學家逐漸摸索到了。淩會長送我一本這是解讀預言的密碼,我翻了翻,發現不少近代的科學家、預言家,跟大乘佛法講的是一個道理,就是意念主宰了一切。這個地球走向末日,能不能救?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們把意念轉過來,每個人都想著和平,和平就來了;每個人想到安定,安定就現前。


  它裏面說得好,它說小講到自己的身體,你是健康的念頭你的身體就健康,就不會生病。我們最近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中國東北劉素雲居士,她在十年前得了個重病,紅斑狼瘡,這個病大家都知道,比癌症還嚴重。得這個病幾乎沒有存活的可能,中西醫都沒有辦法治,用醫藥來幫助她,頂多延長三個月,這麼嚴重。她就是一個意念,強烈的意念,阿彌陀佛。我這次到澳洲來之前,在香港講經,她到香港來看我,告訴我這幾年學習的經過。我看到了,她的底子好,佛經裏面說的善根深厚,這是過去生中修行累積的。雖然這一生她沒有接觸佛法,佛法裏面修學的功夫她完全現前。第一個誠實,一生不欺騙人,沒有任何事情是隱瞞別人的;換句話說,她沒有隱私,她沒有私,表裏一如。不知道名、不知道利,對於金錢沒有概念,一直到現在都是的。她說人家笑話她,朋友笑話她,她不識數,她數到一、二可以,三以後就模糊了。她還在政府做官,黑龍江省的處長,處級幹部,每個月發的工資她不曉得多少。而且拿到錢之後,看到有可憐的人她隨手就佈施,都能幫助別人。問她一個月拿工資多少?不知道,她心裏沒有這些東西。學佛之後,心裏只有阿彌陀佛。一生不妄語,真的名聞利養全都放下,沒有學佛之前她能放下,所以她的心清淨。得這個病,就不能上班了,在家裏面休養。她告訴我,每天聽《無量壽經》聽十個小時,除聽經之外就念阿彌陀佛,她深信不疑,阿彌陀佛一定會把她的病治好。意念治好的,她沒有去想病。醫生告訴她,你的病很嚴重,隨時有死亡的可能。她告訴醫生,沒有關係,如果我死了,我很歡喜,我到極樂世界,那裏是我的老家。醫生都感到很訝異,一點也不害怕,沒有一點恐懼感。回老家,非常歡喜。


  她聽經怎麼聽法?可能是聽我以前在新加坡講的那套光碟。我那次講《無量壽經》,一共講一個月講圓滿,一天兩個小時,六十個小時。一個光碟是一小時,她每天就聽一片,這一片聽十遍,這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兩個月聽完,聽完就是聽了十遍,十部,從頭到尾聽十部,她是一天聽一片。所以她現在講東西講得那麼流利,使我想到古人說得好,「學記」裏面講的,七年小成,九年大成。這是講學習聖賢人的東西,你就像這樣學法,學七年,小成是小有成就,你可以擔任助教,九年你就可以擔任教授。一門深入,沒有雜念,她契入了,肯定有悟處。她在深圳兩天,一天講八個小時,十六個小時,沒有講稿。學經教難不難?不難,智慧德相是你自性裏頭本有的,只要把障礙除掉,它就現前。障礙是什麼?煩惱,佛常講的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華嚴經》講的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把這些東西去掉就成了。劉素雲告訴我,我相信她講真話,她不妄語。她現在活在這個世間,幫助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就這麼一樁事情,身行言教。如果這個世間沒有有緣人了,阿彌陀佛隨時就接引我走了,真的,一點不假。


