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心陀羅尼經講記--9

2012/12/18 10:54
也應該要知道什麼是世間法,什麼是出世間法?什麼是凡夫?什麼是聖人?什麼是阿羅漢、辟支佛?什麼是菩薩?什麼是佛?什麼是六波羅蜜?什麼是三十七道品?那麼這一切法一切法,你要通達。通達什麼是惑業苦?什麼是六道生死?這一切法要明白。什麼叫做我?什麼叫做無我?什麼叫做世俗諦?什麼叫做第一義諦?什麼叫做苦集滅道、十二因緣?這一切法要通達世間法,及通達一切的出世間法。譬如說是我學習佛法多少年了,忽然間我對於《金剛經》有興趣,我就把《金剛經》努力認真地學習它一遍。這也就包括在速知一切法裏邊了。或者說我願意把《大智度論》學一學,或者我願意把《華嚴經》、《法華經》、《維摩詰經》等佛法裏面重要的經論,我不能完全學,其中我最少要把重要的經論學一部。甚深的第一義諦,我還沒有到那個程度,但是語言文字的佛法也是很重要,我要學一學,嘗嘗味道,染指知味。這也是包括在願我速知一切法。在社會上生存,當然就是學習一點生存的技能,然後在社會上做事,然後就是這樣老病死,人的一生就是這樣,其他事情你若不學,則完全不知道。但是你若學習佛法,就像在屋子裏面開著窗,啊,外面還有這樣的世界!那時候就不同了,看法就不一樣了。所以是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願我速知一切法,因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世間上五欲的境界生活。說我聽聞了佛法,但是不知道這是不對的,那麼就是我沒有智慧,所以願我早得智慧眼。智慧眼,用眼作譬喻,人若沒有眼睛,是什麼的境界呢?有了眼睛,你看得清清楚楚,走路的時候也很安全。有很多很多的事情,你眼睛看清楚了,你再採取行動比較好,沒有眼睛是不得了。人若沒有智慧,有很多很多的問題。所以願我早得智慧眼,就會速知一切法了。在佛說裏面,非常地重視智慧。通常說什麼是智慧呢?就是要明白有因,就有果。有善因,有善果;有惡因,則有惡果。你能夠相信這件事,這就是智慧。你知道世間的因果,知道出世間的因果。世間法都是無常的,榮華富貴雖然是人之所欲,但是這個東西靠不住,靠不住就令人苦惱。這就是無智慧,若知道是無常的,你知道無常,這就是智慧;知道是無我,這也是智慧。說無常、無我,說一切法空,在佛法來說,這就是智慧。但是智慧究竟圓滿了,唯有佛,唯有佛才是大智慧。我希望得到大智慧,不可能一下子就得大智慧,他就是要由語言文字的佛法開始,逐漸地增長,逐漸地進步,慢慢地就得大智慧,是這樣子。有的文上寫,如果沒有語言文字的佛法,則凡聖永隔,凡夫和聖人,中間就是隔礙住了。凡夫,你若用功,就可以成為聖人,就可以通到聖人的境界,如果沒有語言文字的佛法,這個凡夫就障礙住了,你沒有辦法成為聖人了,有的地方有這個話的。所以從語言文字的佛法開始,去學習智慧,逐漸地、逐漸地就得大智慧了。我們自己因為還在凡夫的時期,對於佛法學習得少,我希望開智慧,但是我怎麼辦法我都不知道?我念: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你常祈求,觀世音菩薩慢慢地、慢慢地會有個安排,會給你個安排,慢慢地、慢慢地就會有進步。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前面是說自己要速知一切法,早得智慧眼。這剛才說過,願我得到大智慧境界。其次這個地方:早得大悲心。這個大悲心是什麼呢?就是希望我速度一切眾。因為一切眾生在那裏痛苦,有很多很多的苦惱困擾著一切眾生。那麼我能夠很迅速、很快的,我能有這種能力,有早得善方便的能力,我能度化一切眾生。度是度化,就是轉化的意思。轉化,實在的情形,最初的轉化,就是轉惡為善。眾生自己不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但是因為有貪瞋癡的關係,就多做惡,而少做善。