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密雙修(上)--上師開示錄
顯密雙修(上)
以真攝假假皆真‧以假攝真真亦假
諸幻無我皈大我‧眾緣性空常不動
每一種「世間法」,都與「出世間法」相應,沒有一法能超出「總持義」之外,沒有一法能超出「俱生佛智」,沒有一法能超乎佛性之外而別立一法。以佛性遍滿一切法故。
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祂所宣說的佛法,如大海之一滴。由此可知,佛法如大海,實在是無邊無際,縱使窮盡三際,也無法窺其一隅。要想領會這甚深微妙的佛法,的確需要下一番精進的工夫,方能了知幾許毫芒。
對於有些初學佛法的人而言,在聽聞佛法時,可能會茫然迷惑,而不知所云,無法體會出佛法的妙意。不過,這沒有關係。有機會的話,多聽聞高僧大德的開示,多接近有正知見的善知識,或者多閱讀相關的佛法典籍、注釋。慢慢看、慢慢聽、慢慢學,只要有心,漸漸的便能有所獲益。
所以,一時之間聽不懂佛法,其實沒有關係,千萬不要灰心氣餒,不要因此望而卻步。因為佛法本來就很微妙!以世間法而言,我們先發「願菩提心」,然後修「行菩提心」,然後修「勝義菩提心」,然後修「滾達菩提心」。
「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都是比較屬於世間事相的發菩提,所以它就必須要有長遠的時間去修持,才能成就。至於「勝義菩提心」,就比較像入方等經以後,諸如法華境界、華嚴境界、楞伽境界等,這些就比較屬於「圓頓之教」。
在這個時候,就能夠把歷劫的生死之門,化為一剎那中的無生法界。所以入於無生法界的一剎那,便能圓攝長劫的生死之法。是故能攝長劫為一念,也能入一念中歸於三際,無罣無礙!這個就是「一念」與「三際」無二無別!也就表示說,「長」與「短」了無差別!
所以這個時候,你修法要入這一念「最短暫的定」,這種「不住之定」,就能夠攝長劫的功德相。也能夠在一念契入的時候,把十方三世諸佛總集體的功德,攝於一念當中來圓俱它。也可以說,在一微塵當中,能夠轉大法輪。能夠於一毫芒中,頓現法王剎。
這又等於說,一個能量很小的東西,就像是一顆核子彈般,它就俱足了無量的威力。這種佛性本能的念心,一念能夠攝歸無盡的法界,那麼無盡法界,就能夠在一念之中圓攝無餘,這種就是比較屬於圓頓法門。
至於一般所謂受灌頂的,像是「顯密灌頂」、「瓶灌」等,這比較屬於「結緣灌頂」,以後你若是進入「內密灌頂」、「祕密灌頂」、「勝慧灌頂」、「勝義法王灌頂」、「總集大司法灌頂」、「金剛果海頓具即生大成就灌頂」,這就屬於比較高層次的灌頂,譬如「妥加」、「仰地」、「阿地」等,讓你脈氣、明點、勝慧大虹光,普皆調適現前,這種大圓滿境界最高的灌頂,在灌頂當中,本尊與本尊的聖眷屬,都由你自己自性的「壇場」,也就是自性的「曼陀羅」,與本尊的「曼陀羅」融成一體,顯現本俱的功德相,本俱的三昧相,本俱的五方佛一時灌頂的力量,一時就俱足五方佛的五智,俱足五方佛的五智慧力,與無量具誓同中不同的三昧力。
所以這種現象,就是集多生多劫的力量,在一念中就能感應!當然這種情形會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彷若天方夜譚般。然而這是一般人知見所成,由於自己都有一種自卑感,因為我們都是一直在三界六道沈淪,輪迴到現在都尚未成佛,都還是無明的凡夫,還在造業受苦。所以,我們會覺得,對佛這種殊勝圓滿的境界,高不可攀,遙不可及!其實佛性如太虛空,大用繁興的德相,儘管推展到無量也不增,空到一法不立也不減。何以故?一切法無自性本不生故。
不過,我們常認為佛的境界那麼高,神通力那麼大,光明智慧那麼不可思議,我們凡夫好像一點辦法都沒有。譬如說,凡夫的眼睛隔一張紙,便看不透,而佛眼卻能輕易的看透金剛山、看透無量法界、無所不達。能普觀十方法界一切眾生,乃至一一眾生的心念,所造的業、根身器界輪迴因緣、無量劫前、無量劫後…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本來究竟。於十八不共法中,無不澈見通達。都可以了然無礙,我們凡夫就差的遠了!
雖說,我們即身能夠証得無上菩提,有能「即身成佛」的這種法門,但是對於根器不足,或者時節因緣還沒有到那個時候,也就是聞法的機緣未到之前,我們現在說這種法門,都還是稍嫌太早。也等於說,縱使你說了有這種法門,人家也不信,更加起謗心。所以「非器不傳」,就是在這個地方。而不是佛有什麼吝嗇的心,或者是上師三寶有什麼特殊因緣,而不給眾生最大的方便力,令眾生及早成就。並非是這樣子的!如材料不符規格、數量不符所需、藍圖不精到詳實、工程師才華不能勝任、工人不努力以赴、天氣時節不佳,則聖宮佛殿無法完成。眾生亦如是,不獻曼達,不修加行、上師相應法,不懺悔罪障淨除習氣,習染太重,無始劫來的煩惱障重、惑業苦,一直在隨逐世間法轉,隨逐生滅法轉,隨逐著八萬四千塵勞門轉,所以一直無法反觀自性,無法安住於那伽大定之中,還歸自性、還歸本體。
既然如此,我們就無法修持最高的法門,譬如說:由「白關法」而入「黑關法」。「黑關法」可以「七日成佛」。然而,我們雖然有這種法本,但是實際上,我們的根器都沒有到這個地步!所以,雖然說我們法本都看了,但是我們還是學不了「七日成佛」。這是因為,一方面我們的根器太差,福報太差、善根器太差了,沒有辦法遇到這種最高層次的大成就者。我們若是能遇到這種最高成就的大成就者,那就真的是三生有幸!
唯有大福報、大因緣的人才能有此機緣。等而下之,雖然大家都聚在一起,然而卻不相識,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所以往往失之交臂,這都是眾生有眼無珠,不識泰山。即使泰山在前,而我們卻無法得知對方是什麼樣的高人。
因為聖者與凡庸之輩的分別,我們凡夫的肉眼是無法洞悉,所以無法了知他人的道品到達那一個地步。畢竟我們沒有佛的「十八不共法力」,是故無法透解眾生的宿命與根器。這也是由於我們本身的修法不夠的關係,所以沒有這份力量。
就像是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這達摩祖師到長安,要度化梁武帝。梁武帝認為自己度僧無數,建造無數的梵剎寺廟,做諸佛事度那麼多的眾生,應該功德很大。於是問達摩祖師說,我如此做是不是有大功德?達摩祖師不但沒有說有功德,反而說「對面不識」、「並無功德」!
這是因為「功德相」與「福德相」不一樣,在世間法是福德相,但若以功德相而言,就必須要有般若智慧,或者是金剛乘中,最高的圓頓智慧,如此才算有真正的功德相可說。世間法當然是以做世間的種種功德事,來廣植福田,也就是「眾善奉行」,這是一切佛教徒都應該做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