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唯識學心意識之探究--4



分類:法相宗

2013/02/08 09:36



三、識之探究
  在佛典中通常說積集(及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若以八識家來看,心指本識,即阿賴耶識,意指末那識,識指前六識。而六識家一般認為心指第六意識,意指意根,識泛指眼耳等六識,雖然八識皆通名為,但《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中的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識。
  ()原始及部派佛教的六識論
  眼耳等六識是有情在認識和分析事物時最直接的工具,其中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觸塵是物理的,屬感性認識;意了法是精神的,是對感性認識的事物作進一步的分析,屬理性認識。此理性認識在六識中是由意識之所完成的,是包括整個意識活動的。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即對此六識的活動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其中原始佛教的六識論,則重在教導學人在六識認識色等境界時,知色等諸法,是不可貪愛的。若起貪愛,則系於生死,不得解脫;反之,則能證得涅槃。如《雜含》說:
  若眼已見色,而失於正念,則於所見色,而取愛念相。取愛樂相者,心則常系著,起於種種愛,無量色集生,貪欲恚害覺,令其心退減,長養於眾苦,永離於涅槃。見色不取相,其心隨正念,不染噁心愛,亦不生系著,不起于諸愛,無量色集生。貪欲恚害覺,不能壞其心,小長養眾苦,漸次近涅槃。日種尊所說,離愛般涅槃。若耳聞諸聲,心失於正念,而取諸身相,執持而不舍;鼻香舌嘗味,身觸意念法,忘失於正念,取相亦複然。其心生愛樂,系著堅固住,起種種諸愛,無量法集生。貪欲恚害覺,退減壞其心,長養眾苦聚,永離於涅槃。不染于諸法,正智正念住,其心不染汙,亦複不樂著,不起于諸愛,無量法集生。貪嗔恚害覺,不退減其心,眾苦隨損減,漸近般涅槃。愛盡般涅槃,世尊之所說。”[52]
  經中又對六根發起六識認識色等六塵境界,就認識根據——“的生起及了別次第而建立了六內入處(六根)、六外入處(六塵)、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六顧念、六覆念、六喜行、六憂行、六舍行、六常行。[53]意謂六根對六塵而產生六識,識緣境名觸,由觸生受,由受生想,由想生思,由思生愛,愛則顧念六塵,由顧念而覆蔽其心生起無明,即是覆念。六塵有苦()、樂()、舍之別,若眼見色喜、憂、舍,於彼色處行;耳鼻舌身意見聲香味觸法喜、憂、舍,於彼聲香味觸法處行。此即經中所說的六喜行、六憂行、六舍行,是六識在緣境時產生不正思惟,而生起無明,屬世間法。經中說六識是無常、苦、空、無我的,[54]從而了知六識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六識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俗數法即是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純大苦聚集的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由滅俗數法的世間流轉,則自然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乃至純大苦聚滅,從而證得涅槃,此即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出世還滅。[55]六常行則是六識緣六塵,不苦不樂,舍心住正念正智,若比丘成就此六常行,是世間難得,所應承事、恭敬、供養,則為世間無上福田。由此可知,六常行是與六喜行、六憂行、六舍行相對,屬出世間法。
  原始佛教《阿含經》的六識論是重修行的,認為有情之所以不得解脫,就是識在緣色等六塵時產生不正思惟,從而生起無明,流轉於生死。而部派佛教的六識論顯然要比原始佛教更為理論化,從識的生起及其行相等方面進行了分類,即識所緣之粗顯境——色法;識之自體——心法;識之差別相——心所法;識所顯之假相——不相應行法;識之實相——無為法。以此五類法總攝一切法。[56]筆者于此對其內容不作探討,只是將部派佛教六識是如何相續而生的進行說明。六識在緣境時是刹那生滅的,前念識已滅,後念識又是如何生起的?前面說過,心意識之在部派佛教中有無間滅義,這是專對六識前念後念相續不滅而立的,這也是在解決六識是如何生起的這一疑難。部派佛教認為,前念識已滅,後念識之生,就是意根為其作無間滅依。如《五事毗婆沙》說:
  “……或複五識各二所依:一、俱時生,謂眼等五;二、無間滅,謂即意根。唯說識依濫無間意……”[57]
  論中所說的俱時生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與眼識等同時而生起,屬淨色根。物質性的眼耳等根,雖有生滅,但不能作識的開導用,只有精神性的意根才能令識生滅相續,無間認識諸境。所以,識之能相續不滅緣慮諸法,即是因為有意根作其無間滅依
