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唯識學心意識之探究--1



分類:法相宗

2013/02/08 09:28



瑜伽唯識學心意識之探究


  內容提要:
  心、意、識是印度各期佛教討論的核心問題之一,但對三者之解釋也不盡相同,《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即是專門解說心意識的。就是該品,無論是譯師或是注家,在對心意識的譯文及解釋上,都有較大的出入。通過筆者的考察,認為心是本識論的範疇,是依輪回說開出的,在《深密》中是指一切種子心識的阿陀那識;意是認識的範疇,是依部派佛教的意根開出的,在《深密》中是指執藏義的阿賴耶識,即後來唯識學所說的末那識;識是認識、分別外在和主觀事物的直接工具,是以阿陀那識所持之種子生起的,依種子與現行的相熏相生而無間地認識諸法,在《深密》中是指眼耳等六識。
  關鍵字:
  心 阿陀那識 阿賴耶識 本識論 輪回說 末那識 認識論 意根 種子
  緒
  心、意、識在佛法中既屬於認識論的範疇,也是心理學的基本概念。無論是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乃至後來的瑜伽唯識學,都對此心意識作了諸多解說,特別是部派佛教的學者,對三者的一異爭論甚激。《解深密經》是瑜伽唯識學的根本經典,其中《心意識相品》則是專門對此三者進行抉擇解釋的。就是此品,後來學者在研習時產生了諸多不同的見解,有認為心是指阿賴耶識,意指末那識,識是指前六識;這是屬於唯識學者的一種傳統解釋。也有認為心指前六識,意指阿陀那識,識指阿賴耶識,這是屬於真諦一系的解說,與玄奘法師所傳一系的唯識學在說法上大相逕庭;並且認為阿陀那識就是第七末那識,此一觀點直到今日都為海內外諸學者所認可。還有認為此三者是一,心即是意,意即是識。筆者通過對《心意識相品》的考察,並通過部派佛教及原始佛教的說法,認為心即阿陀那識,意即執藏義的阿賴耶識,識即前六識。這是萌芽期唯識學的基本思想,後來通過《瑜伽》、《攝論》、《成唯識論》等的發展,才定型為心即阿賴耶識、意即末那識、識即前六識的這一說法。
  有情又叫數取趣(pudgala),即於三界中死此生彼。而在三界生死輪回中,其結生相續的主體是什麼?生死中的業種子又是如何保存的?所以,依有情的輪回,在部派佛教中便開出了本識論。《解深密經》的一切種子心識便是有情結生相續的主體,其根本便是習氣(種子)的成熟,是以種子說為其核心的。那麼,此種子又是誰在進行保存?《深密》從而又說此一切種子心識便是阿陀那識。阿陀那(ādana)意譯為執持,也就是該識有對種子進行保存以不失,對根身執受令不壞的功能。心,一般解說為積集義;一切種子心識就是說此識能積集一切種子。阿陀那識就是對一切種子的積集者,也就是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多是主張六識說的,並且認為每一種識的生起都有其自識之根作助緣,如依眼為緣生起眼識,乃至以意根為緣生起意識。此中就是指的意根,按後期唯識學的見解,此意根就是指末那(manas)識的根,因為末那譯為,所以此根便稱之為意根;依此意根為緣所生起的識便稱之為意識。《解深密經》中雖有此名,但無末那識之名,末那一名為唯識學所獨有,難道《深密》並沒有講末那識?筆者認為,部派佛教雖為六識論者,但所建立的意根卻與後期唯識學建立的末那識相近,所以末那識的開出是與部派佛教的意根有關。《解深密經》雖講有阿賴耶識,但這並不是《深密》在本識論中的重心,而是主張一切種子心識的阿陀那識。此經的阿賴耶識也並不是如後來唯識學所講的具有能所二藏及執藏的三藏義,而是僅僅具有三藏中的執藏義,也就是說末那識時時執結生相續的主體為我。所以《解深密經》中的阿賴耶識就是指的意,亦即末那識。
  眼、耳、鼻、舌、身、意六識,這是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所講的內容。隨著種子說的發展,六識是如何生起的這類問題也便隨之而提出。按部派佛教的觀點,意識是可以生起前五識的,但唯識學認為意識非恒恒現行,是有間斷的,所以《解深密經》認為意識只能作前五識的分別依,前五識生起必有意識與之同起;而作前六識的生依止,便是一切種子心識的阿陀那識。識有了別之用,這多是就前六識而說的,因為色聲香味觸法等諸境粗顯,前六識認識時覺了分別較為明顯。而意是以思量為性;心是以積集為性。從諸識功能上看,三者仍是有其一定的差別,所以心意識之應為前六識,而並非末那或阿陀那。
  本文即圍繞心即阿陀那、意即執藏義的阿賴耶、識即前六識為主幹進行探討,其中也將對其他不同的說法進行一些討論,以期揭示出《解深密經》中心意識所指的真正含義,並以此來看《深密》在唯識思想發展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是為本文寫作之目的。
  一、心之探究
  心之一名,含義甚多,略言之則有五種:心臟。第六意識。積集或集起,即本識。八識之通稱。出世清淨之心。《解深密經·心意識相品》所謂之心,乃是指本識而言。
  ()部派佛教的本識論
