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對“空”之詮釋
-以《中論》為主-
提 要
“空”在時空的普遍發揚中,不免引起副作用,面對此教界內、外而來的批難,龍樹是如何詮釋“空”的真義、立場以及觀破世俗的虛妄,從而脫落名相以契入實相的“空”義性質與“自性”的恒常絕對性相重疊部分?對此,龍樹採取以“無自性”為立場來貫穿“空”的思想來詮釋諸問題。
關鍵字:空,空性,空用,空義,無自性。
一、前 言
“空”,根源于阿含,到初期大乘已開始發展出博大的深觀 ; 而筆者所感興趣的是:“空”經過這樣世諦的流布,且龍樹也承襲了眾多的“空”思想(可從《大智度論》卷八十七,大正25?729中看出),他是如何抉擇空義,直探佛陀的本懷,而樹立中觀的“空”論 ? 這是筆者欲探討的動機與本文寫作原因所在。
但是,從龍樹諸多著書中(可參閱:楊惠南,<龍樹的著作>,《龍樹與中觀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77,10),頁12~21),一一去探討也實非短時間內及一篇論文中就可含括概盡的。所以才以《中論》為主軸先來探究龍樹是如何詮釋“空”義 ?
其次,本文的架構共分成五個章節。一、緒論。二、<外人對“空”之批難>; 有雲:“法不孤起,仗緣方生”,同樣地,龍樹會樹立起“空”的旗幟,也是基於“人根轉鈍,深著諸法,求十二因緣、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決定相,不知佛意,但著文字,聞大乘法中說:“畢竟空”,不知何因緣故空,即生疑見,若都“畢竟空”,雲何分別有罪福應等 ?”(大正30?1下,青目釋),故龍樹欲說“空”的真義 ; 因此先安排此章。三、<空與無自性>,本章是承上章<外人對“空”之批難>,龍樹所作的回應。再者,筆者以為:龍樹是以“無自性”(=無我)的立場來貫穿整體的“空”思想,所以又另辟<無自性之意義>此小節來說明之。四、<“空”之自性化的困思>,此章所要探討的是:中觀學中的“空”(原始佛教的“緣起”及中國佛教亦然)與“自性”的恒常絕對性有相重疊,龍樹如何說明呢?五、結語,總結“空”的真義。以上便是全文的組織架構。
二、實有論者對“空”之批難
空(wunya, subba)與空性(wunyata,subbata),是佛法中的重要術語。在佛法的弘傳流通中,“空”義不斷的發揚,從佛被稱為“空王”,佛教被稱為“空門”1,就可知:對“空無”投入最大關注的可說是佛教,“空”甚至成為大乘佛教的專利,但這並不表示空對佛教而言是一明瞭清晰的存有,相及地,反是一尚待厘清的不明物。2
龍樹思想的顯著特質在於:以否定的論法破斥一切法有實體存在,並據此論證“一切法空”3。同時,他的“空思想”使釋尊所教示之“無我”的思想立場展開成為大乘4。以“一切法空”為立場的龍樹,在《中論》(第二四品?一~六頌)提出法有論對“空性”的批難,如《論》中雲5:
若一切皆空,無生亦無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第一頌)
以無四諦故,見苦與斷集,證滅及修道,如是事皆無。(第二頌)
以是事無故,則無四道果,無有四果故,得向果亦無。(第三頌)
若無八賢聖,則無有僧寶,以無四諦故,亦無有法寶。(第四頌)
以無法僧寶,亦無有佛寶,如是說空者,是則破三寶。(第五頌)
空法壞因果,亦壞於罪福,亦複悉毀壞,一切世俗法。(第六頌)
從上文,我人可知:批難者把“空”6解作“一切皆無所有”7-無或非存在。即把“事物是空”看作事物如“石女之子”、“兔角”、“龜毛”一樣不存在8。換言之,即是把佛教的“空”看作就是零或空白9。所以,法有論者這樣批難:“空”不能說“石女生子”一樣,若事物是空則不能說它生或滅。又若沒有生滅,則不能說苦生或苦滅,因此四諦不能成立 ; 因為無有四諦的關係,也就無僧寶及法寶。所以, 如法與僧不成,佛也根本不可得。所以說:一切法空的“空法”,不但破壞了出世法的三寶與四諦,也破壞了世間的因果。
此外,在龍樹的另一著作《回諍論》中也澄顯了實有論者(=正理學派),將“空”當成“一切法皆無自體(=無或非存在)”之立場來處理的情形
三、空與無自性
(一)空之意義
由上節中,吾人可知實有論者心目中的“空”,是一切無所有 ; 生不可得,滅也沒有,才會做如上的詰難,那龍樹對這種批難,是如何詮釋“空”的意義-真義 ? 龍樹說:
汝今實不能,知空、空因緣,及知於空義,是故自生惱11。
此段頌文,印順法師(文中所提及的人物,此後一律省略敬稱)說:外人之所以產生“空”=“無所有”這嚴重的錯誤,主要是不解:一、什麼是空 ; 二、為什麼要說空 ; 三、空是什麼意義12。而日本學術界說:實有論不了“空之三態”-空性、空用、空義13。今依“空之三態”來解說“空”之真義,如下分述:
1.空性:
空性14,《中論》(第一八品?第九頌)敍述說:
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15。
此偈頌依梵文解說為:沒有條件地關聯到任何質體,寂靜的,不為戲論所概念化,沒有區別的,沒有分化的。這便是真實(真理)的性格16。此“空性”之解說,日人平川彰解為:空性,是說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空17。
