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14 講

2013/08/03 09:48



前行


首先思惟利益遍滿虛空的一切如母有情眾生,因此無論如何要得到所得果位之中,究竟圓滿的無上果位佛果菩提。要產生善良的心,如果產生善良的心的話,所做善行才能夠成為圓滿的果的一個原因,為什麼呢?因為所要得到的果---圓滿菩提,這個部份而言它是圓滿的,因此之故,它的因至少、最低程度要求,應當要有利他的想法,就是當利他的事情還沒有去進行之前,至少在它的前面要有利他的想法,這利他的想法是什麼呢?是指利益遍滿虛空一切眾生,這種想法應當要在內心產生的,如果這種想法在內心產生的話,所做的善行就能夠成為證得圓滿果的一個原因。


一般來講,原因的類型非常多種,我們現在要得到的果是圓滿的果,因此它的因也必須是圓滿的,例如自利的想法,自私自利這種想法所進行的任何大大小小的善根,將來所成熟的果報只能自己方面得到,自己方面所得到的一點小小的果報而已,除此之外不能去獲得圓滿的果,不能得到自他二利究竟圓滿的果,這不可能得到的。


所以果是究竟的果,這個果是一切善好功德都齊備,是無上究竟的果,沒有利他想法的善根是沒有辦法成為這種果的原因的,因為果是無上的、究竟的、是一切善好都齊備的,因此之故,因也要隨順著果是這種類型,所以因也應當是圓滿的。


所以圓滿的因是什麼呢?圓滿的因就要思惟利益到遍滿虛空的一切眾生,應當要有這種想法,這種想法在內心產生的話,以這種想法的威力之故,這個因就會變成一個圓滿的因,因此動機上要產生菩提心的思惟這是相當重要的。


如果說沒有這種動機的話,所做善行是沒有辦法做為證得無上圓滿菩提佛果的原因的,因此之故利他想法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有追求利他的想法在內心產生,而且以這個作為動機之後,來進行教法的講說跟聽聞,不管在何時我們進行的時候,大家都應該以這種動機來聽聞教法。


或許用這個比喻來講的話大家就更容易明白瞭解了,譬如說我有一個佈施的想法,一個能舍(捨棄)、佈施的想法,譬如說現在我有一個佈施的想法,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接著這個佈施想法的後面,我就去做這個佈施行為,我去做這件事情嘛,腦袋有這個想法,跟我去做真正佈施的這個行為,這二者將來會成熟出什麼果呢?將來下輩子會讓我得到好的財物受用,所以這二者會成為將來會成就財物受用的果報。


所以這樣分析,財物受用的果報它的因是什麼?它一開始、最開始的因是什麼呢?最開始的因是從我想要給他一個佈施,我這種佈施想法這個念頭開始的,可是以這種我想要給他作一個佈施這種想法開始之後,最後實際上得到利益的人是誰?是我自己啊。


為了自己得到利益,為了成熟出自己財物受用的果報。所以就自己成就財物受用的果報而言,它的最初引發的原因在利他的想法,在佈施的想法。所以這一世佈施的想法,是未來自己有一個好的財物受用的一個原因的,除此之外如果沒有這種認知的話,譬如說我心裏面想我現在要發大財,這種想法會不會成為我下輩子得到財物受用的原因呢?完全不會的。


下輩子要發財的原因,應該是我這輩子趕快對他做廣大佈施,好好的去幫助他,以這個想法跟這個行為之故,會引發成為我下輩子發財得到財物受用,除此之外,現在我心裏面想著我要發財、我要發財,這種想法根本不會給我將來得到財物的果報,這不是一個發財的原因的,因此之故,對於遍滿虛空一切眾生有利他的想法,這就非常重要了,假設沒有這種想法的話,將來不會得到無上的,徹底究竟的這種圓滿的果,這就絲毫得不到。


所以這個果如果要得到的話,應當是現在利他的想法,而且想要得到這圓滿的果,現在利他的想法不能夠只利益一位眾生、兩位眾生、應當遍滿虛空之一切的眾生,從這個想法來做為一個開始。所以說我現在想要成佛,心裏面有這種想法,但是把利他的想法丟掉的話,心裏想我要成佛,這種想法會不會成為證得佛果的一個原因呢?不會的。


我們現在心裏想說我要有這個財物受用,我要有那個財物受用,心裏面這樣想能不能得到呢?不會的,要想得到的話要從我現在能舍,能夠去做佈施開始。如果現在我不能夠舍、不能夠做佈施的話,心裏面只想到這個東西我也要,那個東西我也要,我也要發財,而沒有佈施想法的話,下輩子不但不能夠得到財物受用,反而這種想法會成為下輩子貧困潦倒的一個原因。不要說不能得到財物受用,這種想法不是得到財物受用的原因,而且還會遭致下輩子窮困潦倒。


所以因跟果之間關聯的方式應當好好來瞭解,因應當要跟一切眾生有所關係,就是利他,要產生這種想法。所以就圓滿菩提的因,因形成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因應當是思惟到利益遍滿虛空一切眾生的想法,從這種想法產生的時候就開始了,這個因就已經形成了。


