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46集)
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今天我們從第六面最後一句看起,我們把經文念一遍:
【當知一塵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彼即此。即依即正。即染即淨。即因即果。即同即異。即一即多。即廣即狹。即情即非情。即三身即十身。】
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講了不少的時間。今天我們接著看:
【何以故。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如是故。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唯普眼之境界也。】
『何以故』是個疑問,為什麼?這就講到四種無礙法界,這《華嚴》對於法界的看法,叫華嚴法界觀。什麼是法界?法界就是一切眾生身心之本體。由此可知,我們前面講的自性清淨圓明體,或者講自性清淨心,或說真如,或者講法性、法界,都是一個意思。一個意思,世尊在經教裏面講了很多的名詞,總有幾十種名相講一樁事情。我們要問,何以故?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這樣講法?一樁事情用一個名詞不就行了嗎?這是他老人家教學的善巧方便,因為要是用一個名詞,大家就執著,執著這一個,這一執著可就麻煩大了。你看佛法,總的目標是教我們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那就是了,最怕分別執著。所以佛用很多名詞說一樁事情,叫大家不要執著名字相。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裏面教導我們,聽教(聽經)不要執著言說相,讀經看經不要執著文字相、不要執著名詞術語,那都是為教學方便起見而假立的,並不是真的。你真正要懂得意思,怎麼說都是對的;不懂這個意思,你怎麼說都是錯的。所以要知道,大乘教裏面講法界,就是講宇宙人生的本體。
《華嚴》裏面講的是四種法界,法界有四種,怎麼有四種?它有事有理。「法」是軌則的意思,軌是軌道,像火車行的軌道,則是原則,也就是說它有秩序,它一絲毫都不亂。宇宙之間,我們從天空裏面看這些星星,大概我們能夠觀察到的一般都是銀河,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所有的星星都是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在旋轉,它有秩序,它一點都不亂。像太陽系,太陽帶著九大行星,還有許多的小行星圍繞著銀河轉。銀河的中心,我們中國人稱為黃極,太陽的九大行星軌道我們稱為黃道,它不亂,它很有秩序。地球繞太陽繞一週三百六十五天,因為它自轉、公轉運動也相當的頻繁,雖頻繁它有規則,它不會亂動,它亂動地球上的居民就受不了,它很有規則在那裏運動,從來沒有靜止過。所有物質現象它都在動,它有規則,這是法性的性德。「界」,界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性的意思,就是自性,從體上講;一個是分,分是分別、是界限,從事上講。從事上講,界就是分的意思,分別的意思,隨事分別。譬如我們一個人,人頭上眼睛有眼睛的界限,它跟耳朵不一樣,眼只管見,耳只管聽,各有各的界限,鼻能嗅香,舌能嘗味。從一切事法上來說,就是事相上來講,各有各的界限,這個界就是分別的意思。另外一個意思,界是性義,是從它體上講的。現象從哪來的?現象沒有離開自性,現象是虛幻的,不是真的,雖然是虛幻,它一定是依真而起的,它沒有離開真;離開真,這個現象不能夠生起。