  ()《解深密經》對識的解說
  隨著瑜伽唯識學的興起,由以意識為核心的唯心論過渡到以賴耶為核心的唯識論,也就是在六識的基礎上,依認識論(從意根)開出了末那識,依業感輪回說開出了阿陀那識(《瑜伽》以後即以阿賴耶識為其核心)。《解深密經》中的阿陀那識雖是依輪回說開出的,旨在解決有情結生相續的問題,但該識是融合了輪回說與種子說的,提出有情結生相續就是該識所持之業種子的成熟。就是種子說在《深密》中得到了發展,也才對前六識是如何生起的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討論。《深密》認為,前六識的生起,主要是阿陀那識為其作生依止,如說:
  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廣慧!若于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于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廣慧!譬如大瀑()水流,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然此瀑水自類恒流,無斷無盡。又如善淨鏡面,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影生緣現前,有多影起,非此鏡面轉變為影,亦無受用滅盡可得。如是,廣慧!由似瀑流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若于爾時有一眼識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一眼識轉;若于爾時乃至有五識身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五識身轉。”[58]
  從經中所述可知,眼耳等六識之生,是以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的,阿陀那識是前六識生起的根本。那麼,阿陀那識是如何生起前六識的?唯識學認為,阿陀那識是諸法種子的執持者,六識的生起是以種子為其親因,也就是阿陀那識所執持之種子生起的現行,並非是由阿陀那識之親生,而僅僅是作前六識(或七識)生起的根本依。如《規矩頌》說: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八七好相鄰。”[59]
  意謂五識之生必須藉待眾多條件,即鼻、舌、身三識之生要具七緣,耳識之生要具八緣,眼識之生要具九緣。詳細說來,五識皆以自識之種為因緣;各以前念自識開導後念為等無間緣;各以自識之根為生起的增上緣,五塵為所緣緣;賴耶為根本依;末那為染淨依,意識為分別依。鼻舌身三識具此七緣即得生起。耳識緣聲境需有一定的空間距離,所以還具之一緣,即成八緣。眼識之生不僅要有空間距離,而且還要有光明,如是即成九緣。五識之生要具如是諸多條件,那麼意識之生也同樣要有眾緣和合才能生起,即以自種為因緣,以前念自識開導後念為等無間緣;以意根為生起的增上緣;以法境為所緣緣;賴耶為根本依;末那為染淨依。意識具此六緣即得生起。由此可知,《深密》說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乃是指六識生起時是依阿陀那識為根本依,前六識之生是阿陀那識所持之自種子生起的現行。
  ()與前六識作生依止的是心非意
  《深密》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一段,《瑜伽論記》引文備之意說是在解釋心意識之意,也就是末那識。通過上面的論述,筆者認為並非是在解釋末那識,與前六識為依止、為建立的阿陀那識,並不是指,而是指,也就是後來唯識學所說的本識。這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看:
  1、通過前面對心和意的解說,可知是指本識,在《深密》中是指阿陀那識,是有情結生相續的主體,是依業感的輪回說開出的;在《深密》中則是指執藏義的阿賴耶識,即後世唯識學所說的末那識,是依認識論開出的,也就是以部派佛教的意根之所建立的。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一段,則是在解釋心意識之識,此是指眼耳等六識。然而,《深密》此段經文雖是在解釋,但其重心並不在六識的功用、行相等方面,而是側重在說明六識是如何生起的。原始佛教的六識論是重在修行方面說的,其識的生起只含混地說是六根的作用;而部派佛教則在原始佛教的說法上又有了發展,其重點放在意根上,認為前五識的根是物質性的,是不能作識在念念生滅中的開導,只有意根為精神,才能令識前念滅而生起後念,也就是識相續無間地生起,是意根作等無間緣的緣故。《攝大乘論》雖在承部派佛教的觀點上,說意有二種,一為染汙意,即末那識;一為無間滅意,即部派佛教的意根。但《解深密經》則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基礎上,直接提出了前六識之生是依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生起識的根本不是,也不是無間滅的開導用,而是阿陀那識所持識之自種子,是前六識各自的種子所生起的各自現行。
