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物的文化內涵 【任宗權】




2010/01/15 17:58



 


分類:道教名論

2009/02/19 09:52


所謂道教法物,簡而言之即道教持道、護道、做法所用之物。道教法物歷史久遠,形式多樣,品種繁多,可謂豐富多彩。有的做工十分精細,堪稱上品。道教法物來自原始宗教以及早期禮樂祭天敬祖活動,早在南北朝劉宋時陸修靜就已對道教法物做了嚴格的規定,《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冊》卷四中的《奉聖儀制章》中就有關於“聖像寶座”、“龍牌”、“龜鶴爐”、“幡”、“蓋”等道教法物規範製作的詳細記載。道教法物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道教神仙信仰、靈魂永在、祈求大同、和平、普濟度物等思想觀念,它的形成是研究道教宮觀建築、教制、戒律等多方面歷史的有力佐證。道教法物文化又同傳統的繪畫、書法等藝術相結合,體現了道教獨特的審美及世界觀。道教法物是道教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試以分類介紹之。


 


一、道場用物


道教齋醮來自古代的禱神祭祀。宋玉《高唐賦》說:“醮諸神,禮太一。”道教齋醮正式形成可以追根到祖天師的“三官手書”和寇謙之的“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到了南朝劉宋時陸修靜演成大型分類齋儀,陶弘景又因齋設醮,制定出醮儀。從此道教法事綿延不斷,齋醮日臻繁多,道教法物也日漸豐富多彩了。


 


(一)法器


道教將做法用的打擊樂器稱作“法器”。道教迄今用的法器一般為鐺子、釵子(當擊鉸子)、鈴子、木魚、引磬、翁子、磬、鼓、鐘、鐃鈸等。屬純粹的中國古“鐘鼓之樂”。鐘鼓文化已在《道教鐘鼓文化內涵》中談過,此處不再介紹。


 


.


道場所用的磬有大磬、單磬及引磬。大磬置大殿的左上方。一般除監院、方丈叩首時用,平時很少用。單磬是放在經單上的小磬,一般用於交板連接及誦“天尊”處擊一響。單磬及大磬口上方邊緣多有圖案,稱為“萬不斷”。有的磬同懺鐘一樣,鑄有銘文或經文,以示莊重。引磬是上單主經者或殿主上供時引道、引叩所用之物。大一點的引磬稱為“翁子”,一般只有方丈或監院的使者持用。


 


.木魚


是道教重要法器之一,古時稱其為木魚鼓、魚鼓、或者木魚板。顯然是古人敲擊空木所發現的打擊樂器。道教刻之魚形,相傳魚類目不合睛,晝夜常醒,所以玄門用木雕刻成魚形,以便敲響時警惕大家不要昏沉懈怠。木魚作為敲擊樂器何時出現在道教,已無可考。


 


.鐃、鈸


《辭源》說:“鐃,中樂器也。周禮以金鐃止鼓。有稱小鉦,浮屠氏所用,出西域。鈸,即銅盔,本西域南蠻之器。


 


《辭源》記載說:鐃鈸,樂器,本名銅鈸,南齊穆士素所造,其園數寸,大者出扶南、南昌、疏勤等國。其圓數尺,隆起如浮區,以韋貫之,相擊以和樂者,今通稱鐃鈸。按《道藏·天皇至道大清玉冊》卷五中言:“鐃鈸,蚩尤驅虎豹與黃帝戰,黃帝作鐃鈸以破之……唐武后時……令道門亦有建陰陽醮者皆用之。”說明鐃鈸用於道教齋醮歷史頗早。


 


