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6 講
聞法意樂
我們想要得到的是佛果,因此熱切追求佛果。現在我們去學習且得到它,但是,所要得到的佛果是等至和後得二個階段,同一本質而反體各異。能夠在同一個時間就安住在這二者上面,這個果有這個特色存在。因此,現在我們隨順著果的情況下,應當把止觀二者雙運做實修,就非常有必要了,這是在觀修的道上面,應當如此配合。
因為果是等至和後得雙運之故,所要觀修的也應當是止觀二者雙運,以這樣的道來做實修,那麼將來得到的果也會等至和後得雙運的本質。否則就不能說是同一本質,那這個果就得不到了。這是上次我們引用《大涅槃經》的句子所做的解釋。當然我們現在沒有進入正式的道路之中,我們還沒有到達這個程度,去做止觀雙運的實修。可是我們現在也都有隨順的觀修,隨順止的觀修;隨順勝觀的觀修。
譬如我們好好的攝心,內心會有一個自主的力量,去控制自己的內心,這個我們也都在學習,這是隨順的安止,在能夠控制內心自主攝受的情況之下,再去分析煩惱。瞭解煩惱是假的,而且去分析煩惱執取對境的方式是什麼?它成立的道理何在?想一想它的對治法門,這都是屬於隨順勝觀的觀修,這些都是我們現在可以做的。
就這一點而言,至尊大主宗喀巴大師,特別講了後面二個波羅蜜,即六度之中,個別又講了後面二個段落,就是當我們在《廣論》進行聞思修的時候,即使在現在這個段落,我們也可做到隨順的安止和隨順的勝觀。在這個段落,我們先學習,將來能夠成就正式止觀雙運的實修,在究竟上,能夠得到等至、後得雙運的佛果,產生這個動機之後來學習教法。
正講
我們所講到的段落,是第四項「理須雙修」。止觀二者都要學習,這是有必要的。引用的經文是《修次中編》《大般涅槃經》《月燈經》來說明。經論裏談到止觀的作用力何在?觀者它能夠讓我們不會受到妄念的傷害。首先要令所緣能夠達到不動搖,這是安止的作用。之後,從勝觀去做分析這些妄念從何而來?從煩惱來,煩惱從惡見來,因此要把惡見斷滅掉就必須雙修,所以如何讓安止堅固性、穩定性還要更強烈。
(341頁倒數第二行)《大般涅槃經》談到「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別風不動心故,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永斷一切諸惡見網,做為推論的根據,之後會得到一個效果,不為他破。這是把惡見全部都滅掉,把一切顛倒的邪見、惡見都滅掉。後面很多妄念都是從很多煩惱來,煩惱又從何而來?基本的是惡見,所以假設能把惡見斷掉的話,它的效果,就是不會被它牽著鼻子走。因此自己產生勝觀,能夠將顛倒惡見斷掉,知道它是煩惱的根本,而根本斷掉了當然不會產生煩惱。沒有產生煩惱,分別風不動心故,因為煩惱就是分別妄念風的根本之故。這個部分用《大般涅槃經》說明,後面用《月燈經》的經文,做一個支持說明,這是上星期的段落。
在《月燈經》的前面談到由安止力之故,令心不被妄念所動搖,所以勝觀能夠把他淨化,把他滅掉,然後在再引用《月燈經》經文內容,來做一個補充說明。勝觀裏面談到安止和勝觀的禪修,有關這方面,我們簡單做一個瞭解。
在《月燈經》裏面同時有幾種解釋,就知道各自有各自的成效,引用《月燈經》做出一個支持的論據,雖然說理須雙修,怎麼修都要修對,他的效果不能混在一起,這一點我們要把他區分的清楚。
因為止和觀,各自有各自的成效。勝觀的成效,就是滅掉我見等見地的煩惱。但是,我們為什麼在這裏只談到「見地的煩惱」,而沒有談到什麼叫「非見地的煩惱」呢?