  2、《深密》中的阿陀那識即是一切種子識,是因為該識有執持一切法種的功能,諸法境界即是該識所持之種生起的現行,所以被稱之為一切種子識。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一段,即是站在一切種子心識的功用上來闡釋阿陀那識的,從而說明一切種子心識的阿陀那識與前六識之關係。其實,阿陀那識與前六識之關係,主要表現在種子方面,雖然經文中並未直接說前六識的生起是阿陀那識所持之種子所起的現行,但我們可以通過經中所舉大暴水流喻即可得知。並且經末頌語說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一切種子即是說明阿陀那識能持一切諸法種子,就是經中所說的一切種子心識,亦即《唯識三十頌》所說的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恒轉如瀑()[60] “如暴流此有二義,一者是說阿陀那識所持之諸法種子如暴流水運動不息,生滅變化,即《成唯識論》所說種子有刹那滅之特性;[61]二者是說阿陀那識所持之種子遇緣生起諸法現行,即經中所說由似瀑()流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若于爾時有一眼識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一眼識轉;若于爾時乃至有五識身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五識身轉。依此,《楞伽經》也說:
  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62]
  《成唯識論》引《楞伽經》頌,並解釋說:
  是一切法真實種子,緣擊便生轉識波浪,恒無間斷,猶如瀑流。……眼等諸識無如大海恒相續轉起諸識浪,故知別有第八識性。”[63]
  由此可知,阿陀那識在《深密》中即是一切種子心識,屬本識,是心意識,而非是
  3、唯識學若從其思想發展史上看,大致可分為四期,即唯心論、瑜伽學、法相學和唯識學。唯心論是瑜伽唯識學的萌芽期,即原始佛教到初期大乘這一時期的佛教,是其思想的根源所在,主要有三大思想為其內容,一是以意識為核心的認識論,二是業感輪回說的本識論,三是善惡業緣何不失的習氣(種子)說。依此唯心論而開出瑜伽、法相和唯識學。瑜伽學的代表人物是彌勒,法相學的代表人物是無著,唯識學的代表人物是世親;世親以後的十大家,則是將瑜伽、法相和唯識思想進行融貫綜合,後世學者即依此統稱為唯識學。《解深密經》是唯識學早期的經典,與瑜伽學是很相近的,因此,彌勒的《十七地論》——“本地分在解說前六識的生起這一問題時,是與《深密》極其相似的。《瑜伽》認為,前六識之生至少要具備三個條件,即俱有依、種子依和等無間依,其中種子依便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64]《深密》在本識論上是以阿陀那識為核心的,《瑜伽》則是以阿賴耶識為其核心的,這是本識論發展史上的一個標誌,也是唯識學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瑜伽》所說六識之生所具的三個條件,與《深密》是略有不同的,其中俱有依在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深密》等中都是相同的,是指諸識生起時有各自所依的根與之同起,如《深密》說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乃至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眼、耳、鼻、舌、身即五根,色、身、香、味、觸即五塵,根塵相觸即生五識,其中五根便是五識的俱有依。等無間依即是無間滅意,屬部派佛教所說的意根,《深密》並沒有明文提出,但後來唯識學所說前五識之生有意識作其分別依,如《深密》說(耳鼻舌身)為緣生眼(耳鼻舌身)識,與眼(耳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此中分別意識即是前五識生起時的分別依。前面說過,《解深密經》是以阿陀那識為其本識論的核心,其經中所說的一切種子心識便是阿陀那識,這從《心意識相品》末頌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即可得知。所以前六識之生所具的種子依,《瑜伽》說是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實際上也可說成是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因為《瑜伽》在解釋種子依時,雖其思想是偏于阿賴耶識的,但與《深密》所解說的阿陀那識是相近的,如說:
  種子依,謂即此一切種子、執受所依、異熟所攝阿賴耶識。”[65]
  從論文中可以看出,種子依實際上就是指的阿賴耶識,因為種子是藏于賴耶識中的,前六識的生起,即是賴耶中的種子所生起的現行。阿陀那識是一切種子的執持者,是前六識生起的所依,所以以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是指前六識是以阿陀那識所持之種子為依止、為建立而生起。因此,阿陀那識是本識,即心,並非是末那識——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