這是我們常常在一起學習,我們都用電視螢幕來做比喻,這個諸位好懂。我們大家在一起學習,主要是用衛星電視、用網際網路,所以我們學習幾乎都離不開螢幕。我們把螢幕比喻作性,它是體、它是性,螢幕裏面的現象這是事,這有界限、有分別。無論什麼樣的畫面現前,都離不開螢幕;如果沒有螢幕,這個畫面就不能夠顯現。所以畫面不是真的,它是剎那生滅的,螢幕好像它沒有生滅現象,我們用這比喻大家就好懂,從比喻裏面去體會。可是我們的性,無論是有情眾生、還是無情眾生,我們前面講的三世間,有情世間、器世間,器世間就是我們講的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這屬於我們的器世間;還有智正覺世間,智正覺世間包括十法界裏面的四聖法界,還包括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因為它有相,這些都屬於智正覺世間。三種世間都是屬於事,都是屬於事法,所以它有界限,稱之為法界。但是界另外一個意思,它是從體上講,體永恆不變。體,這就難講了,為什麼?我們六根接觸不到。螢幕,我們做這個比喻,我們能見得到,可是我們眼前萬事萬法的真如本體那就見不到。為什麼?它不是物質,它也不是精神,所以我們也想不到。大乘教裏面佛常常說一句話,「不可思議」,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你不能夠去想,你不能夠說,為什麼?你一想就錯,一說也錯。所謂「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動念你想,你想不到,你說不出,這就是自性,這就是理法界。這是講法界有這麼兩個意思。為什麼會變成事法界?性跟分別互相交絡,它就變成『理事無礙』的法界;以理來融事,樣樣都融通,那就變成『事事無礙』的法界。說實在的話,法界本來是無障礙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障礙從哪里發生?障礙從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裏發生。
如《華嚴經》上講的,譬如先講「事法界」,我們就事論事,一一眾生,這個包括眾生的範圍非常廣大,眾生兩個字的意思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我們人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從物質上來說四大,從精神上來講,佛用歸納的方法用受想行識,所以叫五蘊身,色受想行識和合成這一個現象產生,色是物質,色裏面就是講四大。四大,佛法用地水火風四個字來代表。地,代表它是物質,它有形狀,你能看得見,你也能摸得著,它有形相;水,用我們現在話說,它有濕度;火,它有溫度,它有濕度、它有溫度;風,它是動的,它不是靜的,現在我們知道剎那生滅,它真的是動的,不是個靜的。用科學的名詞來講,我們講濕度,科學裏面講帶電,帶陰電,火大帶陽電,它是帶電體,無論這個物質大小,統統都帶的有電,它統統是動的。所以地水火風是講物質現象它的性質,它有這四種特性。精神現象就用受想行識,它有感受,也就是說它有分別、它有執著、它有起心動念,這是屬於心理上的現象。無論是色法或者是心法,各個不相同,它有差別,所以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分齊,我們講就事論事,這是事法界。六道凡夫統統有,我們是在這個境界裏面。第二種是講「理法界」,理法界也是講眾生色心等法,雖有差別,同一個自性,同一個(我們前面讀的)自性清淨圓明體。所以說性相不二,相是事法界,性是理法界。到什麼時候才能夠由事融通到理法界?四聖法界裏面他們就做到,四聖法界就做到,像阿羅漢、辟支佛、權教菩薩。
這裏給我們講的「理事無礙法界」,這是說理就是性,如果沒有事,這個性顯不出來;事,事一定是依理而成就的,沒有理哪來的事!理事是分不開家,理融事,事融理,理在事中,事在理中。所以,中國佛教禪宗裏面大徹大悟,他開悟了,真的明心見性了,要求老師印證,求老師給他證明,老師出個題目,像什麼樣子?你不是見性了嗎?性像什麼樣子?那個明心見性的人隨拈一法,甚至豎一個手指,老師點點頭就給他認可,為什麼?任何一法。沒有悟的時候,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找不到,到底性是什麼樣子?悟了以後,原來頭頭是道,左右逢源,沒有一法不是。為什麼?性在相中,哪個相不是的!所有一切相都是的;不過你沒有融會貫通,你不得受用。這個事情不能夠去模仿,禪宗裏面有個小故事,禪宗叫公案,就講一指禪,小和尚學會了,人家一說的時候馬上就手指頭伸出來。有一天老和尚在旁邊,看到一伸指頭,拿著刀就把指頭砍掉,他真開悟,他才真的明白了。這是法身大士,我們講的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這是理事無礙。證一分法身,前面所講的一塵,一塵是一個事,從一樁事上,一樁事上你看到什麼?你看到理事不二、人法不二、彼此不二、依正不二、染淨不二、因果不二、同異不二,你看到這麼多東西。