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品與人品

分類:心靈分享
2013/02/18 06:13







( 楚子 )


我國古代歷來都重視人的德行,講究品行修養的重要作用。
“文如其人”這是強調文人的道德品質,是我國傳統的人文觀。
因為文字所承載的就是思想,而思想決定著一個人的品質,身為文人,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
要寫出好的文章,首先要做一個好人,
德之不立,無以立言,有了超人之品德,方有超人之文章。

人品的高下,直接決定著文章品位的高低,
因為所有意境優美、清秀雋永的文章,是由人一字一句用心去寫出來的,
讀者要品文章所闡發出的人文精神和內涵,品作者當時的心境、思想意境,乃至為人之道。
古人作文,尤重立意,以“文以載道”、“文以明道”、“文與道俱”為己任,
無論學者之文,應試之文,抑或交際之文,都追求一種“文道合一”的境界,
以文施教化,以文表達心聲等。

《尚書‧堯典》曾歸結出“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的創作規律。
自孔子、孟子而至杜甫、白居易,再到歐陽修、蘇軾等,
都強調創作的思想內容,重視作品的社會效果。
為文者本身就是道德的實踐者和傳播者,
古人說“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立之為節操,
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

例如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的文章,也寬厚宏博,
使人感受到一種充塞於天地之間的浩然正氣。
這不僅僅是單靠執筆學寫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
這是因為他維護天理正義、公道良心的社會責任感,
充於內心而溢露到外貌,發於言語而表現為文章。
他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名言,
對於塑造我國歷代優秀知識分子的精神性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再如唐代的白居易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認為文章必須擔負起“補察時政”的歷史使命,
從而達到“救濟人病,裨補時闕,使聞者足戒”的目地。
他的文風樸實、自然、流暢,著名作品有《賣炭翁》、《杜陵叟》、《紅線毯》等,
他在《寄唐生》中寫道“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
都體現出為民請命,揭露社會時弊,為正義而大聲呼喊。

他不僅是一位文學家,同時還是一位敢直言、愛百姓、廉潔自律的清官,
雖因觸怒權貴屢遭貶謫,卻依然不改初衷。
一個在惡劣環境中特立獨行的高潔之士形象,就矗立在人們的心中了。
據說他每寫一詩,必對老嫗讀之,老人不明白就改寫,
所以他的詩文連不識字的老人、兒童都能聽懂,被傳為文壇佳話。

宋代的陸遊說過:“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
認為對真理的不懈追求,應該是人生和文學的永恆主題,
心繫百姓,不辱使命,品德高尚,才能寫出有感染力的文章。
他一生以梅花的品格自勉,
“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高標逸韻君知否,正是層冰積雪時”。

歷史上流傳千古的著作名家,幾乎都是具有梅一樣品格的人,
從《歸去來兮辭》中,人們讀出了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操守;
從《滿江紅》中讀出了岳飛“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正氣;
從《岳陽樓記》中讀出了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

他們的文章傳承至今,無不表達出其高風亮節、不謀—已之私的語言形象,
其崇高的文學地位,與其高尚的人格交相輝映,崇高的信仰是其成就的關鍵。
而對於那些人品不好或大節有虧的人,其文亦受其人品影響,隨人而逝,泯滅不傳。

我國的傳統文化,以道德標準衡量一切事物,引導著人們以正確的是非觀面
對“善”與“惡”、“正”與“邪”這些原則性問題。
而知識分子作為社會的良知,千百年來一直就具有追求真理、維護道義的傳統,
他們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捍衛道德、真理的勇氣而倍受人們的尊重,
使人們在學習、研究其作品中,能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追求光明和美好,把德操作為人處世立身的準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