所以當我們進行大大小小任何善行的時候,所進行的善行可不可以成為圓滿菩提的一個原因,可以、還是不可以?就看前面的動機,在前面動機的那個段落,利益眾生的菩提心這種想法是有?還是沒有?來做決定。如果有利益遍滿虛空界的一切眾生的這種想法產生的話,這個想法本身就是圓滿菩提的因,這個想法作為動機,所進行的行為、善業也是圓滿菩提的因。因此之故,在前面產生菩提心相當重要,所以我們在念皈依文、跟發菩提心文的時候,它的原因要好好進行瞭解,能不能成為圓滿菩提的一個原因,就看這個段落,就看發菩提心這個想法有、還是沒有來做決定,許多人不知道這一點,應該好好瞭解其中關鍵所在。


有些人他在念了發菩提心文以後,他內心還不瞭解圓滿菩提怎樣去進行,怎樣去得到它的,我們從前面講的比喻就可以知道了。前面講的比喻就是,如果沒有我要去利益他這種想法存在,只有我要從他那裏得到什麼?這種想法的話,這種想法不會成為未來財富受用的一個原因,這個不僅不能成為一個原因,還會阻礙將來得到財富受用,所以只是說我要從他那裏得到,而不是說我要給他,這種想法是將來發財的阻礙呢!


因此我們現在追求圓滿菩提的話,這個不是自己個人的利益,圓滿菩提沒有說利益我自己個人的想法,應該不是的,應該是利益遍滿虛空界的想法。假設只有利益我自己一個人的這種想法,這種想法不是圓滿菩提的因,不僅不是圓滿菩提的一個因,而且還是圓滿菩提的一個障礙,所以在發菩提心的時候,應當要對這個關鍵重點好好瞭解。


利益一切眾生想法的產生,這種菩提心是為了利益眾生我要得到圓滿菩提心,這是發菩提心的時候所談到的,所以得到菩提不是為了我。前面談到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要得到圓滿菩提,得到菩提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遍滿虛空的一切眾生,所以不是說我要得到什麼?而是說我能夠付出什麼?所以說利益遍滿虛空的一切眾生,為了眾生能捨棄,能夠人人至上,為了利益一切眾生,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之故,因此要得到圓滿菩提,我來進行這個事情---要追求圓滿菩提。不是為了利益我自己,不是為了我之故而得到圓滿菩提,而是為了其他眾生之故,我要得到圓滿菩提,如果這樣想的話,這會得到最大的利益。


但是我們通常都沒有這樣的想法,為了要利益眾生、服務眾生,我要得到圓滿菩提,我們通常總是認為自己好像可以得到很大的利益一樣,其實利益眾生的想法,廣大的利益眾生就是我們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但是我們都沒有這種認識,我們的想法好像是我一定要得到什麼,才能算是我的利益,而不知道我的付出,就是我得到的最大的利益。


前面的段落,不論在何時我們都念到菩提心發心的頌文,這發心的頌文對產生菩提心的動機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如果沒有任何發菩提心的動機,什麼動機都沒有,就立刻來進行的話,恐怕也是不太好,就最初發起菩提心念誦的時候,要把它的原因、內容、意義做一個好好的瞭解。如果說對詞句的意義根本都不瞭解,不但沒有利益而且還要吃虧呢!吃虧是什麼呢?吃虧就是有時候傲慢之心會越來越強烈,一般來講不瞭解佛法義理當然也是不好,可是學習之後也會產生弊端的,為什麼呢?因為廣為聽聞學習佛法之後,學習之後總是認為這個我已經瞭解了,這個是我的派系,學了這個法之後我可以把對方打敗,我還比他懂得更多,我比他還強,因此會想到說比起沒有學習佛法的人,我還更加偉大,一般來講是會這個樣子。


因為佛法總是跟下輩子有關係,所以當我們想到我的時候,想到一些東西的時候都是這輩子的東西。可是如果想到下輩子,當然想到下輩子就更加偉大,更加有價值了,所以想到我在學習佛法,我在學的是跟下輩子有關係的話,好像我學法時這個我,比起一般情況來講更加偉大,因為現在所學的法對下輩子有利益,因此跟下輩子的我有所關係,好像我在學習的時候,這個我又變得非常偉大,不管從有境的部份也好,或是從對境的部份也好,對境的部份---所學的法跟下輩子有關,有境的部分---我現在在學習下輩子的法,因此也是跟下輩子有關。不管跟有境也好、對境也好,這個我都變得被放大,變得非常的偉大,好像變得自己非常了不起,所以學習佛法之後有一種情況,我執會越來越嚴重,內心的煩惱會越來越多,這種危險不是說不會發生,它也是會有發生的可能。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會變成一邊學習佛法,佛法好像是使我內心煩惱發育的一個工具,去補助它、去滋潤它,使煩惱發育得越加強大,變成它滋長的一個順緣,變成它發育的一個工具,會不會有這種可能,這種危險發生呢?也有可能的。所以在最前面階段,念菩提心頌文的時候,不能夠瞭解它的意義,一邊學法而煩惱越強烈,我執越強烈,這個恐怕就不太好吧!好像是比起前面沒有學習佛法而言,學習佛法反而導致我製造出很多煩惱,製造出我執更加強烈,就變成未蒙其利、先有其弊,就變成吃虧了,這種情況是因為對學習教法的方式、方法,錯誤不瞭解,因此導致吃虧。