這只不過舉幾個例子而已,看到遍法界虛空界是一法,沒有二法。森羅萬象,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能生萬法」,萬事萬物是一體,理融在事裏面,事融在理裏面,萬事萬法無有一法不是自性,所以隨便拈一法統統都是,你真得受用。什麼受用?你的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這就是受用。你還有分別執著,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那叫口頭禪,讀了幾本禪宗的語錄,學了一點口頭禪,你的分別執著沒放下。真放下了,法身菩薩。
下一句說,「事事無礙法界」,不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一切分齊事法」,我們講森羅萬象,「稱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他入這個境界,這個境界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什麼人?普賢菩薩,前面我們念的一塵,這是極其微小,一塵裏面有無量無邊的法界,或者我們換句話說,這一塵裏面有宇宙,宇宙裏面又有微塵,微塵裏頭又有宇宙,「重重無盡」,這叫事事無礙法界。這個不是幻想,普賢菩薩真的證得,這個普賢是說誰?說等覺的普賢。現在我們知道,在大乘經裏面,佛常常講的要八地以上,八地能夠見到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三細相八地菩薩見到。七地菩薩還不行,也就是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事事無礙。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學佛有什麼好處?學佛就是把這境界不斷向上提升。我們現在事法界,提升到理法界,提升到理事無礙,提升到事事無礙,成功了,那個多自在!也就是自性裏面的智慧、德能、相好統統現前。
說這些災難,災難說老實話,到理法界裏面災難就沒有了,哪來的災難!理是自性,自性裏是圓滿的,自性沒有染汙,自性沒有生滅,自性裏面沒有煩惱、沒有習氣,哪來災難!災難只有我們在事法界,只有六道裏頭有。能不能把它化解?實在講不困難,這些災難是我們不善的心行,違背了性德。性德是什麼?我們沒見性也不曉得,大聖大賢、諸佛菩薩非常慈悲,就在我們迷失自性的時候,他老人家提醒我們,教我們怎麼去做,就是對宇宙人生你要用什麼樣的看法,你要怎樣去想、怎樣去做,給我們提了幾個綱領、幾個德目,那都是自性性德。我們能信、能解、能行、能證,眼前災難就能化解,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德目是什麼?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我肯定都是佛菩薩再來的,不是凡人,凡人怎麼能說得出來?我們中國這些老祖宗,跟我們講的倫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那就是性德。違背性德麻煩就來了,違背性德你就造業,你反常,性德是常道。你不孝父母,你災難就來。小,小災難是你自身得病,你自身的工作不順利,人際關係處不好,這是你的小災難;大的呢?大的就惹起天災人禍。我們看眼前,我們從網路的資訊,有些同學在網路下載一些給我看,我平常不看報紙、不看電視,所以很多資訊我不知道。下載下來多半都是這些天災人禍,我雖然不關心這些,可是這些資訊到我面前,我曉得什麼原因,居住在地球上這些有情眾生人類違背了性德。違背性德是什麼?不孝、不忠、不仁、不義、無禮、無恥、沒有愛心,起心動念損人利己。社會上普遍是這樣的,大多數人是這樣,那個麻煩大了,那什麼?形成共業。不善的共業招來的就是天災人禍,天災,我們今天講自然災害,人禍是講戰爭。小的來說,我們一般講這地方治安不好,竊盜、搶劫很多,這共業所感,我們要知道。如果我們真的能夠依照祖宗的教誨去做,我們學孝悌忠信,把孝悌忠信做到。要「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佛在《觀無量壽佛經》上教我們的,「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沒有接觸佛法的,我們就給他講孝悌忠信,給他講禮義廉恥,給他講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就是自性的性德。這些大聖大賢以善巧方便說出來,我們應當要做的,要認真的去做。你把它做好,你身體健康,你會長壽,你會有智慧,你生活得很幸福,你人際關係好,你的工作會很順利。這就是修德,積功累德,要從這上面去做。
