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含經:““四法本末”的“如真”實在論--2
“五蘊”的意義,佛典中所說很多,今弘揚亦很多,似已成為佛學中的常識。五蘊亦即“五陰”,現錄一則,亦可知五蘊中任何一陰,皆有其“身”,“集”,“味”,“患”,“離”五者。這是說,存在歸存在,存在有其當“離”者: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我于此五陰受,五種如實知。色如實知,色集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是受想行識如實知,識集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雲何色如實知?諸所有色一切四大,及四大造色,是名色,如是色如實知。雲何色集如實知?於色喜愛,是名色集,如是色集如實知。雲何色味如實知?謂色因緣生喜樂,如是色味如實知。雲何色患如實知?若色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色患,如是色患如實知。雲何色離如實知?若於色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色離,如是色離如實知。雲何受如實知?有六受身,眼觸生受,耳鼻舌身意觸生受,是名受,如是受如實知。雲何受集如實知?觸集是受集,如是受集如實知。雲何受味如實知?緣六受生喜樂,是名受味,如是受味,如是受味如實知。雲何受患如實知?若受無常苦變易法,
p. 84
是名受患,如是受患如實知。雲何受離如實知?於受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受離,如是受離如實知。雲何想如是知?謂六想身。雲何為六?謂眼觸生想,耳鼻舌身意觸生想,是名想,如是想如實知。雲何想集如實知?謂觸集是想集,如是想集如實知。雲何想味如實知?想因緣生喜樂,是名想味,如是想如實知。雲何想患如實知?謂想無常苦變易法,是名想患,如是想患如實知。雲何想離如實知?若於想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想離,如是想離如實知。雲何行如實知?謂六思身,眼觸生思,耳鼻舌身意觸生思,是名為行,如是行如實知。雲何行集如實知,觸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實知。雲何行味如實知?謂行因緣生喜樂,是名行味,如是行味如實知。雲何行患如實知?若行無常苦變易法,是行患,是名行患,如是行患如實知。雲何行離如實知?若行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行離,如是行離如實知。雲何識如實知?謂六識身,眼識身,耳鼻舌身意識身,是名為識身,如是識身如實知。雲何識集如實知?謂名色集,如是識集如實知。雲何識味如實知?識因緣生喜樂,是名識味,如是識味如實知。雲何識患如實知?若識無常苦變易法,是名識患,如是識患如實知。雲何識離如實知?謂於識調伏欲貪,斷欲貪,越欲貪,是名識離如實知。比丘:若沙門婆羅門於色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知,如是見,離欲向,是名正向。若正向者,我說彼人。受想行識,亦複如是。若沙門婆羅門于色如實知,如實見,於色生厭離欲不起諸漏,心得解脫。若心得解脫者,則為純一,純一者,則梵行立”雜:二。
“十二因緣”,是指人的三世生死流轉的歷程。前前複前前,前前複前前,無量時以來,人從何時生這是“無始”的。世間也是無始的,也是“無終”的。但人如能有“戒定慧”的修持以斷未來再有生死的流轉,那就是“有終”了。“終”者,即“了生死”之謂。所謂“三世”,是過去世,今世,未來世。所謂過去,在過去中也有其去今來,在未來中也有其去今來。如是三世又三世的去今來,延續不已,就人生言,也只有在其中說最近的三世十二因緣。這十二因緣,以前者緣於後者是:(一)無明,(二)行,(三)識。這三者是前世。(四)名色,(五)六處,(六)觸,(七)受,(八)愛,
p. 85
(九)取,(十)有。這七者是今世。迨“有”了一切,尤其有了“老病死”,就結束了一期生命。於是來世就再有(十一)生,(十二)老死。這由(一)而(十二),是順說,是生死流轉歷程說。如如實知這生死歷程而想了生死,不要再有生死流轉而能免於生死流轉,那就解脫於生死,逆轉的由(十二)到(一)而一一斷離。要說“生命哲學”,此十二因緣為最究竟: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我複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逕,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譬如有人游於曠野披荒覓路,忽遇故道古人行處,彼則隨行,漸漸前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池林木清淨,彼作是念我今當往白王令知,即往白天。大王當知,我遊曠野,披荒求路,忽見故道古人行處,我即隨行我隨行已,見故城邑殿,園觀浴池林流清淨,先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彼止住其中,豐樂安隱,人民熾熾盛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逕,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外道沙門婆羅門,
p. 86
在家出家,彼諸四眾,聞法正向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雜:十二。