因為勝觀的成效,主要是要滅掉惡見、壞見、邊見這方面的煩惱,而不是要滅掉貪愛和瞋恚等非見地方面的煩惱。見地的煩惱,是見地性質的煩惱,屬於勝慧類型的煩惱,它對於對境有判定抉擇的能力,而不是依著習氣來感覺。但非見地的煩惱它不屬於勝慧類型,它不需要依於對境來判別這是什麼?這不是什麼?它沒有抉擇能力,而只是依習氣來感覺高興、不高興,或者喜歡、不喜歡,並不是對這個對境先判別之後才有的覺受,這是非見地的煩惱。但是見地的煩惱就比較堅固了,因此我們把煩惱分成見地的煩惱和非見地的煩惱。
一般來講,見地的煩惱是由壞見而來,而壞見就是我們心裏面想的:我啊!我啊!如果我們要把壞見做一個界定、定義的話,就是執著心裏所認為的我和我所,是可以不必靠任何其他者就可以單獨存在的想法,結果會分成我的…我的…,這樣就可分成我執的壞見跟我所執的壞見,也就是執著我和我所可以成立的這種想法,分成這兩種壞見。
對於未成安止(未成奢摩他)之前,所有的抉擇慧、觀察慧等,觀察分析無我的意義在內心會動搖,就像風中的蠟燭一樣,如此就無法達成勝觀,也就是沒有安止,就不能成就勝觀。但這不是說,在沒有安止之前,就不會了悟,只是在安止之前的了悟,就像風中蠟燭一樣,沒有固定明晰的無我影像。
無我義很明晰的出現是什麼時候呢?見道位。不要說無我的意義要明晰出現,連義總都不能明晰,所以無我影像是不明晰(在得到勝觀之前)。無我的意義明晰時,是見道位;無我的義總明晰時,是加行道的時候。所以要到加行道,緣取無我產生的勝觀,這個時候義總才會明晰的出現。這句話的意思是指,因為欠缺安止的力量,使內心完全不動搖,因欠缺這個力量之故,所以勝觀不可能達成。若是勝觀達成,就是緣取無我義總會非常明晰的出現。但,現在缺少安止堅定不動搖的力量之故,勝觀是不會達成的。
無我的義總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觀修無我的時候,對境當然就是無我,但義總的意思不是只有我們觀修對境無我這個項目而已。在觀想的時候,首先我們的內心,透過第六意識來做觀修,因此它不是現量,是運用妄念分別心去觀修無我的意義,而且這個觀修並沒有直接接觸到對境無我,而是我們的內心(意識的分別心),首先去製造一個無我,內心先思惟無我的意義是什麼?所以第六意識的分別妄念先造出了一個無我,等於它製造出來一個無我,之後緣取自己意識分別妄念所製造出來的無我,緣取這個無我當做觀修的對境,來進行觀修,這個所觀修的物件,稱之為義總。
這是不是正式無我這個對境呢?不是,這是在我們觀修無我的時候,跟對境中間好像有一個媒介擋在那裏,用我的內心第六意識,分別妄念先造出一個無我的意義,做為緣取這個無我意義來進行觀修,僅僅只是這個樣子而已。不是正式無我這個對境來進行觀修的,好像一個代替品,一個阻擋者擋在那裏一樣。我們觀修的對境,是我內心思惟把它製造出來之後,就說這個就是無我啊!然後緣取這個意義來做觀修,這個稱之為義總。
這時候這個義總還不明晰,所緣取的義總什麼時候會明晰呢?必須得到勝觀的時候,所以第六意識分別心先思惟無我的意義是什麼?製造出來一個無我的意義,之後再緣取這個無我的意義來進行觀修。
在觀修時,因為內心還沒有得到安止,內心不能夠毫無動搖,內心一直在動搖的情況下,不能夠好好去抓住無我的義總,因此這個無我的義總也不能明晰的出現,這個觀修所緣取的物件,我們稱之為義總。什麼時候所緣取的義總能夠很明晰的出現呢?必須要得到勝觀的時候。當得到勝觀時,緣取這個無我的義總,這個時候它才會非常明晰的出現。
