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 奢摩他 第12 講
我們現在進行到安止跟勝觀的學習段落,這方面的學習將來能夠對我們有什麼幫助?首先,以後能夠實修安止跟勝觀,在做禪修的時候,對禪修的方式正確無誤,就有這個認識不會錯誤,而且內心也能夠產生正確、純正的證悟。就果而言,地道功德的證悟,也能夠增長增廣。在依于安止跟勝觀,地道的證悟就比較容易產生;最後究竟的佛果,也比較容易得到的,這方面都有廣大的幫助利益的。所以在這種瞭解之下,知道究竟的果位要得到,也靠安止跟勝觀來説明的。
究竟的果位是圓滿的菩提,在內心深處,有產生這個瞭解,如此相信,知道圓滿的菩提從何而得到,當然指的是利他。利他其實也是自利徹底究竟,以這個方式來得到圓滿的菩提,所以對這一點發自內心深處完全相信。因此之故,我現在對抉擇止跟觀的論典,當然要好好的聽聞思惟來做學習,調整自己的動機之後來學習教法。
我們現在談到安止的段落,談到清淨戒律,觀察貪欲的過患以及要住在相隨順的處所,要以這三個條件為主。就是聚集修安止資糧有六項,其中六項中,以這三個專案為主。這六項主張又是從何而來呢?就是蓮花戒論師在《修次初編》所談到的,這是他的主張的。蓮花戒論師的主張又從何而來呢?就是從《聲聞地》,《聲聞地》裏談到十三個資糧,從十三個資糧裏面找出這六項最為主要的,把它摘錄在這裏,這一點要瞭解它的來源出處,所以十三個資糧極為主要,主要就是最重要的。
因此之故,假若將來遇到了發心的功德主說要捐一塊土地,來做為大家閉關禪修的處所,就要看這塊土地,這些條件齊備、不齊備,就是這裏所談到的。住於相隨順的處所,要看這個條件齊備、不齊備,才能夠決定接受、不接受。或者說有人要閉關、要做實修、要蓋閉關房----等等,就要看看這個相隨順的處所,這個條件齊備、不齊備,才來做決定的。
所以這個段落要談到安止的資糧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時候其實是自己的資糧不夠、不齊備,而自己也不知道這一點,在不知道的情況之下,自己也努力觀修,努力的實修安止,證悟還是沒有產生,也會遇到這樣一個困難。許多人遇到這個困難之後呢?不知道是自己的資糧不足夠所導致的後果,所以會以為是不是自己的禪修的方式錯誤了呢?或者是自己所學的口訣錯誤了呢?導致證悟沒有產生。其實不是,這些都正確的,就是可能資糧的部份不足夠。
譬如說自己戒律不純淨之故,一般來講,戒律不純淨、不清淨的話,不管如何努力做實修,證悟絲毫不可能產生,也許是這個原因的。或者說有時候上座時非常努力,但下座時內心渙散,被妄念所牽引而走,這就是沒有觀貪欲的過患,因此之故,證悟也不會產生。或者說有時候是禪修的處所不齊備,譬如說:自己的飲食、食物、飲料等等不容易拿到,或者是不好----等等,食物與身體的氣脈有關,影響自己的氣脈之故,因此證悟也不會產生,這些都有可能。但是自己心裏面總認為我也努力精進實修,但是證悟沒有產生,會不會是口訣有錯誤呢?還是我實修有錯誤呢?其實不是,其實是因為資糧不夠,自己不瞭解是資糧不夠所導致的。
所以善知識種敦巴談到過:「我等唯覺是教授過,專求教授,然定不生,是未安住資糧所致。」我們總是覺得好像是我禪修的口訣教誡有毛病,是不是錯誤了呢?非常努力去實修這個教誡,證悟還是沒有產生,其實是安止的資糧的部份不足夠之故。「言資糧者,即前六法。」這裏所談到安止的資糧就是前面講的六種資糧了。
