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佛知見

分類:網路文章
2013/01/29 01:32

轉載文章/音畫-清風分享



一切眾生本來有佛的知見,
本來的智慧和佛性是一樣的,
端視本有的佛性有沒有顯現出來。
既然知道自己本有的佛性,
如若能夠依法去修行最好。

自己本有的佛性在什麼地方呢?
我們本有的智慧在什麼地方呢?
本有的佛性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煩惱裏。
每一個人都有煩惱,
就是每一個人都有佛性,
若是這個佛性你沒有把它顯現出來,
它就變成了煩惱。

現在打個比喻,
我們的煩惱,就比是方冰;
我們的佛性,就比方是水。
水裡都有溼性,冰裏也有溼性;
水就是智慧,冰就是煩惱。
智慧和煩惱裏,就包藏著佛性。

就譬如水的一種溼性。
不能說這個冰沒有溼性,
也不能說這水沒有溼性;
水和冰是同樣具足溼性。
可是在冰來講,它就會傷人;
但是在水來講,就不會傷人。
如果用一塊冰打人,就可以把人打死,
這是對人有害的。
打人就是生煩惱了;
生煩惱就等於打人一樣。
一碗水在沒有變成冰的時候,
潑到人身上,一點都不痛;
若是變成冰,打到人頭上,
就可以把人頭打壞甚至於打死。

有智慧的人若是罵人、呵斥人;
會這樣對人說:「你不要這麼做!」
有智慧的人所說出來的話,
會讓他人聽得很歡喜;
就像用水潑到人身上,他人不覺得痛。
若是有煩惱,用煩惱來罵人:
「你這個無明大得不得了!」
話一出口便把他人的煩惱也引了出來,
兩個人甚至會因而打了起來;
這一打起來就一定會有損傷。
這是「冰」和「水」的問題,
就是「煩惱」和「智慧」的問題。

在冰和水裏都有一種溼性;
這溼性就譬如佛性。
若然我們每一個人,
能夠把我們的煩惱變成智慧,
這就是返本還原了。
水本來不是冰,
但不能說冰不是水,冰是由水變成的;
也不能說水不是冰,水也可以結成冰。

所以我們
不能說眾生就不是佛,
也不能說佛不是眾生;
佛是眾生裏的佛,眾生是佛裏的眾生。
我們只要能夠明白這個道理,
就好像冰就是水、水就是冰,
其間就是一個轉變。
若不轉變,就有害處;
一旦轉變,對人就有益處了!

真正智慧是從真正愚癡那兒來的。
所以當冰變成水,就有智慧了;
然而當水變成冰,就是愚癡了。
煩惱也就是愚癡,
為什麼生煩惱?因為不明白;
若然明白了,哪來煩惱呢?
因為你是透明體,根本就沒了煩惱。

倘若明白自性就是佛性,
就能把煩惱變成"菩提";
菩提就是一個"覺悟"的道理。
你覺悟了什麼?
覺悟一切都毋須執著;
你有所執著,就無法覺悟。
當你不再執著,自然就能覺悟。
覺悟的滋味,
就是把煩惱斷了,沒有無明了;
沒有無明,生出智慧,得到解脫!
即所謂的"開佛知見"。


