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講記--81
(3)九種轉變論
九種轉變論就是說外道在認識上,在識上起分別,因為外道是依識不依智的,他依的是識,不是依的智,因此外道對這個法,在識上來分別有無,種種的妄計,種種的執著,所以歸納起來外道有九種的轉變論。就是通過九種轉變來說明外道執著有無,通過外道的這九種轉變的論點來說明他依的是識,不是依智。這九種轉變實際上是識的轉變,轉變起妄想。
復次大慧,外道有九種轉變論,外道轉變見生。所謂:形處轉變、相轉變、因轉變、成轉變、見轉變、性轉變、緣分明轉變、所作分明轉變、事轉變,
大慧,是名九種轉變見。一切外道因是起有無,生轉變論。
這一段是說得很清楚了,他依識不依智,他就是從一切法上執著它是有還是無。實際上無非是那四句嘛,抓著四句不放,萬事萬物是存在還是不存在,是一還是異,是相同還是不相同,是俱還是不俱,是具體的還是抽象的,是常還是無常,這些都是在一切萬法上來分別執著它的有無。他從有無來分別,他就產生了九種轉變論。怎麼個分別呢,你看;
①形處轉變,這就是一種,看到事物的長短、方圓、大小形體相貌這些情況,用這個去比較分別。從萬物的形體轉變,說事物的有無、異同、俱不俱、常不常。這是外道從形體說,這是一個轉變。
②相轉變。現相轉變,從現象的轉變上來說這個法有無。
③因轉變。因轉變就是起因,這個事物它的起因的轉變。講種子親因,因相因,這都是因轉變上的事情。
④成轉變。成,就是情況,依著情況的轉變來分別執著有無。
⑤見轉變。見轉變兩個意思,一個所見轉變,一個見地轉變。從所見的轉變上來分別事物是有是無。
⑥性轉變。這個性指性質,就看事物的性質來轉變,說這個事物有無。
⑦緣分明轉變。所緣的轉變叫緣分明轉變。
⑧所作分明轉變。就是它的作用轉變了,從這個作用的轉變上來說這個法的有無。
⑨事轉變。事就是事實,從事實的轉變來說有無。
“大慧,是名九種轉變見”,這是外道九種轉變的看法見解。“一切外道,因是起有無,生轉變論。”從這裏起有無嘛,生轉變論嘛。
云何形處轉變?謂:形處異見。譬如金變作諸器物,則有種種形處顯現,非金性變。一切性變亦複如是。
或有外道作如是妄想,乃至事變妄想,彼非如非異妄想故。如是一切性轉變,當知如乳酪酒果等熟,外道轉變妄想,彼亦無有轉變,若有若無,自心現,外性非性。
大慧,如是凡愚眾生自妄想修習生。
大慧,無有法若生若滅,如見幻夢色生。
“雲何形處轉變?”什麼叫形處轉變,“謂形處異見。”就是對形體的不同而產生的看法。比如說金子,可以做成各種器物出來,各種器物是金的形體表現,這個金的性質就在金的形體裏頭,形體可以變,但這個金性不變。“一切性變亦複如是。”所有的變化也都是如此。世界上萬事萬物千變萬化,諸行無常嘛,但再怎麼變,一切法自性是空的,諸法無我嘛。但是外道對九種轉變這些現象做種種或有或無、或同或異的妄想。“如是一切性轉變”,佛以此總的概括了相轉變、因轉變、成轉變等九種,佛沒有一個轉變一個轉變地說,只是在這裏總的講了一個形體轉變。接著佛打個比方,就是他這種轉變論,“當知如乳酪酒果等熟,外道轉變妄想,”比如這個牛奶製成乳酪,水製成酒等等這些個現象,外道他加以分別,在這個轉變上面執著有無。但這都是這個法的自然的現象,這些轉變有沒有?有這些轉變。這個我們要弄清楚,外道講的轉變,客觀上它也存在,但是你不能抓著不放,拿著這些東西作為依據,判斷這個事物的存在不存在,執著有無,這些都是世俗的看法,外道的看法,外道就把這些東西做了分別了。出世的看法是什麼呢?“彼亦無有轉變,若有若無,自心現”,這些東西都是自心現量所現,“外性非性。”
“大慧,如是凡愚眾生,自妄想修習生。”這都是凡愚眾生,從他的分別妄想產生的。
“大慧,無有法若生若滅,如幻夢色生。”一切都是因緣而生,不生不滅嘛,你執著妄想,誤以為真,也就是幻夢色生,像看到海市蜃樓乾達婆城了一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形處時轉變,四大種諸根;中陰漸次生,妄想非明智。
最勝於緣起,非如彼妄想;然世間緣起,如揵闥婆城。
頭一句講我們人,這個世界,四大種,五陰和合,乃至於人的生死現象,中陰生等等,這些轉變。這些轉變是有的,是客觀存在的,但是你不要執著,你執著以為這些東西都有它的實體,永恆不變,這個就錯了,這就是妄想分別,非明智。“最勝於緣起”,佛在這個世間上講緣起法,這是依照佛智聖智來講的。“非如彼妄想”,不像外道妄想這樣子的。因為聖智知道這些緣起性空,但是緣起性空也不是虛無、也不是沒有,不同於外道抓著緣起就不放,或者二乘抓著性空就不放,這都不對。像揵闥婆城,這是世間緣起的現象,是世間的緣起說,不是佛的聖智境界。這是九種轉變論,從辨善於語義這方面來講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講了外道他依識有九種轉變論。下麵講辨相續解脫。辨明白相續和解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