所以要度化一切眾生,應轉惡為善。轉惡為善,雖然他為善,其實還是迷迷糊糊的,所以應該轉迷啟悟。轉惡為善,轉迷啟悟。還要叫他明白,雖然人天的境界也不錯,但是還是有問題,所以應該發慈悲心,發無上菩提心,要得涅槃。那麼你若這樣,就是轉迷啟悟。轉迷啟悟,就是你開悟了。這是兩個階段,一個是轉惡為善,或者說改過遷善;然後轉迷啟悟;然後修行,就是轉凡成聖了。這是三轉,也就是三種轉化的境界。佛菩薩度化眾生,也不是一定要這樣的次第。但通常地說,是這樣的次第:轉惡為善,然後轉迷啟悟,然後轉凡成聖。聖,也不是一下子就圓滿,也是有很長的階段,所以聖人也有因,也有果,就是轉因向果,這是第四轉了。度化眾生,佛菩薩有的時候是按照這個次第,有的時候佛菩薩也不按照這個次第,他也可能一下子就叫你轉迷啟悟。不是非要開始的時候,轉惡為善。這是從凡夫到佛的境界,中間有這麼多的轉。我們跪在觀世音菩薩前面,願我速度一切眾,這是大悲心的一個願。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度化眾生,說是轉惡為善,轉迷啟悟,轉凡為聖。轉因向果,我們姑且不說,不是那麼容易啊!就是你很親愛的人,他不信佛,你叫他信佛,不容易,他不聽你的。度化眾生不是容易,你要有度化眾生的善方便,要有善巧的方便。方便,施為可則,叫方。就是你度化眾生的時候,你採取的行動,你有所作為,你採取的這些辦法,都是合乎法則,不是亂來的,是有道理的,所以叫做方,方叫做法則。善逗機宜,曰便。你採取這個行動是合理,很合道理,但是不契機。善者,能也;或者是善巧。逗,是契合的意思,能契合眾生的根機,與他很合適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真實能使令他得到佛法的利益,真是發生作用了,他真實在佛法裏面能投入了。你要有這樣的善方便,你才能夠去度眾生的。說是我沒有這個方便,我度眾生,就是隨我的意思,我願意講什麼,就講什麼,那樣不能契機。契不契機不一定。所以我們凡夫說度眾生,明白一點說,就是說大話了,凡夫那裏能度眾生呢!所以一定是菩薩才可以,所以願我早得善方便。我要能得到善方便,才去度眾生的。凡夫不行。這四個願,合起來說也就是兩個願,一個是願得大智慧,一個是願得大悲心。先發這四個願,而後底下才有戒定慧的修行,然後能得到涅槃果,得到法性身,得到無為舍。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前面的四願上一次講過了,這底下的六願,第一是:願我速乘般若船。上一次說這十願大意的時候,速乘般若船,和速得戒定道,這是戒定慧。這個戒定慧是屬於行,屬於修行的事情。前面的四願是屬於願,其餘的越苦海涅槃山那四願,是屬於果。願、行、果。願我速乘般若船,跪在觀世音菩薩的前面,誠懇地稱念南無大悲觀世音,請求觀世音菩薩慈悲,幫助我,願我速乘般若船,我希望我能很快的、很迅速的能夠坐般若的船,能夠超越苦惱的大海。
所有的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在家的佛教徒,初開始來到佛法裏邊來,當然是對於佛法有多少信心。可是真實地能邁步向前走,是很不容易的,就是第一步能邁出去,很不容易。第一步能邁出去是指什麼說的呢?就是般若船,再明白一點說,就是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這一步,很不容易成就的,所以這些初發心的佛教徒,應該是有共同的願望。所有的佛教徒,大家都願意邁這一步。邁這一步,這裏面怎麼回事情呢?就是我們沒有邁這一步的時候,想要邁這一步,就感覺到:好像佛法講的很容易,很有道理。我們深深地生起了歡喜心,但是總感覺到,在我們的思想上,在行為上,不能與佛法相應。我對於佛法有歡喜心,但是佛法在我的思想上,總是不能夠融合,就是我講,我是能講,但要你叫我那樣做,就不容易做得來。