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佛化家庭--8

分類:自性論說
2012/07/16 11:53

  佛世尊慈悲永護。功德熾盛,晝夜吉祥。是為證。


  證婚人 XXX 


  男方主婚人 XXX 


  女方主婚人 XXX 


  介紹人 XXX 


  介紹人 XXX 


  新郎 XXX 


  新娘 XXX 


  年 月 日


  (11)賀結婚聯語和幛句


  菩提眷屬皆歡喜 佛化家庭大吉祥


  紅葉締盟成法眷 白頭同願倡蓮風


   賀 君學佛從夫婿 羨爾攜妻拜大雄


  須學玉耶歸佛後 當從摩詰化人間


  彼此還須施法喜 夫妻應共導群迷


  共欣淨侶成伉儷 佇看生兒拜法王


  家庭佛化人倫始 法味群餐覺道興


  福慧雙修 良因夙締 法喜充滿 菩提眷屬 多生有幸


  共慶淨侶 皆大歡喜 同修淨業 佛慈永愛 美滿姻緣


  二、喪禮須知


  病人病危,應該邀請道友來家助念。助念的道友中,當推舉功行純粹,善於說法的人,到病人前安慰勸勉,並說:我們為你念佛,求佛加被。願你壽未盡,就能夠快些痊癒;倘壽已盡,就可以往生淨土。請你放下一切,聽我們念佛。這樣,那病人若是壽未盡的,祇要能一心念佛,業障自然消除,病也自會痊癒的。倘癡心怕死,那末壽不可延,而且往生沒有希望。


  道友們接到病人的邀請,應該立即前去,並且不可收受報酬。


  病室的西面,設佛座。病榻要正對西方,使病人隨時看見聖像。


  病人如現出各種不善的狀態,或口出不善的語言,應隨時提醒警覺,作相當的糾正,要相機善巧,勿使他發生煩惱。


  助念的人應分成班次,限定鐘點,未輪著的,可回去休息。倘所居距離遠的,就在病人家裏休息。助念的道友,不論回家休息或在病人家裏休息,都應在輪值期前報到。病人的眷屬最好加入助念。助念的聲音須高低適宜,快慢調勻。


  眷屬們切不可對病人說情愛的話,或臨床揮淚,擾亂病人的正念。應知病人此去,得生極樂世界,永享清淨樂趣,有什麼可悲哭呢?一個人的臨終,是或升或沉的最大關頭。眷屬若在這個時候哭泣,引起病人悲痛的情緒,累他墮落,失卻往生的機會,那是無益而有害的,這是應當切戒的。


  (1)助念儀式


  各道友禮佛畢,分坐佛案兩旁。家屬代病人拈香頂禮。大眾同念:


  開經偈一遍


  彌陀經一遍


  觀經上品上生章一遍


  住生咒三遍


  贊阿彌陀佛偈一遍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一聲


  南無阿彌陀佛(一直念去,不必記數。換班輪念,每班念一小時。直至亡者全身冷透為止。)


  南無觀世音菩薩三聲


  南無大勢至菩薩三聲


  南無清淨大海眾菩薩三聲(接念下面的回向偈:)


  願我道友生極樂,蓮華現出莊嚴身。華開見佛蒙授記,廣度一切諸眾生。


  助念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阿彌陀佛國。


  (2)初終


  病人氣絕八小時後,方可浴屍換衣。倘臂腕等處僵硬,不便穿衣的,可用熱手巾搭在臂腕上,就能轉為柔軟。在這個時候,眷屬才可舉哀。凡在當地的親友,平時往來較密的,應即著人去報喪,或登載當地的日報。親友得悉之後,立即前往吊慰,並為襄助辦理喪事。


  (3)治喪


  所謂治喪,是治理喪事。一般的喪事,應選派下述各職事代為處理:1、總司,掌喪葬禮式。一應喪葬事務,都聽他裁處。由親族或鄰居,或摯友,知禮而識見豐富的人擔任。2、司書,掌出入書寫的事。3、司庫,掌出入錢鈔。推誠實可靠的人擔任。4、司賓,迎送來吊賓客。凡司書、司庫、司賓,都要聽總司指揮。


