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八大人覺經--6
第六講 智慧為化愚的根本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修學菩薩道、辦了生脫死事業的大人,第五應該覺悟的是由於愚癡才流浪於生死的。對治愚癡,必須要增長智慧,這裏,要講到佛教對於知識的看法。
佛教不是不重理論的宗教,佛教是知識再加德行的宗教。在社會上,一般人認為學問技能是為了適應生存所需,但有學問有技能的人不一定生活得愉快,就是通達世間的科學、哲學、文學,對於宇宙人生仍然是枝末的了知,而不能徹底的明白。
世間的知識是有漏學,佛法才是無漏學;世間的知識利害參半,像科學,就是一方面在造福人類,一方面也在危害人類。翻天覆地,掀起戰爭殘殺的,很多都是知識份子。臺灣大學 農學院 教授陳華洲供給黃學文有毒農藥巴拉松而殺死僑商姚家薦,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不是知識造惡嗎?佛教是講知識的,但佛教的知識是絕對有益而無害的。佛教的知識是般若的智慧,般若的智慧是去除自私而從內心獲證的知識,不像世間知識從外在的現象上去瞭解。
從佛法看,不能了生死就是愚癡。
愚癡,也不是完全沒有知識,我們從愚癡的“癡”字可以看得出,“癡”這個字,本來是知識的知字,在知字上面有病字頭,所謂知識有了毛病就是愚癡了。
愚癡,心性暗昧,沒有通達事理的智慧,就是“無明”之謂。因為愚癡,所以起惑造業,輪回生死,受著無窮的痛苦。不能解脫,不能認識自己,就是由於愚癡。
愚癡,有見解上的愚癡,有思想上的愚癡。見解上的愚癡就是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思想上的愚癡,就是前文所講過的根本煩惱:貪欲、嗔恚、愚癡、憍慢、疑惑。
先解說眾生見解上的愚癡:
人總是愛執五蘊自身為我,身外之物執為我所有,不知我身為四大五蘊假因緣和合而有,身外之物亦為幻境,無常而不能久住。身與物明明是因緣和合的假有,眾生以假為真、執空為有、執身為我,是為“身見”。
有些眾生以為人死之後,一切就歸於沒有,所謂人死如燈滅,或是執說人死之後仍是為人,豬馬牛羊死後仍為豬馬牛羊,這種執斷執常的見解,叫做“邊見”。
還有一類眾生,覺得日月星辰的運轉,風雨雷電的應時,一定是由萬能的上帝在控制,信上帝萬能,謗無因果,不瞭解諸法緣起,這就是“邪見”。
更有一類眾生,執取非理的戒條,以為是升天受樂之法,如一些外道修學無益的苦行,或如民間的殺生祭祀拜拜,就是“戒禁取見”。
執著前四見一種或多種,不知迷妄,以為是究竟之理,這就是“見取見”。
次解說眾生思想上的愚癡:
見到自己喜愛的就起貪著,貪愛不舍又生慳吝,因為心中有我貪我愛,故形成自私,就是“貪欲”。
見所違忤便生恚怒,凡事不能忍耐,和人爭吵鬥毆,陰謀毒害,怨天尤人等,就是“嗔恚”。
愚昧而無智慧,任意縱情追逐物欲,聞善生厭,見惡樂為,例如:勸他信佛,他就說你迷信;請他喝酒打牌,他就說你夠朋友有交情,像這樣愚妄顛倒,就叫做“愚癡”。
覺得自己勝過別人,恃己淩他,有慢、過慢、慢過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等均為“憍慢”。
對於事理猶豫不決,對於真理不起正信,以凡情測量聖智,皆是“疑惑”。
眾生就因為有上述見解上的愚癡及思想上的愚癡,所以才感受生死。生死,亦有分段生死、變異生死之別。在三界六道中輪回,由於一些有漏的善業與不善業所招感的果報之身,有分分段段的差異,叫做“分段生死”;那些證果的聖者,只要尚未成佛,亦有生死,只是這種生死沒有色形的勝劣,亦沒有壽期的短長,迷想漸滅,證悟漸增,此迷悟的遷移,叫做“變異生死”。
覺悟了的菩薩,一定會設法離開愚癡和生死。在菩薩心中,希望的是廣學世出世法,聽聞聖教,增長智慧,成就無礙辯才,教化一切眾生,給大家快樂,散佈歡喜滿人間。
在經裏,一說到愚癡,就以黑暗來比喻,智慧才是象徵著光明。菩薩能夠廣學多聞,智慧之光增加了,自然就能照破愚癡黑暗。在《四十二章經》裏說“夫見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滅,而明獨存;學道見諦,無明即滅,而明常存矣!”說起智慧,實是度老病死的堅牢船,照無明黑暗的大明燈,一切病者的良藥,伐煩惱的利斧。所謂佛學,就是慧學的意思。
佛教的三無漏學是戒定慧,慧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等三種慧。太虛大師曾說,“由聞所成慧而建立信心,由思所成慧而嚴持禁戒,由修所成慧而定心相應。”
為什麼說由聞所成慧而建立信心?因為由聽聞佛法而得來的智慧,就能瞭解佛法,由瞭解就能生起堅固的信心。所謂“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佛教之門,第一步就是要有信心,而此信心,必定建立在聞所成慧上。若一向未聞佛法,或未曾研究經典,完全不知道佛法,則無聞所成慧,也談不上真實的信心。
為什麼說由思所成慧而嚴持禁戒?因為由聽聞佛法而生起的信心,即會由心力造作而發之于行為。從聞所成慧而瞭解的真理,去體驗起心動念的行為,在行動上和生活上以聞所成慧作思想行為的善惡是非的標準,再去改正思想上和行為上的謬習。從所信所解的體驗實行中,身心上有了更深切的明徹了知,那就是思所成慧。思所成慧是知行合一、行解相應的慧,是斷除一切惡、實踐一切善的慧,從思所成慧而能完成戒行。
為什麼說由修所成慧而定心相應?因為聞所成慧是信解,思所成慧是行持,而修所成慧是把心意修習到熟練純潔時即得禪定,把身心安住於禪定的時候,就會感到非常輕安寧靜,此即所謂修所成慧。
初學菩薩,要想增長智慧,還是要先從廣學多聞做起。廣學,就是廣為修學戒定慧三學,不要存門戶之見,不要恃己排他。今日一般修學佛法的人叫人除了《阿彌陀經》以外,不要再看其他的經書,參禪的人就叫人不要念佛,這實在與菩薩廣學的旨趣相去太遠了。
平日,我行腳在各地,時常會有人問我修學哪一宗?我對這個問題感到難以回答,佛法何必一定要用宗派的眼光來看!佛法是整個的,“法門無量誓願學”,何必要分宗分派自鳴得意!