義總最初不會明晰出現的。最初觀修無我的時候,當然都是在我們內心妄念之中形成一個無我的義總,之後緣取這個義總來做觀修,就算不能真正緣取無我,只能緣取內心的義總來做觀修,這個義總還是不會明晰出現,原因何在?因為心不斷在動,心動來動去,這個義總不會明晰出現的,這是因為沒有成就安止之故,這裏講的就是這樣子。這個段落因為沒有成就安止,內心動來動去,所以義總也不會明晰的出現。
「若成止後而善觀察」,如果成就安止之後,用別擇慧來進行觀察分析,「則已滅除極動過失」,這個時候,心動來動去的過失就滅掉了。「方能明瞭無我影像(義總)」,已經得到安止,義總才能夠明晰的出現。
廣論裏面所談到的,表示要使義總明晰的出現,這時候,安止如果已經得到的話,那麼義總能夠明晰出現的條件已經齊備了,這就是說明勝觀一定要靠安止的力量。無我的義總要明白出現的時候,心必須不動搖,而且能夠明白的去照亮無我的義總,還能夠去緣取無我的義總,讓它明晰出現,這裏面又分成兩項。
因此之故,毗缽舍那—勝觀。勝觀是不散動心,是從無分別安止而產生的,可是通達實義不是從安止而產生。譬如說,燈能照色,這個要把它區分清楚。這是緣取無我的義總,之後,義總明晰的出現,就這個明晰出現而言,內心不搖動,這個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說內心搖動,無我的義總當然不會明晰出現,所以內心不能夠搖動。可是能明瞭無我的義總,是靠安止嗎?不是的,這是靠毗缽舍那—勝觀本身了知的力量。
什麼是什麼的成效應區分清楚。義總產生的時候,如緣取無我的義總,之後會有不動亂的勝觀。勝觀是不散動心,義總就能夠明晰出現,這時候的勝觀,它本身當然不動搖,就這個堅固不動搖能夠安住而言,這是安止的效果。前面已經講到安止,安止的效果。哪一個部分不是安止的效果呢?能夠了知對境的部分,這個部分不是安止的成效,安止的成效就是不動搖;能夠了知無我的意義這個部分,並不是安止的成效。
可見,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兩個段落來做說明的。就是成就勝觀的時候、跟成就勝觀之前修安止的段落。成就勝觀之前當然也修安止,修安止的時候,也成就了安止,之後去緣取無我的意義。
修安止的時候,還是在修安止的段落,這個時候緣取無我的意義,就是再三去分析對境,這是勝觀,這個時候,不管你怎麼去分析對境,義總也不會明晰出現。後面的勝觀,真正已經成就的時候,義總就會明晰的出現,所以義總明晰出現,是勝觀得到成就的時候。
勝觀成就之前(還在修安止,安止還沒得到),就算你對無我的意義怎麼去分析它,對境不會明晰出現(義總也不會明晰出現的)。意思就是指,我們一開始去修無我的話,緣取無我的義總,之後你再三分析,分析很久之後,這個義總會不會明白出現呢?根本不可能。為什麼呢?因為沒有得到安止,就表示順序錯誤了。因為沒有安止的力量,儘管你對無我的義總再三分析,它也不可能明白出現的,為什麼呢?因為心不斷搖動之故,因此義總不會明晰的出現。
在成就勝觀之前,也要靠安止,如果安止的力量不夠,當然你也可以去分析無我的義總,但是不管你怎麼分析,它都不會明晰出現的。所以分成兩個段落,一個是勝觀成就之前;一個是勝觀成就之後。
勝觀成就之後,這個義總很明晰的出現,勝觀成就之前,義總是不會明晰出現的,這時候安止的力量不夠,可是到了勝觀成就之後,義總會明晰的出現。當義總明晰出現時,包括兩個部分,首先對境本身絲毫不動搖,其次是對境的義總明晰的出現,就分成這兩個部分。