譬如說是,大家可能會讀《金剛經》,《金剛經》說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雲何應住雲何降伏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話也不是太難懂,但是你叫我那樣做,就感覺到好像搞不好。就是沒得無生法忍之前,有兩種:內凡與外凡。得無生法忍之後就是聖人,在聖位之前,就是凡夫。凡夫分兩種,一個是外凡,一個是內凡。這兩種人,雖然都是凡夫,但是有內外之別。對於學習佛法,感覺到總是,不是那麼順,這就是外凡位的境界。這個外凡,你叫我磕頭可以,你叫我照本讀經也可以,或者是唱個爐香贊,我也能唱。但是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有點困難,這就不行,這是外凡位的境界。外凡的境界,就是我們通說:心外求法就是外道,這樣講。當然也有道理,可是我們若讀《中觀論》,讀《大智度論》,他很少這樣講法,那麼你說《中觀論》和《大智度論》、《大品般若經》這不是佛法嗎?你能這樣講嗎?所以這句話,只是可以說我們佛法的一部份。這個外字怎麼講呢?外,就是心不能和理融合。譬如說是我空、法空、諸法實相這個道理,這種道理可以講,你嘴巴裏講,好像也可以講,但是叫我們實際上,我們的思想,我們的內心,同它融合起來,就不行。這個心有裏外,我們這個心,各式各樣的活動很多很多的,妄想紛飛,都是與理不相應,所以叫做心有裏外。這樣的用功叫做外凡。我們就是磕頭,這樣可以。我們心裏觀想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在這裏,這種誠心可能發出來。但是若用諸法實相的尺去量,我們還是心有裏外,這就是叫做外凡。
這個外凡的人,就是不能夠與理相應,你想與理相應很難。難,當然是要佛法的標準的修行的步驟來說,我們要尊重聖言量。聖言,就是佛的語言,佛說的話,佛說的法語。佛說的法語,叫做聖言。或者我們再放寬一點,就是菩薩說的話,或者大阿羅漢說的話,我們也可以把它包含在聖言裏面。這是個,這個量就是標準。譬如有一個尺,或者是秤。你這一包米,放在磅上一稱,喔,這有 一百磅 。用它那個量(ㄌㄧㄤˋ),你量(ㄌㄧㄤˊ)出來。你這塊布有多少尺,他用尺一量,喔,這是二十尺。就是我們佛教徒學習佛法,以聖言為量。不是因為這個話是我師父說的,就是對的。這句話不對,你應該以佛菩薩為量。以佛菩薩為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外凡這種學習佛法的人,應多讀佛菩薩的經論,要多聞薰習。多聞,就是讀。聞,說是我聽你講,那也是聞,但是也包括讀,閱讀,你要閱讀佛菩薩的法語,佛菩薩的聖言,就是由印度翻譯過來的經論。中國歷代大德的法語也是好,那麼要多讀,多聞薰習,多聞薰習,我們就慢慢的、慢慢的對於佛法的理解,漸漸的、漸漸的就深刻了,逐漸地也會正確。初開始的時候,當然有的時候會偏了,但是你不斷地讀,不斷地讀,逐漸地你對佛法的認識,就會好一點,理解就會精確一點,不是那麼浮泛。只是你的理解漸漸的好一點,但是做不到,做不到,這時候當然就會有這種情形,我幾時能夠得無生法忍?自然的就會有這個願望。願我速乘般若船,這句話換白話來說,就是我希望我很快的能得無生法忍,就是這麼一句話。在得無生法忍之前,我們就是應多聞薰習。多聞薰習就是聞思修。這個聞思修,不論《大智度論》也好,《瑜伽師地論》也好,《解深密經》也好,《華嚴經》、《大般若經》、《涅槃經》這些經論,都是一致地這樣講:聞思修。就是你要多聞薰習,內心裏面要思惟,然後你要修一心不亂,學習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這句話也不是難懂,但是也可以另外一個解釋,就是你在這裏靜坐也好,你在經行也好,你內心裏面,你常能知道你自己的內心,明明了了的。