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華嚴經·十地品》的漢譯及其佛學思想 --2

分類:華嚴宗
2013/05/07 11:46



  這是說,在通達位中,所緣之境和能緣之智皆無,這就是唯識。通達意為體會貫通,即以無分別智體會真如理體,如《成唯識論》所說:加行無間,此智生時,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理故,亦名見道。”30“見道之義有二說:一是真見道得根本智。如《成唯識論》所說: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眠,雖多刹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31。即實證我空、法空所顯示的真理,斷除煩惱障和所知障的分別、隨眠。雖經多念方才究竟悟現,但其每一念都契合理體,念念前後相等,故總說一心;二、相見道。又可分為觀非安立諦和觀安立諦兩種。安立即方便施設之義。觀非安立諦就是觀無差別的絕對真理即真如理體,《成唯識論》說:此有三品心: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軟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緣故。”32在此內遣有情假緣智指能斷我執的智能,內遣諸法假緣智指能斷法執的智能,而第三類智則總合前二智之所證,既體認人空,又體認法空。觀安立諦是觀有差別的相對真理即四聖諦。此含有十六心,即苦、集、滅、道各有四心。唯識宗對十六心之開合遵循兩個規則,先以別相與總相將四諦各分為二,即法與類;再將所證分成忍與智,心安住於真理而不動叫忍,因忍而成就者為智。比如依苦諦來說,由觀苦諦真如而成苦法智忍,由苦法智忍而證苦法智,再由苦法智而成苦類智忍,由苦類智忍而證苦類。其他三諦,可依此類推。通達位中所謂一心指無漏種子以真如為所緣而起現行時所生成的無漏心,稱一言其絕對無染,而所謂十六心則是無漏之心體的隨緣起用即心之作用。


  第四,修習位。也名修道位。《唯識三十頌》說: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舍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33這是說,在修習位,菩薩已經成就無所得之空,已經遠離能取之識和所取之境,其證得的這種智慧妙用難測、不可思議,屬於出世間智。這一階位之菩薩已舍除了煩惱、所知二障,已轉舍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轉所知障證無上覺34此位要經十地,修十種勝行,斷十重障,證得十種真如。


  第五,究竟位。修習位之後即達究竟位,亦即證得佛果。《成唯識論》說: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35此為佛位,諸漏永淨,清淨圓明,因而名為無漏。諸佛法身,不可執有,不可說無,離諸分別戲論,非言可詮,是不可思議的絕對理體。其純淨無染,因而說其為善;恒無變易,因而說其為常;眾相寂靜,因而說其為安樂;永離縛障,因而說其為解脫身。至此,唯識宗所說之轉識成智便告完成。


  《華嚴經》儘管沒有出現加行位、通達位和修習位的名稱,但是,世親、法藏、澄觀在解釋《十地品》的相關經文時,都使用了唯識學的術語和內容。在《十地品》的加分中,有一段經文:


  又令得菩薩十地始終故,如實說菩薩十地差別相故,緣念一切佛法故,修習、分別無漏法故,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巧莊嚴故,善入決定智門故,隨所住處次第顯說無所畏故,得無礙辯才光明故,住大辯才地善決定故,憶念菩薩心不忘失故,成熟一切眾生界故,能遍至一切處決定開悟故。


  這一段是同名金剛藏的佛向金剛藏菩薩說所加的內容。對於其中的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巧莊嚴一句,澄觀解釋說:


  大智者,即真見道,根本法、無我智過小乘,故名。治無明,故雲光明。此智親證真如,平等平等離二取相,名善觀察。實斷二障分別隨眠,名善選擇。巧莊嚴者,即相見道,是後得智,故《論》名方便,方便即巧法。真見道種種建立,名為莊嚴。又莊嚴者,即二智成德,由得此二善達法界,於多百門已得自在,故雲莊嚴。36


  依澄觀等人的解釋,在諸佛的加持下,金剛藏菩薩具備的善選擇觀察大智光明巧莊嚴就是指加行位和見道位之智慧,它斷除了各種障礙。大智為真見道之智,巧莊嚴即相見道之智。其餘文句與前述見道位元的內容幾乎沒有區別。在《十地品》的請分中,解脫月菩薩向金剛藏菩薩解釋會中的大眾都已經具備聽聞此微妙法門的各種素質。經文曰:


  爾時,解脫月菩薩聞是說已,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眾會皆悉已集,善淨深心,善潔思念,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能親近百千億佛,成就無量功德善根,舍離癡惑,無有垢染,深心信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


  澄觀繼承世親、法藏之說,將其分為教淨與證淨兩方面去解釋,而善淨深心為其總句。阿含淨即教淨為:


  一、善潔思念,即欲淨,隨所念阿含,得方便念覺淨。謂得方便,即不取念相,名為善潔。二、善修諸行者,求淨,三業敬順,起求法行故。三、善集助道,即生得淨,願得益眾生,處上上,勝生生,而便得悲智勝念,以助正道故。四、善能等,即受持淨,親近多佛,意在多聞憶持故。五、成就善根,即行淨,為求地上真證法故,習少欲頭陀等,離著善根。37


  四種證淨為:


  一、舍離癡惑者,得淨現智,善決定故。謂真見道中,得無分別智,非比知故,名為現智相見道中,以後得智,審觀理智故,決定無惑。亦可俱通。相見道中,亦名現觀真見道中,決理無惑,皆破無明,故雲舍離癡、惑。二、無有垢染,即不行淨,修道中一切煩惱不行故。相見道後,至金剛無間道中,皆是修道。複數修習無分別智故,名修道。滅二粗重,皆使不行。對見道中,初斷所知,故雲垢染……三、深心信解,即無厭足淨,不樂小乘,但於上勝佛德,深心希欲,信解決定故。四、於佛法下,不隨他教淨,趣菩薩地盡道中,自正行故。38


  如果將澄觀的這段解釋與前文所介紹的見道位、修習位元的內容相對照,其用唯識學的修行五位說來詮釋經文的做法便毫無疑義了。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印度佛教所言的菩薩修行階位具有明確的漸進性。這一點,在《華嚴經》中也如此,唯識學的修行五位更是如此。因此,在解釋《十地品》的請分中金剛藏菩薩所說的偈語應說諸地勝智道時,澄觀在繼承世親、法藏的解釋的基礎上說:勝智道者,即觀漸次。道者,因也。以加行智為正,證勝智之漸次,故名勝智道。謂說此十地,若加行觀,若加行所依止,能生諸地實智故。”39世親、法藏、澄觀說,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為十地中每一地的初期、中期、後期修行的三重相狀。而此句是說此修行十地,如果以加行智為依止之理,就可證得諸地的最真實智能。可見,無論是在印度大乘佛教後期(即世親所處的大乘唯識學流行時期),還是在中土,十地都是與唯識學之修行五位中的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對應起來理解的。


  如前所說,唯識學所言的修習位,須修十種勝行,斷十重障,證得十種真如。十種勝行即是十波羅蜜多,《十地品》的經文中對此已經明確說到了。而所斷的十種障以及所證得的十種真如,《十地品》的經文中未曾明確提及,然世親、法藏、澄觀在釋文中都以其與十地相配釋。譬如,世親在《十地經論》中說:


  何故定說菩薩十地,對治十種障故。何者十障?一者,凡夫我相障。二者,邪行于眾生身等障。三者,相于聞思修等諸法忘障。四者,解法慢障。五者,身淨我慢障。六者,微煩惱習障。七者,細相習障。八者,於無相有行障。九者,不能善利益眾生障。十者,于諸法中不得自在障。40


  而澄觀則在其文中明確說:


  三、列名中,為對治十障、證十真如、成十勝行,說於十地及引諸論。-並如下廣釋中辯。41


  可見,以唯識學的修行五位來詮釋《華嚴經》的菩薩階位之說,是印度瑜伽行派以及中土華嚴經師的一貫做法。


  四、《十地品》所言十地的修行諸行相


  由梵本現存這一事實推斷,《十地品》在印度曾經很流行是毫無疑義的。而世親是以唯識學之觀念來詮釋《十地經》的。因此,中土治《華嚴經》者以唯識學之修行五位來詮釋十地之修行以及所證成之,也是沒有任何不妥當之處的。本節則依據法藏、澄觀對於《十地品》之宗旨的解釋,來描述《十地品》所言各的修行內容以及所證得的相狀。《十地品》如其品名所指,其宗旨自然是以菩薩十地修行為核心。對此,法藏、澄觀的解釋大同小異。法藏說:


  二、品宗者,此品約,正以十地證行為宗。說有十義:一、約本,唯是果海不可說性。二、約所證,是離垢真如。三、約智,謂根本、後得等三智。四、約斷,謂離二障種現。五、約所修,初地修願行,二地戒行,三禪行,四道品行,五諦行,六緣生行,七菩提分行,八淨土行,九說法行,十受位行。六、約修成,有四行,謂初地信樂行,二戒行,三定行,四已上總是慧行。慧行中,四、五、六是二乘慧,七地已去是菩薩慧。七、約位,有二位,謂證位、阿含位,是十地之位故也。八、約寄乘法,謂初、二、三地寄世間人、天乘;四、五、六、七地寄出世間,是三乘;八地已上,出出世間,是一乘法;故以諸乘為此地法也。九、約寄位之行,謂于十地成十度行。十、約報,現十王事相42


  澄觀的解釋與法藏的解釋相比,有兩處重要補充和三處大的差別。先說兩處補充:


  第一,關於從總體概括《十地品》的宗旨,澄觀補充說:總有二義:一、以地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二、前二皆,成佛果為”43澄觀所言較法藏複雜,但也更明確、具體些。宗趣一語簡單解釋就是宗旨和趣向,然仔細區分,在佛教中,具有目的、歸趣、方向等涵義,與有明顯區別。澄觀的這一解釋就是將二者如此區別的。首先從第一層面言之,《十地品》包含菩薩在各所具的智能、所斷除的有漏種子、所證得的境界、十地的階位區分以及菩薩在各地的修行內容。——這就是。而從言之,前述五者是分別而言的,但《十地品》的最終目標確實圓融,也就是十地並非地地差別,其差別之相也是一種方便說法。因此,從歸趣而言,《十地品》是為了顯現菩薩修行的圓融無礙行相。從第二層面言之,以地寄位修行為宗,以顯圓融無礙行相為趣這兩句本身就是宗,而成就佛果則為最終歸趣。


  第二,關於十地所具的智慧,澄觀補充說:三者,約智,謂根本、後得,亦通方便。”44即菩薩在十地所證得智慧總體上言之,為根本智、後得智和方便智。


  關於不同的三處:


  第一,澄觀沒有列入法藏所說的第十約報。


  第二,法藏的第七約位,澄觀改為:八者,約法,有三德,謂證德、阿含德及不住道,是十地之德故45。所謂阿含德即無比之德,而不住道則是不住世間也不住涅,同時相導,名不住道46


  第三,澄觀列入了撮要,其文曰:十者,撮要,謂六決定。”47此處的六決定是指完全明瞭和知曉六種確定不移的事理的智能。


  我們可以將法藏、澄觀的解釋綜合起來分析《十地品》所言諸地的行、相。首先,由於法藏所言的約位,有二位,謂證位、阿含位,是十地之位故也,已經被澄觀所修正,所以,此條可以暫時取消、忽略。其次,將澄觀修改的約法列入以代替法藏的約位。第三,世親《十地經論》、法藏《華嚴經探玄記》、澄觀《華嚴經疏》等在每一地開始之初,都有來意來綜合說明每一地修證的相關內容。第四,在《十地品》中都有專門的經文敍述各地修行所得之果,而法藏所說約報,現十王事相’”僅僅是果報的內容之一,不能完全反映經文的實際,因此,應該將其改為約果,並且將報相列入其中。這樣一來,便可以得到十地如下的十二種別相


  一、約本。


  二、約來意。


  三、約所證。


  四、約智。


  五、約斷。


  六、約所修。


  七、約修成。


  八、約寄乘法。


  九、約法。


  十、約寄位之行。


  十一、約果。


  十二,約撮要。


  如果將這十二種角度再行歸納時,還會發現其中也有一些特徵是可以涵蓋整個十地的,而另外一些特徵則是各地各有分工。屬於前者的是:約本、約智、約法、約撮要。其餘諸種便屬於後者。在此,我們可以先將前者作為十地的共同特徵給予說明,然後分別條列後者。


  約本。法藏與澄觀所說大致相同。澄觀說:一、約本,唯是果海不可說性,以離能、所證故,雖通一部,此品正明。”48“即根本。澄觀說,整部《華嚴經》都是來源於如來不可說的果海,因為這一果海遠離能與所(即大致等於主體與客體的區分),因此是不可言說的。