「又前四度,即是第五靜慮資糧。」《修次初編》裏面所談到的,還有一個說法是這個樣子的,就是菩薩所修的安止。我們現在所談到的安止的部分,不是一般我們禪修的安止。如果是菩薩,大乘菩薩之菩薩行裏面的靜慮波羅蜜就是安止,靜慮波羅蜜、安止的實修,前面的四度都是安止的資糧,一般我們談到所修的安止,不一定是靜慮波羅蜜的實修。但是大乘菩薩所修的安止就是靜慮波羅蜜嘍!它前面的四度就必須成為它的資糧。若是一般所修的安止,前面四度不需要做為它的資糧。
這裏談到安止的資糧就分成兩種理論,第一個是《聲聞地》裏談到的,就聲聞乘門共通乘門來講,修安止的話,就是前面所談到的六種資糧,是就共通乘門來講。但是假設是大乘菩薩實修的話,前面所講的安止的資糧還要再補充一點點,因為在大乘菩薩實修裏面的安止是靜慮波羅蜜的實修,是第五個波羅蜜,因此之故,前面的四度是第五個的資糧。所以這裏談到修安止要齊備的資糧,就有這兩種理論。
後面是引經據典來做一個說明,就是《修次初編》所談到的,還有《菩提道炬論》也談到的,阿底峽尊者做如此的開示:「失壞止支分,雖勵力修習,縱經多千年,不能成正定。」我們前面談到這些安止的資糧,聖者無著的主張、蓮花戒論師的主張、佛尊阿底峽的主張,在他們的典籍裏面都曾經如此開示過。佛尊阿底峽《道炬論》曾談到過安止的資糧,失壞止支分,雖勵力修習,這個分支要把它解釋為順緣,或者是方便、方法的意思。因此就表示說修安止的順緣、條件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這是《道炬論》裏所談到的。如果要專心的實修安止的等持,它的分支一定要齊備,假設分支不齊備,就算再怎麼努力實修,安止也不會達成。所以《菩提道炬論》所談到分支這個專案,要把它解釋成資糧的意思。
上次我們談到資糧,在藏文裏通常是眾多聚集的意思,這個聚集對我們有幫助者,順緣眾多聚集在一起,這部分稱之為資糧。所以為什麼資糧藏文裏稱之為”沖”?就是眾多聚集,對我們有幫助的條件眾多聚集齊備。分支的意思呢?比如說手跟腳是身體的分支,就是對我們有幫助的,解釋成方法或者是順緣,這些都是要齊備的。但是我們這裏談到:故真欲修止觀禪定的人,應該努力去集,集就是聚集《聲聞地》裏講到的奢摩他十三個資糧,極為主要。宗大師這裏談到十三個資糧,這十三個資糧要根據《聲聞地》。
所以仁波切說下個禮拜我們還要上一次課,要根據《聲聞地》的書裏把它找出來,再做一個解釋說明,不能隨便猜亂講。上個禮拜有提到講說者的毛病過失有三個,其中有一個叫盲人扶杖,盲人拿著拐杖,試探試探,不能試探,一定要有根有據,所以下次按照《聲聞地》來做講解這十三個項目。
我們看這段裏面的內容,就會佩服至尊仁波切實在是非常偉大的,就我們的瞭解來看,現在講到的段落是安止,所以討論安止,要根據什麼主張來討論安止?所根據的主張都是至尊彌勒、聖者無著的主張來做一個討論的。以祂們寫的典籍為主要的根據做解釋,為什麼呢?因為現在討論安止的段落是屬於廣大行的道次第,從這裏來討論安止。
但是後面接著要討論勝觀的段落,所根據的典籍又是以聖怙主龍樹、阿闍黎佛護、吉祥月稱他們的撰著論典為主,這是因為是甚深見地的傳承。所以討論廣大行持傳承那個段落裏,所根據的是最廣大行的上師典籍為主。但是在討論甚深見地的時候,就要根據甚深見地傳承上師的典籍為主,所以完全分開。所以仔細看看,就瞭解至尊仁波切寫這些書時是非常善巧,非常偉大的。
其次是資糧的部分:「修如前說加行六法,尤應久修大菩提心。」其次資糧齊備了,資糧齊備的話,當然正式去做實修了。前面所討論的資糧齊備的話,就正式來進行觀修,正式進行觀修、禪修安止的時候,就有加行和正行的實修,分成這兩個段落。假設修安止的資糧還沒有齊備的話,不能做實修。假設實修,也沒什麼用處。所以應當依靠資糧而實修,不能說我不依靠資糧立刻做實修,根本沒有用處的。所以資糧已經齊備之後,就正式來做實修,正式來觀修安止啦!因為資糧都齊備了嘛!所以資糧齊備的目的是要做實修。正式做實修分成加行和正行。
