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不再是絕症 有機會治癒
【台 灣醒報記者郭庚儒台北報導】血癌是甚麼?
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明志表示,血癌其實就是白血病的一種,
就是人體內造血器官骨髓長了癌症,抑制正常造 血功能,造成白血球、紅血球、血小板減少,
且血液中出現不成熟或不正常白血球。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唐季祿也強調,
罹患血癌重點是要治療,有機會可 以痊癒。
藝人高凌風日前確診罹患血癌,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的弟弟郭台成。5年前也因血癌病逝,
另外,韓劇《藍色生死戀》、日劇《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中的女主角也都因罹患血癌,
而釀成悲劇。
張明志進一步說,臨床上將白血病分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以及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其中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嚴重,
且死亡率較高。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約200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
他建議,若病患經醫師確診為血癌,應先了解是哪一型及初步治療方式為何,
並且要有承受化療所產生副作用的準備,如噁心、嘔吐、發燒、掉髮、
白血球下降引起細菌感染、血小板過低引起出血、皮膚過敏起疹子、口腔潰瘍、肝腎功能異常等。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唐季祿受訪時表示,血癌不像其他癌症有早期或晚期之分,
因白血病從骨髓長出來,隨血液循環到全身,所以一開始就是全身性的疾病,
急性白血病發病後若不治療,很可能幾天之內病情嚴重,病患幾個月內就逝世了。
唐季祿說,隨著醫學開發有效的化療藥物後,白血病已不是絕症,不但可以延長瀕死的生命,
更可以得到治癒。而不同種類的白血病,有不同治療方式,使用的藥物處方也不同,
但重點就是要治療。
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宗傑則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目前以化療為主要治療方式,
但病人會比較辛苦,在化療期間會出現強烈的噁心、嘔吐、掉 髮,甚至牙齦、肛門出血等副作用
,因在癌細胞佔滿骨髓情形下,必須用強效、高劑量、密集的化療,殲滅大部份癌細胞,
讓骨髓恢復正常造血功能。
圖說:藝人高凌風21日至台北榮總確診罹患血癌。(東森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