末後這句話說得好,『法如是故』,就是一切法它本來是這樣,本來是無礙,本來是相即相容,相上雖然千差萬別,性上是一體。所以,大小互容,微塵裏頭有世界,小容大,大並沒有變小,小也沒有放大,這是性德。世界裏面有微塵,不知道有多少微塵,每一個微塵裏頭有世界,那個世界裏頭又不知道有多少微塵,微塵裏頭還有世界。現在的科學用精密的儀器來觀察,已經看到微塵,我們從科學家研究的這些報告裏面,透出這樣的資訊。怎麼知道他看到微塵?微塵在佛法講鄰虛塵,極微之微,佛眼才能看到,菩薩還不行。這是什麼?阿賴耶裏面的境界相,物質是阿賴耶的境界相,三細相之一。科學家說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物質,物質是什麼?物質是振動產生的現象,極其微細的振動;這個說法跟《華嚴經》上講的是一樣的,但是佛法裏面是用心靈親證的境界,不是用儀器。他的心清淨到極處,也就是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放下,妄想放下就是六根在六塵境界裏不起心、不動念,心清淨到極處,極其微細的振動他感觸到,他見到。所以佛法講的這些理跟事,都是甚深禪定當中親證的境界,這是現量境界。他不是推想,不是從理論上想,不是,不用思想,親證。
我們的心愈清淨,佛法講照見,《心經》講「照見五蘊皆空」。佛把我們的真心常常比喻作水,水沒有染汙,乾淨、澄淨、沒有波動,水準像鏡子一樣,外面這些山河大地、樹木花草照在裏面,就像一面鏡子照得清清楚楚,叫照見。如果有自私自利、有執著就染汙,貪瞋癡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統叫染汙。如果有分別,分別就是波動,起波浪,又染汙、又有波浪,我們的心照見失掉了,就不能照。渾水,又大風大浪,我們現在的心就是這樣,所以沒法子,照不見。科學家也很專心,他的風浪比我們小一點,染汙那就不一定。所以他用精密的儀器去觀察,跟用自性照見的大不一樣!他能夠在儀器裏面看到,物質現象是波動產生的,這已經就相當不容易。但是物質現象裏面,我們此地講的一塵,這個一塵是「即理即事,即人即法,即依即正」,科學家看不到,他只能看到這個物質現象是無中生有,存在的時間很短,立刻就消失。第二個現象起的時候,不能講相續相,為什麼?相續相是相同的,它不一樣。真的,科學家也用電影的底片做比喻,我們講經用這個做比喻,他也用這個做比喻。電影裏面的畫面,我們看是生動的,是活活潑潑的,其實它每一張都是靜止的幻燈片,決定沒有兩張完全相同。所以我們在電影銀幕上看的那個,那是相似相續相,要加上一個相似,不完全相同,相似相續相。我們現前這個世界呢?現前這個世界還是個相似相續相,也找不到兩張相同的。到什麼時候才相同?有,有相同的時候,你成佛了,成佛就相同。所以佛經上講「佛佛道同」,菩薩不同,菩薩是相似相續,跟我們一樣,他的相似相續差距小,我們的相似相續差距很大,前面一個念頭跟後面念頭有很大差別,他們的差別幅度比較小,愈往上去愈小,到成佛才等於零,佛佛道同。這講佛有四種同,有四同,佛法常講今佛如古佛之再來,相同!今佛所說之法與古佛所說之法沒有兩樣,這個道理很深。所以「法如是」,它確實是如是,這裏面的理很深,境界非常奧秘。
『十身互作自在用故』,十身,我們在前面「即三身即十身」學過。十身實在講是一個身,從起各種不同作用來說是無量無邊身,十代表無量無邊,這叫得大自在。《華嚴經》上所說的,這是我們從開經的時候就向大家報告過,它講的什麼?完全講的是我們自己。你把《華嚴經》念透你才認識自己,自己是這樣的偉大,自己是這樣的智慧,這樣的德能、相好。為什麼會失掉?佛說得好,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不是別人障礙你,別人也沒有能力障礙你,是你自己做自己的障礙,你起心動念,你起了分別、你起了執著。起心動念像水一樣,起了波浪,這一分別就是大浪,一執著就是染汙。我們現在這個心水是渾水,染汙的水,而且又大風大浪,智照的能力失掉了。要不是佛菩薩慈悲告訴我們事實真相,我們哪里知道?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就得出一個結論,只要是佛法,不管你是大乘、是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修行的總原則只有一個,就是禪定,就是三昧,《華嚴經》上常講三昧,三昧就是禪定。禪定是什麼?禪定就是放下。放下什麼?放下執著。頭一個把染汙放下,恢復自性清淨心,先把這個放下,把染汙放下。然後呢?然後再把動放下,動放下就是定,這就禪定。
