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入真理之境的智慧--2

2012/09/24 08:21

  教十信至別教佛智等四智所照.(4)圓教人所理解的界外十二因緣體現了即事顯理的思維方式,事理相即相融,渾然一體.具體的說,十二因緣即是佛性.既然圓教所理解的十二因緣在智者看來"無非佛性,並是常,,,",故名"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此境與圓教智對應,為五品弟子智至妙覺佛智等四智所照.
  茲表解如下:
  二十智 四種十二因緣境
  世智
  | 五停心四念處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境
  | | 支佛智 |
  | | 六度智 |
  | 三藏佛智
  |
  | 通教方便聲聞智
  | | 通教支佛智 |
  | --| 通教菩薩入真方便智 |照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境
  | | 通教出假菩薩智 |
  | 通教佛智
  |
  | 別教十信智
  | --| 別教三十心智 |
  | | 十地智 | 照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境
  | 別教佛智
  |
  | 圓教五品弟子智
  圓-- | 六根清淨智 |
  | 初住至等覺智 | 照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境
  妙覺佛智
  3.二十智照四種四諦境.四諦境是智者論述的第三個種類的真理.因四教人對四諦的不同理解,而有四種四諦(即生滅,無生滅,無量以及無作四諦),分別屬於藏,,,圓四教.三藏人和通教人所追求的是空之真諦,但方式不同.(1)三藏人入空的方式是"析法".諸法實有,只有通過分析諸法直至一無所有才能得出諸法皆空的結論.其對四諦的理解就是,集諦(因緣和合導致生死之苦)和道諦(滅苦之道)是因,苦諦(集之果)和滅諦(滅除生死之苦)是果,故稱"生滅四諦".此境為三藏等七智所照.(2)通教人入空的方式是"體法". 諸法幻有本空,不須待滅除以後才空.其對四諦的理解就是,"苦無逼迫相,集無和合相,道不二相,滅無生相."故智者大師稱其所認知的四諦為"無生滅四諦".此境為通教五智所照.(3)別教人與圓教人認為只看到事物空的一面而忽略了其假有的一面是有偏頗的.這種即認識到事物的空性又認識到其假有的觀點就是中道.但大師認為別教人對中道的認識與圓教人相比是不夠的,因其對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只看到森羅萬象的一面,而不知相即一體的實相,故其對四諦的理解是,,,,道均有無量相,而稱為"無量四諦".此境為別教四智所照.(4)圓教人對中道的認知最為究竟,即事而中,諸法一體.也就是說,若行者不曉萬事萬物皆包含了中道實相,那麼,"菩提是煩惱,名集諦.涅盤生死,名苦諦."若行者通達中道之理,那麼,"煩惱即菩提,名道諦.生死即涅盤,名滅諦."既然圓教行者對四諦的證悟只是觀念上的轉變,並沒有故意造作,故稱"無作四諦".此境為圓教四智所照.茲表解如下:
  二十智 四種四諦境
  世智
  | 五停心四念處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生滅四諦境
  | | 支佛智 |
  | | 六度智 |
  | 三藏佛智
  |
  | 通教方便聲聞智
  | | 通教支佛智 |
  | -- | 通教菩薩入真方便智 |照無生滅四諦境
  | | 通教出假菩薩智 |
  | 通教佛智
  |
  | 別教十信智
  | -- | 別教三十心智 |
  | | 十地智 | 照無量四諦境
  | 別教佛智
  |
  | 圓教五品弟子智
  圓--| 六根清淨智 |
  | 初住至等覺智 | 照無作四諦境
  妙覺佛智
  4.二十智照二諦境.二諦境是智者所論述的第四個種類的真理.(1)第一種"實有二諦"是藏教人通過析空的方法對二諦的認識.即世間萬事萬物皆是實有,實有是俗諦;分析事物直至實有滅,才通達空諦,故俗滅會空是真諦.此境為三藏七智所
