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執著的動態智慧——中道與中觀

2012/07/23 17:14


  是無執著的立場,必含攝著。它是一種通觀全體、富於批判精神的動態智慧,人在生活裏不斷地努力向上,而趨近完美、幸福,這就是所謂的中道


  阿含經裏的中道思想


  阿含經是佛法的根本。在漢地的佛教傳統裏,自來對阿含經的研究,一向都不太重視,總認為它們是小乘的經典,這是中國佛教很大的遺憾。其實,印度佛教的發展始終都是以阿含經為根本,不論是中觀或唯識,都必須在佛陀金口之下的阿含經裏,去闡發佛陀之教的義理。正如印順法師所說的,龍樹這一系的中觀思想,乃是阿含經的通論,中觀哲學正是要把阿含經的深意給發掘出來。


  在阿含經裏所說的中道,基本上可看出有兩種類型:(一)倫理實踐的中道;(二)如實智觀的中道。


  [倫理實踐的中道]


  依說法的先後順序而言,佛陀是先宣說倫理實踐的中道,然後才宣說如實智觀的中道。所謂倫理實踐的中道,其中最著名的是于《初轉法輪經》中的記載。佛陀在菩提樹下證道之後,猶豫著到底要不要說法,最後是在梵天的勸請之下才決定要說法的。然而,要先向誰宣說他所證悟的法呢?在考慮了一段時間之後,他決定先向五個同修說法。這五個同修原是佛陀的父親派來伺候他的,原先他們一起過著苦修的生活,後來佛陀接受了一個牧羊女的供養,五個同修認為他這樣做破壞了苦行,便不再理會佛陀了。


  在《初轉法輪經》裏,大體上可以看到三個重點:(一)實踐的中道;(二)實踐的中道之具體內容──八正道;(三)四聖諦。四諦之說當然是佛法的根本所在,但佛陀並未一開始就宣說四聖諦,而是先講了著名的中道宣言


  而行的中道生活


  中道宣言並非佛陀關在書房杜撰出來的東西,而是他一生的實際經歷。首先,佛陀談到世間有兩種生活的方式:一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一切只為追求快樂,不計任何後果,極盡享樂之能事,這乃是凡夫愚人所採取的生活方式。二是但以自辛自苦為能事,完全的禁欲與苦行,這種生活方式並非賢聖之道,根本追求不到任何有意義的目標。


  對照佛陀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這兩種生活方式──佛陀前期的生活正是養尊處優、以快樂為導向的生活;而在他出家之後、悟道以前,則采行了印度傳統修道人的生活方式,即自辛自苦的禁欲與苦行。


  在印度的佛教美術裏,出家之後,悟道之前的佛陀,其形象往往是一副骨瘦如柴的樣子,這便是實行苦行主義者的寫照。佛陀發現這樣的禁欲生活,根本無法使自己的心靈平和,更無法覺悟到什麼有意義的真理。在阿含經中所用的原文是無義相應,這裏我們或許可把它解釋為追求不到任何有意義的目標。佛陀經歷了世間兩種極端的生活方式後,徹底體會到什麼是生活上的中道,這在阿含經裏,所使用的原文是現等覺,這就是著名的中道宣言


  在這宣言之中,佛陀並未從抽象的理論考察,而是很具體地在自家的生活上深切反省。生活原本就是非常具體而真實的,生活得好不好,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佛陀所描述的兩種生活方式,他都親身經歷過,並且也發現它們都無法使內心獲得平和,追求到所謂的,於是他揚棄了這兩種生活方式,由而行。


  中道的具體內容──八正道


  《初轉法輪經》的第二個重點是敍述中道的具體內容,也就是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與正定。不論出家或在家,這都是活生生的現實生活經驗。什麼是正確的呢?張三認為正確的,李四不見得認為是正確的;李四認為不正確的,也許張三卻認為是正確的。中道的學問就是展現在正確與不正確,或恰當與不恰當的拿捏上。


  覺今是而昨非希望明天會更好,這種一直努力向上的精神,一定要經過生活的歷練,才能掌握到什麼是更好、更恰當的,這就是中道。中道並不是那麼抽象的,它原來是非常具體,針對我們實際生活而發的。從八正道的具體內容來看,它要求我們過一個更為恰當、更為適宜,或是說更為幸福的生活。至於幸福或不幸福,那是必須歷經生活的洗禮之後,方能真切體會到的。