  (4)入殮


  成殮應在四十八小時內舉行。殮宜舊服,以布衣為佳,不宜制新衣。殮衣不得過三襲,要為亡人惜福。亡人所遺的衣服,除酌留幾件保存紀念外,其餘應施捨貧人,或價賣,以作弘法經費,為亡人造福。入殮的儀式是:


  1、靈柩直置室中。柩前設座,供佛像。佛像前設亡人遺像,須稍偏。


  2、焚香。眷屬集靈前,對佛三拜。


  3、對亡人遺像三拜。(亡人如系小輩,長輩不拜。)


  4、總司高聲讀送別偈一遍


  送別偈(前十六句出法句經。後十四句出四分律。皆釋迦世尊為利益眾生命終而說。)


  命如花果熟 常恐會零落 已生皆有苦 孰能致不死 從初樂愛欲 依淫入胎影


  受形命如電 晝夜流難止 是身為死物 精神無形法 作令死複生 罪福不敗亡


  終始非一世 從癡愛長久 自此受苦樂 身死神不喪 生者無不死 有命皆無常


  眾生墮有數 一切皆有為 一切諸世間 無有不老死 眾生是常法 生生皆歸死


  隨其所造業 罪福有果報 惡業墮地獄 善業生天上 念佛生淨土 得無漏涅槃


  5、眷屬同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一百聲。開經偈,彌陀經,觀經上品上生章各一遍。往生咒三遍。贊阿彌陀佛偈一遍。向右繞佛座和靈櫬,念阿彌陀佛三百聲。(表超出三界。繞棺時各人須注視棺中亡人,以示送別。)


  6、掩棺。眷屬環跪柩旁,誦佛號。掩畢,眷屬對柩三拜。


  7、趨向佛前對佛三拜。禮成。


  (5)開吊


  不可濫發訃文。可把設奠受唁的日期,登在當地日報上。開吊的一天,靈座供亡人遺像,並陳列香花及親友所送來的聯幛。吊客對靈前三鞠躬。孝眷肅立靈座旁邊,答禮三鞠躬。吊客對靈座禮畢,轉向孝眷一鞠躬,孝眷還答一鞠躬。吊客退出靈堂,受司賓招待。款待吊客最忌殺生,應用蔬食。喪事殺生要增加亡人的罪業。如大藏一覽載:佛與阿難在河邊行,見五百餓鬼歌吟而前。阿難問佛。佛言:其家子孫為彼作福,當得解脫,是以歌舞。又見數百好人啼哭而過。阿難又問。佛言:彼家子孫為其殺生設祭,不肯作福,後有大火逼之,是以啼哭。這是孝眷們不可不知的。


  (6)吊儀


  賻金就是致送助喪費。那是親戚鄰友們應該助送的。無論喪家貧富,親友來吊的,都應該送幣鈔。這是恤哀的表示。假使不送幣鈔,改送挽聯或挽幛也可以的。


  (7)挽聯幛句


  聯語幛句應不違背佛法,假使不能自撰,可在下面選擇一副。


  慈容此日依然在 願力何年得再來


  早知佛國相期處 已到蓮池不死邦


  離此往生安養國 即今已住法王家


  來往輪回從此息 塵沙煩惱莫能纏


  福報天宮猶有死 神棲佛國獲長生


  萬劫死生誰動念 這回歸去獨留芳


  無心便得了生死 此事何須論智愚


  高登蓮品 上品上生 功德圓滿 澤在人間 悲願宏深


  乘願再來 垂範人間 花開見佛 淨土可期 往生蓮邦


  (8)出殯


  出殯日期應告知親友。靈輛前面排列幛聯樂隊。儀式要簡單,不可靡費鋪張。出殯的一天能夠就地埋葬,最為便利。倘旅居他鄉,不能就葬的,只好暫停殯舍。出殯安葬不可問卜擇日,也不可請堪輿家選擇風水。這些舉動是違背佛教的。


  (9)眷屬追念


  亡人七七日內,眷居應為他弘法修福,把功德同向,使亡人蓮品增高,眷屬應各發心念阿彌陀佛號十萬聲,讀誦地藏經,金剛經,普賢行願品,阿彌陀等各幾遍或幾十遍。每種念完一遍,就念下麵的回向偈:


  我今讀誦勝功德 回何我XXXX 願仗三寶慈悲力 消除我X三業罪


  脫離三界輪回苦 往生西方極樂國 蓮華現出莊嚴身 見佛聞法證無生


  分身十方度含識 一切眾生共成佛


  (10)追念法事


  七七期內可延請出家僧眾,或在家居士修法事。現在把在家居士修法來說一說。延請居士八名至十名,男女均可參加。但雙方絕對不可授受報酬,免得被人家譏評,說是買賣營業式的,使雙方陷於罪戾,而且有礙佛教前途的發展。主人只須供給點心或正餐。菜肴應用蔬食,豐儉可以隨力供應。倘清寒之家,可不必設備點心和正餐。因為應邀而來的居士,是基於敦睦教誼而參加修法,不是為飲食而來的。


  倘孝眷們經濟寬裕的,應隨力出些資金,送到寺院裏去,供養出家僧寶,為亡人修福。或者贈送佛書,似贈書功德同向亡人。


  追念法事的佈置:設長方桌(或兩桌湊成),上鋪臺布或淨毯。倘若沒有布毯,不鋪也可以的。桌上供佛家。亡人遺像,供佛座旁。桌上設香爐一隻,花兩瓶,果品四盤,糕餅四盤。佛前和亡人像前各供開水一杯。桌的兩邊分置坐椅。日間不須點燈燭。(釋尊住世時,夜間有人供佛燈。天明的時候,釋尊就叫弟子熄滅。如阿闍世王授決經載:佛告目連,今天已曉,可滅諸燈。目連承教,以次滅諸燈)。祇供香和花就可以了。


  須備經本,木魚和引磬各一隻(鼓鈸不用)。座前置拜凳一隻。法事儀式是:


  1、參加修法的男女居士,各先後禮佛三拜。分坐桌案兩旁。


  2、孝眷拈香,禮佛三拜。


  3、誦經咒(如地藏經、金剛經、行願品、彌陀經、大悲咒、往生咒等,隨便選誦一種或幾種。)


  4、誦經畢,眾中推一人對孝眷們說法,約二三十分鐘。說法大綱:(1)讚歎亡人生平優長的幾點。告訴孝眷們要學習他,才是紀念他。(2)對人命無常作有力的警策。勉勵聽法的人,無分老少,要勇猛精進。(3)亡人臨終有瑞相,往生淨土的,那末要勉勵孝眷們努力學佛,以便後日和亡人到極樂世界去會晤;並且要多作弘法功德,回向亡人,使他蓮品增高。倘亡人臨終沒有往生淨土的瑞相,必須勉勵孝眷們,為亡人多作弘法和自修的功德,回向亡人,使他超生極樂世界。


  5、說法畢,念贊阿彌陀佛偈。接念若干聲佛號。念佛的時候不可東看西望,各人要正身端坐,閉目虔念,以昭莊重。


  6、念佛畢,接念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大海眾菩薩各三稱。


  7、接念回向偈。


  上來誦念勝功德 回向道友XXX 願仗三寶垂慈護 消除道友三業罪


  離苦得樂生淨土 花開見佛證自性 智慧神通莫能量 普利一切眾生罪


  8、誦三歸依。各居士起身朝佛,一歸依一合掌鞠躬。同時孝眷們一歸依一頂禮。


  9、孝眷們總 謝各 居士頂禮三拜。同 時各 居士轉身向外對孝眷答禮三鞠躬。


  10、孝眷們以及居士們,各人先後禮佛三拜。法事圓滿。


  以後逢忌日、節日,眷屬們應該為亡人誦經念佛,並作弘法功德,回向亡人。記得蓮池大師說過:切不可因為親人已經往生極樂世界,便不再為他回向。我們應該要明白,親人既然往生淨土,每逢忌日、節日,為他誦念,作諸功德回向,可以增高親人的蓮品。蓮池大師是一代的大德,我們應該聽從他的話。至於焚化錫簿是不需要的,我們可把買錫簿的錢省下來,去買佛書流通,為亡人作功德。