按《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中記載,道教上等樂為“三清天樂”,為“黃帝祀三清之樂也”。其法器達十九種,其中有包括吹彈樂器十四種。其為:震天集靈之鼓(豐鼓)、碧霄震空之鐘(洪鐘)、萬金錚從之鐘(架上十六應候之鐘)、群玉琳琅之磬(架上十六應候之磬)、瑤池靈明之鼓(扛鼓也)、達悃通真之磬(手磬)、玉霄紫金之鐘(金鐘)、玉清天球之磬(玉磬)、太昊鹹和之琴、琅霄遏雲之管、湘靈空清之瑟、太虛仙音之簌(似箜候而奏弦)、瑤台夜月之阮、檄龍命鴉之愫、青華瑤天之笙、玄洲洞靈之簫、嘯風淩雲之笛、靈龜嘯風之鼓(即劄)、枸台碧玉之板、震空冊霄之璈、葉和眾音之塤、保合太和之箎、五音翕和之祝、八音九成之敔。並說:“凡升壇朝真謁帝則用之,其行道誦經只用常日之仙樂”。


 


(二)法物


法事中高功做法祈請神將、召將、敕鬼等用物也稱之為法物。試舉例幾種。


 


.笏板


古時沒有紙張,人們要簡單地記點事情,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寫在竹木削成的竹片和木片上,狹長的叫簡,寬厚的叫牘。古人把隨身攜帶的竹、木牘專稱為笏。大概從春秋戰國開始廣泛使用。一直到唐宋,不過六朝以後,笏也稱手板。唐代,官吏都要持笏,這已成制度,公卿也不例外。一方面是為了議事時記事,一方面是為了遮面以防驚了聖駕。這種文化流傳到道教傳統中。古時笏分為“簡”、“圭”二種。


 


道教在祭禮五嶽時要“投龍玉簡”,簡上有符。有《救苦簡符》、《九幽玉簡符》、《神霄玉簡符》等,其書符皆有咒,如《神霄金簡》書符咒曰:


 


明梵玄景,開度窮魂。陰陽交象,火煉成人。大帝陽堂,號人靈君。魂生攝,九轉成仙。元歸身,混合百神。九門祿道,胎上玄。得澄無為。身騰紫雲。


 


其簡文皆有告文,如《九幽玉簡》中《告文》曰:


 


太上玉簡,九幽符命告下。羅豐九壘,五嶽重幽。據吏考官,冥司典吏。牛頭獄卒,監牢大神。拔度某神魂,永離長夜。出離九幽,得睹慈光。心神明瞭,證品仙階。冤仇和釋,上生大有之天,一如誥命。年歲次某月某日告下。


 


一般用玉或金做成的簡稱為圭。圭的檔次要高貴些,一般多為天神用物。《道藏·靈寶玉鑒》卷十九第四有《圭上朝真符》,為高功朝真謁帝時專用之圭。這樣的圭符一直流傳到現在。全真、正一二教在《玉皇大表科儀》中高功變身謁帝時則用此種圭符。


 


.香爐


香爐的種類很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中有“龜鶴爐”的記載:“丹陛上兩旁宜用,銅鐵鑄成,龜鶴二對為爐,凡建醮事焚香於內可以通仙靈,香氣可達上蒼。”


 


.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有“日月燈”,言:“凡殿兩楹之間必用魚魨為燈,以雲霞覆之,高聳於楣枋之間,左用紅以象日,右用白以象月。”


 


.神尺


按《道藏·道法會元》卷之一百五十七之《上清天蓬伏魔大法》中有《神尺秘旨》言:“造尺之法,用福地桃木或雷震棗木為之,擇甲子日造。准尺長一尺二寸,厚八分,闊一寸二分。正面三台七星罡,星指下書元帥……背上刊七星隱諱,三台北斗,星下元帥有令……左側太乙力士,右側二十四神,雕造畢,寫天蓬咒,用水調朱填篆,以降紗囊盛。”


 


.


道教《全真青玄濟煉鐵施食全集》中有《鐵圖式》,相傳為鐵師傳北宋道士薩守堅,薩守堅傳流至今。道教施食中以鐵裝米,通過高功作用,將鐵內的米祭成瓊漿,進而飽食幽魂眾。其上還須帖上封符,據說怕眾饑餓之鬼來搶食。


 


