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華嚴經·十地品》的漢譯及其佛學思想 --3

分類:華嚴宗
2013/05/07 11:54



  7、約寄位之行。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三發光地為忍度即忍波羅蜜多


  8、約果。關於三地所得之果,澄觀解釋說:


  其所得果,亦。梁《攝論》雲:通達勝流法界,得無邊法音果。《金光明》雲:三地發心得難動三昧果。下文四無量、五神通等,皆定所攝。73陶靜 關於澄觀在此所說的法,經文中有日夜唯願聞法、喜法、樂法、依法、隨法、解法、順法、到法、住法、行法的文句,經中並且將其當作菩薩在此地所修的正法。因此,澄觀所說之法大概是指此十法。禪即為禪定,經文中講了四禪八定。由四禪八定引發出兩種果即,行方便果和行功用果。行方便果即四無量行或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行功用果所言即菩薩所具有的、依修禪定而得的無礙自在、超人間的、不可思議之作用,即五種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此外,除了澄觀在此所言的第三地之果外,經文中所言的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依照法藏、澄觀解釋別地的體例,也應該列入為是。


  第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暉曜地。進入第四地修行的菩薩,安住於最勝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智慧之火焰,焚燒煩惱之薪,因此名為焰慧地。此名既是法之名,又是一個譬喻,澄觀在數家解釋的基礎上有一總結:


  言焰慧者,法、喻雙舉,亦有三義:一、約初入地釋,初入證智,能燒前地解法慢薪故。……二、約地中釋,《成唯識》雲: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三、約地滿,從證智摩尼放阿含光,故名為74


  這是從總體上對焰慧地的描述說明,以下分八項分別說明:


  1、約來意。關於菩薩來第四地修行的目的,澄觀說:


  所以來者,《瑜伽》七十八引《解深密》明四種清淨能攝諸地,前三即意樂、戒、定增上,三清淨訖,此下第四訖於佛地,明慧增上。故次來也。又,慧有多種。四地正明覺分相應增上慧住,故次來也。又,前地雖得世定總持,而未能得菩提分法,舍於定愛及與法愛。今修證彼行,故次來也。若依本《論》,前三寄世間,今此出世,次第故來。若近望前地,因前定,聞發此證智,故次來也。故《論》雲:依彼淨三昧,聞持如實智淨顯示故。”75


  澄觀在此所說的《瑜伽》是指《瑜伽師地論》,而《解深密經》四種清淨的說法見於玄奘譯本的卷四,經文曰:


  雲何名為四種清淨能攝諸地?謂增上意樂清淨攝于初地。增上戒清淨攝第二地。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增上慧清淨於後後地轉勝妙故,當知能攝從第四地乃至佛地。76



  澄觀引用經典,為菩薩在修完第三地之後再繼續修習第四地提供了五種緣由:一是從此開始說明慧增上,這是從說法修法相結合的角度來說的;二是四地正面說明覺分相應增上慧住;三是第三地雖然獲得了世間的禪定功夫,但卻未得菩提分法,因此須來修第四地之行;四是前三地依然處於世間,為世間的修行,而從此地開始進入出世間的修行;五是憑藉第三地所修之定,自然產生出修證此地之智的要求。這後兩種緣由澄觀依據的是世親的《十地經論》。


  2、約所證。第四地的所證為無攝受真如。澄觀說:


  由此證得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無所系屬,非我執等所依取故。得此真如,寧有之愛,便能成菩提分行不住道行?精進不退,由達無攝受真如,便得攝生之果。77


  菩薩在第四地所證得的無攝受真如是由於斷除了微細的煩惱現行而獲得的,所以也就沒有了我執,心靈自由而無所系屬。


  3、約斷。關於第四地的所斷,澄觀說:


  然所燒煩惱即所離微細煩惱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亦攝定愛、法愛。菩提分法特違於彼,故能燒之。由斯四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等至愛,愚味八定故。二、法愛愚,即解法慢。今得無漏定及無漏教,故違於彼。78


  可見,第四地所破除的微細煩惱現行障,實際上也包括所知障中對禪定及法的愛。具體而言,有兩種愚:一是對於八定的愚愛;二是對於即佛法的愚愛。以無漏之禪定與無漏之佛教對治之。


  4、約所修。從所修角度言之,焰慧地為道品行,即經文所講的三十七菩提分的修行。


  5、約修成。從修成角度言之,菩薩在第四地所修成的智能,是聲聞初果須陀洹果所具的智能。


  6、約寄乘法。從寄乘法角度言之,焰慧地屬於出世之聲聞四果之中的初果須陀洹果


  7、約寄位之行。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為精進度即精進波羅蜜多8、約果。第四地所得之果,即經文中所說的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