  約智。謂澄觀所說的根本智、後得智和方便智。根本智又名如理智、無分別智、正智、真智等,即符合真理無分別之真智,因為它是產生一切法樂,出生一切功德大悲之根本,所以,也叫做根本智。根本智是直證二空所顯現的真如之理,為斷惑障之智,也就是照了無差別之智。後得智,又稱後得差別智,是轉有為之事境,了知依他起性之如幻,而不生我法之迷惑,也就是照了差別之智。而方便智又作權智,為實智即真實智的對稱,合稱二智。方便智為熟達方便法之智,也就是行善巧方便之智。在世親《十地經論》、法藏《華嚴經探玄記》、澄觀的《華嚴經疏》中,又將方便智稱之為加行智。在此應該特別指出三點:其一,澄觀明確說過:此即十地中,加行、根本、後得三智,為地地中初、中、後相也。”49加行智即方便智。加行智為進入每地之核心的智慧,而根本智則是每地的核心所在。通過入、住、輾轉才能證得後得智,後得智為每一地的後相。後得智是根本智之後所得的化度眾生之智,所以需有了俗的一面;其二,在十地的每一地,這三智的具體內容有所不同,但旨歸是一,這就是佛教修行中漸進方法的特色所在;尤其重要的是其三,在《十地品》講到第三地時說:


  欲度眾生令住涅,不離無障礙解脫智;無障礙解脫智,不離一切法如實覺;一切法如實覺,不離無行無生行慧光;無行無生行慧光,不離禪善巧決定觀察智;禪善巧決定觀察智,不離善巧多聞。
  關於這五種智慧,澄觀解釋說:


  第三,思得攝生方便中,方便有五。言有五者:一、佛無礙智。二、八地如實覺。三、四地無行慧。四、三地禪定。五、亦三地多聞。然此五中,從微至著,則後後起於前前。50


  這是說,五種方便智分別在佛地、第八地、第四地和第三地證得。無障礙解脫智是指佛智,之所以名為無障礙解脫,是因為其無二障故,是離障解脫;具十智力,權、實無礙故,是作用解脫。”51二障即煩惱障和所知障,實智是真性之中的真實智能;權智,又名方便智,即相機說法的方便智慧。修至佛地,真實智與方便智已經圓融無礙。關於一切法如實覺,澄觀解釋說:八地得無生忍,覺一切法如實性故。若覺實性,方能盡惑,於事、理無礙故,佛智由起。”52“無生忍的意思是把心安住於不生不滅的道理上,是心安住而不再動搖的意思。澄觀說,修行至第八地所證得這一智能是獲得佛智的由起。無行無生行慧光是指修行至第四地的菩薩證得了無行、無生,因為他們已經了悟一切法的自相同相。菩薩在此地所證得的智慧之相則是以無行與無生為體,因此,總稱為無行無生行慧之光。禪善巧決定觀察智,善巧、決定、觀察則是對此三地之禪定的若干說明。澄觀解釋說:言禪善巧者,得三地滿勝進分禪故,出入自在亦不染禪,故名善巧。決定者,於他四地決能發也。觀察智者,《論》雲:


  自智能觀故,謂即三地禪中之智,非前所發四地無生之慧。彼四地之慧,此中名光明。依此光明故名明地。故四地證慧,由三地禪中修慧而發53


  可見,三地所修之禪為第四地之慧生起的前提。善巧多聞是對三地之禪定起用之條件的說明。澄觀解釋其涵義說:此禪不離善巧多聞者,此中修慧,由後聞慧,方得起故。三節皆慧,而慧不同。言善巧多聞者,不取聞相故。”54“多聞是指多聞經法教說而受持之意。


  約法。此即澄觀所言的證德、阿含德和不住道。
  約撮要。澄觀所說的撮要即提取最重要者的意思。世親、澄觀以六決定作為十地最核心的要義。世親在解釋《十地經》中的如下經文時用了六決定義:


  諸佛子!是諸菩薩願善決定。無雜;不可見;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盡未來際;覆護一切眾生界。佛子!是諸菩薩乃能入過去諸佛智地,乃能入未來諸佛智地,乃能入現在諸佛智地。55


  世親對此經文解釋說:


  善決定者,真實智攝故。善決定者,即是善決定。此已入初地,非信地所攝。此善決定有六種:一者,觀相善決定,真如觀一味相故。如經無雜故。二者,真實善決定,非一切世間境界、出世間故。如經不可見故。三者,勝善決定,大法界故,一切佛根本故。如經廣大如法界故。大勝高廣一體,異名法相義故,一切法法爾故。複法界大真如觀,勝諸凡夫、二乘智等淨法法爾故。複法界大方便集地,謂說大乘法法爾故。複法界,大白法界善法法爾故。四者,因善決定,有二種:一、成無常愛果因善決定,是因如虛空,依是生諸色,色不盡故。如經究竟如虛空故。二、常果因善決定,得涅道。如經盡未來際故。五者,大善決,隨順作利益他行。如經覆護一切眾生界故。次前善決定,此願世間、涅中非一向住故。六者,不怯弱善決定,入一切諸佛智地不怯弱故。如經佛子!是諸菩薩乃入現在諸佛智地故。56


  澄觀則將此六者當作地體看待。法藏說:此段經文是言說:初辨六決定,為地體。法藏、澄觀對此六方面作了在語言方面不同於世親的概括:


  通論有六義:一、約行體,決定堅固不退;二、望所證,決定己證;三、約煩惱,決定能斷;四、約所信,決定不疑;五、約所化,決定能度;六、望佛果,決定能成57



  綜合上述引文,可以確定作為十地之體性六決定的涵義。進入初地之後的菩薩,依聖智證真順理有六種善決定,具體是:第一,從修行的體相言之,菩薩之正智決定觀照真如之理,契同一味無雜之相,這就叫觀相善決定;第二,從所證而言,菩薩之實智出世間,決定離倒惑之過,證理不虛,這就叫真實善決定;第三,從所斷之煩惱而言,菩薩之行廣大如法界,為一切佛之根本,決定具足斷除所有煩惱的勝德,這就叫勝善決定;第四,從所信言之,菩薩之行因決定能有成果之功能,這就叫因善決定;第五,從所化度的眾生言之,菩薩利他之行決定覆護一切眾生界,而無局限,這就叫大善決定。第六,從所成佛果言之,菩薩證果德,入一切諸佛智地,決定而沒有對於法的畏懼,這就叫不怯弱善決定。


  以下依據八十卷《華嚴經·十地品》及世親《十地經論》、法藏《華嚴經探玄記》、澄觀《華嚴經疏》等,並約來意、約所證、約斷、約所修、約修成、約寄乘法、約寄位之行、約果等八種行、相來描述說明、分析概括十地。下文關於《十地品》的上述八項內容,除所斷十種障以及所證十種真如是適當採納了論師的詮釋成果之外,其餘基本上是從經文中直接得來的。有些提法雖然並非直接來自於經文,但經過筆者的研究,古德的詮釋與經文是沒有任何詮釋過度58之處。


  第一,歡喜地。即菩薩初地,又作極喜地。菩薩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修行階位,經一大阿僧癨劫之修行,初證真如平等聖性,證得人空、法空之理,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心多生歡喜,因而稱為歡喜地。而《十住毗婆沙論》卷二載,菩薩得入初地,有七種相狀:其一,能堪忍受。能為難事,修集無量福德善根,並於無量恒河沙劫往來生死,教化剛強難度之惡眾生,心不退沒;其二,不好諍訟。菩薩因為樂於寂滅之道,而不與人諍競;其三,心多喜。能使身體獲得柔軟,心獲得安隱;又能順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大悲;其四,心悅。于轉*輪時,心得踴悅;又心安隱無患;其五,樂於清淨。離諸煩惱垢濁,於一切深經、諸菩薩及其所行一切佛法,其心都得清淨之信;其六,悲心湣眾生。深切湣念眾生而給予救護;其七,無恚心。菩薩雖結、使未斷盡,然恨少而心常樂慈行。而實叉難陀所譯的八十卷《華嚴經》則將其歸納為九種歡喜:菩薩住歡喜地,成就多歡喜:多淨信,多愛樂,多適悅,多欣慶,多踴躍,多勇猛,多無鬥諍,多無惱害,多無恨。這是從總體上對歡喜地的描述說明,以下分八項分別說明:


  1、約來意。即菩薩進入初地修行的目的,澄觀解釋說:來意者,十地之中,最初斷障、證理、得聖性故。”59這是說,進入十地修行的目的就是獲得聖性,而初地就是斷除障礙而證得真理過程的第一階梯。


