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講記--96

2012/12/18 09:02

三、說陰界入生滅


因為釋迦佛的答話裏頭講了不要執著兩邊、四句等等,就是要無我。所以大慧就進一步又問:如果說陰界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無我的話,那麼這個我是誰生誰滅呢?佛如果是無我的話,這時候他的境界狀態是個什麼樣子呢?所以接著佛就講這個問題。是第三個問題:說陰界入的生滅。前面一開始講三乘的修行次第,又講無次第,接著講如來的常無常問題,下麵就講陰界入的生滅。這都是講如來藏的境界。這段的義理、法義非常重要,可以說是全經的一個綱目。所以這一段我們要細一點說。


爾時大慧菩複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更說;陰界入生,彼有我,誰滅?愚夫者依於生,不,不


佛言:善哉!聽,當為


大慧白佛言:唯然受教。


這段說陰界入的生滅以證成如來藏。因為大慧說,佛講過陰界入都是無我的,既沒有我,也沒有我所,既然都是無我了,那誰在生滅呀?愚夫依於生死流轉,沒有了(脫)苦之期,也不知解脫的涅槃。既然無我,誰當生死,誰得解脫?問這個問題。


佛告大慧:如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兒,變現諸趣,離我我所。不彼故,三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著作者。為無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生明住地,與七俱,如海浪身常生不。離、離於我,自性垢, 竟清。其餘諸識有生有,意意等念念有七。因不妄想取境界種種形著名相,不自心所色相,不,不至解。名相諸纏生生,若因若攀。彼受根,次第不生餘自心妄想,不知苦,入受想正受第四


講如來藏是善和不善的因,能夠興起造就一切趣生。一切趣就是六道嘛。當然了如果把聖界也加上的話就是十界了,六道加四個聖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就是十界了,都是一切趣生。如來藏像個魔術師一樣,“譬如伎兒”,“伎兒”通俗說就是變魔術的人。如來藏像個魔術師一樣,“變現諸趣”,變現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各種物像。“離我我所”,但是魔術師他所變現的這些東西是沒有我和我所的。凡夫他“不覺彼故”,不知道這種變化,於是乎就執著這些不實外境,“三緣和合方便而生”.這樣根、塵、識這個三緣和合而生,所謂“發業潤生”嘛,即由惑起業,由惑潤生,引生未來之果,以至流轉生死,六道輪回啊。“外道不覺”,外道對如來藏像魔術一樣的變化他也不知道,外道他“計著作者”,他執著有一個造物主,他也不覺悟。那麼應該怎樣來理解呢?佛就講了:“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就是因為無始以來的虛偽惡習所熏,無始以來的無明,這個就是阿賴耶識,識藏。“生無明住地”,我們無始無明住的地方。無始無明住在什麼地方?是住在第七識上,我執嘛。無明主要是我、我執,所以“與七識俱”,阿賴耶識跟第七末那識同時生起。這樣,“如海浪生,常生不斷。”就像海浪一樣相續不斷,一個接一個的不斷。如果能夠“離無常過”,遠離生滅無常的這些過錯,“離於我論”,離開我執,知道無我。那麼就會內證“自性無垢,畢竟清淨”了。這兩句話很重要:“自性無垢,畢竟清淨”。我先往下說,以後我還會講這兩句話的作用。“其餘諸識,有生有滅,”除了第八阿賴耶識以外,其餘的這七個識,念念生滅,皆不實妄想所生。這七個識就是“意意識等,念念有七。”“意”就指的意根,末那識;“意識”是第六識。“念念有七”,就是這樣子相續而生,一共七個識嘛。八識種子的大海被業力的風浪一吹,七識相生,就取著種種的境界、名相,不覺得這些陰界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都是自心所現,起苦樂這些感受,以至於不得解脫。“名相諸纏”,被這些名相糾纏不清,思想上都是不得解脫。“貪生生貪,若因若攀緣。”如果攀緣種種外境,就因貪而生,複生諸貪,貪又生貪,如果不起妄想攀緣,“彼諸受根滅”,這個根塵諸受就俱滅,漸次就不生妄想,“不知苦樂”,出離憂苦喜樂,“入滅受想正受第四禪”,入滅受想定,進入四禪。


善真修行者,作解想。不離不,名如藏。七,所以者何?彼因攀緣諸識生故。非聲聞緣覺修行境界。不覺無我,自共相受,生界入。藏,五法自性、人法則滅,地次第相續轉進,餘外道,不能傾動。是名住菩地,得十三昧道門樂,三味所持,察不思佛法,自願不受三昧門樂實際,向自聖趣,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外道所修行道,得十聖種性道及身智意生,離三昧行。