  第五,難勝地,又作極難勝地。關於此地名為難勝的意義,如《成唯識論》卷九所說:五、極難勝地,真、俗兩智行相互違,合令相應,極難勝故。”79世親也解釋說:得出世間智方便善巧,能度難度,故名難勝地。”80總之,修行進入此地的菩薩能夠使行相互違之真、俗二智互合相應,因為其難為而菩薩能為,因而稱之為難勝地。這是從總體上對難勝地的描述說明,以下分八項分別說明之。


  1、約來意。關於菩薩來第五地修行的目的,澄觀說:


  所以來者,略有四義:一、約寄位。四、五、六地寄出世間,前寄初果,此寄羅漢,義次第故。雖有四果,舉於始終,以攝中間。此依本《論》,約所觀行相,以後六地既觀緣起,寄同緣覺故。……二、前明覺分相應慧,今辨諸諦相應慧故。三、前得出世,未能順世,今能五明攝化。故次明之。四、前得三十七菩提分,今辨方便所攝菩提故。此後三意出於《瑜伽》。81


  澄觀列舉了世親《十地經論》一種說法,和《瑜伽師地論》三種說法來說明來意:一是第四地說明聲聞初果修行之法,此地是修習聲聞第四果羅漢修行之法;二是第四地說明與三十七菩提分相應的智慧,第五地則說明與四諦相應的智慧;三是第四地獲得出世之果,但未能順世,此地則說明菩薩以五明來攝化眾生;四是第四地說明三十七菩提分,此地則辨析方便智所攝的菩提。


  2、約所證。第五地的所證為類無別真如。澄觀說:


  由此證得類無差別真如:一約生死、涅皆平等故,其所成行亦成二種,謂諸諦增上慧行,五明處教化行。此二無礙,故得無差別,法身之果皆義旨相順。82


  澄觀所言的類無差別真如即《成唯識論》所說的類無別真如,即生死與涅之間並無根本的差別,二者是圓融無礙的。澄觀並結合《十地品》的實際,而從自利(即四諦增上慧行)與利他(即以世間智慧五明教化眾生行)無礙的角度作了新的發揮。


  3、約斷。關於第五地的所斷,澄觀說:


  故此地中斷於下乘般涅者,即前四地出世,厭生死苦,樂趣涅。此障五地。今入真、俗無差別道,便能斷之。此斷,即是二愚。83


  菩薩在第五地所斷除的下乘般涅障,是指小乘佛教徒所具有的厭惡生死而樂於趣向涅的障礙。其二愚就是厭生死苦和欣趣涅


  4、約所修。從所修角度言之,難勝地為四諦增上慧行和五明處教化行。


  5、約修成。從修成角度言之,第五地寄聲聞第四果——羅漢果所具的智能。


  6、約寄乘法。從寄乘法角度言之,難勝地屬於出世之聲聞第四果——羅漢果之法。


  7、約寄位之行。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難勝地為禪定度即禪波羅蜜多


  8、約果。關於第五地之果,依據世親的判釋,經文中有彼果勝的內容,而這一果為不住道行勝之果,即不住世間也不住涅。其餘三果則是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


  第六,現前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目前地。菩薩至此位,能夠通觀緣起之義理,住于緣起智,進而引發染、淨無分別的最勝智顯現於前,因此名之為現前地。如《成唯識論》卷九說:六、現前地,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84如世親的解釋:此地中出世間智增上,光明轉勝示現,如經諸佛子!譬如本真金以琉璃磨瑩光色轉勝明淨,乃至以方便智觀轉勝明淨故,以無障礙智現前,般若波羅蜜行光明現前故,名為現前地。”85這是從總體上對於現前地的描述說明,以下分八項分別說明:


  1、約來意。關於菩薩來第六地修行的目的,澄觀說:


  所以來者,已說諸諦相應慧,次說緣起流轉止息相應慧,寄緣覺地,故次來也。又四地出世,未能隨世,五地能隨,而不能破染、淨之見。此地觀察無染淨法界,破彼見故。故《瑜伽》雲:前地雖能於生死、涅棄舍,一向背趣作意,而未能于生死流轉如實觀察。又由於彼多生厭故,未能多住無相作意。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令得圓滿。故次來也。86