菩薩不但要廣學三藏,並且要多聞正法。“多聞”者,因耳根最利,《楞嚴經》中說觀世音菩薩有耳根圓通,蓋因耳比眼勝,耳有三種真實:一通真實,是說眼有障礙即不能見,而耳有障礙仍可聽到聲音;二圓真實,是說眼只能觀看正前一方,而耳能同時聽十方傳來的聲音;三常真實,過去的傳到現在,現在的傳到未來,這也是耳根的聽聞。修學佛法,廣學一切是要緊的,多聞熏習也是很要緊的!
一個自度度人的菩薩,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其目的不光是為了自己的解脫,而是為了“成就辯才,教化一切”給眾生大的安樂。
談到說法度生,最主要是要有無礙的辯才。“辯才”,不是辯論,不是世智辯聰;辯論或世智辯聰,充其量不過是用巧辯折伏對方,菩薩所成就的辯才,是從聞思修智慧中所陶冶出來的。
說到辯才,我們千萬不可誤認為講話滔滔不絕就是辯才無礙了。有時候話講多了,非但得不到別人的歡喜,反而給人很大的厭惡!
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開 班 教授青年演講的方法,每人學費十元,一天,一個青年前來報名,交了學費以後,他向蘇格拉底說了很多他為什麼要學演講,以及學演講有什麼好處的話,等這位青年講了好久以後,蘇格拉底向他再要十元學費,這位青年很不歡喜的說道:
“別人來學習演講,你都只收十元學費,為什麼要向我再加收十元呢?”
蘇格拉底慢言慢語的回答道:
“別人交十元學費,是因為我只教他們如何講話,現在之所以要向你收雙倍的學費,是我不但要教你如何講話,而且還要教你如何不講話!”
沒有什麼事情比講話嚕蘇更令人討厭了,使人沒有不聽的自由,真苦惱!
在《維摩經》中記載,維摩居士示現疾病,很多位菩薩、羅漢都來老維摩的住處探病,在病榻前,他們討論起不二法門的問題。什麼是不二法門?三十一位菩薩對不二法門都表示過意見以後,老維摩就問文殊菩薩道:“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文殊菩薩回答道:
“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文殊菩薩回答後,再反問維摩居士道:
“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這是多麼的生動!多麼的善巧!以無言而言,這是多麼無礙的辯才!
可見得說法不在言多,難怪文殊菩薩讚歎道:
“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當然,無言的辯才是語言最高的境界,在《大般若經》中記載著,善說空義的尊者須菩提有一天在山林宴坐,忽覺很多天人在空中散花,朵朵天花,五色繽紛的落在須菩提的身上,須菩提就問道:
“什麼人在散花呀?”
“尊者!我是天帝釋,因為你善說般若空理,我特來散花供養。”
“我默然宴坐,本無有說。”須菩提尊者回答。
“你既無說,我亦無聞。”
“那你為什麼要散花呢?”
“無聞無說,是名真說真聞。”
從這裏我們可以知道,成就辯才的菩薩聖者,並不是一天到晚在說食數寶,像須菩提本來沒有開口,而天帝釋說他般若說得好,無說而說,這才是真正的辯才!
辯才分有四種:一法無礙辯才--指名句文身能詮的教法,於教法無滯;二義無礙辯才--了知教法所詮的教理無滯;三辭無礙辯才--對於諸方言辭,能夠通達自在;四樂說無礙辯才--有以上三種辯才的智慧,能為眾生樂說自在。
除了菩薩尊者無言說法的辯才以外,像智者大師講說《妙法蓮華經》,三個月的時間才講了經題的一個“妙”字;像道生大師在蘇州虎丘山講經,能令頑石點頭;像觀世音菩薩對三十三種眾生,用十九種方便語言說法;像本經的譯者安世高法師,能通曉鳥獸的語言,能成就如上辯才,當然就能教化一切眾生了。
教化眾生的目的,是給一切眾生大的安樂。大樂,這不是說世間的五欲之樂,也不是用美酒、香煙滿足你的貪欲,換取你的信仰;所謂“悉以大樂”,乃是指能令九法界一切眾生遠離愚癡生死,出三界苦,證得涅槃的究竟大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