2.空用:
在《中論》(第一八品?第五頌)也可看到其解釋,如說:
業煩滅故,名之為解脫,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18
空,不是虛無的意思,空是有作用19 的,這叫做空用。也就是說,空是使任何事物得以成立的融通無礙的能力,其豐富的性質不能以任何語言表達。由於這個緣故,說諸法實相也不能以語言表達。因此空所具有的無限作用,就稱為空用20。
3.空義:
所謂空義,也就是指,空力顯現世間的現象(=空顯現于現實事物之相是空義)21。依月稱的看法:“緣起是空性”即“空義”,並引《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為經證,如說:“依緣而生者是不生。它不是有實體而生起的。依存於緣者說為空。知空(空性)的人不怠慢22。”; 月稱將此詩句看作詮釋“緣起是空性”即“空義”的經證 ; 他一再引用此詩句,因此它成為表示空性與緣起同義的重要根據,很受重視。關於這一點,清辨也一樣。只是他不以為“緣起是空性”是“空義”。因為對他(清辨)而言,“空義”的意思是“空性即無分別智的物件”,就是真如23。
(二)無自性之意義
筆者以為:欲知“無自性”之真義時,必須先說明何為“自性”? 這因:當我們說“無自性”的時候,就已把自性劃入緣起關係的範疇了24。所以,欲知“無自性”,必先明瞭“自性”25之定義。
龍樹對於“自性”的具體說明,如在《中論》(第一五?第一及第二頌)說26:
眾緣中有性,是事則不然,性從眾緣出,即名為作法。(第一頌)
性若是作者,雲何有此義 ? 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第二頌)
頌中所謂“性”者即是自性。首頌明顯地表露,在緣起的世界中,是不可能有自性的存在。依龍樹的看法,自性與緣起,是不相容並存的。有自性即不是緣起27,緣起的就不能說是自性有的。因為,若法要眾緣如合而現起,即依眾緣而存在與生起 ; 承認由眾緣現起,即等於承認是作法。“作”就是“所作性故”的作,有新新非故的意義。若主張有自性,即不能是所作。因為自性有即自有的,自成的,自已規定著自已的。所以,所謂自性的定義,即是具備自有、常有、獨有三條件28。依現代術語說,自性的定義就包含了絕對性、整全性(不能分成部分)和不滅性(不變化)的意思。現以下圖例來說明這一點。這兒共有三個圖例,分別表示著A和B有不同的關係:
圖一: A和B完全相同
圖二: A和B完全不同
圖三: A和B的相交部分相同,而沒
有交合的部分則不同
若以自性的立場來看,則A和B只能有圖一(完全相同)和圖二(完全不同)的兩種關係,而圖三中A與B有同有異的關係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為若要A和B有同有異,則先要定A、B兩者可被分割,才能形成兩者有相同和不相同的部分,但自性具有整全而不能被分割的性格,故此,A和B不可能有圖三所表示的那種關係。
在上一節所談到《中論》(第二四品)有關實有論所提出一連串的問難(若一切法空 則 無生無滅 則 無有聖諦法 則 無三寶),龍樹指出:
若苦有定性,何故從集生 ?(第二二頌前半)
苦若有定性,則不應有滅29。(第二三頌前半)
並對反對論者說:
若汝見諸法,決定有性者,即為見諸法,無因亦無緣。(第一六頌)
即為破因果,作作者作法,亦複壞一切,萬物之生滅30。(第一七頌)
其他有關“自性”的指摘其矛盾點,如:“若謂生時生,是事已不成”(第七品.第一六頌)31、“若果定有性,因為何所生?”(第二十.第二一頌)32、“成壞若一者,是事則不然,成壞若異者,是事亦不然”(第二一品.第九頌)33等等,所以龍樹在《七十空性論》說:
無少自性法,亦非無有法,以從因緣起,法無法皆空34。
(第六十七頌)
頌中之意與《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五所說:“過此諸法空”35有同樣的意義。
而龍樹的相關著作如:《壹輸盧迦論》36,《大智度論》37等書均有對“自性”的界限說明之,在此略而不詳述。
所以,所謂“無自性”(nihsvabhava)的真義,是和空(wunya)有密切的關係-因待於因緣,非具備自有、常有、獨有(=非因緣所生,時位無變,不待他立)等三差別。並且“無自性”(nihsvabhava)和“全無的”(nasti)是有區別的。因,“無自性”:“是物屬眾因緣故無自性,無自性故空,空亦複空 ; 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38-無自性並非“全無”。因此,《中論》(第七品.第一七頌)說:
若法眾緣生,即是寂滅性。39
此處所謂的“寂滅性”,是說:沒有客觀實在性的。而自性就是指一種客觀實際的存在,所以“寂滅性”就是“無自性”,亦即是空寂的。
從本節的敍述中,我人可以感覺:龍樹的“空”思想是以緣起、無自性、空三者為主軸。40
四、“空”之自性化的困思
所謂的<“空”之自性化的困思>,筆者所要探討的問題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