加行的段落怎麼做呢?就要修如前所說的加行六法,尤應久修大菩提心。就是前面所談到的加行六法了,加行六法的段落又在什麼地方談到了呢,前面中文(廣論)的第五十二頁談到加行六法。在第五十二頁的第六行:「如是唯除正修時」,正修就是上座實修的時候,正式實修時的不共修法之外,加行、正行、結行,還有下座的中間應當如何行,從現在這個段落開始,從依止善知識一直到毗缽舍那這個勝觀,「所修一切所緣行相,皆如是行」。
緣取什麼內容做觀修呢?都是按照這裏所談到的方式來做的,這是加行六法的內容。加行六法是指當我們實修時,把一般實修分成上座跟下座,上座的實修分成加行、正行和結行。不僅僅是依止善知識,從依止善知識到後面勝觀的實修,都是按照這裏所講的方式來進行。只有上座實修的正行有一個不共的觀修的內容,那個部分要更換之外,上座的時候有加行的實修,其次有正行,正行裏有共通正行的項目很多種,之後又有結行的段落,然後又有下座的實修,都是跟這裏所談到的完全一樣的。從依止善知識一直到勝觀的實修都是一樣的,但是中間有一個正行,正行有一個不共的觀修的內容,那個地方要更換,除此之外,都是按照這裏所談到的方式來配合的。加行六法的項目就在這個段落所談到的,內容大家都學過很多了,都瞭解了,就不再做講解。
關於觀修的方式,菩提道次第《速疾道論》就講得非常清楚,從前面依止善知識到勝觀這中間的段落,上座實修、下座實修如何進行?上座實修時加行跟正行如何來趣入?如何來進行?所修的項目從暇滿難得、念死無常、三惡趣苦、皈依、業力、因果,之後還有中士道的實修的內容,就是四聖諦跟緣起十二分支,如何來修產生出離心?再上去是上士道,如何靠著因果七教誡、自他等換來修菩提心?之後就是安止、勝觀的觀修方式,這每一項如何配合實修的方式來進行?在道次第的《速疾道論》裏面就講解得非常廣大和詳細。
「修如前說加行六法,尤應久修大菩提心。」所以這裏就沒有再做說明,廣論這裏也沒有一項一項再做說明。因為前面就已經講過了。所以加行時要修如前講的加行六法,學習廣論的人看前面就瞭解了。但是尤應久修大菩提心,特別要做一個說明是這個段落,在加行的這個段落,特別要花長的時間(久修)來觀修菩提心,這個是有必要的。這是指在加行這個段落,假設欠缺這一段,欠缺久修大菩提心,會怎樣呢?一般而言是這樣的:如果就止跟觀的實修而言,不要說內道做這個實修,外道也做這個實修啊!不要說大乘做這個實修,內道的小乘也做這個實修啊!但是就一個大乘的行者來修止觀時,應當跟他們的情況不一樣。
假設一個大乘的實修者,修止觀的方式完全跟他們一模一樣的,那不可以啊!就完全不對啦!原因何在?因為就外道共通的道路而言,他也修安止與勝觀,假設大乘行者跟他(外道)的實修方式一模一樣來修止和觀的話,逐漸的也會對輪回產生貪念和執著,對輪回的貪念和執著會越來越強烈。因為自己內心神通的能力產生之後,可以確實看到自己下輩子下輩子會如何,因此在輪回之中自己如何能得到利益,自己如何能夠在輪回之中得到快樂,更加幸福和美滿。在這個方面的方法很努力的去達成、去做好,就導致對輪回的貪念越來越執著,就有這個危險。
或者說還有另外一個危險,譬如說像小乘一般的安止和勝觀的實修方式一模一樣的話,透過止和觀的禪修,能夠把自己的煩惱逐漸的滅掉,就能領受到沒有煩惱的快樂,寂靜止息的快樂,這個很容易墮入寂靜邊,會有這個危險存在。因此為了避免此危險之故,在止觀的禪修之前,應當跟他們不一樣。