  交際篇


  一、彼此的稱呼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學習對人交際的禮節,是必須的。所以世尊在各種經裏,諄諄地訓誨我們,要善行禮節。稱呼是禮節中重要的一部份,所以要最先注意。


  (1)對於一般人


  問人姓氏說:貴姓尊姓。自稱敝姓


  問人名號說:台甫。自稱小名草名


  問人的本鄉說:貴處貴縣”“貴省。自稱敝處”“敝縣敝省


  問人的家說:府上貴府。自稱捨下敝舍


  稱人的學校說:貴校。自稱敝校


  稱人的商店說:寶號貴公司。自稱敝號敝公司


  稱人的父親說:令尊。自稱家父家嚴


  稱人的母親說:令堂。自稱家母家慈


  稱人的妻說:尊夫人。自稱內子內人


  稱人的兒子說:令郎;女兒說:令媛。自稱小兒小女


  稱呼他人家族中的人,都可以加一個字。如:令祖父令祖母令兄令嫂令姊令侄令侄女等。


  自稱家中長輩的人加一字。如家祖父家祖母家兄家姊等。幼輩的人加一字。如舍弟舍妹舍侄令侄女等。要注意”“”“三字不可用錯。至於父母已逝世的,自稱先父先母


  問人年歲說:貴庚。自稱虛度。或不用虛度二字,逕稱多少歲。倘問老年人年紀,應說:高夀。男人對於女子不可輕易問她的年紀。


  (2)對於僧尼


  對出家僧尼不可問姓,因為一切僧尼都是姓釋。這是根據佛說:一切水入海,皆同鹹味的話,所以出家僧尼都是姓釋的。


  問僧尼的法名說:請問上下


  在家的佛徒對於出家的僧尼,都要稱他們做師傅。能講經的稱他法師老法帥。習禪的稱禪師老禪師。至於大師二字,不可隨便稱呼,祇有對於博通經律論三藏而能廣行教化的,才可稱他為大師


  二、說話的禮貌


  四自侵經,佛說:諦觀一切擾擾紜紜,但諍咽喉不急之事。禍從口出,千殃萬罪,還自纏繞。世間的一切糾紛都是從口而出。話說得好,就能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話說得不好,就會無事生事,小事也成大事了。這關鍵就在粗言善語上。所以世尊在無量壽經裏告訴我們,要遠離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人我兼利啊!


  語言的運用是有藝術的,我們雖不必做演說家或外交家,然而一般的常識是應知道,應學習的。下面是我們應注意的幾點:


  (1)語言的常識


  和人說話應該先招呼他的名稱,然後發言。


  他人的話沒有說完,不可截斷他的話,自己搶著說。更不可沒有聽完,就加批評。


  請別人給你作事,要先說一個字,如請你開門請轉交某人請告訴我請你代辦以及請問尊姓請教台甫等類的話。


  別人為你作事,或送甚麼東西給你,不論事的大小,或東西的多少,都應該說謝謝


  問人而人不願回答的話,不可再問,免得使人為難。


  不可輕易問人每月得多少薪金。


  說話是很不容易的,記得 薛瑄 居士說:心誠,色溫,氣和,辭婉,必能動人。我們說話能夠注意這四個條件,那末說話的禮貌,可算是中節的了。 薛 居士又說:親戚故舊因言語而失歡者,多是顏色辭氣暴厲,能激人之怒。且如諫人之短,語雖切直,而能溫顏下氣,縱不見聽,亦未必怒。若平常言語無傷人處,而詞色俱厲,縱不見怒,亦須懷疑。故與人言語,尤當自警


  (2)說話的修養


  那末我們怎樣來改進我們說話的技巧呢? 石天基 居士所編的傳家寶一書裏的嘉言很可作我們的參考,他說:


  毋道人之短,毋說己之長。


  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


  與人相爭只可就事論事,不可揚其陰事。此禍關殺身,非獨有傷厚道已也。


  一座之中有好彈射人者,切不可形之於口舌爭論;惟當端坐沉默以消之。此之謂不言之教。


  人能不笑人窮,不鄙人儉,便為長者。要知世界每多缺陷,如貧賤、殘疾、聾瞽、癡呆之類,不可悉數。是皆前生惡業所致。若以尖利之言,縱口譏誚,不獨大傷我之長厚,且又是斂怨取禍之道。笑人者常不如人,焉知異日自己又不被人譏誚耶?