  修淨土要以佛心,阿彌陀佛的心跟自己的心要相應,心是佛心,願是佛願,四十八願,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我也發四十八願,我跟阿彌陀佛同願,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阿彌陀佛慈悲到極處,心目當中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像《華嚴經》上所說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他現在迷了,無論做什麼錯事,做了五逆十惡,佛眼當中他還是一尊佛。會不會有責備的念頭?沒有。有責備的念頭,我們自己已經墮落了,是凡夫,凡夫他有煩惱,有妄想分別執著,他才會責備人;佛菩薩這個斷乾淨了,佛菩薩不會責備造五逆十惡的人。造作五逆十惡的人,臨命終時他念這句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他還是往生。問題就怕他不相信、他不肯念,這就沒有辦法,那就沒有緣。我們本來跟阿彌陀佛一樣,所以要學,這就是修行!不懂事的時候,迷惑顛倒的時候,我們會責備自己,我們也會責備別人,尤其是譭謗我們的人、侮辱我們的人、羞辱我們的人、陷害我們的人。我們有沒有怨恨?肯定有。不但有怨恨,還得想辦法去報復,那就製造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覺悟之後,這些境界現前,心地還是清淨,絲毫不染著,若無其事,這就真的是功夫,世間人叫修養,若無其事。為什麼他能夠這樣若無其事?因為他瞭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是《般若經》上所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要是記在心上,你錯了,你跟他的迷惑是一樣的,所以你才會記在心上。你根本不走心的時候,那完全不一樣,他用心意識,你用戒定慧,那怎麼會一樣!他用的是妄心,你用的是真心,真心是清淨平等覺。你才曉得佛菩薩那叫真善,至善,不但六道裏面找不到,四聖法界也找不到。到哪里去找?到一真法界,到實報莊嚴土,他們是住實報土的。示現在人間,跟我們住在一起,和光同塵,實際上他還是住實報莊嚴土。我們凡夫住六道輪迴,他住實報莊嚴土,絕對不是說他從實報土退到這裏來,沒有這回事情。無量無邊法界是重疊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同時、同處,重疊又不妨礙,這是《華嚴》十玄門的境界。《無量壽經》古大德有稱它為中本《華嚴》,為什麼?《無量壽經》也具備了十玄門,下面我們會學到。


  「隨其或散或定」,這是念佛功夫,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從散亂要念到清淨心現前,這個重要。清淨心現前,那一定要禁得起考驗,順境,你是不是還有歡喜心?有沒有貪戀的心?有這個心不行,你在散,你不在定;逆境現前,你有沒有怨恨心?有怨恨心,你還是在散,你沒有得到定。得定你才有把握往生,不得定沒有把握,這個關係太大了。臨終一念不是佛號,肯定又搞輪迴去了,這一下掉到輪迴這個坑裏頭,不知道要經多少生、多少劫的災難,你才能回得了頭。把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了,世間的事你就會一切放下,再沒有一樁事情留戀。我們要幫助別人,要度眾生,首先要想想,自己度自己都度不了,拿什麼去度人?那是假的,不是真的,真正度眾生就是度自己,自己度了就度了眾生。為什麼?人家看到你這個樣子就跟你學,信心生起來了。劉素雲沒有動這個念頭度眾生,她度了多少人!她念佛這個信願行給大家帶來無比的信心。所以,只有真的自己自度了,自然是真的度了眾生;自己沒度,說要度眾生,全是假的,這個我們自己心裏要有數。花多少時間?我們看到劉素雲不過是十年,十年時間不長,她真成就了。我有理由相信她,她生死自在,想什麼時候走能走得了,此地這些有緣眾生需要她幫忙,她多住幾年也不妨礙。不到這個境界,不行!自己搖搖擺擺的,美其名而度眾生,自己生死一點把握都沒有,這不是真的,說得不好聽叫自欺欺人。所以不真幹怎麼行?真念佛,記住這四句話,與阿彌陀佛同心,一樣的心、一樣的願、一樣的德、一樣的行,行就是十方世界接引上中下一切眾生,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底下說,「若持至事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是得定,也就是說見思煩惱斷了,「見思任運先落」。任運是什麼?自自然然斷掉了,不是作意。我要想把它斷掉,想把它斷掉斷不了,為什麼?你想把它斷掉那個念頭就是個妄念,就是屬於見思煩惱。煩惱斷不了煩惱,只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一部經學習到底,自然斷了。念念是阿彌陀佛,念念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什麼?《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的心願德行,就是這個。你把《無量壽經》念熟了,把《無量壽經》都變成自己的,你就跟阿彌陀佛一樣,那還能不去嗎?跟阿彌陀佛志同道合。孔夫子在《易.系辭傳》裏面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既然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你肯定入阿彌陀佛的俱樂部,你跟他完全一樣,這就決定得生。《無量壽經》要念十年,入無量壽三昧,真正的念佛三昧,這是生方便有餘土的條件。