分去今來三世,是順世說。佛法有“一念”之說,如是去今來云云,皆在一念中,也就是一念乃是真時,有時也就綜合說為“一世”或“一時”。因此,諸佛如來與釋尊,皆要人們能把握現在的去今來。即時如實知,即時如實作,即世成淨土,並願人人“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跋地羅帝偈: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將來,過去事已滅,
未來複未至。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
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若學聖人行,
孰知愁於死?我要不會彼,大苦災患終。
如是行精勤,晝夜不懈怠。是故常當說:
跋地羅帝偈”。
“ 跋地羅帝偈及其義者,有義有法,為梵行本。趣智,趣覺,趣覺,趣於涅槃”──中:四三。
陸、“世間”與“四法本末”
實在論中,于自然時空,說為“宇宙”。與宇宙有相似義,尚有“世界”一名詞。普通“世界觀”,雖也有“宇宙觀”其義,但以多指其價值言,即“世界觀”多列在“價值論”中。佛學不言“宇宙”,多言“法界”,對生成而言,亦說“世界”或曰“世間”。佛學因為“生”就有“滅”,雖多言生,但對於世界之“生成”,在華嚴經中則說為世界之“安立”。
p. 87
蓋眾生既生了,基於慈悲心,就殷望于世界之安立,俾眾生得以有其生命與生活的依住。諸佛如來與釋尊之於實體存在也,“生成”歷程如何,認是不可思議的問題,有四:(一)世界,(二)眾生,(三)龍 (應指水而言),(四)佛土境界(指淨土與常寂光土而言),(增:十八)。 但於去今來的地球與本期的人類,卻有經驗之談與其“未來學”的預言。佛學是講求人生的生活狀態,生活意義與追求人生幸福歸宿的,但與人生有關的“依報”,也或多或少也連帶以說之。西洋哲學說實在之生成,其“機械論”中之秩序說,也即是“法爾如是”說。其“目的論”,也即是“業力說”。但佛學所說地球與人類其事,為時甚久:
“佛告比丘。有四事。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雲何為四?一者世間災漸起,壞此世時,中間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二者此世間壞已,中間空曠,無有世間,長久迥遠,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三者天地初起,向欲成時,是間長久,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四者天地成已,久往不壞,不可以日月歲數而稱計也。是為四事長久。無量無限。不可以日月歲數而計量也。”長:廿一。
佛教的“地球物理學”,所說亦多。其經過“成住壞”三劫後,即又進入“空”劫。合“成住壞空”四中劫為一“大劫”。空劫後於是再有次一劫的地球之“成”。關於地球之“壞”,是壞於“火災”,“水災”,“風災”三者。三災三複,迴圈無有已時。本期地球,名為“賢劫”,以多賢人故。其初始之成也:
“比丘食後,皆集普會講堂,作如是論議:此須彌山極為曠大,非眾山所及,甚奇甚特”。“如是不久,當後敗壞”。“世尊告曰:汝等欲聞此世間境界壞敗之變乎?”“比丘複當知:劫還成就時,或有是時,火還自滅。虛空之中,有大雲起,漸漸降雨。是時此三千大千刹土,水遍滿其中,水乃至梵天上。比丘當知是時此水漸漸停住,而自消滅。複有風起,名曰隨嵐。吹此水,聚著一處。是時彼風複起千須彌山……千閻浮提,千瞿耶尼,千弗於逮,千郁單越。複生千四海水,千四天王宮,千三十三天,千焰天,千兜率天,千化自在天,
p. 88
千他化自在天。比丘當知:或有是時、水滅,地複還生”。“此時,光音天自相謂言:我等欲至閻浮地,看觀彼地形。還複之時,光音天子來下世間,見地上有此地肥,便以指嘗著口中而取食之。是時天子食地肥多者,轉無威神,又無光明,身體遂重而生骨肉,即失神足,不能複飛”。“是時天子失神足者,即住世間,不能複還天上”。“時彼天子欲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娛樂。是謂比丘,初世成時,有此淫欲,流布世間,是舊常之法。女人必出於世,亦復舊法,非適今也”。“初有刹利種,次有婆羅門,第三名毗舍,次複首陀姓。有此四種姓,漸漸而相生。皆是天身來,而同為一色”──增:卅四。
這是說,風吹水,水有沫聚而成地。人初由光音天化生而來地球,久久也就有了胎生。早期人類是中性,其後才成男女“兩性”人類。凡依住於地球及其附近的眾生,皆有兩性。基於兩性,所以稱為“欲界”。欲界的人類死後生天,依其在地球的行持,分別在尚有形體的“色界”,及既無欲又無色而僅存“識”的活動,就稱為“無色界”。統稱眾生所居,曰三界,而“識”所依住,也就在這三界中。
“世界”廣大,為時亦久。人類在世界中而有其時空,則以“世間”名,這可說是有限的十八界。亦即以五蘊而在十八界生存,名世間。如一己的行持,能善為運用六識與六塵而不為其所惑所染,一心清淨,就是“出世間”。固不必待老死後,始曰出世也:
“時有比丘,名三彌離提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所謂世間者,雲何名世間 ?佛告三彌離提,謂眼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是名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集,則觸集,如是乃至純大苦聚集。三彌離提,若無彼眼,無色無眼識無眼觸,無眼觸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無耳鼻舌身意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者,則無世間,亦不施設世間。所以者何?六入處滅則 觸滅,如是乃至純大苦聚滅故”。