惠能大師見性跟我們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我們的自性本定,要把自性本定找回來,把現在的妄動捨棄。初學的人從靜坐開始,這是方便法,真正叫你放下,不是身不動,身不動沒用處,要心不動才行。所以高級的禪定是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動靜不二,不管你怎麼動,心是定的,這才有作用。身,身要動,身是個機器,是事,如果不動它就生銹,它就沒用,所以天天你要運動,你要保持健康。可是心,心不能動,心一動就壞了,你要學著身動、心不動。所以你的身,你可以幫助許許多多的人,幫助別人,成就化他的功德;心不動,成就自己的功德,自行化他。釋迦牟尼佛不是天天在那裏面壁,沒有,沒有看到釋迦牟尼佛面壁,我們只看到釋迦牟尼佛,你在《金剛經》上去看,他每天一定的時間到舍衛大城去乞食,托缽乞食,齋主供養菜飯。齋主供養菜飯,托缽的人要給齋主祝福,是規矩,他以財供養出家人,出家人回報的是法供養。不能接受之後就走,這不可以,那沒有禮貌,如果齋主有什麼事情提出來,你要給他解答,為他說法。這些規矩我們都應當要學,時時刻刻念著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幫他什麼?幫他破迷開悟,幫助他離苦得樂,這是佛法。
不能想自己,為什麼不能想自己?想自己就增長我執,那就壞了。佛法頭一個破我,不但大乘如是,小乘我們講席裏常常提到,小乘須陀洹把身見就放下,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還以為身是我,沒進門,雖然很認真努力修行,他在什麼地位?初果向,他是方向對著初果,沒到,沒證得。我們在這麼多年時時刻刻提醒同學,因為初果的確不容易,我們的煩惱習氣太深!我常常勉勵同學,我們學佛要放下自私自利,念念要想到別人,不要想自己。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名聞利養是煩惱,要這個東西幹什麼?可是這個世間沒有這些東西也不能辦事,為辦事方便可以有,就是事上可以有,心上不要有,心上有這個東西你就壞!你心就不清淨,你就入不了門;換句話說,你就證不了初果。小乘初果,大乘就是初信位的菩薩,你得不到。所以事上可以有,心上不能有,有就壞了。第三個,五欲六塵的享受不能夠貪著,如果這個東西不能放下,對於飲食起居都講究那就壞了,你也就不能證得。日常生活應該怎樣?隨緣。佛陀他老人家在世托缽,人家給什麼吃什麼,沒有挑剔的,隨緣,隨緣就好。我們生在這個時代,跟佛陀那個時代社會環境不一樣,我們的生活衣食住行也都隨緣,不要作意去苛求那就錯了,我一定要怎樣怎樣就錯了;隨緣,不要計較,不要去講求。最後是貪瞋癡慢,這個東西要放下。這十六個字放下,我也講得很明白,你是不是證果?沒有,初果沒證得,但是你已經到初果的大門口。我們能夠幫助你到門口,那一步跨進門是你自己的事情,那就必須要認真的身見放下、邊見放下。
邊見是什麼?二邊對立,這是所有煩惱的根,對立要放下。所以要學不跟人對立、不跟事對立、不跟一切萬物對立,你的心就平和,心平氣和你身體就健康。有對立就不和,對立往上提升一層就是矛盾,矛盾再提升就是衝突,衝突再提升那不就鬥爭了嗎?愈來愈麻煩。所以你去找,我們今天講化解衝突,衝突的根在對立,我們要化解所有的衝突,就是從內心裏面對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對立的念頭。沒有對立的念頭是一個什麼念頭?我們是一體的念頭,整個宇宙萬物跟自己是一體。我們前面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不是講的一體嗎?法界這個界裏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分別的意思,一個就是圓融的意思,從性上來講是圓融的,是一體,從相上來講是有分別,所以界有兩個意思。我們要能融會貫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跟我是一體。還沒有契入境界,一定要遵守古聖先賢的教誨,他們的教誨幫助我們接近,跟我們的性德走得愈來愈近,這就對了。所以佛菩薩、古來祖師大德,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這叫大慈大悲,表演給我們看,這是「十身互作自在用故」。