我們仔細觀察,有時候一個人窮困潦倒,沒有什麼身外之物,在身外之物都沒有的情況之下,我執不會引發的非常強烈,為什麼?因為開口說我的機會很少,都不太有這種機會說我怎麼樣,我怎麼樣,沒有什麼機會嘛!因為窮困潦倒,什麼東西都沒有。可是以後東西越來越多,朋友越來越多,房子越來越多,財富越來越多,這時候講到我,開口說我怎麼樣、我怎麼樣的機會很多了,所以我執會越來越強烈,所以引發我執產生這種外在環境變得非常的多。


因此內心的功德、學問也都是這個樣子的,內心可以運用到的功德能力,譬如說內心可以想到的朋友、老師,還有我四周的環境怎麼樣,這個跟我們內心有關---老師、朋友、還有四周的環境,所以內心跟外在的事物比較起來,當然內心是非常珍貴的。可是有時候內心也會因為受到外物的影響之故,我執會變得越來越厲害。因此會說我所學習的法,教導我佛法的老師如何,我學習佛法的時候,幫助我的是這個朋友、那個朋友,我學習佛法的時候,環境是這個樣子、是那個樣子,這些都是讓我執引發產生越來越多的,這些對境越來越多,因此我執就會引發得越來越多,比以前更加的多。


一般來講仔細想一想,這些都是讓我執減少的一個方便,我所學習的法、我的老師、我的四周環境、朋友等等,知道運用的話,這個都是非常好的方便、善巧---讓我把我的我執逐漸減少,應該是這個樣子。但是在不知道妥善運用的情況之下適得其反,反而由這些因素導致我的我執更加強烈。不管是我執也好,自己的執著也好,我們經常講我怎麼樣、自己怎麼樣,這些壞見逐漸增長,因此之故,由這些越來越強的壞見,會引發其他的煩惱,會引發貪嗔癡也越來越強,是不是會有這種危險存在?不是說不可能,會有的!因此這是受到外物影響,也會導致這種危險,這有可能會發生的。


因此之故在心經也好,在佛陀薄伽梵所開示的教法有很多---七菩提分、或者是三十七菩提分,所談到的四正念、四神足、四正斷、五根、五力、七菩提分還有八正道、還有二十一種無漏本智,開示這麼多的教法。還有開示四聖諦、十二緣起,所開示的教法內容很多,這個主要是針對我們的內心所要進行的實修。針對內心來進行實修的話,有所相關的法有很多,但是對這些有所相關的法,當我們應用而做實修的時候,如何使煩惱不會增長增廣,反而讓內心變得非常的純淨。就是前面所談到的了,就是這個我執、還有諦實的執著,能夠把它去除掉、或減少的話,就會變得非常的純淨。在《入中論》裏面所談到的,出世間的佈施、出世間的持戒三輪體空,在三輪體空之下所進行的佈施非常的純淨,在三輪體空的持戒非常純淨,三輪(三邊)都沒有諦實成立這種了悟。假設欠缺了這種了悟---三邊都沒有諦實成立,假設內心欠缺這種了悟,在沒有這種了悟的情況之下,所進行的佈施、持戒等等善行都有毛病的。因為受到諦實執著的束縛之故,所做的佈施、持戒等等當然算是善行,可是往往會引發推動我們內心的煩惱更加強烈,也有這種可能,這是因為還有諦實執著的束縛之下,會產生這種危險的。


問題:現在有人不准我來上仁波切您的課,然後我就失去在您面前學法的機會的話,我就會生起很想保護跟您學法的這種心情,這時候就是我執產生的一種狀況,那時候難道我要想說您也不是諦實成立的,然後我就算了,是這樣想嗎?我不懂所以請教仁波切剛剛那段話要如何運用到當我們在學法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為了不要執著的關係我該怎麼辦,才能又達到成佛目的又不會執著?我明明現在就很需要聽法。


仁波切以中文回答:我們是這樣子,譬如說唯識以下或者中觀自續派以下的所有的修行者,都有跟執著心一起修的,中觀應成派裏面也是有跟執著心一起修的,但是不可以說沒有修,還是有修。譬如說中觀自續派以下完全不懂空正見的正確見解,完全沒有基礎,所以他們修行的時候一定跟執著心一起修的,由執著心攝持這樣的修,所以他完全沒有清淨的修。


中觀應成派雖然對空性有正確的見解,但是有些證量仍不足,所以他們修行的時候,還是很多在執著心攝持之下修。當然這是一定要修的,他經過一段時間後,也一定慢慢越來越清淨、越來越進步,所以還是慢慢的這種執著心要清掉,但是比沒有修一定要好很多,這是一定要修的嘛!所以一樣的道理,這個執著心不是不可以而是有問題的,當然是有問題,但是這個沒有執著心學佛當然還是要學,比沒有學好很多,所以還是要學習,有執著心還是要學,但內心要很清楚這是有執著心,放棄這是還更不好嘛!


