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方便與究竟

分類:自性論說
2012/08/01 15:44


  佛法是從佛陀自性海流出,道出他所見到的世間所有(尤指與人有關的)真實面目。他發覺既然他能見到這原本一直存在的真相,大家也應該見得到。於是他把所見說出,並明言只要我們也發現這每人本具的面目,都將入於佛道之流,一切假戲也將結束。可是我們還是聽不懂、看不見,所以佛陀只好苦囗婆心,為我們這些看似精明但卻鈍拙的人廣說方法,說了四十九年,有些人終於懂了,有些人還似懂非懂,有些人卻更迷糊了。迷糊的我們問題到底出在那裏,這似乎變成我們要先應付的事。


  但是找問題本不是大家的目標,懂得如何運用方便法或瞭解佛陀所說的方便(六度萬行、八正道等)也不是終極目的。佛陀原只說一佛乘(直上佛道)而無餘乘,就像有與無,是絕對的,半有半無皆是方便,因為佛性本圓滿,沒有分別,說大乘小乘皆依世間存在的價值或人的需要而設施。其實大小乘皆不離一佛乘,只因眾生不同心志而現差別,但真正菩提是圓滿無缺的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若還堅持分大小,那是因人的知見及承擔力的問題。承擔力的不夠,實緣於知見的不徹底,而知見不徹底的原因則有:一、未遇善知識,二、未肯努力,三、個人知見堅固執持,四、未依法修行,五、得少為足。此篇就個人觀察提出與大家討論於下。


  世上學佛者多,但有成就者的確很少;有成就而又得我們欣賞者又少一些,我們喜歡又契機(根器)者更少了。所以對善知識當不可苛求,只要他有堅強的道心,肯努力,即使未見性,在某方面反比見性者更適合我們,因為見性者往往高不可及,而未見性者會與我們一起摸索前進,有朝一日他成就了,我們將清楚看到他從暗至明的過程,這經驗比我們去揣摩那已見性者所說所行的更具價值,更令我們產生信心。當然未見性者有很多缺點,也會煩惱無明,所以應體諒他、鼓勵他。佛教界有很多年青有為的法師,道心堅強,可惜乏人支持,一直被生活或信徒所擾,淪為凡夫僧中,這是我們的損失。學佛人若常親近玩樂交際的朋友,那賠的定比賺的多,道業怎能進步。學佛不應人情比法情重,否則將浪費很多時間在應酬、嬉笑中,培養不出道的嚮往。


  有了善知識啟發後,接著是自己下功夫。當知學佛修行是自己生命的事,就像吃飯不能假手他人。面對自己的事就該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不管有沒興趣,至少這是責任,在一開始可能有外行的感覺,但付出心力後,將感受到其中味道而產生興趣,有了足夠興趣,才不會一曝十寒,不需別人的勸勉就能自動自發。有些人把學佛當作消遣或心靈調劑,這不能算是真有興趣;有些人喜歡參加人多的活動或好笑的演講,這也不是主動的興趣,又有人參加某些活動覺得很舒服愉快,卻仍構不成自己向道的意願,這也不算真興趣。所以興趣一定要先經過一陣投入的努力,體會到真受用,並肯定其超乎其他趣味後才能發揮力道。這裏面重要的關鍵仍是有沒將修行當成自己生命的大事,有如結婚,一定要認清物件是真正能一起過生活的伴侶,而不是為長相、錢財,結婚後就不要二心,共建好家庭。修行也是認清佛法的確是我要的,是一生不可缺少的,然後就決心投入,不起二心,如此才有相融的認同,否則佛法與生命兩不相干,那不是真學佛。


  佛法又稱內學,是指自己生命的東西,若把它視為是釋迦佛的東西,那就像愛因斯坦學物理一樣,當然會力不從心,窮一生也學不完。生命與我們一直都在一起,起心動念、舉手投足皆是,對此隨時觀照就是學佛,是現成不假外求的。不是可以時要時不要,或猶豫該不該走這條路的。但我們常是以勉強不得不的心態,從事似乎不學佛就沒佛菩薩為靠山,甚至與佛討價還價,自我解釋現在不能學佛的原因,這都是失去內學的本意,轉而向外依賴,永遠不能合乎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的原則,成為外道有份,登佛入室無門。所以學佛人應把學佛視為自己的責任,確實用功。另外不要以為當佛教徒是給佛教充人頭,給道場充面子,一付施恩模樣,老子愛來才來,想修才修,反正我沒佛法也活得好好的,做人也不差,且做了很多善事。若有這種觀念,學佛不可能用功。


  願意學佛後,當要有敢去剝離個人看法或挑戰曾自我肯定的觀念。我們就是因為思考方式、行為習慣有問題才要學佛,但個人的觀念卻往往否定了佛法中高深的部分。之所以高深是因其難以用我們的邏輯推理,或不合我們的邏輯,結果佛法本要破解眾生謬見,反被謬見否定。我們一生中做了好幾次像梁武帝面見達摩的事,很多究竟大法當面錯過,甚至評之為玄妙與生活無關,結果我們的思考與行為依舊擺脫不了老習慣,雖然學到了一些知見,卻不知法的究竟真實義。或有些人接受了深妙法義,卻依自己見解解釋,自圓其說,仍是落於自己意識範圍中,既仍屬意識,即非真智慧,說是學問可以,把學問當般若只會自欺欺人。意識是世間產物,是思議、分析而得,在平常時似乎很管用,在心亂意麻時就跟著毀了。所以自己有多少真工夫應自己知道。