  在《初轉法輪經》中,我們可以看到中道的基本精神所在。那種生活好?那種生活不好?那種生活會產生煩惱?那種生活會導向寂靜?在親身經歷了鮮活的現實生活之後,我們是無法欺騙自己的。覺得以前過的生活不好,是因為現在的生活不會產生如過去一般的種種苦惱,但現在的生活是否就是最幸福、完美的呢?人總是期待著明天會更好,在生活裏不斷地努力向上,朝向于完美、幸福,這就是所謂的中道。這是我們所談的第一種中道,也是佛陀開始說法的破題之作,我們或可稱之為是倫理實踐的中道


  佛陀在宣說八正道的內容之後,接著又說中道可以讓人開法眼,產生如實觀的智慧,導向寂靜,有助於趨入涅盤──幸福的境地。開了法眼之後,我們才能看到世間的真實樣相,產生如實觀的智慧而獲得解脫,使內心處在不受煩惱干擾的狀態。在印度傳統裏不論是佛教或非佛教,解脫的先決條件是觀見真實,因此解脫一定和智慧有關。佛教是最講求智慧的宗教,一切的教義與修行,就是要我們產生智慧,有了智慧,才能看到世間的如實樣相,解脫才有可能。


  [如實智觀的中道]


  倫理實踐的中道是針對現實生活方式能否讓人得到幸福、究竟解脫而說的;如實智觀的中道則是就人對世間的看法而說的。第二種類型的中道也是散見在阿含經裏,在龍樹的《中論》裏,全書幾乎都看不到他引經據典,唯一例外的是在第十五品〈觀有無品〉中,他明文引用了《迦旃延經》,所以,談龍樹思想幾乎都會提到《迦旃延經》。在此且讓我們舉出一段《迦旃延經》裏的著名經文,來看一看這第二種的中道。


  在《迦旃延經》中,佛陀對迦旃延說,世間人多半執有見,要不然就執無見即理論、看法;即是指存在不存在,世間的一切現象只是存在或不存在。存在的永遠存在,這就是有見;不存在的永遠不存在,這就是無見。世間人多執這兩種觀點,如果認為花一旦開了就會永遠開著;一旦謝了,就永遠沒有再開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有見無見


  如實智觀不墮有、無二偏見


  我們應持正確的智慧而如實觀照世間事物的生滅,這是阿含經中非常強調的重點。人常常帶著偏見看世界,所以所見到的往往並不是世界的原貌。人因著貪嗔癡等等的煩惱而形成偏見,終而障害慧眼,唯有去除煩惱,才能開法眼,智慧之眼一開,就可依事物的原樣去看待事物。若用如實觀的正智,仔細去洞察事物生滅的實際樣貌,我們就不會有有見無見之類的偏見。


  譬如佛經裏常見的例子,芽本來並不存在,但當種子、陽光、水等因緣具足之後,便由種而生芽;在種子逐漸消失的同時,芽也慢慢地長成。如果我們仔細去看待人間事物生起的現象,我們就會否定無見;東西並不是現在不存在就永不存在,當因緣具足時,事物就會出現。若用正智如實地觀照世間事物的消失,我們就會否定所謂的有見;當因緣條件產生變化時,事物也跟著產生變化,當因緣條件消滅時,事物也跟著消滅。


  有見”──存在的永遠存在;無見”──不存在的永遠不存在,佛陀認為世間的這兩種看法,都是偏見,只看到世界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完全看不到。我們瞭解世間事物生起、消滅的原因,就不會站在極端的立場,抱持著「有見無見這兩種偏見。


  順緣起如實觀世間


  接下來佛陀談到為何世間人會有此類偏見。有見無見的背後,其實是我執在作祟。例如秦始皇無所不用其極地希望其帝業常在,可永遠伴隨他和他的後人,這就是典型的有見。中國人本無輪回的觀念,這個觀念是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才有的,中國人的自我觀念,乃是透過子孫萬萬年不斷地延續下去而來的。


  其實當因緣具足時,東西便屬於你;因緣條件一變,東西就不屬於你了。中國人也說:人算不如天算,處心積慮有何用?畢竟,會離開你的,終究會離開你,不是可以由人們的主觀意識來加以控制的。世人多半為執著所束縛,喜歡的東西就希望永遠屬於我,不喜歡的就希望永遠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若我們不執不取,不認為某個東西是自我,某個東西是屬於自我所有,對於正在生的苦之發生,正在滅的苦之消滅,皆能如實觀之而不疑,則便能不待其他因緣而能產生親證的智慧,這就是正見、正觀、如實智觀。