所以要先久修大菩提心,就有必要在修止和觀之前瞭解,和他們一樣的修有什麼樣的危險,所以在廣論裏面把止和觀放在後面開示。菩提心已經產生之後才來學習止和觀,就是要避免此危險的。意思是假設沒有菩提心去修止觀當然也可以,不要說沒有菩提心,連沒有皈依三寶,他也可以去修止觀,譬如像外道一樣。就廣論而言,大乘的行者實修的話,必須要放在菩提心產生之後才來做實修,這些毛病、危險就可以避免掉的。假設菩提心還沒有產生的前面來修止和觀,就有前面講的這些危險,這些都要瞭解。
因此之故,在我們修止觀的這個段落,如果要避免掉這些危險的話,應該怎麼辦呢?就是在上座實修的前面,有一個加行的實修,在加行實修的那個段落,把動機菩提心的部分,久修大菩提心,長久做一個觀修。如果欠缺這個段落的話,正行的實修證悟產生了,也慢慢地會跟外道一樣,要嘛就跟小乘一樣啦,就會有這個危險。
「又應淨修共中下士所緣自體,為菩提心之支分。」菩提心的分支,共通的下、中士道所要觀修的內容,這個是指出離心,出離心一定要好好觀修。因為透過好好觀修出離心之故,然後去修安止跟勝觀,就不會跟外道禪修方式一樣了。前面談到止跟觀的實修,大家都可以實修,可是為了要避免掉跟外道實修方式一樣,就要靠著出離心,能夠把這個危險去除掉;為了去除跟小乘一樣的危險,就要靠菩提心,就能夠破除這個危險的。
所以在加行的段落裏,以出離心、菩提心這兩項做為動機,好好地做觀修,不能捨棄、不能離開的,二者是完全互補互助、相輔相成。因為觀修了出離心之後,為了使出離心的力量還要更加強大,增長增廣,再加上後面菩提心的禪修;或者說在菩提心的禪修的前面,要有一個禪修做為它的基礎的,就是出離心。所以這兩項是前後互補互相幫助的,兩項都非常重要。
前面有談到說外道如果止觀修得非常好,會引發神通,可是引發神通之後,因為他的內心沒有產生出離心之故,反而會導致他對輪回的貪執更加強烈,他會運用神通威力去想辦法,我在輪回裏面幸福、美滿、快樂,要怎麼去追求?怎麼去得到它?因為他有神通嘛!他用很多方法去得到,結果就變成這個樣子。西藏有拍一部封神榜演義薑子牙的故事,它後來翻譯成中文,裏面講西藏話,演的是中國人,就是講很多這些故事,跟外道非常像。他已經修了止和觀之後,引發神通,他就會瞭解我在輪回裏面的快樂,我怎麼去得到它?
因為他有神通威力嘛!當然他們對業力因果也非常熟,也守護業力因果,但他會知道我生生世世怎樣得到幸福、快樂、美滿?我現在應該怎麼做準備?準備什麼資糧?怎麼做一個好的佈施?我在輪回裏面的快樂幸福可以得到非常廣大。腦袋裏想的都是這些事情,在這方面花很多的努力去做。因為他有神通之故,如何去欺騙眾生?騙了他之後我會得到什麼利益?以後我生生世世會有什麼快樂?所以他內心的追求都是這個樣子。
所以反而由修止觀之故,引發他的神通,得到神通之故,反而可以運用這個威力在輪回裏,對於得到更多的快樂幸福,反而更加熱切的追求,因此對於輪回的貪戀執著反而更加強烈。所以你們以後去看封神演義的故事,就會很明白這裏所講的。看這個故事時,我們心裏會這麼想:如果以後我好好禪修安止和勝觀,以後得到神通的話,我要跟他們(外道)一樣,追求一下輪回裏的幸福和快樂,會這麼想對不對?這就表示內心沒有出離心的徵兆,
看片子時,心裏如果是這樣想的話,等到自己真正的做實修,真正產生神通的話,必然跟他們一樣,肯定的。因為現在沒有神通,都有這樣的想法的話,將來有神通,必定這個樣子,這就表示內心沒有出離心的徵兆。所以如果沒有出離心,學止跟觀產生神通的話,就有追求輪回快樂的危險。
因此之故,至尊仁波切談到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止和觀的禪修,應該在前面加行的段落時要非常重視菩提心,而且菩提心的分支,共通的中士、下士所修的、所緣想的內容出離心非常重要,在加行部分應當非常努力去做。所以加行部分齊備之後,正行應該怎麼做呢?