  「若至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給諸位說,無明只有一品,無明哪還有兩品的!「乃至四十一品」,那四十一品是無明習氣,這個一定要知道。煩惱是沒有頭數的,太多太複雜了,無明沒有頭數,為什麼?它太單純了,就是當下的一念。我們記住彌勒菩薩所講的,這個事情你就明白了。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那個一念就是無明。這個無明沒有因,這個無明也沒有開始,所以佛稱它作無始無明。無始,它沒開始,它有沒有終結?沒有。你想想看,我們今天科學是用秒做單位,我們一秒鐘能彈多少次?大概彈得快的,年輕人有力氣彈得快的,應該可以彈五次。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用我們中國的演算法是三百二十兆,三百二十兆乘五,多少?一千六百兆。就是一秒鐘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一秒鐘它是一千六百兆,那叫一念,這個一念你能得嗎?那個一念就叫一品無明,所以無明就是一品,沒有二品。這一念不可得。這一念如果斷掉了,給諸位說,不但十法界沒有了,實報土也沒有了。實報土為什麼還在?就是它習氣在,無明的習氣變成實報莊嚴土。無明習氣斷了,實報土沒有了,剩下來只有一個,常寂光淨土,那是真的,那是自性,那是永恆不滅,那就是大乘教裏面講的大般涅槃的境界。實報土裏面的東西,真的,全是無量壽,人是無量壽,花草樹木無量壽,山河大地無量壽,它永遠不改。為什麼不改?因為它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分別執著能變,它那裏沒有能變,所以它就不變。一般人把那個地方就誤會,那是不生不滅大般涅槃,不是的,那是很接近,它不是真的;真的,無始無明斷盡,完全契入常寂光,這就對了。「則生實報莊嚴淨土,亦分證常寂光土。」剛才我說過,無始無明的習氣完全斷了,這個四十一品是無始無明習氣,習氣斷掉之後,實報土就沒有了,完全回歸到常寂光。


  底下說,「蓋謂散心持名,即得往生同居淨土。若能念到一心不亂,乃往生上三土之所需。此實為聖賢之行境,而非芸芸凡夫之所能」。凡夫業障太重,迷失自性的時間太長,習氣煩惱還得加上罪孽,回頭很不容易。底下這句話是真話,「若必一心不亂始能往生者,試問苦海眾生能有幾許得度」,這個話是真的,若說一定要一心不亂才能往生,那我們六道眾生有幾個人能得度?有幾個人能夠念到一心不亂?也就是不說高,就是見思煩惱能放下,做不到,這是真的,真難。佛教給我們,努力用這句佛號、用這部經典,這部經典什麼?經典念熟之後就是憶佛,常常想著佛的心、佛的願、佛的德、佛的行,這是憶佛,名號是念佛,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如果經典不熟,阿彌陀佛的境界你想不起來,那就完全靠念佛的功夫,念佛一斷,妄想就現前。我們在這些地方要認真去反省,認真去檢點,我們這一天到晚二十四個小時,有多少時間我們是在念佛?有多少時間是在打妄想?一半一半,往生都沒把握。如果你能真正做到,二十四小時能做到二十個小時是念佛,四個小時中斷,睡眠是昏沉,作夢是掉舉,還是煩惱習氣現前。功夫好的、純熟的,睡覺作夢也念佛,那境界就很好,這才能把煩惱伏住,還得要時間長久。這樣的功夫能夠做個三年五載,真伏住了,那真有能力往生。如果跟這個世間眾生沒有緣,沒有緣是什麼?你教他,他不聽,他不聽你的,這就是沒有緣;沒有緣,自己就可以早一點往生,雖有壽命,不要了。這個例子很多,《往生傳》裏面我們看到很多人,念了三年,煩惱伏住,壽命不要了,就走了,這是好事情。


