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入真理之境的智慧--4

2012/09/24 08:33
  在實智方面,生滅和無生滅二智中的實智照生滅,無生滅四諦境中的道諦和滅諦.因前者所關注的乃是實有或幻有歸於空無,此種滅有入空之實智,即是後者可思議之道諦和滅諦.別入通,圓入通,別教,圓入別以及圓教等五種二智中的實智則照無量,無作四諦中的道諦和滅諦.因前者是通過觀諸法趣不空,或非有非空,或即空即假,而通達諸法空即不空,空有不二的實相,此種超越空有或了達空假相即之實智,彰顯的正是後者不思議之道諦和滅諦.茲表解如下:
  七種二智 四種四諦
  1. 生滅
  | 2. 無生滅 | 生滅
  權 | 3. 別入通 |:| | |
  -- | 4. 圓入通 無生滅
  | |
  | | 5. 無量
  | | 6. 圓入別 | : | | |
  | 7. 無作
  |
  | 1. 生滅 生滅
  | | | : | ||
  | | 2. 無生滅 無生滅
  -- |
  智 | 3. 別入通
  | 4. 圓入通 | 無量
  | 5. | : --| | |
  | 6. 圓入別 | 無作
  7.
  3.五種三智分別照了十法界十如是境,四種十二因緣境,四種四諦境以及七種二諦境.在這裏,五種三智乃歸結為五種一切智,五種道種智以及五種一切種智,分別代表二乘之空智,菩薩之不空智以及佛之中道智.
  (1)五種三智照十法界十如是境.在這裏,菩薩之道種智所關注的是假有之世間,為的是令眾生皆共成佛道.故此智所照是六道性相本末等十如是境.一切智乃二乘入空之智,照二乘,菩薩性相本末等十如是境.一切種智乃佛圓攝一切法之中道實相智,故照佛法界十如是境.茲表解如下:
  五種 三智 十法界
  1. 別入通
  2. 圓入通 | 1. 道種智 :六道性相本末等
  3. | | 2. 一切智 :二乘,菩薩性相本末等
  4. 圓入別 | 3. 一切種智 :佛法界十如相性等
  5.
  (2)五種三智照四種十二因緣.在這裏,五種道種智照兩種思議十二因緣生.前者乃假有觀.而此假有之成立,正是契入後者之境的結果.五種一切智照兩種思議十二因緣滅以及兩種不思議十二因緣生.前者乃二乘人之空觀智.此智即導致諸因緣生法歸於空無,故契入兩種思議十二因緣滅之境.同時,因二乘人證獲空無,而得不思議變易生死之果報.五種一切種智照兩不思議十二因緣滅.前者之中道佛智了知諸法實相如如不動之境,本來不生,亦複不滅,故聯繫十二因緣,即是不思議十二因緣滅之境.茲表解如下:
  五種 三智 四種十二因緣
  1. 別入通 1. : 兩思議十二因緣生
  2. 圓入通 | | (道種智)
  | | 兩思議十二因緣滅
  3. || 2. 一切智 : --|
  4. 圓入別 | | 兩不思議十二因緣生
  5. 3. 一切種智 : 兩不思議十二因緣滅
  (3)五種三智照四種四諦.五種道種智照生滅,無生滅四諦中的苦諦和集諦.前者乃菩薩出假利生之智,乃照世間之苦,集而起大悲,願度一切眾生皆共離苦得樂.五種一切智照生滅,無生滅四諦中的道諦和滅諦.前者乃二乘人滅有入空之智,所顯現的正是修道證涅盤之道諦和滅諦.另一方面,五種一切智亦照無量,無作四諦中的苦諦和集諦.這是因為,後者所體現的是別教和圓教菩薩從空觀契入假有觀的境界,此空觀正是一切智也.當然,別教菩薩雖證空智,但能進一步看到苦,集有無量相,以此為動力而入世化道.圓教菩薩因知諸法實相乃空有不二,故苦而非苦,集而非集.諸法之差別對立無非是心之作用而已,故錯將涅盤當生死而有苦諦,錯將菩提當煩惱而有集諦.五種一切種智照無量,無作四諦中的道諦和滅諦.前者之佛智所證入的也正是後者之中道境.從非空非假,無量之事契入中道,智者稱之為"即事而理",此便是無量四諦中的道諦和滅諦之境.從即空即假之圓融中道觀契入諸法,智顗稱之為"即理而事",無為而為,此便是無作四諦中的道諦和滅諦之境.茲表解如下:
  五種 三智 四種四諦
  1. 別入通 1. 道種智 : -- 生滅
  | | | | |
  | | 無生滅
  2. 圓入通 | |
  | | 生滅 | | | | |
  3. | | | 無生滅
  | | |
  || 2. 一切智 :--- | 無量
  4. 圓入別 | | | | |
  | | 無作
  | |
  5. | 無量
  3. 一切種智 :--| | |
  無作
  (4)五種三智照七種二諦.五種道種智照藏,,別入通以及圓入通二諦中的俗諦.這是因為後者之四種俗諦皆關乎存在之實有或幻有,乃菩薩假觀之智所觀之境.五種一切智照別,圓入別,圓二諦中的俗諦以及藏,通二諦中的真諦.三種俗諦關乎幻有空,正為觀空之一切智所照.兩種真諦亦是滅有證空及幻有空,故亦是一切智所照之空境.五種一切種智照別入通,圓入通,,圓入別,圓二諦中的真諦.此五種真諦皆是中道之境,故為一切種智所照.茲表解如下:
  五種 三智 七種二諦
  1.
  | 2. |
  1. 道種智| 3. 別入通 |
  1. 別入通 | 4. 圓入通 |
  | | |
  2. 圓入通 | | 5. |
  | | | 6. 圓入別 |
  3. | | 2. 一切智 | 7.
  | | |
  4. 圓入別 | | | 1.
  | | 2. |
  5. | |
  | 3. 別入通 |
  | | 4. 圓入通 |
  3. 一切種智 | 5. |
  | 6. 圓入別 |
  7.
  4.一如實智照諸妙諦.一實智所照之妙諦或指佛界性相,或指超越三界生死之不思議諦,或純屬圓教之諦,或相對俗諦而言的真諦空境,或相對空而言的不空之境,亦或是超越空,有兩邊的中道理境,也可以是空,有兼顧,雙遮雙照的中道實相境界.具體而言,一如實
  智分別照了十如是境中的佛界十如性相,四種十二因緣境中的兩種不思議十二
  因緣,四種四諦境中的無作四諦,七種二諦境中的五種真諦,以及五種三諦境中的
  五種中道第一義諦.茲表解如下:
  一如實智照諸妙諦
  佛界十如性相,不思議十二
  因緣,無作四諦,五種真諦,五種中道第一義諦
  5.智者大師最後所論述的是無諦智照無諦無說. 無諦之不可說不可說境乃屬各教所彰顯的最高境界,乃總括十法界之特性,故與十法界之十如是合;寂然無為,故與不思議十二因緣滅合;非言語可形容之實相,故與四種四諦之不可說合而有生生不可說(即三藏之生滅無諦)
  ,生不生不可說
  (即通教之無生滅無諦),不生生不可說(即別教之無量無諦)以及
  不生不生不可說(即圓教之無作無諦);超越世俗之生死,故與真諦無言說合;圓融無礙,空有相即,故與中道非
  生死非涅盤合.茲表解如下:
  無諦智照無諦無說
  十法界之十如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