你知道你的內心,一直地明明了了的。你幾時不知道自己內心明明了了的時候,你就是亂了。這種話,假設常有靜坐經驗的人,這句話應該容易明白。譬如說是我現在心裏面的境界是這樣,佛菩薩的大智慧光明,知道你現在心裏明明了了,喔,又打妄想了,喔,又沒有忘想了,心裏又明明了了,又有正念了。這樣子,有時候亂,有時候不亂。佛菩薩知道你的情形。現在不說佛菩薩,你自己知道你自己,內心是有正念,是沒有正念。你自己常是注意自己的心,明明了了。喔,糊塗了;有時候不糊塗了。自己常知道自己。你在知的時候,那就叫做一心不亂,這就叫做修,聞思修,這就叫做修。你不斷地長時期努力這樣修,你就得禪定了,你的定就成功了。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這個四個禪是最好。欲界定是難得而易失,你想得到它,很不容易,但是忽然間你夜間起來,一靜坐,喔,欲界定出來了,但是很容易失掉。你出門買東西,和人說幾句話,再回來靜坐,這個欲界定沒有了。或者是欲界定還有,但是你出定以後,與人通個電話,你再靜坐,就沒有了。或者是你罵人幾句,你心一動,這個欲界定沒有了。或者是讚歎你一句,你再靜坐的時候,你欲界定沒有了。或者你忽然間頭疼、肚子疼,病了幾天,你的欲界定沒有了。難得而易失,這就是修行的確是不容易,你費了很大的辛苦,有一點成就,喔,忽然間一點事,就失掉了,就沒有了。所以欲界定是很令人不舒服,但是進一步到未到地定,好一點,不是那麼容易失掉,但是還不堅固,要到初禪就好了,到初禪就堅固了,不是容易破壞的,還是可以破壞,但是不容易。說破壞,說是容易破壞,或者是難破壞,但是我們也不必失望,你已經成就過,又失掉了,你再努力,它還會再回來的。這是說修。你得到一心不亂了,得到禪定的時候,再繼續地思惟佛法的真義,那麼有一天太陽出來了,太陽出來了,就是乘般若船了。般若,在《大智度論》上的用語,他用的詞句,就是你沒得無生法忍之前,叫做觀,或者叫做空,叫做思惟。等到得無生法忍以後,他就不用這個,用般若了。這個般若表示什麼呢?就是聖人清淨的智慧,就是已經斷煩惱了,但是煩惱還沒有完全除掉。可是這個時候,你心裏面是光明的,有了光明的智慧了,就是金剛般若。我們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那是語言文字的金剛般若,現在得無生法忍,不是語言文字,是你內心裏面的光明成就了。成就了,這個時候用般若船,你的正念一提起來,這個般若就現前了,無論什麼境界,在你心裏面對你沒有影響,那時候修行就容易了,就是容易,不是太困難了。所以是願我速乘般若船,希望我趕快的,我不要這樣苦惱,不要做個苦惱人。到了光明的、無漏的、清淨的智慧現前了,這時候我們中國禪宗的大禪師會說出來一種很妙的話,叫做無事人。這個無事人,我們現在講,他也不去士農工商,什麼事也不做,他就在那裏入定;或者在深山裏面,或者在一個大寺院裏面的禪堂裏,做個無事人。這樣講,我不同意。無事人是什麼?就是在一切事上,他心裏面無事。因為這個般若波羅蜜的光明一現前,所有的黑暗都沒有了,有事就是沒有事。乘般若船,得無生法忍以後的,這個正念一現前,就叫做無事人。願我速乘般若船,般若船的這個船的意思,是要繼續向前進的,你的事情還沒有完全成功,你繼續坐這個船要向前進,還有很多的煩惱還會出現。初得無生法忍的人,他這個般若智慧並不是晝夜六時常現前的,他也要睡覺,也要吃飯,和我們一般人表面上一樣,也是老病死的。他有這個身體,他也會有很多事。就是人與人彼此之間的事,他自己身上很多很多也有事。有事的時候,他這個般若有時候也不現前,但是想要現前就能現前。所以他很多的功德沒有成就。我們呢,假設我們學習了一部《法華經》,或者我能背下來,我也能講,感覺我成就了很多功德。其實,得無生法忍的那個人,他會感覺到很多很多的功德都沒成就,他會有這個感覺。我們若學一部經論,或者有多少成就,喔,已經很多了。但是若得無生法忍的人,他的心情,他不像那個人那麼快樂,他就感覺到很多很多的功德還沒有成就。