  到極樂世界還是繼續修行,沒成就,我們一心沒有得到,事一心、理一心都到極樂世界去完成。像發大願,我像佛一樣普度眾生,「法門無量誓願學」,到極樂世界要不要學?給諸位說,不要學,為什麼不要學?到極樂世界,你一見性全通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講的一切經你全通了。省事,到西方極樂世界得大自在!每天日常生活幹什麼?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參學,到十方諸佛剎土去供佛,去供養佛,供養佛是修福,聽佛講經說法是開智慧。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個事實是我們無法想像的。聽佛講經,佛講什麼經?你想聽什麼經,你聽到佛就是講這個經。我們兩個人,或者三個人一同去拜佛,我想聽《華嚴》,我聽的真的是《華嚴經》,你想聽《法華》,你聽的真的是《法華經》,他想聽《無量壽》,佛就給他講《無量壽》。不在佛那邊,我們自己想聽什麼你就聽到什麼,這個不可思議。真的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才能契入這個境界。聞法是修慧,根本智得到了,後得智的圓滿要參學。所以,每天干的是福慧雙修,在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很長的時間你的福慧就達到圓滿。圓滿之後,真的像阿彌陀佛一樣,十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裏面的眾生起心動念你全知道。為什麼?《還源觀》上講得很清楚,動這個念頭,這個念頭現在科學家他不知道,因為它太微細,時間太短了。時間,你想想看,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麼短的時間,一念。我們動個念頭自己不知道,法身菩薩們他們知道,也就是說,生實報莊嚴土的這些人他們都知道,這個資訊他們收到了。收到他就有應,與一切眾生起感應道交的作用。在這個境界裏徹底明瞭了,遍法界虛空界(就是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沒有分別,真的是一體,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油然而生,自自然然就生起來。他跟我什麼關係?一體,這關係多麼親密!


  末後說,「則此持名方便法門,亦將是難行道矣」。這是接前面一句話,說是我們持名念佛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那這是難行道,那也不是易行道。所以他這是很有道理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就看這一念能不能相應!念念本來是相應,哪有不相應的道理?為什麼會不相應?我們這裏面摻雜著懷疑,摻雜著妄想分別執著,不相應;真正能把分別執著放下,就相應。能夠把妄想斷掉,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這是我們做不到的,那就圓滿的相應,跟常寂光相應。常寂光裏面諸佛如來,在我們經上所講的那是妙覺位元,那個境界是語言說不出來的,我們的思想達不到的,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那麼個境界,這是妄想斷了。我們不但這個階層達不到,就是最低階層阿羅漢我們也做不到。不但阿羅漢做不到,事一心最低的是十信位的初信位,小乘教的須陀洹,是事一心最低的,你只要證得這個果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在凡聖同居土,在方便有餘土。他有能力斷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他能把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斷掉,證小乘須陀洹,十信菩薩的初信菩薩,有幾個人能做到?


  我在這些年當中,常常勸導大家,也在勉勵自己,真正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貪瞋癡慢。我說得很清楚,說得很明白,這是不是能入門?小乘入門是須陀洹,大乘入門是初信位菩薩,我老實告訴大家,沒入門,只在門口。我這十六個字你真正做到,你到門口了,沒入門,入門那要佛經上講的條件。這十六個字比較容易,這十六個字做到是伏煩惱,真的能往生極樂世界,生凡聖同居土。這十六個字做不到,就是你念佛往生的障礙,障礙不在外面,外面沒有任何力量能障礙你。在佛法裏面,修積功德不容易,修福容易。功德怎麼不容易?我相信大家都聽過這麼一句話,「火燒功德林」。什麼是火?發脾氣,脾氣一發,功德全燒掉了,就沒有了。你想想看,你上一次發脾氣是什麼時候?如果是昨天發的脾氣,你的功德只有發脾氣之後到現在這個時間,今天再發一次,又完了。修一生的功德,臨終發一頓脾氣,全完了。功德是什麼?功德是定慧,脾氣一發,定沒有了,定沒有,慧就跟著沒有了。誰能夠把你的功德破壞?是自己。你的冤親債主沒有辦法破壞你的功德,他會搧風,他讓你發脾氣,你很聽話,你叫我發我就發,叫你燒你就燒;他燒不了你,他叫你燒,你很聽話,就把你的功德燒掉了,他的目的就達到,你要不肯燒,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你不聽佛的話,你聽魔的話,你聽冤親債主、聽妖魔鬼怪的話。那你就曉得,功德,在順逆境界上都不動心,順境裏面一起貪心,功德沒有了,逆境裏面生一點瞋恚,功德就沒有了。