§逸荻§





引用時可複製框內文章語法
<div class=msgcontent align=center><a href="http://s1225.photobucket.com/albums/ee394/kuo88/?action=view&amp;current=77_faith0515.gif"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Photobucket"""""" src="http://i1225.photobucket.com/albums/ee394/kuo88/77_faith0515.gif" /></a>
<table style="WIDTH: 520px"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5 background=http://img268.imageshack.us/img268/8263/1214853619.jpg bgColor=#2d2223 align=center>
<tbody>
<tr>
<td>
<table style="BORDER-COLLAPSE: collapse" id=table3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3 background=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z11221122/f_6179178_1.gif>
<tbody></tbody>
<tbody>
<tr>
<td>
<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1 background=http://farm1.i-part.com.tw/n1v1/3/7/0/7/1607073/photo/book9/12583538487913.gif bgColor=#000000 align=center>
<tbody>
<tr>
<td>
<p align=center><embed height=297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width=520 src=http://i1016.photobucket.com/albums/af290/alice_yeh1113/1005012038bfe11322c6cf43c31.swf allowscriptaccess="never"></embed>
<div 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FAMILY: 標楷體; COLOR: rgb(213,200,254); FONT-SIZE: 13.5pt"><font color=#731a1a><font color=#525330>轉載文章/音畫-清風分享</font> </font>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MARGIN: 0cm 0cm 0pt" class=MsoNormal align=center><br><br><span style="FONT-FAMILY: 標楷體; COLOR: white; FONT-SIZE: 14.5pt"><font color=#ffffff>一切眾生本來有佛的知見,<br>本來的智慧和佛性是一樣的,<br>端視本有的佛性有沒有顯現出來。<br>既然知道自己本有的佛性,<br>如若能夠依法去修行最好。<br><br><font color=#fcfae1>自己本有的佛性在什麼地方呢?<br>我們本有的智慧在什麼地方呢?<br>本有的佛性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煩惱裏。<br>每一個人都有煩惱,<br>就是每一個人都有佛性,<br>若是這個佛性你沒有把它顯現出來,<br>它就變成了煩惱。<br><br></font><font color=#e0dcaa>現在打個比喻,<br>我們的煩惱,就比是方冰;<br>我們的佛性,就比方是水。<br>水裡都有溼性,冰裏也有溼性;<br>水就是智慧,冰就是煩惱。<br>智慧和煩惱裏,就包藏著佛性。<br><br></font>就譬如水的一種溼性。<br>不能說這個冰沒有溼性,<br>也不能說這水沒有溼性;<br><font color=#fcfae1>水和冰是同樣具足溼性。<br>可是在冰來講,它就會傷人;<br>但是在水來講,就不會傷人。<br>如果用一塊冰打人,就可以把人打死,<br>這是對人有害的。<br></font><font color=#e0dcaa>打人就是生煩惱了;<br>生煩惱就等於打人一樣。<br>一碗水在沒有變成冰的時候,<br>潑到人身上,一點都不痛;<br>若是變成冰,打到人頭上,<br>就可以把人頭打壞甚至於打死。<br><br></font><font color=#fcfae1>有智慧的人若是罵人、呵斥人;<br>會這樣對人說:「你不要這麼做!」<br>有智慧的人所說出來的話,<br>會讓他人聽得很歡喜;<br>就像用水潑到人身上,他人不覺得痛。<br></font><font color=#ffffff>若是有煩惱,用煩惱來罵人:<br>「你這個無明大得不得了!」<br>話一出口便把他人的煩惱也引了出來,<br>兩個人甚至會因而打了起來;<br>這一打起來就一定會有損傷。<br>這是「冰」和「水」的問題,<br>就是「煩惱」和「智慧」的問題。<br><br></font>在冰和水裏都有一種溼性;<br>這溼性就譬如佛性。<br><font color=#fcfae1>若然我們每一個人,<br>能夠把我們的煩惱變成智慧,<br>這就是返本還原了。<br></font>水本來不是冰,<br>但不能說冰不是水,冰是由水變成的;<br>也不能說水不是冰,水也可以結成冰。<br><br>所以我們<br>不能說眾生就不是佛,<br>也不能說佛不是眾生;<br>佛是眾生裏的佛,眾生是佛裏的眾生。<br><font color=#fcfae1>我們只要能夠明白這個道理,<br>就好像冰就是水、水就是冰,<br>其間就是一個轉變。<br></font><font color=#e0dcaa>若不轉變,就有害處;<br>一旦轉變,對人就有益處了!<br><br></font><font color=#c3be71>真正智慧是從真正愚癡那兒來的。<br>所以當冰變成水,就有智慧了;<br>然而當水變成冰,就是愚癡了。<br></font><font color=#e0dcaa>煩惱也就是愚癡,<br>為什麼生煩惱?因為不明白;<br>若然明白了,哪來煩惱呢?<br>因為你是透明體,根本就沒了煩惱。<br><br></font><font color=#fcfae1>倘若明白自性就是佛性,<br>就能把煩惱變成"菩提";<br>菩提就是一個"覺悟"的道理。<br>你覺悟了什麼?<br>覺悟一切都毋須執著;<br>你有所執著,就無法覺悟。<br>當你不再執著,自然就能覺悟。<br></font>覺悟的滋味,<br>就是把煩惱斷了,沒有無明了;<br>沒有無明,生出智慧,得到解脫!<br>即所謂的"開佛知見"。</font>
<p align=center><img border=0 src="http://c-photo.i-part.com.tw/n1v1/3/7/0/7/1607073/photo/book88/123467555036t.gif" /></p>
<p align=center><a href="http://tw.myblog.yahoo.com/bonnie-ai"><font color=#c080ff size=4>§逸荻§</font></a> </p>
<p align=center><br><img src="http://img41.imageshack.us/img41/4586/1214788277.jpg" width=320 /> </p>
</span></span></div></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div>
<p align=center><a href="http://tw.myblog.yahoo.com/bonnie-ai/profile"><strong><img src="http://mail.fhjh.tn.edu.tw/~cc0406/20120220.gif" /></strong></a></p>
<div align=center>&nbsp;</div>
<div align=center>&nbsp;</div>
<div align=center>&nbsp;</div>
<div align=center>&nbsp;</div>
<div align=center>&nbsp;</div>
於框內文字上~快速點3下即可複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