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首次在手臂上培育出人造鼻子

分類:生活情報
2013/01/29 01:40







倫敦大學學院


據國外媒體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在一名


因皮膚癌失去鼻子的男性患者手臂上培育出一個人造鼻子。


如果一切順利進行,這個人造鼻子將從手臂上取下,


而後移植到患者面部。


科學家希望他們的人造鼻子能夠讓患者重獲嗅覺。


這名患者現年56歲,是一名英國商人。


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從無到有培育


人造鼻子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


這個新鼻子與患者以前的鼻子幾乎一模一樣,也略向左彎。


培育人造鼻子是一種富有開拓性的治療方式。


項目負責人、倫敦大學學院的亞歷克斯-塞法里安表示:


“他的鼻子略向左彎,我們問他願不願意讓鼻子變直一點,


他說不。他希望新鼻子能夠和以前的鼻子一模一樣。”



培育人造鼻子的第一步是根據原有的鼻子製作一個玻璃模具,而後注入類似蜂巢的合成物質,為幹細胞提供一個可以依附的支架,隨後撤走模具。


這個蜂巢式結構上面覆蓋著數百萬個幹細胞,


藉助於合適的營養物質,它們可以發育成鼻子的軟骨。


這一過程在倫敦大學學院的一個生物反應器內完成。


科學家利用一個植入皮下的小氣球讓患者手臂的皮膚


逐漸伸展膨脹,直到足以容納人造鼻子。


大約兩個月前,培育人造鼻子所需的支架製備完畢,隨後取代皮下的氣球。現在,這個新鼻子正在手臂的皮膚下面不斷發育。之所以植入皮下是因為人造鼻子的發育需要神經網絡和微小的血管,同時也需要皮膚的覆蓋。


塞法里安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雜誌《Focus》


採訪時表示:“我們能夠培育出鼻子,但還無法培育出皮膚。


”大約3個月後,人造鼻子從皮下取出,


而後通過手術移植到患者面部。


手術不會給患者留下任何傷疤。


手臂的皮膚縫合後逐漸恢復正常。


這名患者不希望媒體透露他的姓名。


在患上皮膚癌後,他為了消除腫瘤切除了鼻子。手術


留下的傷疤以及沒有鼻子造成的心理創傷導致他不願出門。


如果這例人造鼻子培育和移植手術獲得成功,


將讓其他類似患者受益,例如車禍受害者以及傷殘士兵。



英國科學家培育人造鼻子的做法不免


讓人聯想到上世紀90年代美國科學家的一次嘗試。


當時,美國科學家在老鼠身上培育用於移植的耳朵,


但最後以失敗告終。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


培育人造器官已不再是一個夢想。


塞法里安的夢想是在實驗室培育出整個面部。


他說:“我們手指交叉祈禱,期盼這一天的到來。”







圖檔:─sh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