其中所緣取的對境、無我的義總,這個部分沒有絲毫的動搖、不會亂動、不會動搖。不散亂、動搖這個部分,是什麼的效果呢?是前面修安止的效果,這是一個部分。因為靠著前面安止的力量之故,能夠使緣取對境的時候,達到不動搖這個效果之故,因此義總才會明晰的顯現出來。
就義總明晰的這個部分而言,義總明晰的出現,就表示對這個對境很明白的瞭解,這個了知的部分是勝觀的成效。所以要把它分成二種,這是勝觀成就之後,緣取無我的義總,產生了勝觀。
無我義總明晰的出現,這個明晰的出現裏面就要包括不動搖的部分,因為不動搖之故,義總才能明晰的出現。這個不動搖的能力從何而來呢?因為修安止的成效,之後,義總又明晰的出現,就表示對它的了知,對義總有一個了知,這個了知是什麼力量呢?就是修勝觀的力量,所以把它分成這二種。
當然,我們可以這樣子講,止觀二者互相依靠、互相依賴的。就是,要使義總明晰的顯現出來,前面首先要達到不動搖,靠著不動搖,就能夠幫助這個義總,讓它能夠明晰的顯現出來。不過,義總之所以能夠明晰,這部分是不是由安止而產生的?那就不是了。所以當義總明晰出現的時候,要把它分成兩個區域(或兩個成份),就是緣取無我的意義和義總,但是義總有明晰的出現。所以在它明晰出現的當時,其實要分成兩個成份的,就是一個是安止的成效,一個不是安止的成效。
譬如,用燈去照亮牆上的圖畫,圖畫可明晰出現。圖畫明晰的出現這是一項;其次,風沒有去吹動(蠟燭)燈,燈(蠟燭)本身都完全不動搖,是不是分成這兩部分。所以,要圖畫非常的明晰出現,這個部分當然要靠燈(蠟燭)不動搖才能達成。但燈不動搖是一個範圍,之後對境明晰的出現是另外一個範圍。這裏談到:「譬如燈能照色,是從前念燈火而生,」圖畫非常的明晰,是靠燈的力量,「非從遮風帳幔等起」,可是「燈固不動則從幔生」燈本身固定都不動搖,這個是靠遮風帳幔等所產生。
緣取無我意義,對境還能夠明晰出現的部分,這個明晰的出現是勝觀的力量。緣取對境時,讓內心完全不動搖,內心不動搖這個部分,是修安止的成效。這兩個部分要個別區分開來做一個瞭解。
總而言之,止跟觀一定要二者結合在一起來做實修。譬如我能不能只修勝觀這個項目,卻不修安止,就可讓對境很明晰的出現呢?絕對不可能,因為心沒有達到不動搖。
後面講的,都是前面講的這些解釋的來源和依據。「若心無掉沉不平等相」,「住奢摩他定,」這是安止的的等持。「次以慧觀能證真實。」然後,再以慧觀、勝觀證真實的義總和無我的義總。這裏談到證真實義,都是指義總明晰的出現。所以無我義、真實義的了知,這些了知的部分,當然靠勝觀。
我們所談的安止,不能說它有了知。談到能夠去了知無我真實義,當然講的就是勝觀,不能說安止有一個了知的能力,沒有!所以前面要靠安止的力量,其次才有勝觀能夠去了知無我的意義。「故正攝法經密義說雲:」至尊仁波切前面的解釋引用《正攝法經》裏面的密意。密意就是主張,「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實」裏面談到心能住于安止的禪定,才能如實了知無我真實的意義。
不僅僅是《正攝法經》裏面談到,《修次第初篇》裏面還談到:「心動如水無止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實了知真義。故世尊說: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義。」心搖動像水一樣,就是沒有安止作為它的依靠,「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也因為這個時候心不能安住,心不能平穩的安住,這個時候就不是等引心(等引心就是等至心、根本定)。因為它不是根本定的心,所以不能夠如實了知無我的真實意義,因此,世尊、佛陀就親口的講,首先,心要能夠安住在安止裏面,才能夠如實的了知無我的真實義。