  照.(2)第二種"幻有空二諦"是通教人用體空的方法所契入的二諦之境.所謂現實世界只是暫時存在,故是幻有,幻有是俗諦,諸法既是幻有,這幻有本身就是空,故幻有空是真諦.此境為通教五智所照.(3)第三種至第七種二諦境所顯示的是中道之理,為別教和圓教智所照.具體而言,第三種"幻有空不空二諦" 乃是通教中分別加入了別教和圓教的中道教義,第四種"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二諦"為圓入通的觀點,第五種"幻有無,不有不無二諦" 屬於別教的觀點,第六種"圓入別二諦"是別教中加入了圓教的觀點.第七種二諦則純粹反映了圓教的觀點.智顗指出,這種圓教二諦是不可思議之二諦,因為真俗不二,不異而相對,"真即是俗,俗即是真."故圓教二諦境純為圓教智所照.茲表解如下:
  二十智 二諦
  世智
  | 五停心四念處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析空之二諦
  | | 支佛智 |
  | | 六度智 |
  | 三藏佛智
  |
  | 通教方便聲聞智
  | | 通教支佛智 |
  | -- | 通教菩薩入真方便智 |照體空之二諦
  | | 通教出假菩薩智 |
  | 通教佛智
  |
  | 別教十信智
  | -- | 別教三十心智 |離邊之中
  | | 十地智 |
  | 別教佛智
  | |照顯中之二諦
  | 圓教五品弟子智 |
  圓-- | 六根清淨智 |
  | 初住至等覺智 |即邊之中
  妙覺佛智
  5.二十智照三諦境.三諦境是智者論述的第五個種類的真理,乃是從上述二諦演化而來的,以行者對中道的不同認識而區別之.(1)從以上所述之二諦境可知,第一和第二種二諦所證只是空之真諦,完全不含中道之義,故只能為藏教七智所照,而不能照三諦境,智者稱之為"無中之二諦".(2)第一種"別入通三諦"是通過雙重否定來揭示空諦所含的中道之義.根據智者的意見,這種中道只是為了去除對空的執著,其本身並不具有菩薩入世度眾的功用,亦不是對人世間的肯定.因為承認假有的存在是菩薩入世化道的原動力.若只是追求證悟空境,那不過是自度而已.第二種"圓入通三諦"引入"不空"這個概念來顯示其所含的中道義.用不空的觀點來看現實世界反映了大乘菩薩在世間教化眾生的實踐精神.第一和第二種三諦並沒有直接表達中道這一概念,但其所含的中道之義卻是顯而易見的,故智者稱之為"含中之二諦".若放在判教的框架中,因通教是接往別,圓教的橋樑,我們從上述二諦中已經看到其所接之中道教義,故通教五智照此二種三諦.(3)第三至第五種三諦被大師稱為"顯中之二諦",由別,圓八智所照.第三種"別三諦"所揭示的中道,在智者看來,只在理念上下工夫,目的是為了超越空或有兩邊,此種只體現了雙遮的中道顯然是有缺陷的.第四種"圓入別三諦"裏的中道不單屬於理念的範疇,更重要的是體現菩薩濟世度人的本懷,具有實踐的功用和現實的意義.但此種中道仍然還未達至空,有不二雙照的圓融境界.第五種"圓三諦"是最圓融之三諦,最能揭示中道實相之境.也就是說,無論是真諦,俗諦,或是中道皆具足濟世救人的現實功用,皆是不離世間的宗教實踐,無論是對真空,或是對假有,或是對中道皆是從整體上來把握,毫不偏廢.舉真諦即包含俗諦和中道;舉俗諦即包含真諦和中道;舉中道即包含真諦和俗諦.故從總體來看,三者是一個圓融的整體,而此整體則由三諦組成. "三諦圓融,一三三一."
  二十智 三諦
  世智
  | 五停心四念處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無中之二諦 因緣所生法俗諦
  | | 支佛智 | |
  | | 六度智 | |
  | 三藏佛智 |
  | |
  | 通教方便聲聞智 |
  | | 通教支佛智 | |
  | -- | 通教菩薩入真方便智 | 照含中之二諦 我說即是空真諦 |
  | | 通教出假菩薩智 | |
  | 通教佛智 |
  | |
  | 別教十信智 |
  | -- | 別教三十心智 | |
  | | 十地智 | 照顯中之二諦即是假名亦是中道中道諦
  | 別教佛智 |
  | |
  | 圓教五品弟子智 |
  圓-- | 六根清淨智 | |
  | 初住至等覺智 |
  妙覺佛智
  6.二十智照一諦境.一諦境是智者論述的第六個種類的真理.此一諦境即一實相,是智者對現實世界真實相狀的認知,是三諦的邏輯推衍.對智者來說,因四種四諦境最能代表四教義之特性,故智者將此一實諦聯繫四種四諦來闡述,而有生滅之實,無生滅之實,無量
  之實及無作之實.分別配藏,,,圓四組智.如下表所示:
  二十智 一實諦
  世智
  | 五停心四念處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生滅之實
  | | 支佛智 |
  | | 六度智 |
  | 三藏佛智
  |
  | 通教方便聲聞智
  | | 通教支佛智 |
  | --| 通教菩薩入真方便智 |照無生滅之實
  | | 通教出假菩薩智 |
  | 通教佛智
  |
  | 別教十信智
  | --| 別教三十心智 |
  | | 十地智 | 照無量之實
  | 別教佛智
  |
  | 圓教五品弟子智
  圓--| 六根清淨智 |
  | 初住至等覺智 | 照無作之實
  妙覺佛智
  7.最後,智者闡明了二十智無諦,無照.所謂無諦,指語言本身具有致命的缺陷,而真理又非言語所能表達.故智者在推出一實諦後,又進一步指出,從最究極的意義上來說,真理是不可言說的,"無諦"一詞其實更能確切地說明實相真理寂然清淨的特性."諸諦不可說者,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相,那得諸諦紛紜相礙 一諦尚無, 諸諦安有一一皆不可說,可說為粗,不可說為妙.不可說亦不可說是妙,是妙亦妙,言語道斷故."此無諦境亦聯繫四種四諦,而有生滅之無諦,無生滅之無諦,無量之無諦以及無作之無諦.無諦既有不可說之特性,故智者將之與四不可說相配,用以說明四種不可說之具體內容,分別對應藏,,,圓四教,而揭顯如來說教不可思議之妙.從因緣生法,世界萬有皆具相對的意義上來說,四教有粗,妙之別,如藏,,別三教之權教為粗,圓教之實是妙.各教之智慧有高下之分,對真理認識程度有深淺之分,其果位亦有高下之別.但從緣起緣滅,諸法本空之絕對意義上來說,求一法尚不可得,何況諸教義.真如實相原是絕言冥會而不可說的.
  三藏七智照生滅之無諦,乃生生不可說
  故.通教五智照無生滅之無諦,生不生不可說
  故.別教四智照無量之無諦,不生生不可說故.
  圓教四智照無作之無諦,不生不生不可說故.
  二十智 無諦
  世智
  | 五停心四念處智 |
  | 四善根智 |
  藏--| 四果智 |照生滅之無諦 (生生不可說故)
  | | 支佛智 |
  | | 六度智 |
  | 三藏佛智
  |
  | 通教方便聲聞智
  | | 通教支佛智 |
  | --| 通教菩薩入真方便智 |照無生滅之無諦 (生不生不可說故)
  | | 通教出假菩薩智 |
  | 通教佛智
  |
  | 別教十信智
  | --| 別教三十心智 |
  | | 十地智 | 照無量之無諦 (不生生不可說故)
  | 別教佛智
  |
  | 圓教五品弟子智
  圓-- | 六根清淨智 |
  | 初住至等覺智 | 照無作之無諦 (不生不生不可說故)
  妙覺佛智
  綜上所述,智顗所論之"智照境"乃是為了揭顯二十類智慧對應諸真理境的功能.如果我們將真理之境看作是一種沉默的語言符號,那麼,智慧的功能就是將此種語言明白地顯示出來,讓人們能夠通過各類智慧所具之名而使真理成為可以解讀的符號,並通過智慧加以契入其深不可測之境.那麼,真理之境是如何由智慧顯示出來的呢 這是通過二十智對應每一種真理之境來完成的,即二十智分別照十如境,十二因緣境,四諦境,二諦境,三諦境,一諦境以及無諦無說.(1)就十如境來說,二十智分別照六道十如,二乘十如,菩薩十如以及佛界十如.(2)就十二因緣境來說,二十智分別照藏教之思議生滅,通教之思議不生不滅,別教之不思議生滅以及圓教之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境.(3)就四諦來說,二十智分別照藏教之生滅,通教之不生滅,別教之無量以及圓教之無作四諦境.(4)就二諦來說,二十智分別照藏教之析空二諦,通教之體空二諦,別教之離邊之中以及圓教之即邊之中.(5)就三諦來說,二十智分別照藏教之無中二諦,通教之含中二諦,,圓教之顯中二諦.(6)就一實諦而言,二十智分別照藏教之生滅,通教之無生滅,別教之無量以及圓教之無作一實諦.至於無諦無說,二十智分別照藏教生滅無諦,通教無生滅之無諦,別教無量之無諦以及圓教無作之無諦.如此之智境一一對應照了,就使得各教之智因其所契入之境而有了具體而豐富的內容.同時,其作用隨著其所照境之不同而有不同的界定.如行者欲契入二諦境,那麼,就須以析空的方法而證得藏教之二諦,體空的方法而證得通教之二諦,如此等等,行者可以此類推.其所具有的指導性,實踐性和宗教救贖的意義是十分明顯的.