“善真諦解脫”,這個就能夠證到二乘的涅槃境界了,“修行者作解脫想。”到這個候你還有個解脫想,那你就還沒有證得解脫,沒有舍掉藏識這個名相。剛講了被“名相諸纏”嘛。“不離不轉”這句話也很重要。“不離不轉”這個叫做“如來藏識藏”。這個名詞我在後面再詳細解釋,前面也已經說過。“七識流轉不滅,所以者何?彼因攀緣諸識生故”。藏識如果不舍,七識流轉就不滅。阿賴耶識有輸送種子的功能,它如果不停地輸送種子,七識是不可能滅的。輾轉所緣,諸識就生起。到了“非聲聞緣覺修行境界”,到這時候已經不是二乘的修行境界了。“不覺人我,自共相攝受,生陰界入”。如果不覺人無我、法無我,而仍是抓著陰界入的自共相,那就到達不了如來的境界。“見如來藏”,如果要證得了如來的境界呢,“五法自性,人法無我則滅”。我們前面講了五法三自性,三性三無性,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這三性。證得如來藏,人法無我,二無我則滅。就沒有五法三性二無我這些分別。“地次第相續轉進”,依次相續清淨寂滅。“餘外道見不能傾動。”就是其他外道他們的惡見都不能夠使他動搖。“是名住菩薩不動地”,這個叫做菩薩不動地,到了第八地了。這個就“得十三昧道門樂”,得十種三昧的法樂。“三昧覺所持”,在三昧正覺的境界當中,得到佛的加持,能夠觀察到不思議的佛法,再加上他本願的力量,他就不沉陷於三昧的快樂,也不住於寂滅的真際,向自覺的聖趣、向佛乘前進。所以這個就不同於一切二乘外道所行。他能夠得十地聖種性及意生身,任運離於諸行得無功用道。


是故大慧,菩訶薩欲求勝者,當淨藏及藏名。


大慧,若無識藏名,如藏者則無


大慧,然凡聖悉有生,修行者自聖趣,住,不舍方便。


大慧,此如藏,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自性清,客所覆故,猶見,非


大慧,如前境界如掌中阿摩勒果。


菩薩摩訶薩如果要求勝進者,就是要證得佛的境界、如來藏的境界,他應該怎麼樣做呢?“當淨如來藏及識藏名”。這句話很重要。如來藏和阿賴耶識識藏的名字都要清淨。怎麼清淨呢?就是對如來藏及識藏的名相都不執著,不被名相所纏縛。“大慧,若無識藏名,如來藏者則無生滅。”這是一旦舍離藏識阿賴耶識的現象和作用,也就是離開了心識所現的這些現象作用,也就是心識沒有受污染了,這樣沒有生滅的如來藏就呈現出來了。“大慧,然諸凡聖悉有生滅,修行者自覺聖趣,現法樂住,不舍方便。”但是凡夫和聖者都有生滅的作用,修行者雖然自覺內證聖智,住現法樂,但是還是不舍方便功德,繼續精進。“大慧,此如來藏識藏,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雖自性清淨,客塵所覆故,猶見不淨,非諸如來。”就是二乘因為分別妄想,自心被客塵所覆,就不能證得本來清淨的如來藏。“大慧,如來者現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什麼叫如來藏的境界,只有佛的內證自知。你要修到離垢了,就會證得你的如來藏。你到了佛的境界,現前境界就好像手上的果子一樣,看得清清楚楚,歷歷分明。阿摩勒果是印度的一種可以食用的果實。你看佛回答他,講如來藏,如來藏的境界只有自己證得才能知道,


大慧,我於此,以神力建立,令勝夫人,及利智滿等, 藏及藏名、七俱生。聲聞計著, 人法我。故勝夫人承佛威神境界,非聲聞緣覺及外道境界。如藏唯佛及餘利智依智慧境界。是故汝及餘菩訶薩于如勤修,莫但聞覺,作知足想。


佛說我用神力建立這個法義,講如來藏,來加持勝鬘夫人和具足利智的諸菩薩,即智慧非常敏銳的這些大菩薩,要他們宣揚如來藏,講如來藏的法義。加持這些大菩薩,同時也加持聲聞,解脫聲聞等的執著,使他見二無我。所以勝髫夫人乘佛的威神講了很多如來境界,這些不是聲聞緣覺和外道所能知的。比如有《勝鬘經》,講勝鬘夫人的這部經很重要,還有《寶性論》,這一經一論都是《楞伽經》最好的注解,將來有條件的話都應該讀一下。《勝鬘經》是系列經典,全稱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經裏就把如來藏、不空如來藏都說了。所以佛在《楞伽經》提到了這個問題,說我加持勝鬘夫人講過佛的境界,講過如來藏。“如來藏識藏唯佛及餘利智依義菩薩智慧境界。”利智,就是很敏銳的智慧;依義,菩薩說法能夠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只有佛和這些大菩薩才能夠證這種智慧境界。 “是故汝及餘菩薩摩訶薩于如來藏識藏當勤修學,莫但聞覺,作知是想。”不要以為憑多聞知覺就行了,而是一定要實修實證,才能得那個境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 偈言:


甚深如藏,而與七俱;二種受生,智者則遠離。如心,所熏;


實觀察者,事悉事。如愚指月,指不月;著名字者,不我真


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妄想


頭一句就是講,如來藏甚深境界是難得知道的,可以知道的就是藏識與七識是同時俱生。對於有能取有所取的執著,智者應當遠離,這是第一層的意思。


第二個偈語是講,智者覺悟到阿賴耶識是無始虛妄的習氣所熏,好像鏡子現的種種相一樣,鏡子本身是沒有什麼相的,相是依他起的,你這樣如實觀察,就知道真相。下一個偈語講得比較清楚了,就是抓著名詞這些分別,就好像只看到指頭看不到月亮。


最後的四句偈語,就是講藏識能夠變現根身器界,好像變魔術的魔術師一樣。意識好像是表演者,前五識起惑造業,就好像配角伴侶一樣。有演戲的,有捧場的,自己演自己看,就是八識八個演員,演這台戲。所以就要看破、看透這個戲法,因為這台戲實際上都是我們自心現量,不應該執妄為實。


隨文解義這麼說了一下,但是這一段講的很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大慧問,無我誰生誰滅,而且問到佛性的心識如何,佛在這裏詳細地答了,講了如來藏的義理。就是如來藏像魔術師一樣,經上講的“伎兒”嘛,他能夠變現六道眾生的根身器界,他是得善果的因,也是得不善果的因。如來藏這麼變現,像魔術的這種變化,本來是沒有什麼我和我所。因為既然像魔術一樣的變幻而成者,實在無所謂我。這個我們以電影為比方就知道了,你看電影那些景象,你絕不會把電影裏看到的東西當做實實在在的有。你曉得這是幻相,這是不真實的。你看的時候覺得著迷,好像投入,一看完了,曉得就沒有,不實有。只有不懂事的小孩以為是真的。但是就是這樣一種情況,我們凡夫不知道變幻之理。於是說根身器界都是由三緣結合嘛,內根、外塵和識,三者因緣和合而生。外道只抓著有一個造物主。凡夫與外道有這種迷惑,就生種種虛妄,就污染熏習如來藏,所以如來藏的名字就叫藏識——阿賴耶識。以後我還會講如來藏藏識這個名字。藏識也叫識藏。一旦如來藏成為藏識了,就“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但是如來藏本身實實在在是“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我前面說了這句話很重要。為什麼這段經文重要呢?“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這是講如來藏的,佛說的。後來中觀學眾,研究中觀佛學的這些人就講什麼是“自性無垢”呢,就說阿賴耶識的本體就是如來藏。即然阿賴耶識的本體是如來藏,那就有本體了,有本體就說它是不空,於是就認為如來藏是個不了義的法,因為它講不空。或者它是空了以後轉出來的不空,因為它還是有實事上的執著。所以“自性無垢,畢竟清淨。”就是對這句話的認識和解釋上有不同,中觀是這麼看。唯識怎麼來看呢?唯識就依經文,什麼叫“自性無垢,畢竟清淨”,他就依靠這個經文,提出了“轉依”,他認為轉依的說法才是了義。轉依什麼?即“迷依”轉而成悟,“染依”轉而成淨。這就是轉識成智的說法。所以對這段經文,這段話,中觀和唯識就有不同的說法解釋。 “大圓滿”對這個問題理解又不同。因為經文已經說到了如來藏染則為藏識。如來藏污染了,這才是藏識,所以他才說“自性無垢,畢竟清淨。”這個說法並不是說阿賴耶識的本體,說“自性”是指本來的心識而言。心識受染,染就是藏識,沒有受污染就是如來藏,這是講本來的心識而言。正是因為這樣,“大圓滿”跟中觀、唯識的看法又不一樣。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大圓滿”並不以轉識成智為究竟。轉識成智並沒有究竟,這是“大圓滿”的看法,這個轉識成智還只是修行次第當中的一個手段,要超過這一步才行。超過這一步,在修行道上沒有作意,就是直接體驗心識不受污染的境界。要直接去體驗,怎麼體驗呢?可能有時候刹那得到了,或者體驗了一下又間斷了;但是如果漸次修習,就能夠任運而見法爾的光明。我們前面講過如來藏的本來面目、內在光明、原始覺性等等,經過我們的修證,慢慢可以體驗到、證到心識不受污染的狀態。心識不受污染就是如來藏,受污染就是阿賴耶識。通過修習慢慢能夠體驗到不受污染的心識狀態。因此“大圓滿”講修行不是把藏識轉為清淨,而是離開藏識的功能,就是使藏識的機理不起作用,使它不生污染,不起污染,用這個去體驗心識的實相。這個實相就是“自性無垢,畢竟清淨。”所以這段經文這句話是非常重要的。這段經文裏釋迦佛說:除藏識以外,其餘的七識都有生滅,第六意識依靠第七末那識,於是執著種種名相,生種種妄想,從貪而