《修次第初篇》的「如實了知真義」句子,是《正攝法經》所談到的「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真實」。這是《修次第初篇》在解釋這句子時,解釋成「心動如水無止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實了知真義」。
因為世尊曾經講過《正攝法經》裏面的句子。而《修次第初篇》也引用過。我們要瞭解整個句子的脈絡,「心動如水無止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實了知真義,」這個解釋又詳細的說明,從第三行開始,「又于未成奢摩他前,雖以觀慧觀無我義。」如何、如何,一直到第四行,「燈固不動則從幔生。」把經文的意義詳細做一個解釋,再做一個總結,簡略說明提綱挈領,「若心無掉沉不平等相,住奢摩他定,次以慧觀能證真實」這是總結,先詳解再略說
至尊仁波切說,我先詳說之後再略說,是否是我自己想的?不是的,這是有根據的,根據什麼?引用了《正攝法經》「由心住定,乃能如實了知無我真實」,這裏做了一次簡略的解釋。《正攝法經》為何可以這樣的解釋呢?是我自己把它看錯,或把它解釋錯誤,有沒有這個可能呢?有。
依據的是蓮花戒所寫《修次初編》。在《修次初編》也是解釋世尊講過的這一句話:「心動如水無止為依,不能安住非等引心,不能如實了知真實。」蓮花戒也是如此解釋。所以前面詳細說明之後簡略說明是有來源根據的。
後面要談到什麼內容呢?如果安止已得到的話,這時候,緣取無我的意義來做觀修,所產生的幫助能夠達到不動搖,因為不動搖之故,義總就能夠明晰的出現。因此,緣取無我的意義,若不能夠明晰出現的話,就表示有動搖這個毛病,我可以靠著安止力量把這個毛病去除掉。
因為內心搖動的毛病已去除掉之故,當然無我的義總就能夠明晰出現,我們從這裏來看,這就可瞭解成就安止,不僅能夠遮止觀修無我慧時,內心搖動的這個過失,也可由此推理得知,其他的觀修都是一樣。
「即修無常、業果、生死過患、慈悲、菩提心等、凡此一切修觀慧時,」用思擇慧來進行觀修的時候,進行思擇修的時候,「於所緣境散亂過失,亦皆能遣」全部可以把他排除掉。「各於所緣無散亂故」緣取所緣的時候不會動搖,「所修眾善皆有大力」就像前面所談到的,勝慧本身沒有動搖,因為有安止的力量。
安止的力量幫助它不動搖,所以它緣取無我的時候,就會明白了知無我的力量,無我的意義,對無我義總有一個明白了知的力量,有這個效果,所以無我的義總當然就能明晰的出現。我們從這裏來推論其他的觀修都是這個樣子。
例如,觀修無常,這個無常的義總在內心,不會明晰出現的,假設沒有安止的力量,可是我現在如果得到了安止的力量,心堅固而不動搖,安住在無常的意義之中,這時無常的義總也會很明晰的出現。同樣的道理,因為內心不動搖之故,所以對業力、因果的理論、慈心、悲心、菩提心、輪回過患的部份,我去觀修時,因為都已成就了安止,所以內心不動搖,內心不動搖就可安住在對境上面,進行思擇修的時候,內心都完全沒有散亂。因為前面己經得到安止的成就了,這時候進行觀修這些善業,觀修時力量就非常大,因為前面己經得到安止之故。