  澄觀引用世親《十地經論》、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的觀點,提供了兩種說法:一是與第五地聯繫起來看,第四、第五地寄聲聞,而此地則寄緣覺之法;二是從第五地與此地的所證與所破來看,第四地雖然證得出世,但不能隨世而生存,第五地能夠隨世生存,但不能破除世間染、出世淨的固定見解,並且由於這一原因,仍然對於世間產生厭惡,未能以無相作意的方法來入世。菩薩在第六地則能夠破除這些蔽障。


  2、約所證。第六地的所證為無染淨真如。澄觀說:


  由斷此愚便證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攝論》名為無染淨法界,後成般若行,亦得自他相續無染淨果。其揆一也。87


  澄觀引用了唯識學的《攝大乘論》中的看法解釋第六地的所證,所謂無染淨真如,即此真如之本性既無雜染又無清淨,本性無染,不可說是修證之後才清淨。


  3、約斷。關於此地的所斷,澄觀解釋說:


  故所斷障亦斷染淨,《唯識》名為粗相現行障,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執有染淨粗相現行。彼障六地無染淨道,入六地時便能永斷,以觀十平等故。由斯六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現觀察行流轉愚,即是此中執有染者,諸行流轉染分攝故;二、相多現行愚,即是此中執有淨相故。相觀多行,未能多時住無相觀。初愚即執苦、集,後愚即執滅、道。本分名微細煩惱習者,執細染淨即是煩惱,形於前地故說為。《唯識》形後,名為粗相。由斷此愚便證無染淨真如88


  澄觀據《成唯識論》稱此地所斷之障為粗相現行障,即所知障中執有染淨粗相之現行。具體言之則有二:一是執持有染之相隨其行而轉染分攝。從四諦而言,此愚則執苦諦、集諦;二是執持淨相,觀淨相而多時住於無相觀。從四諦而言,此愚則執滅諦、道諦。關於此障,世親《十地經論》稱之為微煩惱習障,而《成唯識論》則稱之為粗相現行障。陶靜4、約所修。從所修角度言之,現前地為緣起行。


  5、約修成。從修成角度言之,現前地寄緣覺慧。


  6、約寄乘法。從寄乘法角度言之,現前地屬於出世之緣覺乘之法。


  7、約寄位之行。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六地為般若度即般若波羅蜜多


  8、約果,即經文中所說的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


  第七,遠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遠地、玄妙地。此地之菩薩住于純無相觀,遠出世間與二乘之有相行,因此名之為遠行地。如《成唯識論》卷九說: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89澄觀在數家解釋的基礎上有一總結:


  雖有四義,然通有二義,立遠行名:一、從前遠來至功用邊。二、此功用行邊,能遠去後位故。《十住論》雲:去三界遠,近法王位,故名遠地。《仁王》名遠達地者,亦通二義。然其能遠去行正,是無相故。”90


  這是從總體上對遠行地的描述說明,以下分八項分別說明:


  1、約來意。關於菩薩來第七地修行的目的,澄觀說:


  第七遠行地,所以來者,已說緣起相應慧住,寄於緣覺,次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寄菩薩地,故次來也。《瑜伽》雲:前地雖能多住無相作意,而未能令無相作意無間無缺,多修習住,為令滿故。次有此來。又前功用未滿,今令滿故。91


  澄觀引用世親《十地經論》、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的觀點,提供了兩種說法:一是與第六地聯繫起來看,第六地寄緣覺,而此地則寄菩薩之法,此地宣說有加行、有功用無相住;二是菩薩在第六地雖然住於無相作意但未能使無相作意無有間斷、無有缺欠,菩薩來此地即是使其所欠所缺得以圓滿。


  2、約所證。第七地的所證為法無別真如。澄觀說:


  故能證得法無差別真如,以了種種教法,同真無相故。以能空中起有勝行故,成方便度二行雙行乃至亦得無相之果。故知,以純無相不礙起行。92


  法無差別真如的涵義是了達種種法,歸同於真如無相,憑藉空理而起殊勝修行,成就方便波羅蜜多。


  3、約斷。關於此地的所斷,澄觀解釋說:


  所離障,離細相現行障,謂六地執生滅細相現行故,此生滅相即是二愚。一、細相現行愚,謂執有緣生流轉細生相故;二、純作意求無相愚,即執有細還滅相故,以純作意於無相勤求,未能中起有勝行,至此地中方能斷之。以常在無相,故不執生,更不作意勤求無相。93


