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格言

分類:自性論說
2012/07/16 11:08

喜悅與讚美


  柏達的“釋迦金言集”即將出版問世。這對於喜歡欣賞他作品的人來說,自然是令人興奮的消息。


  這一本書的英文部份,是柏達收集多年,細心挑選而來;中文部份則出自他的翻譯,信達雅三者兼備,其中有不少令人讚歎的神來之筆。


  我認為閱讀本書,可以兼具不同的態度:可當作養性聖典看;可視為怡情小品讀。


  我喜愛這本書的小巧玲瓏、義理豐富、精簡流暢、格調高雅。它蘊藏著無限的智慧,可以澄清人們內心的鬱結焦慮;不但使人睜開他的眼,也能拓展人們的胸襟。


  我常聽說品茗的好處不少,柏達的書也經得起品嘗,使人回味無窮;這些珠璣的字句、高尚的情操、雋永的趣味,含蓄著哲人的苦心、無聲的啟迪、以及一種超乎言說之外的空靈之美,這種美正是禪的寧靜,睿智與解脫。


  讀一本好書,如坐春風,身心爽快,雖知道無聲勝有聲,卻也難免不說上幾句,一吐我心深處的喜悅與讚美。


  林世敏序



佛陀的格言


  一、寧靜


  一、寧靜來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二、放下過去的煩惱,不耽憂未來,不執著現在,你的內心就會平靜。


  三、不嫉妒、不貪婪、沒有私欲,在所有情況下,內心都持有那份寧靜,這就是高尚!


  四、不要把所得的估計過高,也不要嫉妒別人、羡慕別人,就得不到寧靜的心靈。


  五、當一個人品嘗到孤獨與恬靜的美味時,便不會產生恐懼的心理和犯罪的行為。


  二、私欲


  六、痛苦的根源是私欲,無論企求快樂、報復、或只企求長壽的欲望,都會導致痛苦。


  七、欲望會導致痛苦,其主要原因乃是欲望永遠無法完全滿足。


  八、從愛欲產生憂愁,從愛欲產生恐懼,拔除愛欲的人,既沒有憂愁,也沒有什麼恐懼可言。


  三、束縛


  九、固執某一件事物(或某種見解),而輕視其他事物是卑鄙的,智者稱它為“束縛”。


  一○、沒有貪愛和憎恨的人,就沒有束縛。


  一一、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一二、一個人應該捨棄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縛。不執著心靈和物質的人,內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寧,而不受外在的影響。


  一三、聰明的人說:鐵、木頭和麻繩所做成的枷鎖,並不是堅固的束縛,迷戀珠寶、耳環、妻子才是最堅固的束縛。


  一四、所有的欲望,只有小小的甜味,而卻隱藏著相當多的苦惱。


  一五、沉溺在愛欲的人,宛如兔子困在牢籠裏那般驚恐,為束縛和執著所纏綁,長期受苦痛的折磨。


  一六、被不正確的思想所困住,愛欲強烈貪圖感官享樂的人,欲望便加倍也增長,束縛也因而更堅牢。


  四、洞察


  一七、不可只依據邏輯、推論、或事物的外表來決斷事理。


  一八、只有當自己知道某件事物的確不完善和錯誤時,你才能革除它。也只有當你自己確實知道某件事物是完善和正確時,你才能接受它,而且去身體力行。


  一九、以不真實的事物為真實,以真實的事物為不真實,停留在不真實的思想中,永遠無法達到真實的境界。


  二○、明智的人不易為別人的想法所影響。


  二一、不要被任何報導、傳統、或流言所左右。


  二二、不要輕信別人的道聽塗說,不要相信謠言,不要絕對信賴一般書籍。


  二三、不要輕信你自己的猜測,不要因為和你的意見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隨便輕信權威。


  二四、急躁地裁斷事理是不妥的。智者應該同時明察正確與錯誤兩方面。


  五、願望


  二五、願所有的眾生幸福安寧,內心滿足!


  二六、讓我們心中無限的愛,遍佈整個世界--無論是宇宙的那一個角落--都沒有絲毫的障礙、怨恨和敵意。


  二七、願所有的眾生,內心快樂。不論我們看不看得見他(它)們,不論他(它)們在遠處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二八、只要是醒著,無論行、住、坐、臥,一個人就應該保持著這種慈悲的胸懷。


  二九、願我慷慨施捨,樂於幫助別人,願我身心清淨,做人正直,樸實無辜,品性良好,不起惡念。願我不自私、不佔有,而且大公無私,甚至犧牲小我。願我聰明伶俐,能夠把真埋和知識的好處告訴別人。


  三○、願我努力精進,勤奮不懈。願我能寬容,能容忍、寬恕別人的過失,願我能信守自己立下的諾言。


  三一、願我能堅決勇敢,有毅力和恒心。願我能仁慈、友善、富有同情心。願我能謙卑、平和、寧靜、沉著、安詳。願我能邁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喜地服務別人。


