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族群少喝熱湯保健康

2013/01/29 11:20

五大族群少喝熱湯保健康

錯誤喝湯反傷身


撰文 / 任中龍出處 / 今周刊840期


冷颼颼的寒天裡來一碗熱湯,不僅溫暖身體,也為心頭帶來暖意。但喝湯也可能喝出健康危機!營養師指出,一些經過燉煮的湯頭高鹽、高油,可能加重慢性病患的病情,因此民眾最好了解自身狀況再適量喝湯,才不致吃進會增加身體負擔的有害物。
冬天一到,中國人喜歡在吃飯時喝碗熱湯,但是這樣邊吃邊喝,可能會傷害身體。

陳先生是標準的外食族,喜歡吃便宜又有無限供應湯品的自助餐。「喝湯可以增加水分、增加飽足感,每次我都要喝上兩碗。」他這樣的習慣維持了四、五年,最近公司健康檢查報告出爐,他的血壓竟然出現紅字。

「醫師說我有點過重但還未到肥胖,其他健康數據也還好,建議我到營養諮詢門診找血壓紅字的原因。」營養師詢問陳先生的飲食狀況後發現,原來長期喝湯的習慣讓他攝取過多的鹽分與味精,可能是造成血壓偏高的主因。經過這次教訓,他才知道,原來喝湯竟然也會傷身。

湯添加味精 喝多傷身

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指出,很多外食族看到免費的湯總是想喝到飽,殊不知業者為增加湯的味道,添加味精。根據研究顯示,味精吃得越多,肥胖與新陳代謝的風險都會增加。

她以陳先生為例,如果一天平均喝四碗湯,每天會攝取至少一公克以上的味精,長期累積下來,最先出現中廣肥胖,接著是血壓值開始變化。還好陳先生狀況並不嚴重,只要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血壓有機會回復正常。
「只要是長時間熬煮或湯頭很濃郁的湯,像牛肉湯,都應該要特別小心。」
這些湯的鈉、鉀、油脂含量比一般湯類高,所以感覺特別好喝,有人一喝就是好幾碗,使得這些有害物質很容易在體內累積到破表

喝湯本身並不是壞事,但是當身體狀況已經有潛在慢性病風險時,若仍維持喝湯的習慣,恐會導致慢性病的產生;至於已是慢性疾病纏身的人,喝湯就更要謹慎了

以下幾個族群的人更要特別注意:
腎臟病患者:
腎臟病本身就是因為腎臟功能失調,導致鉀離子無法順利排出,最後因為大量鉀離子的累積,引發心律不整甚至心臟病。而煮湯時,肉類.蔬菜的鉀離子都會溶在水中,患者喝下這些湯,很容易加重腎臟負擔並引起心臟病危機


痛風患者:
痛風患者最擔心尿酸高,偏偏有些湯頭經過多種食材烹煮後,會讓形成尿酸的嘌呤溶解在水中

、肥胖者:
很多傳統湯品像麻油雞湯,一只普通碗的熱量就高達三百大卡。若喝下兩碗,就幾乎佔了女性一天熱量來源的一半

、高血壓患者:
一碗湯通常會加好幾種調味料,而每一種調味料幾乎都含有鈉,加在一起烹調,溶解在湯裡的鈉含量絕對非常的驚人

、代謝症候群患者:
很多廚師為了展現湯頭味美,會添加味精。但研究顯示,只要多攝取一公克的味精,新陳代謝風險就會增加一.一四倍,肥胖風險也會增加一.一六倍

蔬菜農藥易累積於湯中
「很多蔬果都有農藥殘留,經過大量清水沖洗還是無法去除。」

煮湯一定要把握清淡、控制烹煮時間(最好只煮3~5分鐘)、食材簡單、不添加過多的調味料等原則,才能真正喝到一碗健康的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