(不知所提出問題為何?)回答:(……)不是,執著心還是有,但是要自己瞭解這個執著心這是錯的。那要不要學習?這是要學習的,要看內心不要有那麼強烈的執著。這個執著跟欲求不一樣,欲求是要成佛上面的一個心,這是一定要有的,執著心它就是一個無明,有點心太偏掉了,這就是另外一個,欲求的心當然要有。(回答完畢)


產生這個善良的善心動機之後,這個可以得到將來的圓滿佛果,這是得到圓滿佛果的一個原因,但是所要得到圓滿的佛果,這個果位它是怎麼樣子的呢?我們經常提到要得到圓滿的佛果,圓滿的佛果是這樣子的,能夠在等至入定的情況下,仍然利益廣大遍滿虛空的眾生,這只有佛陀才能做到。如果我要得到這個果位這個是等至及後得完全混合在一起,如果我要得到這個果位的話,現在我要怎麼做?怎麼實修可以得到這樣的果位?能成就這樣的果位呢?就是要成就安止和勝觀二者配合一起來做實修,透過這個實修將來就能得到入定跟下座完全混合在一起毫無差別的這種果位。所以我們現在就有必要對於止跟觀雙運來做學習,如果要學習的話,當然首先要聽聞、思惟而去瞭解,把現在聽聞思惟這個瞭解,將來就能得到本至跟後得雙運這個果位,這個果位純粹只有佛才有這個能力,因此產生這個動機想法之後來聽聞這個教法。


正行:


我們所進行的段落---安止,安止裏面的加行、正行、結行,現在在正行的階段,正行裏面身體的威儀應當如何來做?正式說明觀修的次第是什麼樣子?是什麼樣的內容,現在在第二段,正式要講如何禪修了?


第二正釋修習之次第。安止正行來正式做實修的時候,這個內容怎樣做實修呢?諸道次第,多依辨中邊論所說,由八斷行,斷五過失,修奢摩他。諸種道次第---各種各類的道次第,這各種各類的道次第,是由佛尊阿底峽《菩提道炬論》傳承下來。歷代的弟子非常的多,他們都寫過非常詳細的注解,這些都是屬於道次第的書,所以歷代傳承下來各種各類的道次第,這個「諸」就是各種各類,道次第是各種各類的道次第。


佛尊阿底峽傳下來之後,種敦巴等等歷代傳承上師所寫的道次第的書非常的多,這些歷代的傳承談到安止的正行怎麼做實修呢?很多的道次第的傳承都談到了這樣做實修,應當根據慈氏怙主彌勒菩薩的《辨中邊分別論》所談到的內容來做實修,《辨中邊分別論》所談到的是有五種過失,把這五種過失斷掉的方式有八斷行,所以以八斷行斷五過失,這個是正確修安止的方便法門,這是一種方式。可是這個是指佛尊阿底峽傳承下來《菩提道炬論》之後,他的後代徒弟寫下各種各類道次第的書籍,這些各種各類道次第的書籍,在談到安止實修的方式,主要都是根據《辨中邊分別論》而來的。


善知識拉梭瓦所傳之教授,更于彼上加聲聞地所說六力,四種作意及九住心。,可是還有一個情況是善知識拉梭瓦所傳的教授,在大博士拉梭瓦所談的指導裏面,更於彼上加聲聞地所說就是前面《辨中邊分別論》這個實修方式,是一個基礎一定要有,在這個基礎上又加上了《聲聞地》裏面所談到的六力、四種作意及九住心的方式,又多出來、又多談了一些些,可見安止的實修方式就有這兩種情況了,從佛尊阿底峽之後所傳下來大多數的道次第的書籍都是根據《辨中邊分別論》來講,強調以八斷行斷五種過失,這是一種類型;第二種類型是大博士拉梭瓦又再更進一步說明,他根據《聲聞地》補充,又講了六力、四作意及九住心,就分成兩類了。


德稱大師道次第雲「四作意中,攝九住心及斷六過八對治行,是為一切正定方便,眾多契經及莊嚴經論、辯中邊論、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中觀宗三編修次等,開示修靜慮之方便中一切皆同。若能先住正定資糧,以此方便勵力修習,決定能得妙三摩地。現在傳說修靜慮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見此方便之名,若不具足正定資糧及無此方便,雖長時修定終不成。」可是後來大博士德稱大師他的道次第裏面又這樣講,他說九住心可以包括在四種作意裏面,而且可以用八對治的行為來斷六過,這個六過跟前面的五種過失一樣只是繁跟簡有點不太相同,昏沉跟掉舉算一項或者是算兩項,算一項的話是五過失,算兩項的話就六種過失,所以六種過失要去除掉的話,用八斷行來把它去除掉,是為一切正定方便,四作意裏面包含九住心在裏面,所以有四種作意、還有八斷行來斷掉六種過失,這一些是一切正定方便,這是修安止的方便法門。而且這個方式在眾多的佛經、《莊嚴經論》、《辯中邊分別論》、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還有中觀宗的三編修次第---蓮花戒論師《修次第初編、中編、後編》都開示修靜慮之方便中的一切,都是這樣作解釋的,德稱大師又是這樣作解釋的,這個解釋是順著無著菩薩《瑜伽師地論》來作解釋的,而且是隨順於蓮花戒論師的《修次第三編》裏面都是這樣子談的。