  我們再看底下,黃老引「《大經合贊》雲」,《大經》是《無量壽經》,《合贊》是夏蓮居老居士寫的,經本後面有附的。「依此經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方得一心不亂故,不能專念,決難一心故。」這話說得好,這是真的。由此可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一心不亂修行的重要方法。你依這個方法去修,心裏不要想著一心不亂,想一心不亂是個妄念,把一心不亂破壞掉了;根本就不想,水到渠成,自然就入境界。為什麼?你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老是想什麼時候得一心不亂,你永遠不會得一心,為什麼?你這個障礙沒去掉。你才真正能成就,你只要常常記住發菩提心。菩提心能發嗎?口裏面發,假的,不是菩提心,念頭裏面去發,也不是真的,為什麼?菩提心是真心,你用妄心去發菩提心怎麼發得出來?菩提心是真誠心,體是真誠心,真誠心裏面一個妄念都沒有;換句話說,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沒有,那個心是真誠心,你說多不容易。菩提心是自己的真心,我們從什麼地方去把菩提心找回來?從起用上去找,起用上對自己,自受用是清淨平等覺,這是深心。


  所以學佛學什麼?學清淨心,就從這一點開始。我先修清淨心,清淨到極處,平等心現前,平等到一定的程度就大徹大悟。覺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就到理一心。對待別人、對待一切眾生,一切眾生裏面包括著動物、植物、山河大地、自然現象,這都叫眾生,要用大慈大悲,真實平等的愛心。從這上真修,到一定的時候,真誠心現前,那就見性,真誠心就是自性。如果我們在生活當中、工作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我們修的是這個心,我們用清淨平等覺對自己,對一切眾生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叫發菩提心。伏住我們的煩惱習氣,那就要用一向專念,我真放下了,我一個方向,西方;一個目標,極樂世界;一個願望,親近阿彌陀佛。我活在這個世間,這一生就幹這樁事情,這樁事情你幹到你就圓滿了。家親眷屬當中不相信,沒有關係,一切隨順,你真做成功,你就會把你全家人得度了。早年,這也是抗戰之後的事情,香港何東爵士的老太太念佛,她的兒子、媳婦全家人是基督教徒。不過那個時候的人還不錯,雖然信仰宗教不相同,對父母還是孝順,還不排斥,所以家裏面一樣供個佛堂,老母親念佛。彼此尊重,他母親從來沒有勸他的兒孫學佛,沒有,上基督教教堂,好,很好,禮拜天你們都去。老太太往生那天,開往生大會,她預知時至,坐著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那天跟她的兒子媳婦、家人說,「我今天到極樂世界,你也得送我一場,算是我們母子一生」,家人也都很樂意。看到這個情形之後,全家信佛了。以後把他的房子捐獻出來,現在東蓮覺苑那棟別墅就是他原來的住宅。老太太高明,有智慧,最後現身說法,看你相不相信,是真的是假的就明白了,跟他講沒有用處,他不相信,做給你看。真走得那麼自在,走的時候瑞相稀有。念佛人走的時候,有人看到西方三聖來接引,聞到異香、看到瑞相。真幹,真發心,真的去度人!何東老太太往生,那時候沒有電視,報章雜誌都刊登,度了多少人!


  我們再看這一段,念老的總結,方便力用。「綜上兩說,故知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宗就是宗旨,就是這部經修學最高指導原則,就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力用難思之果德」,果德是佛力加持。「凡聖齊收,利鈍俱被」,這個字在此地應當念「披」,披在身上,無論是利根、是鈍根都得到佛力加持,被是加持的意思。所以閩南話念「加披」是對的,他念的是古音。「下至十惡五逆」,這一句比什麼都重要。我們對於造作十惡五逆的人,還有怨恨、還有責備嗎?錯了,不可以。要怎麼想?一時糊塗,要原諒他,我們自己也有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希望別人原諒我們,別人做錯事情,我們怎麼不能原諒別人?「餓鬼畜生」,這是已經墮到惡道,說這些人「但能發心專念,悉得度脫」。你看看這個法門,真正不可思議,這是諸佛如來普度眾生的第一法門。