  意識是我們最常依賴的,我們靠它生活一輩子,由它保護我們,肯定我們的價值。然而很不幸的是,它是這世間灌輸的觀念,缺乏不變性及普遍性,它往往以個人利益、喜好為標準,所以不同人在一起時,問題就出現了。雖然人又依意識設定制度、法、道德,勉強維持問題的不氾濫,可是人生活的本質依舊是個人利害為依據。人雖然一再上意識的當,甚至想擺脫意識的纏縛,終仍落在幻想與妄想裏仍不自知,就像印度外道自以為他解脫了,或有人以為上升至永恆世界裏,都是妄想的作意。若學佛學到被自己所騙,雖勤精進仍找不到出路。另一種人則是學佛後諸事順遂,以為自己學到家了,這種把諸事順遂認為是佛法的觀念,有朝一日他很可能會怨怪佛菩薩而離開。修學佛法的人當要看到意識的不足信,敢於跳出意識分別,才有看到自己無明的可能。徒然相信自己有無明卻沒照見的能力,如暗室抓賊,徒勞無功。


  無明的臼巢在意識裏,故依賴意識難免依賴無明。因意識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自然對一切法塵產生相對立性,而不見平等空寂性,這種的分別執著,不合乎事實真相就叫無明,所以意識會增長無明,無明又驅動意識,而成立了他們自己的世界,這種世界的最大問題是它非真的。好像作夢中有種種生滅變化,醒後見到一切依然如故,方知不管夢是多真實,與事實不相干。我們意識中的種種見,其實與真實法性界(寂靜無生)不相吻合,但我們仍執意在現實的世間相中,並認為學佛不可離開生活,又舉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來引證自己的抉擇。是的,法不離世間,但我們卻漏掉了這個字。佛法要我們覺悟世間而非沉浸在世間,要我們從生活中根麈產生識的過程中,好好看住其中緣起實相,郤不是一昧投入生活為求。因此學佛若一直依著自己意識,那將很可能誤解真義,雖多聞卻仍一直曲解講者意。另一種會揠苖助長的意識問題是極求結果。往往還不到時候就一直問過來人(如袓師書中)討消息,得到一些見解就以為懂了,知道結果是怎麼一回事了,也能向他人嚷嚷說出一堆很有道理的話,但這也是自欺欺人而不自知。修行人要有強烈企圖心沒錯,但卻不能緊抓目的的昐求,如此在正精進與不執著中取得平衡,還是在不落意識的追求,因為道在證,不在修,修是有所得,是有為法,而道是無所得,非任、止、作、滅(見圓覺經)。凡有所得則仍未離我相根本,還在意識分別的世界裏。然而無所得最易使初學者卻步,會搞不清到底要不要學佛,這是誤會無所得真義,又用意識分別的結果。無所得是相對意識界說的,因為它不屬於生滅的意識界,在意識中尋找是覓不得的,就像把錢佈施後,錢就不是你的了,但你還是會去做,對吧!(但請莫又在功德上分別)


  要擺脫無明的作主,需要的是深入且普遍的對身心及周邊的觀照,去發現那超乎意識可及的實相,再讓這種發現影響意識,令其不再相續妄想,不累積錯誤,直至穩定。這樣練習就稱為修行的進行。這樣的修行次第首先是從自己身心著手,在觀察過程中會覺得無聊,這是第一關卡,若堅持下去,擺脫意識就有希望,反之則是被意識降伏。但若堅持而培養出習慣,則修行興趣即會生起,覺性會漸破繭而出,開始朗照,於是很多新的發現會由朦朧而漸清楚,覺性也將由作意發動變自動顯現。此時會覺得內在心念如水泡,由海底浮至海面,然後被流走而消失,而外塵現象會如夢的感覺,存在卻不真實。但這不代表修行到家了,只是有點消息,若就不再加工,則仍經不起妄習襲擊。此時將確信的是有希望了,若繼續加強覺性,則覺性將取代意識把關的工作,反過來阻擋情緒的發作。


  修行人一旦發現覺性,他將漸漸明白心的本來面目,確知三世諸佛皆以此心成佛,這是基本的悟。由此小悟中,確立什麼是正知(awareness),什麼是正念(mindfulness)。正知會照見心的妄作,正念會導回心的正行。正念與正知互相合作就會產生智慧(正智),有了智慧將照見諸法(尤其五蘊)的空性,悟入無我,開始擺脫無明的牽絆,入於法性之流。


  在修行過程中會經過大小戰役無數,有如帝釋(喻出離心)與阿修羅(世俗心)有贏有輸,當帝釋打不過阿修羅時,即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就能反敗為勝。修行人若念念中與般若相應,就能克制煩惱趨向菩提,反之若失念則為魔軍攻入。這無數次的戰役時間很長,基本上是面對無始劫來的習氣,亦即貪、嗔、慢等內賊。


  然而如此的修行即使降伏貪嗔慢仍未完全究竟,真究竟是超越對立而一切平等不動,不住一切又遍一切,這才是圓滿,才是一真法界。從一真法界看一切皆真知,所以一切行不離佛道,一佛乘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無漏的含容一切眾生。這也是佛陀看到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的原因,但我們只相信我們的妄想,有我們自己的思維觀點,所以不能接受,也不敢承擔這不可能的事事無礙既然不相信,那我們會怎麼做,這是眼前明顯的事,寧願做六道眾生或聲聞、菩薩也是自己的選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