「二、正行分二(一)身何威儀而修(二)正釋修習之次第。」身體的動作行為是什麼方式?之後正式來說明觀修的內容是什麼?首先第一項,身體的動作行為應該怎麼做?如《修次第中編、下編》所談到的,于安樂的座具上面,身體要具足八法,在柔軟快樂舒服的坐墊上,身體的行為要具足八個項目來進行禪修。
八個項目是:
1、足者:全跏趺坐,就是雙盤,就好像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的坐姿,或者是半跏趺坐單盤也都可以。這裏提到毗盧遮那佛的坐姿,因為我們身體的色蘊純淨淨化,未來就成為像大日如來的身體,所以我們現在身體要按照大日如來的坐姿,來做觀修就非常好啦,在身體的罪障清淨的部分,大日如來的坐姿是有很大的幫助。
2、眼者:眼睛不應該完全睜開,也不應該完全閉起來。「垂注鼻端」就是眼睛稍微下垂,別人看過來好像是我們的視線放在鼻尖一樣,所以叫做垂注鼻端。「不應太開亦非太閉」,如果眼睛完全閉起來,很容易導致昏沈;眼睛完全睜開,反而會產生掉舉,所以眼睛稍微下垂,下垂的情況是別人看過來,看到他的眼睛的視線落在鼻子尖端這裏,這樣的一個情況。
3、身者:身體已經跏趺坐了,跏趺坐身體的姿勢也不能往前傾,也不能往後仰,莫過後仰莫太前屈,就是要端正的意思。身者就是要端身內念。身體要非常的直,端端正正的。
4、肩者:謂平齊而住,肩膀不能高聳,也不能往下垂,應該放鬆平穩,故言平齊而住。一般的標準,兩邊肩膀平穩自然放鬆的時候,腋下膈支窩這裏會有一個縫隙,空氣可以出入,依此來做標準的。
5、頭部:身體端正、肩膀放鬆之後,頭怎麼擺呢?是不是也像身體一樣很端正呢?那又不對啦!頭者,莫揚莫低莫歪一方,自鼻至臍正直而住。頭要稍微往下傾一點點,但不要太下垂,頭往上仰就完全不對,要往下垂一點點,這又是怎麼說呢?假設從鼻尖掛一條線下來,這條線剛好會碰到肚臍,以此為標準。所以說從鼻到臍正直而住。
6、唇與齒者,隨自然住。唇與齒自然安住,唇齒自然放鬆時當中應有一點縫隙存在,這是自然安住的樣子。
7、舌者:舌頭要抵住上齒垠(上鄂),所以令舌抵上齒。到此共七項的說明。
前面這七個項目還有一種說法,一種就是上面的說法:唇齒舌列成兩項,唇齒當成一項,舌頭也當成一項,就成為兩項。另有一種說法,把兩項合併成唇齒舌一項,另外一項則要加上手的姿勢,還是有七項。手應當放在肚臍以下四隻指頭的距離,拇指要相碰在一起,放在肚臍的位置,這是加上手放的姿勢。如果手做禪定印這樣子放,剛好腋窩下會有一個縫隙,風剛好可以出入。在這七個項目上,還要加上呼吸要自然。
8、息者:內外出入莫令有聲,粗猛急滑,讓它不要發出聲音,也不要太粗猛太急,必使出入無所知覺,全無功用徐徐而轉。這些都是指呼吸氣息的自然出入,這樣加起來一共是八項。
關於氣息平緩出入的項目,當我們的內心妄念起伏,內心急躁的時候,讓呼吸自然出入這個部分應當要做。但是當心非常平穩,很穩定的時候,使氣自然呼吸出入這個部分不做也是可以的。因此之故,經常談到毗廬七支坐法只有講到七項,這是沒有把呼吸這項算在裏面,那是因為心很穩定的狀態之下,可以不用做,故不算在裏面。如果好好的讓氣息出入穩定,有什麼幫助嗎?一般而言,因為內心是依靠在氣息上面的,假設氣本身是粗暴不平穩的話,那內心也會不平穩;假設能讓呼吸、氣很平穩不急促的話,也會導致內心平穩、不會急躁,因為身跟氣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相關的緣故。
舉例而言,譬如說一個人憤怒的時候,暴跳如雷,這個時候他的呼吸是不是非常急促呢?那就表示心跟氣息有關係,這個時候,他的內心非常的憤怒,導致他的呼吸也非常的急躁。因此之故,如果讓心平穩、自然地呼吸,好好地做到的話,可見對內心的平穩確實是有幫助的。但是為什麼對內心的平穩有幫助?一般來講,我們都有我執,在有我執的情況之下,對我、對自己就有貪戀之心,等於對我的身體、性命都有貪戀執著存在。所謂的命,就在於呼吸之間,氣息的上面,緣取我的命的意思,就是緣取我的呼吸,因此緣取氣息的話,當然就比較容易做到,因為有一個貪戀之心存在的緣故。
譬如說現在要觀想佛像佛的身體,假設這個人對佛法、對佛根本都沒信心、也沒興趣的話,他就不想看了,他也不想去做這樣的觀想。因為我們都有我執,有我執之故,對於我、對於身體、對於命就有貪戀之心,命當然就依靠在氣上面,所以要緣取我的命、要緣取氣,很容易很自然就會做到的。因此之故,心緣取在氣上面,假設呼吸很平穩、很平順的話,自然就會導致心識也很平穩、很平順、很穩定,這方面是有幫助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