  三二、願所有的生物、動物和人類,沒有任何怨恨、疾病、憂傷,而且願他(它)們都能快樂地保護自己。


  六、慈愛


  三三、讓我們本著無限的愛心,去對待所有的生物,就如同慈母冒著生命的危險去保護自己唯一的孩子。


  三四、在這個世界上,永遠不可用仇恨來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慈愛來止息,這是一個永恆的真理。


  三五、永遠不可欺騙別人,不可輕視任何地方的人們。在充滿憤怒和惡意的地方,讓我們用慈愛對待他們,使他們不受絲毫的損傷。


  三六、以慈愛來感化怨恨,以良善來感化邪惡。以施捨來感化吝嗇,以真實來感化謊言。


  三七、所有的動物都害怕刑罰,所有的動物都畏懼死亡(所有的動物都愛惜生命)。自己設身處地想想別人和他人做個比較。一個人不應該殺害動物或教唆別人殺害動物。


  七、煩惱


  三八、當一個人感覺到不滿而刻意追求時,他就成了愛渴的奴隸。


  三九、尋找別人過失,而且容易發怒的人,苦惱越來越多。離開沒有煩惱的境界也越來越遠。


  四○、聰明的人不奢望未來,也不追悔過去。


  四一、勝利者招來怨恨,失敗者生活在苦惱中。寧靜的人捨棄勝敗,所以平安幸福。


  四二、常思索苦惱的來源,善於約束自己的感官,飲食有節制,充滿信心和幹勁,就不會被邪魔所擊敗,宛如大山岩不會被風所動搖。


  四三、通常發生下列這種情形:當一個人經歷過壞醫生的診療後,他連好醫生也不信任了。


  四四、透過信心、良好的德行、努力、禪定,以及觀察體驗真理,瞭解和實行同時並進,常做正確的思考,就可以除去大煩惱。


  八、障礙


  四五、每一項罪惡,對犯罪者本身的損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四六、不要輕視小惡,以為我不會受報應。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滿的。愚笨的人不斷地做出微小的壞事,日子久了,整個人就充滿了邪惡。


  四七、靈明的知覺有五種障礙:貪欲、憎恨、睡眠和昏沉、不安和憂慮、疑惑。


  四八、當罪惡的行為還沒有成熟(尚未產生結果)時,愚笨的人視罪惡的行為如同甜蜜。可是當他的行為成熟時,他便有了憂傷。


  四九、沒有信仰、不忠厚、愛撒謊、不考慮到來世的人,將可能做出種種邪惡的行為。


  五○、在惡行未成熟以前,行惡的人總以為自己幹得天衣無縫,但等到惡行成熟時,行惡的人便嘗到不好的後果。


  五一、殺生、偷竊、妄語和邪淫,聰明的人永遠不會讚賞這四種邪惡的事情。


  五二、撒謊是罪惡的根源,它使一個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裏出現臭味,他所說的話語,不為人喜歡,而且受別人輕視。


  五三、所有的眾生都渴求安樂。為了求得自己的安樂而以刑杖殺害眾生的人,以後不得安寧。


  五四、不貞潔是婦人的污垢,吝嗇是施捨的污垢。所有壞的言行和意念都成為今生和後世的污垢。


  五五、貪愛、憎恨和愚癡是心理的三大污垢。殺害、盜竊、邪淫是身體的三大污垢。挑撥離間(搬弄是非)講粗話、撒謊、花言巧語是語言的四大污垢。


  五六、一個人做惡時,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個人不做惡時,他的內心就清淨。清淨與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別人幫不上忙。


  九、愁苦


  五七、執著自我的人,心智將會受到干擾。處處只考慮自我的人,將給自己帶來憂愁。


  五八、對任何事物沒有貪執的人,就沒有苦惱。所以我說,在這種境界裏沒有憂愁,沒有激烈的情欲,也沒有失望。


  五九、貪愛一百件事物,就有一百個苦惱,貪愛九十件,十件,五件,兩件事物,就有九十個,十個,五個,兩個煩惱。


  六○、世界變遷不已,並非是常久不變的。


  六一、任何事物,有生必有滅。


  六二、生、老、病、死、憂傷和失望,跟自己不喜歡的人在一起,永不滿足的欲望,這些存在的屬性都是苦!