  此地所斷除之障為細相現行障,有兩方面:一是執持緣生有細微的流轉相。二是純粹作意而求取無相,而未能於空理中生起殊勝之行。


  4、約所修。從所修角度言之,遠行地為三十七菩提分行。


  5、約修成。從修成角度言之,第七地是菩薩慧。


  6、約寄乘法。從寄乘法角度言之,遠行地屬於出世之菩薩乘之法。


  7、約寄位之行。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遠行地為方便度方便波羅蜜多


  8、約果。經文中提及雙行果、調柔果、攝報果和願智果。關於雙行果,其涵義是:此果實通諸分,以雙行是正住行,親生此果故。又以雙行該于諸分,皆雙行故,名雙行果 。”94經文中所言的雙行主要是指自利行、利他行。


  第八,不動地。菩薩至此不動地,無分別智相續任運,不被相、用、煩惱等所擾動,因此名為不動。澄觀在數家解釋的基礎上有一總結:


  言不動者,總有三義故。《成唯識》雲: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謂任運故,功用不能動;相續故,相不能動。總由上二煩惱不動。與本分大同。而《金光明》雲:無相正思惟修,得自在,諸煩惱、行,不能令動。但有二義:由相,於前已不動故;行即功用。95


  此中所言三義,即相、功用、煩惱三者都不能使菩薩之心動搖。這是從總體上對不動地的描述說明,以下分八項分別說明:


  1、約來意。關於菩薩來第八地修行的目的,澄觀說:


  第八不動地,所以來者,《瑜伽》雲:雖於無相作意無缺無間,多修習住,而未能於無相住中,舍離功用;又未能得于相自在,修習得滿,故次來也。又約寄位,初之三地寄同世間,次有四地寄三乘法,第八已去寄顯一乘故。《莊嚴論釋》第七地雲近一乘故。梁《論》亦說,八地已上以為一乘。是知從前差別進入一乘,故次來也。96


  澄觀引用世親《十地經論》、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的觀點,提供了兩種說法:一是菩薩在第七地雖然於無相作意方面獲得無間斷無欠缺,卻沉溺于修習住而未能舍離功用,也未能在方面獲得自在。二是從寄位的角度來說,菩薩來此地會在第七地近一乘的基礎上,進入一乘。


  2、約所證。第八地的所證為不增減真如。澄觀說:


  其所證不增減,以住無相,不隨淨、染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證此真如現相現土皆自在故。97


  依照唯識學的一般說法,不增減真如的涵義是由於菩薩住于無相而不隨染、淨而有增、減。澄觀說,結合《十地品》則知,此地所證真如也稱之為相、土自在所依真如,因為其能在菩薩身相、國土方面都自在的緣故。


  3、約斷。關於第八地的所斷之障,澄觀解釋說:


  所離障,亦離無相中作加行障。由有加行,未能任運現相及土。此地能斷,說斷二愚:一、於無相作功用愚;二、于相自在愚,令于相中不自在故。98


  所謂無相中作加行障是指沉溺於無相之中一直修習而不知超越,則未能任運而顯現身相以及國土。菩薩在第八地須同時斷除此障中一直沉溺於無相之中修習,以及力圖在相中求得自在的愚(過錯)


  4、約所修。從所修角度言之,不動地為淨土行,此地所成行亦名無生法忍,相、土自在99


  5、約修成。從修成角度言之,第八地是菩薩慧。
  6、約寄乘法。從寄乘法角度言之,第八地為一乘法。


  7、約寄位之行。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不動地為願度,即願波羅蜜多


  8、約果。關於第八地所證得之果,除了經文所言及的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之外,菩薩所得的十種自在也包含在內。即:命自在、心自在、財自在、業自在、生自在、願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


  第九,善慧地,又作善意地、善根地。菩薩修證至此地,已經獲得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樂說無礙解等四無礙解,能遍於十方,以一音演說一切善法,使聞者生歡喜心。又在力波羅蜜多行中,斷除利他門中的不欲行之障,證得智自在所依真如,因此稱之為善慧。澄觀在數家解釋的基礎上有一總結:


  言善慧者,《攝大乘》雲由得最勝無礙智故。無性釋雲謂得最勝四無礙解。無礙解智,于諸智中,最為殊勝智,即是,故名善慧。即下文中十種四無礙是也。《莊嚴論》雲於九地中,四無礙慧最為殊勝。雲何勝耶?於一刹那,三千世界所有人、天異類、異音、異義,問此菩薩,能以一音普答眾問,遍斷眾疑故。100


  這是從總體上對善慧地的描述說明,以下分八項分別說明:


  1、約來意。關於菩薩來第九地修行的目的,澄觀說:


  第九善慧地,所以來者,《瑜伽》意雲:前雖於無相住中,舍離功用,亦能于相自在。而未能於異名眾相訓詞差別,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為令此分得圓滿,故次有此來。 101澄觀引用《瑜伽師地論》來說明菩薩來第九地的意圖。菩薩雖然在無相住中舍離功用,也能在相方面獲得自在,但未能在說法方面獲得大自在。為獲得說法自在的緣故,菩薩來此地修習。


  2、約所證。關於此地所證的智自在所依真如,澄觀解釋說:所證真如名智自在所依,謂若證得此真如已,于無礙解得自在故,便成達法器自在說法行。”102第九地所證得的智自在所依真如,是指菩薩在說法度生方面所依持的真如。


  3、約斷。關於菩薩在第九地的所斷,澄觀解釋說:


  所離障,離利他中不欲行障,有四辯故,四無礙障分成二愚。前三為一名,於無量所說法,無量名句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謂所說法是,名、句、字是,後後慧辯是陀羅尼自在愚通於上三。二、辯才自在愚,即愚第四無礙故。103


  此利他中不欲行障的涵義是指所知障之中樂於自己修習而不樂於說法的障礙。結合《十地品》的情形,此障又分為二愚,即陀羅尼自在愚和辯才自在愚。


  4、約所修。從所修角度言之,善慧地為說法行。


  5、約修成。從修成角度言之,第九地修成的是菩薩慧。


  6、約寄乘法,第九地為一乘法。


  7、約寄位之行。從寄位位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九地為力度即力波羅蜜多


  8、約果。菩薩于第九地獲得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辭無礙解、樂說無礙解等四無礙解以及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


  第十,法雲地,又作法雨地。菩薩至此位,大法智雲含眾德水,如虛空覆隱無邊二障,使無量功德充滿法身,因此名為法雲地。澄觀綜合諸家之說,對其涵義作了較為全面的解釋。首先從字義角度,澄觀說:雲者,是喻,略有三義:一、含水義;二、覆空義;三、禱雨義。”104而將法與雲聯繫起來,雲則有四義:一、喻智能;二、喻法身;三、喻應身;四、喻多聞熏因。”105澄觀贊成《攝大乘論》的解釋,其文曰: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此喻覆空義。即以前智(即一切智)能覆惑、智二障。又雲,又於法身能圓滿故。此有二義:一、喻禱雨義。即上之智出生功德,充滿所依法身故;二、喻遍滿。即前之智自滿法身耳。”106這是從總體上對第十地的描述說明,以下分八項分別說明:


  1、約來意。關於菩薩來第十地修行的目的,澄觀說:


  第十法雲地,所以來者,《瑜伽》意雲,雖于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而未能得圓滿法身現前證受。今精勤修習,已得圓滿,故有此來。《論》雲:於九地中,已作淨佛國土及化眾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覺滿。此是勝故。以八、九二地同無功用故,對之顯勝,有此地來。又一乘中最居極故。107


  澄觀引用世親《十地經論》、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的觀點來說明菩薩前來此地修習的意圖:一是菩薩雖然在第九地已經獲得說法的大自在,但卻未能現前證受法身,所以來此地使其圓滿。二是與第八、第九地相比,第十地更為殊勝,菩薩在此地將使智圓滿。


  2、約所證。關於此地所證得的業自在等所依真如,澄觀有一簡單的解釋:斷此障故,便能證得業自在等所依真,謂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108第十地所證得的業自在所依真如是指菩薩在神通、經咒、禪定等方面獲得自在的真如。


  3、約斷。關於此地的所斷,澄觀解釋說:


  謂以智能含德,遍斷諸障,遍證法身故,所覆粗重即所離障,謂于諸法中未得自在障,此障十地大法智雲及所含藏所起事業故,斯即二愚。障所起業,名大神通愚;障大智雲,即悟入微細秘密愚。斷此障故,便能證得業自在等所依真如。109


  此于諸法中未得自在障的涵義,是指菩薩未能在諸法中獲得自在的障礙。結合《十地品》的情形,此障又分為二愚,即大神通愚和悟入微細秘密愚。前者是指障礙證得大神通的方面,後者是指障礙悟入諸佛微細秘密處的方面。


  4、約所修。從所修角度言之,法雲地為受位行。


  5、約修成。從修成角度言之,第十地為菩薩慧。


  6、約寄乘法,此第十地寄菩薩乘之法。


  7、約寄位之行。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第十地為智度即智波羅蜜多8、約果。關於第十地所證之果,澄觀解釋說:


  便成受位等行,具智波羅蜜,得化身三昧等果,即是雲雨究竟成佛法身,及所證如皆亦所遍虛空。1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