  聽人說話,俱要包容。譬如人說一事,有朝代記錯的,有姓名不真的,有字認識訛舛的,有語句讀得顛倒改換的,有荒唐虛謬的,有鄙俗不堪入耳的;要知其人,或愚或拙,或無才學,所以如此。切不可將他壞處,隨口說出,代他改正。亦不可笑他鄙他。在我解說教他,雖是好意,但恐彼人羞愧沒趣,豈不反惹怨恨。前人有言,當面證人,惹恨最大,是與不是,隨他說罷。至於見人文字書畫,衣冠器物房屋,以及行正動靜,面目身體,有缺點處,俱要存心包容。積許多福,免許多禍,不可忽也。


  以言勸人說人,要先顧自己行止何如。果能自立於正,然後舉以示人,彼人未有不服從者。倘以己所不能者,以之說人,不但人不服從,且將得謗矣。譬如戒人賭博、以及教子孫不可賭博,乃極正之事也;倘若自己好賭不止,惟以空言勸戒他人,彼必曰自己不正,焉能正人,乃將何辭以應之。凡事皆然,不獨賭博一事。華嚴經說:若自不能修行正行,令他修者,無有是處,此之謂也。


  責我以過,皆當虛心體察;不必論其人何如。局外之言,往往多中。每有高人,過舉不自覺,而尋常人皆知其非者。詩文亦然,讀者未必皆當;若指我失,即淺學者之所論,亦常有理,不可忽也。


  人以詩文質我,批駁過直,往往致嫌。若一概從諛,又非古道。嘉者極力讚揚,謬者指其疵病,瑕瑜不掩,常寓鼓舞之意。至誠待人,必不我怨。嘉者逢人稱說,謬者絕口勿言,其人聞之,必自感奮。


  他人共語,不可竊聽。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讓我長短,聞之未免動意;且令其人慚愧無地自容也。


  覺人之詐,不形於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此中有許多意味,又有許多受用。


  人有求於我,如不能應,應直告。切勿含糊,致誤其事。


  與人言,須要和氣從容。如氣忿則不平,色厲則取怨。


  對富人訴貧,起彼借貸之疑;對勢家誇富,動彼貪得之謀。


  自謙則人愈服,自誇則人必疑。


  不說人非,厚道也。不辨己非,高見也。


  貧不能濟物者,遇人癡迷處,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難處,出一言解救之;便是大功德。


  說親友過失,不如述前人嘉言懿行。既可示人以模範,且可以免我之口過。


  凡說話行事,或有他人求教者,我雖能得十分,止當謙應五分。到後行出多來,彼人自加敬悅。切莫預先滿口允諾。倘若行不踐言,非獨自己慚愧。且又貽笑招怨。


  當面件人,惹禍招尤,莫過於此。即不可為之事,亦當婉辭。


  以言譏人,取禍之大端。以度容人,集福之要術。


  面諛之辭,知之者未必感情。背後之議,銜之者每至刻骨。


  凡一事而關人終身,縱實見實聞,不可著口。凡一語而傷我厚道,雖閒談酒謔。慎勿出言。


  朋友即甚相得,未有事事如吾意者。一言一事之不合,且自含忍,少遲則冰消霧釋,過而不留。不得遂輕嗤罵,亦不必逢人愬說。恐怒過意回,無顏再對。又恐他友聞之,各自寒心耳。


  我有冤苦事,他人問及,始陳顛末。若胸自不平,逢人絮絮不已,聽者雖貌為咨嗟,其實未嘗入耳。言之何益


  佛說須摩提經裏有四條關於說話方面的訓詞:何等為四?一者、不傳惡說,鬥亂彼此。二者、導愚癡者,使入佛道。三者、若有毀敗正法,護使不絕。四者、勸勉諸人,教使求佛,令堅不動。是為四法。菩薩用是四事故,不為他人所別離(別離,指為人所舍別離棄)佛於是說偈言:不傳說,鬥彼此。導愚冥,護正法。勸進人,使求佛。終無能,別離者