  六三、衰老和死亡驅逐眾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裏拿著棍子趕著牛群到牧場。


  六四、變化和無常是生命的特徵。


  六五、無常就是一種(很微細的)苦。


  譯注:凡不是永恆的事物,終究會產生變質、變遷,消失的現象。所以感覺敏銳的人才能察覺出它的不完美。


  六六、甚至當一個人擁有快樂時,這快樂仍然無法永遠持久。


  六七、“一切有條件的事物都是無常的。”當一個人用智慧來觀察這真理時,他便開始厭離種種的苦惱,這是達到清淨的路子。


  六八、能真正洞悉苦惱的真相,也就能夠知道苦惱的來源、沒有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途徑。


  十、待人


  六九、待人熱誠,舉止文雅,只要每天充滿著喜悅,苦惱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七○、情感是由過去的緣份和今世的憐愛所產生的,宛如蓮花是從水和泥土這兩樣東西孕育出來的。


  七一、為了追求快樂,而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便會受到怨恨的困擾,而無法擺脫怨恨。


  七二、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而不論其貧富或貴賤。


  七三、探視病人應使患者充滿希望和快樂。


  七四、人們愛戴忠於真理,態度良好,言而有信,對職位負責的人。


  七五、丈夫應以下面五種方式來對待他的妻子:第一、稱讚對方的優點。第二、永遠不輕視對方。第三、對她忠貞不二。第四、授與處埋家務的職權。第五、常送給她精緻的服飾。


  七六、妻子應以下面五種方式來對待丈夫:第一、把家務處理得井然有序。第二、幫助丈夫的親屬。第三、對丈夫忠貞不二。第四、聰明地管理和節省丈夫的薪餉所得。第五、勤勞而不怠惰。


  七七、服務社會有四項原則:慷慨施捨;體貼的言談;互相合作;行為合乎時節而且彬杉有禮。這四項原則宛如車子的軸,能使車輪轉動。


  七八、服務社會的人容易跟別人相處,樂於助人而且瞭解對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導他人。這種大善人將來一定得到好報。


  七九、你們必須要有耐心、充滿慈愛,而且具有服務的熱誠。


  十一、心境


  八○、當一個人的言談和舉止懷著良善動機時,快樂便像影子般地跟隨他。


  八一、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為引導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個人本著污穢的心去言談舉止,那麼苦惱便立刻會跟隨他,宛如車輪緊隨著挽牛的足蹄。


  八二、接觸世俗的事物,內心不被誘惑,沒有憂愁,沒有瑕疵,心靈安定,這是多麼幸福啊!


  八三、聰明的人時常清除內心的污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銀礦中的雜質。


  八四、防止心意的憤怒,調禦心猿意馬,捨棄邪惡的念頭,誠心履行正道。


  八五、喬達摩(釋迦牟尼的姓)的弟子們:你們要好好覺醒,不論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聖者--佛陀。


  十二、行善


  八六、及時行善,以免你的心裏再起壞念頭。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內心不易與惡事絕緣。


  八七、人生難免一死,應趁有生之年多做一點善事,宛如從一堆花朵做成許多花圈。


  八八、莫輕視小善,以為我不會受報應。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後能灌滿整個瓶子,所以聰明的人逐漸積集小善,而致使他整個人充滿著福德。


  八九、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兇暴的人群中要溫和,在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九○、不做任何壞事,培養所有的善行,清淨自己的心念,這是佛陀的教誨。


  十三、實行


  九一、只說好話而沒有實行是毫無結果的,這好比一朵美麗的花,徒具顏色而沒有芳香。


  九二、讀誦聖典雖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確的智慧,心裏沒有掛礙,不貪戀今生和來世,便是啟發心智的實行者。


  九三、教導別人應先以身作則。約束自己以後才能約束別人。約束自己實在難呀!


  九四、不講粗惡的話,不傷所有的眾生,依照佛陀的告誡實行戒律,飲食有節制,在寧靜的地方生活,專心致力高尚的覺知,這就是佛陀的教誨。


  九五、愚笨的人得到知識和名譽對自己毫無益處,不但損了他的幸福,而且還會使他剛愎自用。


  九六、讀誦沒有用的話語一千句,倒不如只聽到一句有益的話,帶給人安寧。


  九七、色彩鮮豔美麗而沒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給你戴的人帶來多大的快樂;聽到嘉言而不去身體力行,也是沒有多大益處。


  十四、省過


  九八、不應挑剔別人的過失,批評別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應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考慮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九九、智者每天檢討他自己的言行。


  一○○、在戰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一○一、克服自己確實比戰勝別人要來得高尚!


  一○二、別人的過失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不易察覺。傳佈別人的過失如同去棄稻殼一般容易。可是隱藏自己的缺點卻像賭徒隱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一○三、認識你自己的弱點,而且力求改進。


  一○四、假如一個人痛改前非而開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烏雲的籠罩,能照亮大地。


  一○五、你們應勇於向別人承認自己的過錯!


  一○六、懺悔包括改過!