  本識論,並非唯識學所獨有,在部派佛教中即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識,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中的內容都只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但隨著佛教的發展,對有情流轉三界提出了疑問。一是誰作為有情流轉中相續的主體(也就是誰作結生相續)?二是善惡諸業在有情長劫流轉中為何不失?基於此,便有了在六識之外別立一識的必要。所以,本識實則是對輪回說的發展,是依輪回說而提出的,這在部教佛教中有種種解說,歸納起來,大致有如是幾類:
  1、實我論。諸法無我,但對於有情流轉的業感緣起說,犢子部的學者在不能解決三世輪回中誰作為其聯繫的問題時,便提出了有我論,而主張有實補特伽羅。如《異部宗輪論》說:
  其犢子部本宗同義……諸法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可說有轉移。”[1]
  2、細心說。細心,即細意識(?ūksma-mano-vij?āna),指微細的心識,一味相續無斷,為流轉生死的主體,大致有四家主張此說。經量部。在經量部中此識又叫一味蘊”(《婆沙》作根本蘊”)如《宗輪論》說:
  其經量部……謂說諸蘊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非離聖道有蘊永滅。有根邊蘊,有一味蘊。眾生位中亦有聖法,執有勝義補特伽羅。”[2]
  譬喻師。有情在入無想定或滅盡定時,前六識皆滅,那麼在此定中是有心,還是無心?譬喻分別論師為解決此難,遂立細心說,認為前六識滅,而細心不滅。如《婆沙》說:
  1“……謂譬喻分別論師,執無想定細心不滅,彼作是說:若無想定都無有心,命根便斷,應名為死,不名在定。
  2謂譬喻分別論師,執滅盡定細心不滅。彼說無有有情而無色者,亦無有定而無心者。若定無心,命根應斷,便名為死,非謂在定。”[3]
  上座室利邏多及其弟子大德邏摩,都主張於無想、滅盡二定中有心而無心所,其細心,就是指微細的第六意識。如《成業論》說:
  有說:此(滅盡定中)有第六意識……故此位中,唯餘意識,無諸心所。”[4]
  七心論。此說為部分經部學者所主張,認為以第六意識為細心,即若說有心所,跟不入定的意識是沒有區別的;若說無心所有心,那麼所入之定應叫無心所定,而不叫無心定。所以,此類學者不滿第六意識為細心的說法,從而提出了七心論。如《成業論》說:
  “……縱情妄計第六意識滅定等有,由是而執此位有心。若爾,雲何許滅定等諸無心位亦有心耶?應如一類經為量者,所許細心彼位猶有。謂異熟果識具一切種子,從初結生乃至終沒,輾轉相續曾無間斷。彼彼生處由異熟因,品類差別相續流轉,乃至涅槃方畢竟滅,即由此識無間斷故。于無心位亦說有心,餘六識身於此諸位皆不轉故說為無心。由滅定等加行入心增上力故,令六識種暫時損伏不得現起故名無心,非無一切。心有二種:一、集起心,無量種子集起處故;二、種種心,所緣行相差別轉故。”[5]
  3、有分識。有謂三有,即欲、色、無色三界;分是因義。也就是該識是有情流轉三界的主體。關於此有分識,《成業論》說是上座部赤銅鍱部的主張,[6]而《成唯識論》說是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二部的共同主張。如說:
  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俱密意說此名有分識,有謂三有,分是因義,唯此恒遍為三有因。”[7]
  4、窮生死蘊。此說為化地部所主張,認為蘊有三種,即一念頃蘊、一期生蘊、窮生死蘊。如無性在《攝論釋》中說:
  化地部等者,於彼部中有三種蘊:一者一念頃蘊,謂一刹那有生滅法;二者一期生蘊,謂乃至死恒隨轉法;三者窮生死蘊,謂乃至得金剛喻定恒隨轉法。”[8]
  5、根本識。此是大眾部所主張,認為此識是前六識生起的根本,眼耳等識是依此而轉起的,所以又叫做本識或根識。如《成唯識論》說:
  餘部經中亦密意說阿賴耶識有別自性,謂大眾部阿笈摩中密意說此名根本識,是眼識等所依止故。譬如樹根是莖等本。非眼等識有如是義。”[9]
  以上為部派佛教對本識的主要說法,這為瑜伽唯識學的本識論奠定了理論基礎,《攝論》便說根本識和窮生死蘊就是阿賴耶識的異名;[10]《成唯識論》也說有分識亦為賴耶別名。[11]此諸說中,七心論實則是對的一種解說,仍是屬於細心說的一類。但是對心解說為集起心和種種心,這卻為後來唯識學者所宗,也被解說為賴耶的別名。集起心,也就是中的種子生起現行;種種心,也就是指前六識依集起心而起緣各別境相。有分識,雖為上座部經、分別論者二部的主張,原本是說此識是流轉三界的主體,但唯識學則在此基礎上,更說三界是依賴耶而有的,賴耶是生起三界的根本(),是賴耶識中的種子所生起的現行。窮生死蘊,雖是化地部所說三蘊之一,但其解說與唯識學是大同的,謂有情學佛修行所熏之淨種圓滿,即入金剛喻定轉為清淨之識,此時生死也才窮盡。意謂該識只有在成佛解脫時方滅。根本識,是取譬為名,謂此識是前六識生起的根本,如樹根與樹枝一樣。根本識如樹根,前六識如枝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