  認為一切皆有是一種極端的立場,認為一切皆無則是為另一種極端的立場,佛陀說如來舍離這兩種極端的立場,持而說法。此處的即是阿含經裏描述生命輪回與解脫的十二支緣起。順著緣起來看這世間,才能看到世間如實生、如實滅的樣子;順有見無見所看到的世界,並非世界的原樣。


  的智慧與中觀


  [必含攝著


  不論在倫理實踐或如實智觀的中道上,的獲得,都預設了對全體的觀察與把握。例如求學過程中,小學時期最好的讀書方法持續至中學時,它是否仍然有效呢?中學的讀書方法到了大學時,是否仍然有效?從小學而至大學,知識領域不斷擴充,顯然不是以不變應萬變地只靠一套學習方式,便可奏效的,隨時都要通觀全體的變化,才能斟酌出較為恰當的學習方式。


  全局不斷地在變化,也是不斷地在變化,因此一方面是預設了一種對全體的掌握與瞭解,一方面也表示了它本身的不可執著性。佛陀若非經歷過兩種極端的生活方式,對生活形式有著通盤的瞭解與掌握,或許也無法開展出中道生活。


  是藉通觀全體,而透顯出來的一種智慧,必含攝著(觀察全體)來說明,中道的指方法途徑、具體實踐,故中道本身有著濃厚的實踐意味。也是一種藉著批判偏失而開展出來的智慧,如對苦行與縱欲兩種不當生活的批判,而產生了八正道的生活。覺今是而昨非,不認為現況就是最好、最圓滿的,人才會追求更好的,才會進步。在所有的社會中,其經濟、政治若自滿自足,不求進步,那麼一切便停頓了下來,人便會開始腐敗,這正是導向災亡的開始。所以,是動態的、非死寂的,它飽含著批判的智慧。


  [是通觀全體的智慧]


  可成為一種立場嗎?如果可以,條件是什麼?如果不可以,原因又是什麼呢?是一種通觀全體的智慧,同時本身也離不開全體,離開了全體,就無所謂的了。 二十五公斤 相對於 五十公斤 而言,可稱之為;一旦離開了 五十公斤 , 二十五公斤 還能稱之為嗎?一定是對應全局的,對全局的掌握愈寬廣,便更能趨向於。當下執持某物,而認為它是最好的,而不去看整個全局的變化,那不是,而是執著。


  因此,是富於批判精神的動態智慧,若是靜態的,那不是佛教術語所說的,而是是什麼?譬如你看到一隻小貓,在腦海中有著貓的形象,這個在你腦海中貓的形象就是靜止的,恒常而不變的;實際上,貓會由小貓變老貓,是會變化的、無常的。


  不可以執著成為一種立場。因為並沒有具體的內容,可被執持為一個基本的態度或觀點。為什麼沒有具體的內容呢?佛陀說的具體內容是八正道,那八正道的具體內容為何?何謂正確的生活、正當的職業(正命)


  所謂正當即是對大多數人有益,若對自己的家庭有益,而對大多數人卻有害,就顯然不是正當的職業。因此,要隨時衡量自己所從事的行業對社會、對個人有益與否,來作正當的職業選擇。例如殺人是否正當,往往要視情況而定。法官判決時一定會問殺人的動機是什麼?在何種情況下發生的?是預謀或突發的?種種這些情況都要經過仔細衡量,法官才能作出公正的判決,從而將正義彰顯出來。


  人面對的是流動的世界、流動的自己,那就是無常的世界、無常的自己,其中並沒有所謂固定正當的東西,可以讓我們一旦抓到了它就如同抓到護命符一般地永保平安。若說是一種立場,那麼這種立場所透顯出來的應當是無執著的立場,是一種沒有立場的立場,與其說它是追求最好的,不如說它是不斷追求更好的。無論是無我行般若行,基本上就是無執著的立場,隨時去追求更好。


  是不斷向上追求的活力,一種活動的智慧,是生命的源頭水。因此,是沒有立場的立場,是無執著的,隨時都可覺今是而昨非,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編者按:本期專輯為 萬金川 老師八十五年於香光尼眾佛學院中觀導讀課程的部分講稿,文內標題為編者所加。)


  萬金川簡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現任教于南華管理學院,並于中華、法光等佛學研究機構擔任梵文與中觀學的課程。語言專長為梵、漢、藏、巴等佛教經典語文。發表有《龍樹的語言的概念》、〈藏地學者的龍樹著作觀〉、〈俱舍論世間品所記有關緣起一詞的詞義對論〉等多篇論文與專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