「未得止前多是散心,故所修善皆悉微劣。」這句話意思是,進行觀修時,心的大部份都散亂在別的事情上面,只有內心的一小部份,去思惟所要觀修的部份的對境。如慈心、悲心、無常等的意義,只用一小部份去觀修,內心大部份都在胡思亂想,所修善皆悉微劣,是因為內心只用一小部份去修它之故,所修善業力量都很薄弱的
前面是安止與無我的觀修兩者有何關係?做解釋說明。後面是除了無我的意義之外,輪回的過患、慈心、悲心、菩提心、業力因果跟安止都有關係,這些解釋,是我杜撰的嗎?不是的!是有根據的。寂天菩薩的《入行論》談過。
《入行論》:「諸人心散亂,住煩惱齒中。」又雲「雖經長時修,念誦苦行等,心散亂所作,佛說無義利。」得到安止之前,我們所做的任何善行實修,當心要去緣取對境時,心大多數都散亂到其他的對境。我們只要好好分析觀察自己一下,這句話確實是如此。例如,念「瑪尼咒語」一串念珠的時間裏,心安住的時間有多長?散亂到其他的時間有多長?只要稍加分析即可瞭解。就算自己認為巳經安住了,而安住的段落裏,其實,只有心的一小部份安住在對境上,心大部份都散亂到別的地方去了。
平常自己沒有分析也許不知道,如果把它好好分析一下就會知道,念「瑪尼咒」這麼一段時間裏面,心是否專一在一個法上?而沒有散亂到其他者?假設心沒有散亂,專注在一個法上面,念一串「瑪尼咒」念珠,會覺得這個時間很長,可是,心若散亂,胡思亂想,念一串「瑪尼咒語」會覺得特別快,一下子就結束了。這說明了平常我們內心穩定、安住的時候非常少,只是平常我們沒有去分析,如果我們去分析一下就會發現,在念「瑪尼咒」的這段時間,其實心大多是散亂的。
有時我們覺得內心巳經安住在對境上了,巳經緣取對境,安住在對境上了,其實在安住對境的狀況裏,也只有內心一小部份安住在對境上,內心大部份散亂到別的地方去。譬如,仁波切說:當他在講經開始的時候,大家在聽聞,認為心己經安住在上面了,所以仁波切講的我都有聽到了,這是一個安住的段落,可是仔細分析後,沒錯,聽是聽到了,我內心也在思惟它的意義,不過在思惟意義時,內心卻有二百、三百、成千上萬的很多念頭,也在妄念紛飛的情形。
所以,至尊仁波切說,心完全沒有散亂到任何的對境,心能夠完全專一、專注到對境上面大概很少,很少沒有散亂的,大多來講都沒有安住在對境上,都是散亂的。就算有安住在對境上,內心也只有一個小部份安住在對境上面,大部份還有很多念頭胡思亂想,都散亂到別地方去。
當我們緣取對境安住觀修的時候,其實只有用到心的一個小部份,這樣所作的善業力量就非常的薄弱。這裏面談到「故所修善業皆悉微劣」,微劣就是力量很薄弱。
「如是成就無分別定」如是,怎麼做解釋?配合什麼段落來講的呢?如是,是如同前面所說樣子,所以就怎麼樣。
前面談到,如果得到安止,這時進行觀修無我,幫助很大。另外,觀修無常、業力、因果、輪回過患、慈心、悲心、菩提心等等一切的善行實修,都有很大的幫助。「如是成就無分別定,心於所緣不餘散者,義為令心於善所緣。成就堪能如欲而住」。這是談它必要性何在?成就等持的必要性何在呢?就是選擇一個善的所緣。
當我心緣取這個善所緣之後,我想要安止多久,就可以安止多久,要能夠達到這個程度的效果,因為前面已得到安止之故,這是安止的必要性。不僅是緣取無我的意義,緣取無常、業力因果、輪回的過患、慈心、悲心、菩提心等,這都是善所緣,當我緣取這些善所緣做觀修時,因為我前面成就了安止之故,因此我能夠隨心所欲,我的心要放在善所緣上面多久,就能夠多久。所以「成就堪能如欲而住」,順著我的內心,心放在善所緣對境上,想放多久就多久,可達到這個效果,這是成就安止之故。以上是為什麼修安止、等持的必要性,在這裏做一個解釋說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