p. 89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世間,世間集世間滅,世間滅道跡,諦聽善思。雲何謂世間?謂六內入處。雲何六眼內入處,耳鼻舌身意內入處,雲何世間集?謂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集著。雲何世間滅?謂當來有愛喜貪俱。彼彼集著,無餘斷,已舍已吐已盡,離欲滅止沒。雲何世間滅道跡?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不說有人行到世界邊者,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而究竟苦邊者。如是說已,入室坐禪。時眾多比丘,世尊去後,即共議言:世尊向者,略說法言,我不說有不行到世界邊者,我亦不說不行到世界邊,而得究竟苦邊者,如是說已,入室坐禪,我等今於世尊略說法中,未解其義。是中諸尊誰有堪能,於世尊略說法中,廣為我等說其義者?複作是言:唯有尊者阿難,聰慧總持,而常給侍世尊左右。世尊讚歎多聞梵行,堪為我等,於世尊略說法中,廣說其義,今當往詣尊者阿難所,請求令說。時眾多比丘,往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於一面坐,具以上事,廣問阿難。爾時阿難,告諸比丘,諦聽善思,今當為說:若世間,世間名,世間覺,世間言辭世間語說此等皆入世間數。諸尊。謂眼是世間,世間名,世間覺世間言辭,世間語說,是等悉入世間數。耳鼻舌身意,亦複如是。多聞聖弟子,于六入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是名聖弟子到世界邊,知世間,世間所重,度世間”雜:九。
人有生死,地球有成壞:一切顯得“無常”。而顯現時,又是各種因緣所湊集,即皆無自性,無自性就是“無我”。而眾生生存其間,雖有苦有樂,但世間之樂甚短,結果仍是苦,所以人生所遭遇,要言之,“苦”而已。要去苦能得永久的樂,其正果則是寂淨涅槃。如是本,如是末,諸佛如來與釋尊,就說為“四法本末”:
p. 90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非獨在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中為尊,乃至世間人民中獨尊,今有四法本末,我躬自知之,而作證於四部之眾,天上人中。雲何為四?一者,一切諸行,皆悉無常,我今知之於四部之眾人中天上而作證。二者,諸行苦。三者,一切諸行無我。四者,涅槃休息。我今知之,於四部之眾天上人中作證。是謂比丘四法之本,是故于天上人中,而獨得尊”──增:十八。
諸佛如來與釋尊,有時將“四法本末”略說為“三法印”。
柒、結論:實知實行於人之自己心身存在乃是如真的實在──實在中的實在
西洋哲學現在已將第一哲學拉下來,由於一般社會科學發達,“知識論”已成為中心。既說哲學,大致是關於認識的問題。認識如真了,則本體云云,價值云云,可迎刃而解。同時又因神學有阻礙,只是感情,而缺乏理智性,缺少人之存在,於是有智之哲士,不說實在論則已,如說實在,就是存在主義。是人自身的真實存在,而不是與人生無關的其他存在。與人生無關的存在,自然也是存在。但如無人,則其存在,即為無意義之存在。因之就又有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要人們不要放棄神的觀念。其實無神論者並不否定有神論,只是存而不論,要論還是人自身的問題。這在實在論方面說,就是有無自由意志與樂觀或是悲觀的人生態度問題。由此而論,西洋哲學是有其新發展,有不為神學所羈絆的,實在是好現象。但這在佛教說:就是地球入於壞空,婆羅門神教還是存在到最後的。所以對於神話對於神學,可任其同在。
說到人自身問題,最為親切,是當務之急,有“箭喻經”之說:
“於是世尊面呵鬘童子已,告諸比丘:若有愚癡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世有常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如是世無有常,世有底世無底,命即是身,為命異身異,如來終,
p. 91
如來不終,如來終不終,如來亦非終亦非不終耶?若有人作如是念:若世尊不為我一向說此是真諦,餘皆虛妄言者,我不從世尊學梵行。彼愚癡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猶如有人身被毒箭,因毒箭故受極重苦。彼有親族,憐念湣傷,為求利益,饒益安隱,便求箭醫。然彼人者方作是念: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彼人如是姓如是名如是生為長短粗細,為黑白不黑白,為刹利族梵志居士工師族,為東方南方西方北方耶?未可拔箭”。“我應先知弓弦”。“我應先知箭簳”。“我應先知箭纏口”。“我應先知箭羽”。“我應先知箭鏑”。“我應先知作箭鏑師如是姓如是名”。“彼人竟不得知,於其中間而命終也”。“若是此純大苦陰生,世有常,我不一向說此。以何等故,我不一向說此。此非義相應,非法相應,非梵行本,不趣智不趣覺不趣涅槃,是故我不一向說此”。“是為不可說者則不說,可說者則說。當如是持,當如是學”中:六十。
不先拔箭,消毒,洗血,敷藥以治身傷,而先去作無關之事,這就等於說:不在人自身上解決問題,以安定生活,而先作渺茫無關的諸戲論,實是愚癡。因此,佛法的實在論,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