  三、慶吊與約會


  佛說:凡有憂喜,與人共之。這是說,關於他人有憂喜的事,一概要表示同情。對憂愁的人,自己勿作歡樂的表情;對有喜慶的人,自己勿作憂愁的表情。不是這樣的對待人家,別人或以為你是幸災樂禍的呢。


  (1)憂喜與人同情


  當我們去慶賀親友的婚姻、壽誕、生子一類的喜慶事情,或是偶然遇著這類的客座筵席,須要代為欣喜歡樂。即使自己懷著憂愁的事,也不可愁眉蹙額。而且說話之間要加以注意。有關於死喪災病等等的事情不可隨便談論。恐別人誤會,以為你在妒忌不樂呢。倘親友家有疾病、官訟、火盜、死喪諸事,前往慰問,須要代為憂慮悲歎。應以因果業報的道理,開示他們。自己不可有歡喜欣笑的態度,免得引起他人的惡感。這種對人的舉動,都是屬於菩薩行四攝法之中的愛語攝。所以關於慶吊的事,我們要記住佛所說的:樂人之樂,憂人之憂這八個字。


  (2)訪問須知


  和人約會,一定要準時前往,最好寫一紙條預置案上,某日某時須訪問某人,以防臨時遺忘。


  去訪問親友要顧著對方時間的便利:1、不可太早太晚。早則他人尚未起床,遲則耽誤他人寢息。2、不可久坐。除特別事故外,以不過三十分鐘為宜,以免耽誤他人的事。倘有時談話須延長,必須先問對方現在是不是有事要辦理。在主人的方面,倘有事要辦的,當用誠懇的態度直告來賓,請他下次再談。


  叩人家的門或電鈴,不可聲音太大太急。使屋內的人聽了驚恐不安。


  人家的門倘虛掩著,不可逕自貿然的推進去。應站在門口喊主人的姓名,並輕叩他的門。待主人來開,才進入室內。這樣是防室內若有秘密的事,使人有所掩避。


  倘下雨的時候到他人家裏去,雨傘不可帶進室內,應該放在室外,以免地上淋濕。並要除去鞋底的泥濘,以免汙了人家的客室。


  他人案上的信劄、文件、日記、賬簿等不可隨手翻閱。這是不合理的舉動。


  在他人家中不可隨處吐痰。吐痰必須入盂。


  (3)怎樣招待賓客


  招待來賓:1、要和藹。使來賓起歡樂的、和親近的感覺。2、要尊敬。每個人的心理都喜歡他人稱讚自己,歡迎他人對自己有尊敬的態度。所以招待客人,應該特別注意這一點。3、要真心實意。心是無形的,但可以由人的面貌表現出來。對人態度的真實和虛偽,這是很容易被對方所窺察出來的。待人真誠能使人衷心感激,願意和我們親近。倘若我們虛偽地待人,這就要使人不相信我們,那就得不到真實的友情了。我們以虛偽對待別人,別人也用虛偽來報答我們,那末我們前途的危險,也就可想而知了。4、謹慎。在談話當中,不可隨便亂說,或是任意批評他人的短處。往往你是無心的說,一傳出去,很容易因此得罪人,有傷親友間的感情。倘他人來告訴你,某人怎樣的待他不好,某人怎樣的惡劣,你須先對他表示同情,然後勸他對某人要原諒。切不可隨聲附和,批評某人的不好。


  來訪的客人倘是陌生的,從未見過面的,彼此應該交換名片。並應該記載他的住址。


  和客人談話應須投其所好。和他接談,不可只顧自己所喜好的話。


  在同一時間,有很多客人來訪,談話和應付切不可偏於 一兩 個有財勢的人,使人有趨炎附勢的譏誚。平等是佛徒的本色,所以我們招待客人應該面面顧到,不使客人中有感到太冷淡的。雖然不能和每個人長談,但總當對每個人周旋幾句,以免他人感覺不快。


  來賓中如有彼此不相識的,應當給他們介紹姓名,並略述他們的職業。


  對許多客人聚談的時候,不可對一人耳語,使其他的人感到不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