可見這樣子講的話,就分成三種情況了,一種是大多數的道次第根據《辨中邊分別論》來做解釋;一種是大博士拉梭瓦補充《聲聞地》的內容講了六力、四作意跟九住心,之後功德稱大師又把九住心歸納到四作意裏面,然後又變成了八斷行去斷六種過失,這個是功德稱-德稱大師的道次第裏面所談到的,就表示至尊仁波切把歷代傳承上師這些解釋,都詳細做了分析研究,從佛尊阿底峽《菩提道炬論》之後,歷代這麼多上師做了注解,他們裏面所談到安止的實修方式是什麼?至尊仁波切把它廣泛的做了一個瞭解之後,在這裏歸納做了一個解釋說明。


這三種類型裏面最讓至尊仁波切心悅臣服、最為折服的就是功德稱-德稱大師的主張,所以才特別在這裏引用,後面還會指出來,這個是講得最為周全的一個說法。就是從佛尊阿底峽《菩提道炬論》之後傳承下來,他的傳承噶當派後面就分裂成三派,噶當派歷代傳承下來的上師,寫的有關道次第的書籍非常的多,不過在佛尊阿底峽進入西藏之前,《菩提道炬論》傳出來之前,蓮花戒大師到達西藏,已經寫過了《修次第初編、中編、後編》,所以《修次第三編》已經有了,還有《五部地論》,《五部地論》比較有關係的是《大乘經莊嚴論》跟彌勒菩薩的《慈氏五論》,《慈氏五論》中比較有關係的是《大乘經莊嚴論》及《辨中邊分別論》,因此德稱大師所主張的都跟這些是相隨順的。


不僅是前面所談到的佛尊阿底峽的傳承解釋出來的道次第,甚至把在前面傳揚出來蓮花戒大師講的內容,還有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及《辨中邊分別論》的內容都給它包括在裏面,順著這個方式來做解釋。所以德稱大師的主張是一個接一個,各個間彼此緊緊相扣都有關係,而且還引用了佛經做解釋。所以前面談到了是為一切正定方便而且眾多契經,契經就是佛經-佛陀開示的佛經,還引用了很多佛經作為支持,而且補充了慈氏彌勒的《大乘經莊嚴論》及《辨中邊分別論》,還補充了無著菩薩的《五部地論》,還補充了中觀宗蓮花戒論師的《修次第三編》等等,把這些作為來源之後,來開示修靜慮的一切方便,所以德稱大師所講的修靜慮方便,把這些一語貫通,貫通在一起,所以至尊仁波切認為德稱大師解釋的最為完整,是解釋最為妥當、最為完整的。


三種類型裏面前面大多數道次第傳承,所談到根據《辨中邊分別論》來講,還有大博士拉梭瓦所談到的,之後就是德稱大師,這裏面德稱大師所談到的最為完整,因此應當以這個方式來修等持,所以後面就講了若能先住正定資糧,以此方便以此方便是說德稱大師所談到的方便法門,勵力修習,決定能得妙三摩地。,但是前面要先安住在等持(靜慮)的資糧,靜慮的資糧我們前面才剛討論過,修靜慮的資糧有六項,把這六項全部都齊備,正定資糧齊備之後,以此方便就是現在所談到觀修的方式,在這觀修的方式上勵力修習精進努力做實修的話決定能得必定能夠得到,必定能夠得到等持的,就是說如果不靠這個方便就得不到了。


前面說有六種資糧,這個要齊備,齊備之後還要把這個禪修的方便好好努力,就能夠得到等持。因此之故,假設六種資糧都不齊備,我看看書的內容知道怎麼修,我就去修的話,是不能夠得到等持。


總之現在這裏大家所要瞭解的,就是德稱大師對《菩提道炬論》做注解,而開示靜慮---安止的實修方式。因此之故,德稱大師所做的注解,當然是以《菩提道炬論》做為他的基礎,可是在這個基礎的上面,當德稱大師去做解釋的時候,又把《菩提道炬論》的內容補充解釋了很多,譬如說在前面蓮花戒大師的《修次第初編、中編、後編》補充進去做了解釋,在蓮花戒大師的前面,他所根據無著的書的論典又把它補充進去,但是聖者無著寫的時候,他的根據是什麼?就是慈氏彌勒的書,所以把慈氏彌勒又引用進來,慈氏彌勒又有根據,根據什麼?是佛經嘛!所以又把作為根據的佛經又引用進來,所以一項解釋,這一項根據是什麼又做了解釋,那一項根據是什麼又做了解釋,溯本追源一項一項解釋上去,因此解釋的非常完整,前前後後完全貫通。這就是為什麼至尊仁波切對德稱大師所做的解釋,內心非常的佩服,因此這裏來講述安止的方便法門,也是根據德稱大師所做的解釋,以這個作為基礎,來做解釋說明的。


即使德稱大師講到修定的方式,這麼完整、這麼殊勝,我們去實修的時候,前面的六種資糧還是要齊備。如果在這六種資糧都齊備的條件之下,再把這完整修定的方便法門實修的話,是可以得到等持,六種資糧都不齊備,冒冒失失去進行修定的方便法門,也不會有什麼成效的。