  清朝幹隆時代有一位灌頂法師,他的法名,他的號叫慈雲,慈雲灌頂法師,這是佛門的大德,通宗通教,顯密圓融,著作等身。他的著作大部分收在日本的《卍續藏》,好像《卍續藏》收他的東西有二十多種,他的著作總共有五十多種的樣子。我讀過幾種,其中《觀無量壽經》的註解,這是淨土的,叫《觀經直指》,有單行本流通。這裏面說了一句話,他說眾生造作極重的罪業,在佛法裏面所有經教、懺儀都沒有辦法救他,也就是說都不靈了,最後還有一個方法,「南無阿彌陀佛」能救他。這就是說明,這句佛號比所有一切經的力量都大,比所有一切懺悔法的力量都大,這句佛號能救這個人。這是把念佛功德講到了極處。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理太深了,境界是深廣無際,沒邊際。佛的讚歎,「唯佛與佛,方能究盡」,等覺菩薩都沒有辦法透徹的瞭解,何況一般人!遇到了,能信、能解、能行,這個人的善根福德不可思議。


  那我們遇到了,遇到怎麼樣?不相信、不理解。為什麼我這麼說?因為你們在圖文巴已經十年了,十年你們沒有成就。比不上劉素雲居士,人家學佛也十年,她真信、真發願、真行。十年,應當有成就。這十年我們要問問,大家你們對生死有沒有把握?你們的煩惱習氣改了多少?清淨心有沒有得到?平等心沒有得到不說、不提,清淨心有沒有得到?如果說在此地,十年得清淨心,二十年得平等心,就是菩薩,三十年大徹大悟,就成佛了,這在佛門是漸修,不是頓超。用什麼方法?一部經,一門深入,一句名號就能達到。不必到徹悟,只要到平等心現前,佛法就通了,無論你看什麼樣經論,從來沒有看過的,一看就懂,平等心現前就有這個能力。大徹大悟,那就全通了,世出世間法全通了。所以,要真幹!劉素雲居士她自己報告裏講得很好,她說她什麼都不行,她一生能有一點小成就就六個字,她教人,你們想學我就學這六個字,第一個「老實」,第二個「聽話」,第三個「真幹」,這是她學佛十年的祕訣。我們想想,我們這六個字都沒做到,第一個我們不老實,我們總以為自己想法是正確的,自己所做的是對的;第二個我們不聽話,經教裏面教導我們的沒做到。


  早年我們在美國,有緣遇到黃念老,黃念老付託我一樁事情,把淨宗學會建立起來。淨宗學會是他老師夏蓮居老居士提出來的,只是提出來,沒有正式成立。其實淨宗學會就是古時候的蓮社,內容完全相同,就是換個名稱,淨宗學會是現代的名稱,蓮社是古老的名稱,換成現代的名稱,大家就不會說它是迷信。我聽了很有道理,我們確實有同感,在這個時代必須得現代化,所以學習我們用學院,修行我們用學會。我們第一個會是在加拿大溫哥華成立的,加拿大淨宗學會,好像現在還有,我很多年沒有去了。早年在那個時候,我每年在那邊住一個月,現在應該至少有十三年沒過去了。第二個會在美國成立的,加州,美國淨宗學會,在三藩市地區。以後洛杉磯也成立一個,洛杉磯的淨宗學會。我在那裏住了幾年,當時美國跟加拿大大概有三十個學會的樣子,現在可能還有一半還存在。以後回到東南亞,這邊成立的多了,好像單單是一個馬來西亞,正式註冊的有五十多個會,有會,沒有註冊的,大概也有五、六十個,馬來西亞是最多的,有一百多個淨宗學會。這個學會,我們都是修淨土的,都是依照印光老法師教誡來學習的,《無量壽經》全都是依夏老居士的會集本。每個會都是獨立的,它們的行政獨立、人事獨立、財務獨立,我們沒有管轄,也沒有密切的聯繫,都沒有。我們只有學習經教是共同的,念佛是共同的,有活動的時候我們都會發通知,這些淨宗學會可以互相支援。


  果然能夠依教奉行,淨宗學會出來之後,我們提出五條修學綱領,這個大家都知道的,在淨宗學會緣起裏面提出來的。五個科目,第一個科目是「淨業三福」,這是淨宗最高指導原則,《觀無量壽經》上講的,三條十一句。第二是「六和敬」,第三個是「戒定慧三學」,第四個是「六波羅蜜」,菩薩六度,第五個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這是我們修學指導綱領。這麼多年來,看不到顯著的進步,所以我們重新來檢討,為什麼淨業三福做不到,六和敬做不到?在家學佛同學,十善業沒做到,出家同學沙彌律儀沒做到,不合格。我們認真反省檢討,發現應該是我們沒有從紮根教育下手,也就是沒根,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根,實在講就是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沒做到,那就全盤失敗。