『唯普眼之境界』,普眼,就是講觀世音菩薩。在《法華經》上,專門介紹觀世音菩薩,叫「普門品」,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普觀一切眾生」,所以叫普眼。他觀察遍法界虛空界裏一切眾生,沒有分別心、沒有執著心、沒有愛好心,喜歡這個、討厭那個,那就不行,你就有分別執著。他是平等心、真誠心、慈悲心、清淨心,這叫普觀一切眾生,「謂之普眼」。在《大日經》裏面有這麼一句話,《大日經疏》第五卷,「如來究竟觀察十緣生句,得成此普眼蓮華,故名觀自在,約如來之行,故名菩薩」。這是把觀世音菩薩跟我們介紹出來,觀世音菩薩成佛了,不成佛沒有這麼大的智慧,也沒有這麼大的能力。你看首先講如來,不是成佛了嗎?究竟觀察十緣生句,十緣,十不是數目字,在《華嚴經》上它代表無量。為什麼?任何一法是無量因緣而生起的現象,不是單純的,我們今天講再小、再單純的一個細胞,甚至一個原子、一個粒子都是無量因緣。所以成就普眼蓮花,蓮花是比喻,比喻什麼?在污泥而不染,你看它多圓滿,它清淨。不是只有清淨,蓮花開在水上,它代表一個事實真相,它的根生在泥裏面,那個泥代表六道,根在泥裏面,莖在水裏面,花在水上面,水代表四聖法界,那就十法界。花開在哪里?花開在一真法界。你看這個意思多殊勝,把同居土、方便土、實報土全都顯示出來,說明什麼?說明它是一體。一體為什麼會有這些現象?這個現象就是分的意思,分別的意思,法界裏分的意思;一體呢?一體是性的意思。所以,稱之為普眼蓮華。
「故名觀自在」,觀是觀察,也就是照見,一絲毫障礙都沒有。我們通常把它歸納為六個字,任何一法裏面,他都清清楚楚看到性相、理事、因果,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觀自在。於是我們就懂得,觀世音菩薩不是一個人,你要說一個那就錯了,觀世音菩薩無量無邊。每一尊佛他起用的時候,你看後頭講「約如來之行,故名菩薩」,在佛法裏面說如來是從性上說的,說佛是從事上說的。也就是我們解釋前面法界兩個意思,界有兩個意思,說佛那個界是分的意思,說如來那是性的意思。我們讀《金剛經》,《金剛經》上有時說佛,有時說如來,它是兩個意思,不是一個意思。凡是說如來都是從性上說的,凡是說佛都是從事上說的。約如來之行,行是事,表現在事相上就叫菩薩。所以我們供佛,你看佛教裏面供佛,一定是一佛二菩薩。佛代表什麼?佛代表體,就是自性清淨圓明體,體不起作用。體要起作用,一定是兩個作用,解行,解是智慧,行是慈悲。我們供西方三聖,阿彌陀佛是代表本體,自性清淨圓明體,;起作用,起慈悲的作用,觀世音菩薩代表;起智慧的作用,大勢至代表。大勢至代表智,觀世音代表行,大勢至代表智慧,觀世音代表慈悲,解行,是取這個意思,我們要懂。我們學佛,三個一起具足,不能只學一個,學一個的時候你一個都得不到,你一定要學三個,有體有用。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那是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可是見到眾生苦難,沒有任何條件全心全力去幫助他,這是慈悲,這就觀世音。慈悲裏面不能離開智慧,如果離開智慧,那個慈悲出問題。我們佛門不是常講嗎?「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方便就是對待眾生,幫助他要用最適當的方法,叫方便,方是方法,便就是最恰當、最合適的叫便宜,佛用這個普度眾生。可是佛門又有兩句話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話也不是假的,方便裏面沒有智慧就變下流,慈悲裏面沒有智慧就禍害,你被人欺騙,所以不能離開智慧。就是這兩個菩薩要相輔相成,大勢至代表智慧,觀世音菩薩代表慈悲,慈悲不能離開智慧,智慧不能離開慈悲,才能夠成就自己,才能夠成就眾生。