因為什麼呢?因為初得無生法忍這個人,他可能一入定,和很多更高的聖人會接觸,會接觸,他就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另外他還有很多的神通道力都沒有成就。說是來了一個人,向他請法,他只是看這個人,他沒有天眼通,沒有天耳通,他也沒有他心通,也沒有神足通,也沒有宿命通,他也是憑自己的智慧說法,當然比凡夫不同,可是究竟他還有很多的地方不知道。那麼他就會感覺到:哎呀!我太慚愧了,我不能向他說法的。所以他要繼續精進地修行。他很願意到佛世界去親近佛,要向佛學習。所以願我速乘般若船,這個船有向前進的意思,不是停在那裏,我已經成功了,不是,他沒有這種想法。所以願我速乘般若船,是這樣意思。但是願我速乘般若船這句話,就表示他還沒有乘般若船,就是在聞思修階段的時候。聞思修也是智慧,但是這是在凡夫初開始用功的時候,願我速乘般若船。我為什麼要速乘般若船呢?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原來是這麼回事,就是感覺到人生太苦了,所以我要趕快地超越、解脫,解脫這個苦海。這個海是譬喻,譬喻這個苦惱太多了,廣大無邊。苦海表示苦惱很多,我們一般說:生老病死苦很多。晝夜六時,如果不對勁,睡覺睡不好,也是苦;吃飯的時候,味口不對勁,也是苦。很多很多的問題,身體不對勁,也是苦;六道輪回也是苦。但是如果把它縮小的話,把這苦海縮小,簡單地說一句這個苦海是什麼呢?就是執著,就是我們這一念執著心,就是苦海。如果我們沒有執著心,所有的苦都不苦了。不過是得了阿羅漢果的人,他是不執著了,但是初得阿羅漢的人,這個身體當然還是凡夫有漏的身體。這樣的阿羅漢,他也是有老病死。所以用六識來說明他的分際的話,前五識和前五塵接觸的時候,當然也有苦受,也有樂受。我們說這個苦,他也有苦受。譬如說他若在猛火裏面燒一下子,他也是感覺苦;或者用刀殺害他,前一刹那他也是苦。但是到第六識的時候,他這個正念一現前,這個苦的境界沒有了。所以這句話,在《阿含經》上說:身苦心不苦。阿羅漢能做到這個境界。身苦心不苦怎麼講呢?就是前五識的接觸,如果接觸苦惱的境界是苦的,到第六識就不苦了。第六識不苦,就是他這個正念般若的智慧,他有禪定是更好了,就到無為舍裏面去了。下麵說:願我速會無為舍,他的心到了無為舍去了。這些雜亂的生住異滅苦惱的境界,與他不相干了,所以他不苦。如果第六識沒有那樣的般若智慧的時候,那就不行。那就是我們凡夫,苦惱的境界來苦惱你,你沒有辦法躲避,你這個心就被苦惱的境界困住了,你不能作主,你躲避不了。所以願我早得越苦海,這就是要無著的境界才可以。若是解脫了,阿羅漢棄舍了這個身體,他到了無漏的佛世界去,那當然沒有苦了。到了阿彌陀佛國去,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也是好。我們在娑婆世界的人,那就不同,不是那麼地安樂。所以現在觀世音菩薩,勸我們先發願,願我速乘般若船,願我早得越苦海。能無著,無著就能越苦海。什麼是無著,就是般若。沒有成就般若的智慧,他就是要執著的,不能不著。這等於是告訴我們學習佛法的步驟,你要由聞思修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就是乘般若船了。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這個戒定,剛才說聞思修的時候,已經說了定,但是他沒有說戒。戒和聞思修是同時的,但是用語言文字去講說的時候,他就有先後了。有先後,而這個地方先說般若,先說般若,就包含聞思修。如果要分別這個次第來說呢,就是學習佛法的人,我們出家人也是在內的。這個正知、正見很重要,正知、正見屬於智慧。說我能持戒,這很重要,但是智慧也特別重要,就是要有正知正見,你先要學習正知、正見。所以那個是願我速乘般若船。能乘般若船的,就是聞思修,由聞思修前進到般若船。