大家對前面這段文字的內容,應該要產生明確的瞭解,就是德稱大師的道次第中,談到四作意中攝九住心,斷六過要靠八斷行,是為一切正定方便。接下來眾多契經契經是佛陀所說佛經的意思,再過來就是《大乘經莊嚴論》及《辨中邊分別論》,這是彌勒五論的兩部書,是怙主彌勒的著作,再下來就是無著菩薩的《瑜伽師地論》,這五部地論是聖者無著菩薩所寫,再過來是中觀宗三編就是《修次第三編》,蓮花戒阿闍黎所寫《修次初編、中編及後編》,分別是這幾位上師所寫的了,這裏面之所以把這些書籍寫在這裏,是因為彼此之間都有關係,蓮花戒大師他寫《修次第三編》的時候有一個根據,他根據的法源是什麼?就是聖者無著,聖者無著寫書的時候,又有他的法源根據,根據誰呢?慈氏彌勒,慈氏彌勒講說教法,又有他的根據,根據佛陀所開示,所以又有佛經,所以是有他的根據之處,根據前者、再根據前者、再根據前者,因此之故才有這裏所談到的內容,為甚麼這裏會講到眾多契經以及莊嚴經論等等,就是要講到他的根據。


接下來要講甚麼內容呢?現在傳說修靜慮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見此方便之名,現在這個時代傳說的修靜慮之甚深教授---許多許多小冊子,當時流通了很多小篇文章的小冊子,這些小冊子談到這個瑜伽的實修法、那個瑜伽的實修法很多,這種流通的小冊子很多,可是在流通的小冊子裏面,就我們前面所講從佛經開始,到聖者無著、到功德稱大師所提到的,根據一位元聖者、再根據另一位元聖者,傳承非常純淨所傳承下來的完整方便法門---修安止的完整方便,這些內容很奇怪的,在現在所談到的修靜慮甚深教授之中全部都沒有看到。


現在流通很多了很多小冊子都非常有名氣,這些流通的小冊子說我現在所說的這些法,都是甚深的修法、都是很有名氣的,可是看他的內容全部都沒有根據,就我們前面談到這些佛經、莊嚴經論等等的這些根據,在裏面都沒有,而且在傳承裏面談到的這些修定的方法,四作意攝九住心、八斷行斷六過,這些名稱在裏面也是沒有,但是又說這些教授非常有名、又廣大流通,若不具足正定資糧及無此方便,雖長時修定終不成。而且前面談到修定的資糧也沒談到,在許多的甚深冊子裏面也沒談到,直接就談到觀修的方式。修定的資糧、修禪定的處所應該如何、少欲、知足、持守清靜的戒律,這些也沒有談到,這些沒有談到之後直接就講禪修的方便法門是甚麼。如果不具足這些資糧,而且傳承留下來的這些方便法門也沒有,如果這個樣子的話,就算你把他們的靜慮,經年累月長時的實修,也不會得到等持的。


前面談到現在傳說之甚深靜慮教授,這個是德稱大師所談到的,所以那裏談到的現在應該是他的時代,所以不是至尊仁波切-宗喀巴大師所談到的,這是引用德稱大師的道次第裏面所談到的,所以應該是德稱大師談到說他們怎麼樣,應該是德稱大師他們那個時代,但是德稱大師的道次第這本書可能非常少有,仁波切說他也沒有見到過,達賴喇嘛聖者仁波切曾談到,赤江仁波切曾經看到這本書,可見這本書大概非常稀有、很少看到,所以在德稱大師道次第書裏面談到,現在這個時代應該是他的那個時代,傳說很多修甚深靜慮的小冊子,這裏面怎麼怎麼樣談到很多,可是很多以前的大博士,所談到的全不見此方便之名就是歷代傳承下來修定方便的方法,還有裏面很多內容,奇怪這些小冊子裏面都沒有談到,而且修定一定要靠修定的資糧,但是現在這些小冊子裏面也沒談到,若不具足正定資糧及無此方便,雖長時修定終不成。所以德稱大師特別談到,這種實修方式想得到等持,就算長時間實修也不會有效果的。


至尊仁波切-宗喀巴大師,引用德稱大師的這段話用意何在,就是要非常決斷,德稱大師所講的內容是非常肯定的,德稱大師一定把傳承以來的修定方便法門,做了一個通盤的瞭解,把當時的情況做了一個通盤的瞭解,所以才講這些話。所以一定要非常的肯定,他講的一切內容,之後順著他的內容來做解釋,所以底下至尊仁波切就講了此語是于諸大教典修定方法,得清淨解。,這是至尊仁波切他講的,此語是德稱大師他講的話,德稱大師所講的這些話一定是他對歷代以來所傳承教典裏面,修安止的方式得清淨解就是通盤的瞭解,而且是純淨的瞭解,而且是非常肯定決斷的瞭解,所以應當順著這個方式來做實修。


底下又總三乘修道次第這個部份才是至尊仁波切講自己的主張,提到他自己的主張,因為從這句話開始的前面,講了許多修安止的方法,不過修安止的方法裏面,是談到歷代以前修安止的書怎麼怎麼講,以前的博士怎麼講,這些都是講以前的人。從這裏又總三乘修道次第,無著菩薩于五分中極廣抉擇,故彼為最廣開示修行之論這個就是至尊仁波切他要做一個解釋了,他要詳細來做一個說明,詳細說明的時候,前面不是談到很多修安止的方式,慈氏怙主也曾開示過,聖者無著也曾開示過,蓮花戒大師也曾開示過,這麼多書去討論它,這裏面就屬聖者無著的書討論的最為廣大,所以說於五分中極廣抉擇聖者無著的書討論最為詳細的,聖者無著的書討論最為詳細,這我們也是可以瞭解到的,為甚麼呢?因為談到傳承的時候,廣大行道次第的傳承來源,就是根據聖者無著的論典,甚深見道次第的傳承來源,是根據怙主龍樹的書,因此之故,我們當然知道聖者無著的書裏面,當然對廣大行道次第的這個部份解釋最為詳細,所以談到總體來講三乘修道次第,當然是聖者無著解釋的最為詳細,這些內容是他講解最多的。