  2、約所證。十地的所證,依照世親、法藏、澄觀等師的一致解釋,就是離垢真如。而依照唯識學的說法,此真如在十地修行中有十種名稱。初地所證,如澄觀所說:由斷前障證遍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60此地所證的遍行真如是斷除異生性障之後由我空、法空所顯的真如,因為其遍於一切事物,所以稱之為遍行


  3、約斷。斷即斷除。關於初地的所斷,世親、法藏、澄觀都用唯識學的說法作了解釋。澄觀說:


  三、所斷障者,《唯識》第九中異生性障是此所斷。謂二障中分別起者,依彼種立異生性故。二乘見道現在前時,唯斷一種,名得聖性。菩薩見道現在前時,具斷二種,名得聖性。此言異生即是凡夫。梁《攝論》中名凡夫性。此《論》本分中名凡夫我相障。此障障于初地上來就能起煩惱,是根本,故斷二障。若具說者,亦斷惡趣諸業果等。由斯初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執著我法愚,即異生障。二、惡趣雜染愚,即惡趣諸業果等。此業果等,雖非是愚,愚品類故。61


  可見,初地所斷的障礙有兩種:一是致使凡、聖隔絕的異生性障,即煩惱障和所知障的分別作用。以唯識學的術語講,即斷除了此二障種子所起的現行(即活動層面)而並非根源。此處僅僅指二障的粗大現行;二是斷惡趣諸業果等,即斷絕墮入三惡道的惡報之果。


  4、約所修。即從所修角度言之,初地修願行。經文中說,初地菩薩所發十大願為:供養願、受持願、轉*輪願、修行二利願、成熟眾生願、承事願、淨土願、不離願、利益願、成正覺願。


  5、約修成。即從修成角度言之,初地菩薩所修成的是信樂行。經文中說,十行的名稱就是:信、悲、慈、舍、無有疲厭、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及供養諸佛,依教修行。世親說:此十種行,顯二種勝成就:一、深心成就。謂信、悲、慈等。二、修行成就。謂舍、不疲倦、知諸經論、善解世法、慚愧、堅固力、供養諸佛如說修行等。”62 6、約寄乘法。即從寄乘法角度言之,初地菩薩所修的是寄世間人、天乘。


  7、約寄位之行。即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初地為檀度佈施波羅蜜多


  8、約果。關於初地菩薩修習所得之果,法藏、澄觀都解釋說:


  所得果略有四種:一、得當地滿時調柔等四果;二、得檀行,成大財果;三、依《攝論》通達障、空,得一切障滅果;四、通論,得唯識三性三無性理智及奢摩他、毗缽舍那等果” 63


  澄觀在此所說的四種果,第一種是《十地品》經文所有,即調柔果、發趣果、攝報果、願智果。其餘三種都屬於華嚴經師在詮釋經文時所作的發揮。特別是後兩種都是引用唯識學的說法來說明初地之果的。不過,澄觀所說唯識三性三無性理智及奢摩他、毗缽舍那等果可能只是一種大致的說法,並非嚴格的佛學名相。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普遍計度一切法,然後顛倒迷執,認為或有或無者,名叫遍計所執性;萬法皆無自性,不能單獨生起,須靠眾緣俱備,然後乃生,名叫依他起性;諸法的本體,名為法性,亦叫真如,湛然常住,遍滿十方,具有圓滿成就真實之性,名圓成實性。三性中遍計所執為妄有,依他起為假有,圓成實為實有。三無性即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相無性是說一切遍計所執的事物,其相皆假而非實有;生無性是說一切法皆依因緣和合而生,為因緣而生,並無有實性;勝義無性是說諸法的勝義是原無生滅的,本不可說,因此並無有實性。而即真理,即智能。唯識學將無漏智也叫做理智。奢摩他、毗缽舍那即為止、觀。法藏、澄觀所說的唯識三性三無性理智及奢摩他、毗缽舍那等果大概是將上述術語組合起來以說明初地菩薩所證之果。


  第二,離垢地,又作離垢、無垢地、淨地、具戒地。進入此地之菩薩,獲得守清淨戒行,遠離煩惱垢染,因此稱為無垢;又以此地具足三聚淨戒的緣故,也稱之為具戒地。如澄觀在數家解釋的基礎上的總結:


  言離垢者,慈氏雲:由極遠離犯戒垢故,謂性戒成就,非如初地思擇護戒。《唯識》亦雲:具淨屍羅,遠離微細毀犯煩惱垢故。’……此地中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皆約戒明64


  這是從總體上對離垢地的描述說明,以下分八項分別說明:


  1、約來意。關於菩薩來第二地修行的目的,澄觀說:


  所以來者,《論》雲:如是已證正位,依出世間道因清淨戒,說第二菩薩離垢地。言正位者,即初地見道是出世間,依此修於三學。戒最在初,故先來也。前地雖證真,有戒未能無誤。又以十度明義,前,此,故次明之。65


  在此,澄觀引用了世親的解釋,即第二地是依持于初地而修習的,初地為出世間道,為佛教修學的正位。而將第二地的內容安排為戒,有三層涵義:一是三學之中,戒為第一,所以先言戒。二是初地雖然證得了真理,但在戒方面還不能完全無誤,所以需要再行修戒。三是從十度來說,佈施之後就是戒度。


  2、約所證。第二地的所證為最勝真如言最勝者,謂此真如具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此亦由翻破戒之失,為無邊德。是以成於戒行,得於最勝無等菩提之果。”66澄觀的解釋與唯識學是一致的,即最勝真如是菩薩在第二地斷除邪行障之後所證,由於嚴謹持戒而證無量功德,于諸法中最為殊勝,因此稱之為最勝真如。


  3、約斷。關於第二地的所斷,澄觀說:


  此地中斷邪行障,證最勝真如,皆約戒明。言邪行障者,謂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彼所起誤犯三業,能障二地。由斯二地說斷二愚及彼粗重。一、微細誤犯愚,即上俱生一分,此能起業。二、種種業趣愚,即彼所起誤犯三業。67


  所知障是指執著於所證之法,以及自己所知之境界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第二地所斷的邪行障,則是指所知障中由於在很微細的方面的誤犯,以及由於微細誤犯所產生的身、口、意三業。


  4、約所修。即從所修角度言之,離垢地為修戒行。


  5、約修成。從修成角度言之,離垢地為戒行。


  6、約寄乘法。從寄乘法角度言之,二地寄世間人、天乘。


  7、約寄位之行。從寄位行的角度言之,十地各寄一度, 離垢地為戒度即屍羅波羅蜜多


  8、約果。第二地所得之果,即經文中所說的調柔果、攝報果、願智果。


  第三,發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興光地。進入第三地修行的菩薩成就勝定、大法、總持,因修持佛道,而開發出極明淨的智慧之光,因此,此地稱之為發光地。而依照佛教的思維邏輯,以”(即主體)”(即物件)言之,則如澄觀在數家解釋的基礎上的總結:


  總有三義,立發光名:一、以初住地十種淨心為能發,勝定聞持為所發光。以安住地竟,方始聞法,修得定故。……二、以聞持為能發,勝定為所發。以聞法竟,靜處修行,方發定故。三、以勝定、總持並為能發,彼四地證光明相以為所發。……十淨心唯是能發,證光明相唯是所發,勝定一種通能、所發。是以此地偏得增上心名。68


  這是從總體上對發光地的描述說明,以下分八項分別說明:


  1、約來意。關於菩薩來第三地修行的目的,澄觀說:


  第三發光地,所以來者,前,義次第故。又,前三地寄同世間修法,前二竟,今此顯修故。《深密》雲:前位能持微細戒品,未得圓滿世間等持等至,及圓滿聞法總持。為令得此因說此地,令勤修學。此則具前二意。69


  澄觀所引《深密》應該是玄奘所翻譯的《解深密經》,文字雖略有差異,但大意不差。玄奘原譯文為: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得世間圓滿等持等至,及圓滿聞持陀羅尼。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70等持、等至都是定的別名。即心安住於一境而平等維持之義,因此稱之為等持。身心平等安祥叫做,以定力才能達至此種等的境界,所以叫做等至。澄觀引用唯識學的典籍來強調此第三地的主要目的是修定。澄觀在此總結了兩種來意:一是從三學來說,戒之後即為定。二是前二地檀度、戒度之後,此地顯示等持法。


  2、約所證。第三地的所證為勝流真如。澄觀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