  三,對五境明智
  上述二十智各照每一種真理之境說明了四教之智與四教之境一一的對應關係,以其所照境的不同,各類智的功用也得到了澄清.在這裏,智者大師更進一步通過對五境來闡述各教的真理之境必須以相應之智才得以顯現出來.智實不離於境,境智實為一體.因境智之組合而形成新的五個種類的智慧,乃直接以智所顯之境為名,使四教各智與各境的一體關係更清晰明朗化.例如,生滅四諦境必是由生滅四諦智所顯,才是相應.由此三藏七智就可總括為生滅四諦智了.由於此智與境實為一體,行者只要獲得了此類智慧,由智所顯,就一定契入相應的真理之境.這旨在說明真理之境雖由智慧得以顯現,而智乃非境不融的兩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體關係.
  1.對四種十二因緣境明智.這是說明四種不同的智(下智,中智,上智和上上智)是造成對十二因緣有四種理解的原因.此外,此四種智亦是四種觀修,由不同的觀修而導致四種不同的修行果位.下智觀得藏教聲聞果位,中智觀得通教辟支佛果位,上智觀得別教菩薩果位,以及上上智觀得圓教佛之果位.
  (1)所謂三藏下智觀,以聲聞人為代表,其對十二因緣之理解是析法入空,謂從無明始的每一支皆是生起後一支之實有之因,並皆以無常,,空析之,以便逐一滅除每一支之因而達空境,由此下智觀十二因緣生滅屬可思議三界內之事,得聲聞菩提.
  (2)所謂通教中智觀,以緣覺為代表,其對十二因緣之理解是體法入空,比聲聞為勝,但又不及菩薩,故是中智.即體認每一支因緣合和即空的本質,皆由前一支作緣故.謂老死緣生,生緣有,有緣取,如此等等,倒推至緣起之根本無明支,體認無明乃由一念癡心而起.既然心是因緣合和的產物,故只有名字而無有自性.依心而起之無明亦只是空幻而已.諸支因緣既不生,也就無所謂滅.由此中智觀十二因緣無生滅屬可思議三界內之理,得緣覺菩提.
  (3)別教上智觀指別教佛與菩薩所觀之十二因緣,以菩薩之智為代表,其智勝於聲聞,緣覺二智.謂十二因緣不過是輪回三道(苦道,業道,煩惱道)."無明即癡一念心,由心癡而派生煩惱.由煩惱派出
  諸業.由業派出諸苦."因此三道之無明,而障覆涅盤所具之三種德相(即法身,般若,解脫).只有破除三道,方顯三德.由於三道之障有無量相,破除障礙之法門亦複無量.此上智觀十二因緣生滅之無量相乃關乎菩薩大悲度生之事業,屬不思議生滅之界外之事
  ,得菩薩菩提.
  (4)圓教上上智觀指圓教佛與菩薩所觀之十二因緣俱觀界外之理,為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以佛智為代表,最勝無上,故稱上上智.圓教智與別教智必先破除三道方顯三德的不同之點在於,圓教人直接契入諸法實相,深悟三道即是三德,二者一體,豈有所謂的破前者求後者之說.智者大師以為,這種情況猶如斷三德而更求三德,這是不合邏輯的.那麼,三道是如何與三德相即的呢
  首先,煩惱道即般
  若.在智者大師看來,世人總是將煩惱定義為黑暗,而般若則能照破黑暗.其實,這只是一種概念的區分,以黑暗與光明相對,並將兩者分別與煩惱和般
  若聯繫起來.這顯然帶有主觀性,是人為的一種聯繫.當我們了知客觀實相無分無別,根本沒有所謂的煩惱是暗,般若是明這類的概念定義時,我們就不再被主觀思想所束縛了.也就是說,當煩惱不再有""的含義時,般若即煩惱,又何須斷煩惱而求般若當般若不再有""的含義時,煩惱即般若,又何來藉般若以破煩惱 從擺脫了概念束縛這個意義上來說,煩惱道即般
  若德也.
  其次,業道即是解脫.業道在人們的概念中是束縛身心的罪魁禍首,而解脫即意味著得大自在.然而,智者認為,若人們深識諸法一體之理,業道和解脫的對立不過是心識的作用.既然心識能將其區分開來,也能將其合為一體.只要不再將業視為縛,就無所謂求得解脫.若不再視解脫為自在,那又有什麼可得呢 所以說,業道即是解脫.


  再其次,苦道即法身.智者曰,當苦與生死,法身與樂聯繫起來時,兩者就是對立的事物了.只要不再將一體之現實一分為二,吾人就知道,苦非生死,何所所可憂 法身非樂,又何所可喜 實相猶如虛空,
  得亦無失.故苦道與法身相即.智者強調三道之所以與三德不異,乃在於三道具足成佛之因,而三德則是成佛之果.有因才有果,果從因來,故因果相即一體.是名上上智觀十二因緣得佛菩提.四智與四種十二因緣的關係表解如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