  十五、言行


  一○七、由自己的行為導致不好的結果,宛如鐵生銹後,就會受鏽的腐蝕。


  一○八、行為使眾生產生低賤和高尚的差別。譯注:這裏所謂的“行為”,包括了思想、言語、和身體的動作三種。


  一○九、良好的行為可幫助人們將來誕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脫。


  一一○、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見識,依照完美聖者所啟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瞭解真理,認真負責的人,永遠受大家的愛戴。


  一一一、我不但教導外在的行為,而且更注重內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導弟子身體不可表現壞的行動,不可思考或談論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時我也教弟子表現良好的行為、思考和談論健全的事物。


  一一二、一個人言談時,應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話去批評別人。


  一一三、講話有分寸,談吐婉轉,言之有理,那麼你講的話就會美妙動聽。


  一一四、不要在別人背後說他們的壞話。


  十六、學習


  一一五、不學習的人,宛如老牛,肉雖多,卻沒有智慧。


  一一六、要常親近賢明的人,智者,博學的人,忠誠熱心的人,盡責的人,聖者--常跟這些智德兼備的人往來。


  一一七、貪睡眠,愛閒聊,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做事情懶懶散散,急躁而沒有耐心......是導致墮落的重大因素。


  一一八、不及時努力學習,年輕力壯時就懶散不堪,生活沒什麼目標和思想,怠惰的人永遠不能發現智慧之路。


  十七、教育


  一一九、教師在講解以前,應該先研究學生的心理傾向。


  一二○、教育應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適當的時機!


  一二一、一個人應使用懇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話語。


  一二二、一位好教師講話應中肯而避免談論不相干的事物。


  一二三、在所有的禮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貴。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樂中,真理的喜悅最大。拔除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惱。


  十八、快樂


  一二四、不沈緬於放逸,不貪戀感官的享受,具有熱忱而且常沉思真理的人,可獲得大安樂。


  一二五、在充滿憤恨的人群中不懷絲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夠快樂。


  一二六、有兩種極端是修行人所不應做的。這兩種極端是什麼呢?“貪圖感官”的享樂是低級的、粗鄙的、俗氣的、下流的,而且導致身心的損害;“自我折磨”是痛苦的、卑鄙的,也同樣會給身心帶來傷害。然而完美的聖者所發現的“中道”,避免以上兩種極端,而帶給你敏銳的洞察力和知識,引導你走向平安、睿智、覺悟和永恆的樂境。


  一二七、到老年還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樂的,信心堅固的人也是快樂的。得到智慧的人快樂,不做惡的人也快樂。


  十九、幸福


  一二八、幸福在於願望的實現,而且在於只存著高尚的願望。


  一二九、信賴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誰能做你的依靠。


  一三○、人是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一三一、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富。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親戚;沒有煩惱是最大的幸福。


  一三二、一個人的心念極為微細而且不易察覺,可是聰明的人卻善於護守即將蠢動的心念,經過護守的心能導致幸福。


  一三三、啊!沒有一切貪執和掛礙,我們的生活才能幸福,宛如光音天的神仙以喜悅為食。


  一三四、慷慨地施捨,舉止合乎時宜,幫助親戚,沒有羞恥的行為--這是最大的幸福。


  一三五、孝敬父母,愛護妻子,職業安定,是大幸福。


  二十、智慧


  一三六、瞭解神聖永恆的事物,可適當地稱為“智慧”,對俗事的瞭解只不過是“知識”罷了。


  一三七、宇宙間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聖者不但解釋生成原因,而且也說明每一件事物的消滅情形。


  一三八、不知道苦惱的真相、苦惱的原因、除去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方法--就叫做“無知”。


  一三九、鍛煉心智的形式有三種:第一種是高尚道德的訓練,第二種是高超思考方的訓練,第三種是高等領悟力的訓練。


  一四○、讓你的老年過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讓你的童年過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穩重,這意思也就是說: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謙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一四一、智慧是從禪定產生的,沒有禪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一四二、假如一個人活了一百歲而沒有真實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規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靜的功夫。


  二十一、容忍


  一四三、假使有人說你的壞話,你不需要心懷惡意、憤恨、輕視或者對他們不滿。


  一四四、假如你心存怨恨,那麼它不但會阻礙你心智的發展,而且使你無法判斷那言論到底是對還是錯。


  一四五、同時,假如別人給我戴高帽子,過於讚美我的教法和僧侶,你也不要太得意,因為這樣也會損害你內在的(心智)發展。你應該接受事實的部份,而且向他們表明實際的情況。


  一四六、蓮花生在被人遺棄的廢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悅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愛欲強烈的人群中,而能散發著智慧的光芒。


  一四七、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早在古代就已經這樣傳說了:沉默的人受到譭謗;話太多的人會受到譭謗;話太少的人也受譭謗;世界上沒有不被譭謗的人。


  二十二、知足


  一四八、不要期望不正當的成就。


  一四九、健康是最佳的禮物,知足是最大的財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