不但是正知正見,你還要有戒,就是三皈、五戒、八戒、沙彌戒、沙彌尼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這些戒法。簡單說,實在就是所有於人有損的事情,都不要做;其實也是對自己有傷害的事情,也不應該做。前面說:願我速知一切法,速知一切法,就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這個惡法不可以做,這就是戒了。要能夠受戒,守戒,也要修定,就是剛才說了,你能修習正念,使令自己念念分明,明明白白的。假設你能夠修數息觀,數息觀正好是這麼一個境界,念念分明,他沒有去胡思亂想,胡思亂想就自己不知道自己了。你常常知道: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你這個正知常能保持得住,就是念念分明,從這裏就可以得定。有定的時候,這個定在佛法裏面來說,和外道又不同。外道的意思,認為有幾種事情。一個是貪著定的快樂,這是一件事;第二認為定就是涅槃了,譬如說得到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就認為是得涅槃了。或者得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處定,就認為是得涅槃了,這就是邪知邪見。而佛法所謂修定,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定,佛法是重視它的堪能性。這個定如果修成功了,它有很強大的力量。定若成就了...,說是定,有的時候也說心。戒增上學、心增上學、慧增上學,這三增上學。三增上學,這個定,不說定,而說心。定是什麼?就是心,就是心有殊勝的能力。
你成就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時候,你心的力量非常大。心的力量大,有什麼好處呢?就是你能容易成就般若,這個般若能成就;你也可以成就種種的神通,那麼行菩薩道的時候,你的能力強。沒有神通,行菩薩道的時候,很多的事情做不到,你度化眾生的時候,你的條件不夠。所以願我速得戒定道。這個戒、定和般若是同時的,同時之中,但是般若是成就正念的一個條件,所以先說般若。可是只是般若也不行,一定也要有戒、有定,所以這個地方也說戒定。有了戒,又有了定,又有了般若的時候,你才能越苦海。越苦海,那個,其實就是,這條道路可以向前進,這就是願我速得戒定道的船,就可以越苦海了。沒有苦海了,就得大解脫,得大安樂了。我們應該這樣發願,觀世音菩薩教我們這樣子發願。這也等於是學習佛法的一個過程,你一定是要經過這裏,由這裏漸漸地進步,才能到無上菩提那裏去。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南無大悲觀世音,為我早同法性身。這段文一共是十願,前四個願是發無上菩提心,中間的戒定慧是屬於修行,願、行。剛才念的這三願,加上前面的願我早得越苦海,這是屬於果。願、行、果。願我早得越苦海,苦海能夠解脫了,能出離苦海。當然這是所有眾生的願望,這是一個很迫切的問題。由於修行戒定慧,有了成就以後,就能夠越苦海。昨天這一個意思講過了,這底下說到涅槃山、無為舍、法性身,也就是越苦海的時候,你為什麼能夠越苦海呢?就是登了涅槃山,會無為舍,同法性身了,你才能夠越苦海。在我們初開始,有誠意學習佛法的時候,我們只是知道人生是苦,什麼是涅槃?什麼是無為舍?什麼是法性?在我們的意識裏邊,還不能意會到那裏是怎麼回事。名字是能知道,涅槃、無為、法性這樣的名字,當然從書本上也能讀到,也可能會聽人講解,但是那裏面真實的情況,在我們的意識上,是還沒能接觸。這個越苦海,是我們的要求,這是比較明顯的。現在這裏說到願、行、果,就不是這樣了,就是你已經到達了那個地方,到達涅槃山、無為舍、法性身了。所以是果,這個果是有成就了。