.印篆


道教印篆有佩帶及章表傳神二種功用。《道藏·道法會元》稱《雷霆都司符璽》:“元始上帝付授三洞飛仙五嶽丈人,其符璽皆玉為之。黃帝得之佩印登天,雷公風 後二 君得之相繼仙去。”在《魁台寶璽式》中言:“斯印在處,將吏護持,久久行持,鬼神不敢正視,凡所遇山川社稷神廟,城隍社令悉來迎拜,宜佩受之,以求靈焉。”道教印篆,乃五天真文,篆而成印,非世間印也。可除身中穢毒、令人聰明、保命護身、諸患無侵、名系仙籍、神異無比。


 


道教章函用印來自上古書簡用泥封以為信的傳統。如《道藏·道法會元》卷五十七中稱:紫光丹天之文……可奏上帝……可印符籙牒狀。其有投江河中,起龍發雨,印牒請風,能使舟航快急、發雷電,請晴雨雪、照千百殃出,感動天地神明,役風使雨,驅除神怪,誅斬妖魅。凡一切疾病以印印之立愈。《道藏》中關於印的記載很多,如《九天上章靈官印》、《飛玄三炁玉章印》、《三天內諱印》、《三天太上印》等。現通行正一教的印有《靈寶大法師印》、《正一大法師印》等,全真教多用《混元宗壇印》、《道經師寶印》、《雷霆都司印》等。


 


.令尺


令尺也稱令牌,《道藏·道書援神契》中言:“周禮,牙璋以起軍旅。漢,銅虎符,上圓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狀,背文作一坐虎形,銘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今召將用權杖,此法也”。《道教全真秘旨》中對令尺作法有嚴格規定,其一是選料,不可用槐木,棗木、柏木、松木、黃陽木均可,古人選雷擊木。一般長四寸,厚七分。


 


.規、缽


道教全真派傳戒時傳衣缽。衣即戒衣及規,缽即飯缽。


 


三壇大戒的戒衣各不一樣,即初真戒衣、中極戒衣及天仙戒衣。規是規範道人行為的尺度,戒規是戒子禮神、禮師時跪拜之物。一般用黃色或紅色,四周用黑邊,長方形,四角中一角內有紅色或黃色三角者為規頭。


 


.戒尺


《道藏·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中有《清規戒尺式》:“用木造闊一寸四分,厚四分,長三尺。”戒尺上有銘文曰:“法非此不行,禮非此不齊,德非此不修,人非此不恥。”


 


二、教事用物


道教在大型教事活動中用仙仗。如方丈、監院升座,傳戒授籙等活動。按《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中有十七種,其為肅清黃道之旆一對、昭告萬靈之幡一對、震攝百魔之幢一對,九皇萬齡之縷一對、三清神霓之旌一對、太微命靈之麾一對、太清極玄之幢一對(一面畫龍,一面畫虎)、五靈絳霄之節一對、九天伏魔如意一對、九霄雲翰之扇一對、玉羅慶雲之扇一對、神飆飛霞之蓋一對、破暗燭明之燈一對、丹霄神焰之燈一對、天衢玉霄之燈一對、丹鳳呈祥之輦(香亭是也)、神龍捧聖之輅。並說:“以上仙仗用竿寶蓋珠綢綿帛縷彩為之,務在裝盡整肅列於外壇,四面每朝步虛旋行之際,則道童各執仙仗和華夏吟,隨班旋繞皇壇之上。”如幡,道教的用法及式樣就很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言:“道教所用之幡以表天地人三才之象。”並說:“幡頂用桐梓之木為之上,用日月星辰雲霞內,畫天尊像於二,以表天也,腹書天帝之名,腳具用龍鳳,雨邊帶取象於手,皆以雲龍飛鳳為副之,取象於人也。腳亦用桐梓之木,畫山河大地,五嶽四瀆,取象於地也。”


 


道人日常所持之物,也稱法物,如雲遊用的棕蒲團、便鏟、緣瓢、引磬等,道人所戴的冠如黃冠、五嶽冠、星冠、蓮花冠、五老冠皆為道教法物範圍。


 


現在國外學術界很看重道教法物,道教法物往往體現了某段歷史時期的道教文化現象。 王宜峨 老師的《讓美國民眾步入道教藝術的殿堂》一文中詳盡地介紹了在美國成功舉辦道教法物及藝術展的盛況。道教法物的文化內涵還有待學者們進一步深入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