聖者無著主要的書是《五部地論》,《五部地論》的極廣抉擇講的非常詳細,然於一處廣說之事,余則從略。止觀二法,攝抉擇說于聲聞地應當了知,故聲聞地最為廣者。可是聖者無著所寫的書,《五部地論》有一個情況,就是一個專案在這裏講的非常詳細之後下面就不再講了,別的地方都不會再做解釋,所以他的習慣是這個樣子,在這裏講了別的地方就不講,所以在這個地方非常詳細講完了,別的地方就非常簡略都不講。因此之故在聖者無著談到止觀二法安止跟勝觀的修行方法,在《五部地論》的《攝抉擇分》裏面講到說:這個《聲聞地》裏面講過了,你看《聲聞地》就好了,意思就是指說止觀的修行方式,在《聲聞地》裏面解釋的最為詳細,這一點一定要先肯定一下。


就至尊仁波切指出來了,歷代大博士寫過那麼多書,這裏面聖者無著的書講道次第講的最廣大,但是我們現在要討論止觀,聖者無著的書裏面又從哪里去看呢?聖者無著寫書的習慣是一件事情在這裏講的非常詳細,別的地方他就不再講了,不再重複的講了,沒有必要。聖者無著開示止觀的書,我們要去哪里找?就在《聲聞地》講的最為詳細,因為在《攝抉擇分》裏面討論到說:你去看《聲聞地》就知道了,就表示止觀的部份《聲聞地》講的最為詳細最為廣大,所以從佛陀薄伽梵、慈氏彌勒、聖者無著及歷代傳承祖師傳承下來,在這裏面講止觀的書這麼的多,講的最詳細、最深入的就是《聲聞地》---這個段落要講的就是這個內容。


慈尊則于莊嚴經論辨中邊分別論,說九住心及八斷行,獅子賢論師蓮花戒論師寂靜論師等,印度智者隨前諸論,亦多著有修定次第,又除緣佛像空點種子行等,所緣不同外,其定大體,前諸大論與咒所說,極相隨順。尤於定五過失及除過方便等經反較詳,這裏開示聖者無著講述的最為廣大,是不是慈氏怙主就沒有開示了?有啊!慈氏怙主也有開示。所以底下要講的,聖者無著的《聲聞地》講的最為廣大詳細的意思,其實慈氏怙主則於《大乘經莊嚴論》及《辨中邊分別論》中也有開示,開示了九住心以及八斷行的實修方式,所以慈氏怙主也曾經開示過的,由慈氏怙主傳到聖者無著,聖者無著以後的情況是怎麼樣子呢?底下要談到,大博士獅子賢、蓮花戒論師、寂靜論師-寶座寂(祥帝巴),在聖者無著之後,印度歷代的大博士獅子賢、蓮花戒以及寶座寂(祥帝巴)等等,印度的大博士隨前諸論隨著前面慈氏怙主的著作、聖者無著的著作亦多著有他們也寫了很多的書,從獅子賢、蓮花戒、寂靜論師等等他們也寫了很多的書,亦多著有修定次第也寫了很多修禪定次第的書,這些書除了緣取佛像、緣取空點(明點)、緣取種子字的形像等等所緣不同之外,其定大體修定的大致內容,前諸大論與咒所說,極相隨順。前諸論典與密咒乘門的極相隨順幾乎都是一樣的。


前面所談到修定的次第講的很多,這些都是屬於經教乘門的部份,但是在密咒乘門修等持的方式,還是八斷行對付五種過失、四種作意攝九住心,但是所緣的對境就不太一樣了。前面談到印度大博士所談到的這些內容不管是顯教乘門的部份、或密咒乘門的部份,談到修安止的時候,根據的都是慈氏彌勒、聖者無著等等歷代傳承下來的,只是所緣的對境不太一樣,所緣的對境就是緣取佛像明點等等,不僅如此其定大體,前諸大論與咒所說,極相隨順。尤於定五過失及除過方便等經反較詳大體上以修定而言咒乘談到也是這個樣子,不過尤於定五過失及除過方便等,顯教乘門反而還要更加詳細,在佛經之中討論到八斷行斷五種過失這個部份,經裏面討論的還要更加詳細。


所以就對境而言,密咒乘門講得多、講得不同,如緣取佛像等等,可是在禪修的方式而言,經裏面講的最為廣大詳細。所以前面談到慈氏怙主、還有聖者無著這些內容,都是屬於顯教乘門(經教乘門)的方便,而且他們來源都是根據佛經。所以在佛經裏討論到這個部份的時候,討論的非常詳細,比起密咒乘門而言,佛經裏面討論到八斷行、斷五過失等等,這些內容還要更加多、更加詳細。因此之故前面不是談到德稱大師說到:眾多契經及《經莊嚴論》及《辨中邊分別論》等等,也是談到佛陀在佛經裏面講的很多。