生,複生餘貪。這個就是凡夫的心識狀態,受了污染的心識狀態。修禪定的人如果進入了滅盡定,或者到了第四禪,或者像小乘那樣得真諦的解脫,那麼他所滅的其實只是有生滅的前七個識,而藏識則實在沒有滅。因為前七識的功能不起,就叫斷惑。但是藏識實實在在是前七個識的因,所以藏識不滅那麼前七個識其實也不滅,所滅的就是它的功能不起作用了。


所以從這裏可以知道,佛一直是就“功用”來說這些八識的問題,佛從來沒有肯定過什麼是空不空的本體,沒有把如來藏說成是一個不空的本體。我們有候也說如來藏的本體,那是方便說;竟究了義,第一義諦來說如來藏,只能說它是一個境界,是一個狀態,不是什麼本體。我們..假.使.能.夠.見.如.來.藏.,.那.就.是.能.夠.體.驗.到.心.識.不.受.汙.染.的.狀.態.。你體驗到那個心識沒有受污染的狀態就是見如來


藏。離開如來藏藏識的一切分別境界,就是前面說到的五法、三自性、二無我悉皆寂滅,能夠離一切分別“次第相續轉進”,就能夠登不動地到八地。更因為佛的加持力和不住於定境,經中講不住於蔔種“三昧道門樂”,由此更上,就得十地。這個地方,經裏頭有一句話和前面講的一樣重要。佛在這裏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是故大慧,菩薩摩訶薩欲求勝進者,當.淨.如.來.藏.及.識.藏.名.。”這叫“淨名”,淨名就是對名相不生差別,不妄執它的性相。“識藏”這個名字要淨,“如來藏”這個名字也要淨,你看這兩個都要淨。從這裏可以看到,沒有把“識藏”和“如來藏”都當作本體;也沒有講如來藏有實性相,都沒有。所以佛說了這句話,要淨名啊!這個法義是很深的。我們大家都知道維摩詰菩薩。這個維摩詰菩薩是大圓滿法的祖師,大圓滿法的祖師是維摩詰,講不二法門。維摩詰是梵語,如果我們把梵語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淨名”。這“淨名”二字就是維摩詰菩薩的意譯的名字。音譯的名字叫維摩詰,意譯的名字叫“淨名”。這個“淨名”是有非常深刻意義的。佛的境界究竟是怎麼樣呢?這個前面我也說了,釋迦佛說的這句話也很重要:“大慧,如.來.者.現.前.境.界.,.猶.如.掌.中.視.阿.摩.勒.果.。”如來的現前境界是什麼呢,猶如掌中看阿摩勒果。這也是經文裏頭很重要的話。什麼叫現前境界呀?這就是我們禪宗、我們宗門經常說的那句話:“當下即是,現前境界。”當下即是什麼?這個境界是不能用言語來說的,不能言傳的,只能夠自證,所以叫現前境界。“現前境界”在唐解本譯的是“分明現見”,好像見到掌中的阿摩勒果。我看這個還是宋譯本“現前境界”譯得好,那個“分明現見”好像還隔著一層。所以你問佛的境界是怎樣的?如來現前境界,好像看掌中的阿摩勒果。那你說佛的如來藏,不受污染的心識狀態是個什麼狀態?無可言說。只有你去修證體驗去親證,自證才能覺知。你硬要回答,就說“現前境界”,當下即是。那就是我們禪門禪宗講的境界,要證的境界,什麼是佛的境界呀?當下即是。這是如來藏,沒有話說的,只有你去自悟,自證。所有修證的一切方法都是方便法門,都是告訴你怎麼樣不污染,怎麼樣離開這些污染。這樣你把這些污染去掉了,自己就證得如來藏。當然了,也可以直接“當下即是”。所以有頓有漸啊,兩種法門,有頓悟的,有漸修的。從此我們也可感受到,這部《楞伽經》禪宗達摩拿它來印心、來傳法,祖師的用意,確實良苦。


這是講的第三個問題,下麵講第四個問題:說四法分別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