  我們就想到如何來補救?怎樣把孝親尊師做到?我們就想到儒家的《弟子規》,落實《弟子規》就是淨業三福的第一句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第二句「慈心不殺」,我們就想到《太上感應篇》,因果教育。如果有這個基礎,這兩樣東西我們落實了,《十善業道》就沒有問題;《十善業道》能夠落實,《沙彌律儀》就沒有問題,很容易做到。這是大乘教裏頭的紮根教育,不從這個根本修,我們用再多的時間、再多的精力,恐怕都得不到效果。還是佛說的話有道理,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把戒疏忽掉了,定慧得不到。這些年所學的是什麼?是佛學常識,是知識的佛教,不是智慧,沒有智慧。我們的心是散亂的,心沒有得定;我們的心是染汙的,心不清淨。十年光陰過去了,應該要反省,現在努力還來得及,還是有救,希望大家要認真。


  記住這個地方這句話,對我們是很大的勉勵,「十惡五逆,餓鬼畜生,但能發心專念,悉得度脫」,這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要真正發心。菩提心我講得比較清楚,大家容易懂,經論裏面,經是《觀無量壽佛經》,論是《大乘起信論》,所說的不好懂。經裏面講的菩提心,第一個是至誠心,這是菩提心的體;第二個深心,自受用;第三個迴向發願心,這是他受用。《起信論》裏面講的三心,第一個是直心,直心就是至誠心,這是體;第二個也講深心,這兩個相同的;第三個講大悲心,就是迴向發願心。經論合起來看比較容易懂。這裏面最難懂的是深心,所以我就採取我們這個經題的後半部「清淨平等覺」,這是深心。我們用什麼心對待自己?用清淨心、平等心,覺,我上面加一個字,正覺,自受用。我們的心一年比一年清淨,一年比一年平等,這個就是得力,你修行功夫得力了;真能做到覺而不迷,真覺悟了。對待別人,我們用慈悲,大慈大悲,沒有任何條件的。無緣大慈,緣就是條件,無條件的,對待五逆十惡也是大慈大悲,對待餓鬼畜生還是大慈大悲,沒有條件。自己謙卑,對一切眾生恭敬,我們看到蚊蟲螞蟻都合掌稱菩薩,何況對一切人!對於一切造作惡業的人,我們也稱他是菩薩,對他恭敬,幫助他回頭,肯定人性本善,肯定佛在大經上所講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時糊塗,縱然墮到阿鼻地獄還是一時糊塗,不要緊,他會出來的,他的罪報報完他就出來了。就像犯罪被判入監獄,刑滿的時候他就出來,墮三途就跟判刑一樣,造作罪業判刑,慢慢等他出來。在佛法裏面,時間、空間是假的,不是真的。墮阿鼻地獄無量劫,真的,阿鼻地獄裏面眾生沒有時間觀念。無量劫是什麼?他迷而不覺,不知道懺悔,不曉得回頭,那個罪很痛苦,他繼續去受。什麼時候他覺悟了,覺悟是真正懺悔、真的回頭了,他就離開地獄,他就出來了。這些都是事實,再重的罪業,一懺悔他就是菩薩,真的是回頭是岸。