前面這些是至尊仁波切提出自己的觀察,在他的觀察研究裏面,前面情況是甚麼樣子,所以他把它說了出來,前面談到很多項,歷代傳承祖師一代一代如何如何。根據他的觀察來看,所以至尊仁波切提出自己的研究心得,聖者無著的書談到甚麼內容,慈氏怙主的書談到甚麼內容,歷代追隨的大博士們,他們又寫了甚麼等持實修的的法門,而佛陀所開示的佛經,跟密咒乘的典籍是怎麼樣子,這是至尊仁波切詳細作了研究、通盤瞭解之後,做了一個說明。


之後然能依彼大論修者,幾同晝星。將自心垢責為論過,謂佊唯能開闢外解,妄執開示心要義理別有教授。能夠依照大論上來實修的,就如同白天的星星一樣,前面已經做了審慎的觀察之後,前面不是有歷代前前聖者寫了這些書,講了這麼完整修等持的方便法門,可是到了現在依照這完整的方便法門來做實修的人,就如同白天的星星一樣稀少,很難看到的。不僅如此還將內心的污垢,反過來怪這些論典有過失,那些論典有甚麼過失呢?說這些論典只是開闢外解開闢外在一些瞭解而已,妄執因此錯誤的瞭解,認為開示心要義理開示內心的實修方式別有教授還有別的書,於彼所說修定次第,正修定時,竟為何似,全無疑惑。對這些小冊子裏面所講怎麼怎麼去修等持、修禪定的方法,都沒有發生疑惑,沒有去懷疑過。


前面談到佛經,再過來慈氏怙主、聖者無著歷代都有傳承下來,修禪定的方便法門,可是真的照這樣來作實修的人,就像白天的星星很少的。不僅如此,有些人因為自己的毛病、劣慧---智慧淺薄之故,去看這些大論,對大論中所講的正確的禪修方式,講的很深奧不能夠瞭解,因為自己的智慧淺薄這個毛病之故,去看不能瞭解,就說這個大論根本就沒有用處。實修的方式應該是怎麼樣?就開始去尋找有很多小冊子,就前面談到過的,現在傳說修靜慮之甚深教授中,全不見此方便之名現在有很多名氣很響亮的甚深的口訣,這裏面討論到修禪定的方式是甚麼?開始去尋找認為這些是好的實修方式。


所以真正正式去付諸行動作實修的時候,以前歷代前賢博士所寫的大論不看,怎麼去禪修呢?所以去找這些小冊子,小冊子裏面所談到的內容,修等持的方便法門,內容是如何如何?去看裏面怎樣實修?談到甚麼也沒有發生疑惑,也不會去檢查的,這裏講的跟我們現在的情況也是一樣,我們現在是學習廣論,可是修安止的時候,應該怎麼去實修?也沒有仔細去看廣論裏面安止的實修方式是甚麼?之後就開始覺得:耶!好像應該還有另外的實修口訣,另外實修口訣在哪里呢?在網路Internet裏面,所以把網路打開來找找看,裏面一定有人在講甚深的禪修口訣,到各處去尋找好像這小冊子一樣,對裏面所講的實修口訣,也沒有發生疑問,對他講的方式內容是甚麼,沒有發生疑問,現在的情況就變成是這個樣子。


這裏談到修等持的方式,應當外道都共通的,就是外道修等持的方式講的很多,當然內道也講的很多,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有的也不是外道、也不是內道,但它也講很多禪修的方式,這是中間派,也不是外道、也不是內道---中間派,它也講禪修的方式很多很多。所以在古代應該也是這個樣子,就是外道也有很多小冊子---小小的書,它裏面也講禪修的方式是如何如何,應該也是很流行,很多這種情況,這些內容實際上至尊仁波切都完全瞭解,這裏面所談到觀修的方式他也知道。現在廣論裏面所要談到的實修方式,就不是這個樣子,因為現在所要談到的實修方式,是能證得佛果的方便法門,因此之故,恐怕外面這些小冊子所談到的實修方式,恐怕就沒有這個目標了,就是一些市面上所流行的禪修方式,可能身體上得到一些快樂,或者是祛除一點點疾病痛苦,這個可能有幫助,但是這裏談到實修,是想要得到佛果的方便法門,這些市面上所流通的小冊子,所談到的禪修方式,大概沒辦法達到這個目標。


因此之故,這裏所談到的實修方式,完全是順著歷代的大論來講,順著這個方式來講,才有很廣大的利益,所以要根據傳承大論來做解釋。各種的禪修應該都有它的利益,譬如說去除疾病,作禪修、觀修去除疾病,外國不是有Healing(治療)疾病,有些禪修可能讓你只是治療疾病,有些只有這個用處而已,可是除了這個用處之外,這能不能達到解脫成佛?那就沒有了,所以外道的禪修方式,也不能達到這個目標,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只有內道的禪修方式。


所以對這點至尊仁波切瞭解之後,就說我們這裏所要談到的內容,然此教授一切修行,前後皆取大論所出,故于此處修定方法,亦取大論而為宣說。這裏所談到的一切內容就是《菩提道炬論》裏面所談到的方式,這些禪修的方式,此教授就是《菩提道炬論》,裏面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