我們拜大悲懺的時候,有這樣的文,我們跪在那裏: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這是在觀世音菩薩的前面發願。願我早,不要太晚,早一點能夠登上涅槃山。涅槃是印度話,翻到中國話是翻作圓寂。圓寂是玄奘法師翻譯,把這個涅槃翻作圓寂兩個字。圓寂兩個字怎麼解釋呢?古德解釋說:德無不備,曰圓。所有的功德都具足了,叫做圓;累無不滅,曰寂。這個就是累贅,系縛你、苦惱你這一些的事情都息滅了,都沒有了。前面說是越苦海,這個苦的境界沒有了。苦的原因就是煩惱,沒有煩惱的時候,就沒有苦了。所以這個累無不滅,也就等於說:所有的煩惱都息滅了,那麼叫做寂。可是我們在這裏面應該說,有一個問題,就是這個業,惑、業、苦三件事。惑是迷惑,就是我們的煩惱。我們對於事情的真相,迷惑不明白,那麼我自己虛妄分別,所以有了煩惱,這叫做惑。業,是由我們的虛妄分別,發出來的行動。動身發語,你內心裏面思想,也是業;你發出來種種的語言或行動,也都是業。這些業,有了業以後,就會有果報,有果報,叫做苦,有果報就是苦。現在這個佛教徒修學佛法,有了成就的時候,就是得涅槃,得涅槃的時候,累無不滅,應該說是惑業苦,這三種都清除了。可是在事實上,他並不是同時的這三種都清除了,這三種的息滅不是同時的。譬如阿羅漢,他息滅了很多的煩惱,但是他這個身體,他這個生命體,就是果報,這個生命還在,還沒有滅。他也有很多的業,不要說阿羅漢果,就說初果。這個修行人初入聖道的時候,叫初果須陀洹。初入聖道的時候,他滅除了一部份的煩惱。他也有很多很多的罪業,很多的罪業。這個罪業又分多少種。譬如在人間,會受到很多的苦惱,這是一種業;又有一種的罪業,不是在人間,要到地獄、餓鬼、畜生去受果報,這叫做三惡道的罪業。這個初果須陀洹的人,也是有的(三惡道的罪業),也是有,但是他因為經過長時期的修行,成就了無我的智慧,無常、無我的智慧,這個智慧成就了,三惡道的業力就不活動。三惡道的業力,不能使令這個初果聖人,到三惡道去受苦,這就不能活動。這個業力不活動,但是這個業力還是有。人間的果報,就是這個身體,這個身體,他還有些罪業,應該在人間受苦,在人間受苦還是有的,還是有苦的。譬如說頻婆娑羅王,就是阿闍世王的父親──頻婆娑羅王,頻婆娑羅王是得初果了,得了初果,他是聖人了,但是他在最後的時候,阿闍世是個太子,他同大臣聯絡好了,就作了王,就把他父親關在牢獄裏。關在牢獄裏,這時候頻婆娑羅王就念佛。我們念佛,是念佛的名號,也是對,但是其中有個想念的意思。我想念我的父親,想念我的母親,想念。當然口可能會念名字,但是心裏面想念。頻婆娑羅王這時候關在牢獄裏面,原來是國王,忽然間關在牢獄裏面,也無可奈何!這時候,他就念佛。佛就派目犍連尊者來,給他受八關齋戒,同時目犍連尊者把佛的話轉告他。我們明白一點,就是要求佛來幫助他。說:佛所能幫助你的,已經完全做好了,你剩餘的還有一些不如意的苦惱,你要忍耐。佛把這句話,叫目犍連尊者轉告他。這也就是說初果聖人,當然也不是完全這樣子,就是初果聖人滅了煩惱,但是在人間的苦,有人的苦不能滅,還是要受的,但是三惡道的業力是可以滅了,不會到三惡道去了。所以聖人,這個惑業苦,得涅槃的時候,應該說惑、業、苦都應該滅了,但不是同時的。有的也是不用去受,但是有的還是要受的。當然這時候,初果聖人他也見到涅槃的道理了,但是還沒有圓滿,要繼續修行,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羅漢。阿羅漢的智慧也好,他的道力當然是高過初果,可是也不能夠把人世間所有的苦惱都清除,也不能。儘管道力很高了,但是人間的苦,有的時候有的情形還是要受一點。這個事情就是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說是轉輪聖王,轉輪聖王,換一句話就是大國王,就是他能統治全世界的,不是說一個小國王。這是可以稱之為大福德人了,他從生至死,都是如意自在的,沒有任何人能苦惱他,沒有這回事。