  「廣被一切含靈,普惠真實之利」,這是阿彌陀佛的行,我們要認真去學。靈是什麼?靈是精神。我們曉得,現在科學家慢慢的也發現了,只要是物質,科學家講的基本粒子,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它是物質。是物質它就有精神,它有受想行識,我們在六道裏看到的。六道裏面所有的物質現象統統有受想行識,心跟物永遠在一起,決定分不開,你硬把它分成二邊,錯了。所以江本博士做的水試驗,我聽到之後很歡喜,他把佛經上所講的心物是一體證明出來了,用科學的方法證明出來。最近美國有個科學家,他做了個試驗,這個光碟我剛剛看到,我才看了兩遍,證明水有記憶,它會記得。我們在江本博士那裏看到的,水有受想行,行是執著,這個發現了,識沒有發現,現在美國這個科學家發現識,識是記憶。記憶麻煩,為什麼?你對它不好它記仇,它會報復你。山河大地,現在我們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它記得,它一報復可麻煩了,火山爆發、地震、海嘯,這都是它的報復。所以佛菩薩教我們,對一切眾生要禮敬,禮敬諸佛。要善待樹木花草,「清淨比丘不踏生草」,這《戒經》裏有的,對它不能輕慢。山河大地也要尊重,佛經裏說山有山神、樹有樹神、水有水神,真的不是假的。神是什麼?就是物質的另一方面,靈,就是心法。我們要學諸佛菩薩廣被一切含靈,幫助他們破迷開悟,善待他們、供養他們,為他們說法。我們有這個誠意邀請,他們都來了,這也跟請客一樣,法宴。


  「普惠真實之利」,真實當中的真實,給諸位說,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絕對真實。《無量壽經》字字句句展開來,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修行證果、弘法利生,統統都包括在其中,一法不漏,這裏面有得度的真實妙法,持名念佛。「大恩大德」,這是阿彌陀佛的,我們學阿彌陀佛就得學這四樣東西,「大恩大德,大願大力」,我們能真正發心,就得到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對待一切眾生佈施恩德,怎麼佈施?尊重他,這是第一個,敬愛他、關懷他、照顧他、幫助他,這是恩;把大乘佛法介紹給他、教導他,這是大德。我們關心,尊重、關心、關懷、照顧,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是關懷、照顧一切眾生,全心全力把這樁事情做好。從哪里做起?從自己心上做起,從自己願上做起,從自己日常生活工作、處世待人,這方方面面做起,這就是度生的大用。自己認真修,認真修,然後你讀這個經論你體會就不一樣。你是阿彌陀佛的心,你才能體會到阿彌陀佛這個經的真實義;你不是阿彌陀佛的心,你體會是你自己的妄想,你體會不到真實義,真實義的受用無窮,法喜無量。《論語》開頭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是向佛菩薩、向聖賢人學習,學;學了之後最重要是習,習是落實,落實在心地上,把我們的思惟、心態改正過來。在以前,我們的思惟、心態都是為自私自利,都是追逐名聞利養,錯了。佛菩薩把這些東西放下,他乾乾淨淨,為什麼?自性清淨心裏沒這些東西。自性清淨心裏頭有的,我們要把它發掘出來,發揚光大。十善是自性清淨心裏本來具足的,倫理道德是本來具足的,因果的理論與事實也是本來具足的。


  真正能落實,那是無比的快樂,這個快樂不是外頭刺激,這個快樂是你從自性裏面流露出來的,叫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你那些憂悲苦惱、妄想執著一掃而空。什麼是掃把?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就是掃把,掃得乾乾淨淨,恢復你的清淨平等覺,恢復你的慈悲心,自然再不怨恨人、再不討厭人。你看到造作罪業的人,非常可憐,無知,沒人教他,你會生憐憫心、同情心,你不會厭惡他。有緣,就是他肯聽,你會教他;他不肯聽,我們念佛迴向給他,這都是盡了力。念佛迴向有用,他將來真的回頭了,他就知道,他不回頭,現在還感覺不到,回頭之後他感覺到了,你是那麼長的時間都在關懷著他。我們的關懷也不需要他知道,這是什麼?這是性德,自性本來如是。「微妙難思」,這句話說對了,諸佛菩薩對一切眾生這種照顧,真的是微妙難思。「如是方稱如來本懷,才是究竟方便。」你看這個概要裏面所說的,還沒有講到經文,先把經中這些大意,重要的意思先給我們說出來,我們進入經文之後,知道該怎樣學習。你要不懂這些,你不知道怎麼學,學了之後不曉得怎麼修,所以這個概要非常好。概要最豐富、最圓滿的是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上所說的,這是真正修學心得報告,契入這個境界,實證諸法實相的真實報告。概要裏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前面這四段。向下,從「五、所被根器」也是四段,因為第九段是解釋經題,第十段是解釋經文。那是佛教裏一些常識,也不能不知道。這些不是重要部分,也是研究經教必須要曉得的常識,進度就可以快一點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