但是這個轉輪聖王是個凡夫,並不是聖人。所以我們不能夠用這個人這一生,有的時候,運氣好;有的時候,運氣壞。不能用這個來衡量這個人的道力是高是低,不能這樣子。這也是福報的問題,也是福德的問題;也是宿世的業力。(筆錄者按:此處錄音帶缺錄了一小段)這句話怎麼講呢?譬如說是你享福,說享福,我們會說這個人走運發財了,他的近況很滿意,但是這裏面有待緣的意思,待緣,所以要等待因緣。等待因緣,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最初你作福的時候,不是你一個人的力量,是有多少人,大家的智慧去造這個福。你做人的時候這樣子,你去得果報的時候,也要大家在一起,這個福報才能來的,你單獨去享福,不可以,這個福報不來,要帶那個福才可以。我看見報紙上,大概是在七七事變之前,在中國有個南天王,姓陳。他有個太太,他有時候不滿意這個太太的行為,就把太太退回去,一退回去,他就倒楣;然後把這個太太請回來,立刻又走運。他儘管不高興她,但非要在一起才行,在一起才能走運,不在一起不行,所以只好在一起。這在佛法的意思,就是待緣。最初你造福的時候,或者是兩個人,或者是三個人,或者多數人,共同的智慧做這個功德。那麼你在享福的時候,也要在一起。造罪也是,也要待緣。說你宿世,前多少生,你造了罪,造了罪,現在你遇見三寶,修行有成就了,但是宿世那個罪,現在來了,這個緣也來了,雖然你是聖人,但是這個時候,你也還是要受一點,這就是緣的問題。所以若說轉輪聖王,或者不是說轉輪聖王,他父親也是國王,他兒子也是國王,那麼當然他這一生不會太壞。所以得涅槃了,惑業苦完全清除了,但是還是有次第的。原則上說,就是惑業苦都寂滅了,完全清除了,你這時候就是越苦海了。前面說是願我速乘般若船、願我速得戒定道。這個戒定慧,在我們修學佛法的人,也可能有次第,也可能這個人沒有次第。他在持戒的時候,他就學習般若波羅蜜,他也是修定;也有的人受了戒,也歡喜靜坐,不歡喜般若波羅蜜,不學;有的人受了戒,受了三皈五戒,也不修定,也不學習般若波羅蜜。我不高興去讀經,也不聽經。聽經這句話,應該說就是自己也不看經。那麼就是只有一個戒,如果沒有定,也沒有慧,這個戒也不會堅固,你也很難得到正見。所以佛教徒的身份,也可能過多少日子,我不信佛了,也可能是這樣。因為你對佛法的認識不夠,隨時就可能會變。所以在因地的時候,學習佛法的情況,也是各式各樣的。如果他的因緣好,他戒定慧都能具足,而後能夠登上涅槃山了,從初果須陀洹開始,大乘佛法說是初得無生法忍開始,那麼就像《金剛經》說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就是登涅槃山了。當然由初果到阿羅漢,由初得無生法忍,一直到佛,這個涅槃山,你才能夠德無不備,曰圓;累無不滅,曰寂,這才是圓滿。那個時候,那是一個大安樂的境界。不像在人間的聖人,人間的聖人,有的時候表面上還有些不如意。這個是願我早登涅槃山,這句話也就是前面越苦海的意思。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無為這句話是對有為說的。無為這個詞,不只是佛教有,其他的孔孟之道、老莊哲學,也有這種話。但是佛法用這個詞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也可以用兩個意思解釋,一個解釋,是凡是因緣生法,是凡是因緣條件組成的事情,他都是有生,有滅,有變化的,就叫做有為;沒有這樣的生滅變化,就叫做無為。這是佛法的意思,這個也很簡單。第二個解釋,這個有為怎麼講呢?就是煩惱所為。有為就是煩惱所做的事情,叫做有為。無為就是不是煩惱做的事情。說涅槃,假設說不生不滅的理性,這一定是清淨的無分別智才能夠達到的境界,不是煩惱能為的,不是煩惱能接觸的,所以叫做無為,也有這樣解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