還有一個意思,「又,一具一切雲普法,觀普法雲普眼」。這是普眼又是一個意思,這都是法身菩薩的境界,真的入不二法門,像我們前面所講的「一塵即理即事,即人即法」,這一段裏所講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是普法,普法是一切法,真相就是這樣的。我們學佛學到今天,對這個境界已經有個模糊的形象,不十分清楚,為什麼?沒證得。為什麼有個模糊的景象?因為我們在佛經裏面看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這經上講得很多!而是以《菩薩處胎經》裏面一段話,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薩的對話,你真能把這個意思聽懂,你就會有這個概念,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這個境界明瞭之後,我們要行,然後才能證,你現在在經上聽到這是解,很難得我們相信。信解行證,行,怎麼行法?行就是放下,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什麼時候放下?在日常生活當中放下、在工作裏面放下、在處事待人接物裏面放下;換句話說,一切時一切處都是我們放下的時候。放下執著、放下分別、放下妄想,我再講個很具體的,放下對立,這就講得很具體。為什麼?老是有對立的話,你就沒法子放下,頭一個要把對立放下。真正契入這個境界,你的慈悲心會生出來,生出來什麼樣子?每一個人你都愛。那個愛就是慈悲,你是平等的,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真的會做到像《弟子規》上講的,「凡是人,皆須愛」,而且你是以真誠、清淨、平等的愛心,對待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從行的當中你就能證得,證得時候你真得受用,你才能夠見到普法。見普法的眼就叫普眼,所以普眼是佛眼。說明至少這都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我們再往下看:
【如上事相之中。】
像前面所講的,在這個事相之中。
【一一更互相容相攝。】
一切法,它真的是相容相攝。
【各具重重無盡境界也。】
這講的是事實真相,一微塵裏面有大千世界,有無量無邊諸佛剎土,在一微塵裏面。而微塵世界裏面又有無量微塵,一一微塵裏面又有無量無邊的世界,『重重無盡』。這是什麼?「法如是故」,我們的法性它本來就是這樣的。這個科學從來沒說過,所以我說佛經是高等科學,佛經上說這個有沒有人證得?有。科學是講證據的,你不能隨便講,微塵世界誰去過?普賢菩薩去過,也就是說十地菩薩、等覺菩薩他們就常常去,常常往來。微塵裏頭有世界,世界裏頭有如來,他去供佛,他去聞法,他要到微塵世界裏面去度眾生,得大自在。下面大師引經來告訴我們,他說:
【經雲。】
凡是只說『經雲』,都是指《華嚴經》。如果其他的經,他一定會把經名提示出來,沒有經名,全是《華嚴經》。
【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如是法性佛所說。智眼能明此方便。】
《華嚴經》上的一首偈子,第一句就是一即一切,『一切法門無盡海』,「海」是比喻,廣大沒有邊際,其深沒有底,重重無盡。『同會一法道場中』,這一法是任一法。譬如我們淨宗最平常的道場,念佛道場,無論是一個人,無論是多數人,我們在一起共修。我們所修的確實非常簡單,執持名號,就是這一句「阿彌陀佛」,或者是六個字「南無阿彌陀佛」,這是一法。不要小看這一法,「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這一法,就在我們道場裏頭,佛講得不錯,一即一切。《金剛經》上也跟我們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法。在這個地方我特別再提醒一次,這實在講要常常提醒,不提醒就忘掉了。我們現在世界眾生非常健忘,記不得,所以他的疑慮太多,妄想太多,沒有信心。佛法傳到中國,最興盛的時代是隋唐,唐是講唐朝的早期,大小乘十個宗派是那個時候建立的,就是隋唐時代建立的,高僧大德太多太多了,不像現在找一個都找不到。而且這些人裏面,無論在家、出家證果的不少,還有佛菩薩再來的,真的是盛極一時。也許這些菩薩都是示現給我們看的,來教我們,他們提出一個問題,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法,哪一個最重要?把它編排順序,哪個排名第一?各宗各派的祖師大德放下門戶之見,因為什麼?只能講一部經,不能講很多。大家都認為《華嚴經》第一,公認的,《華嚴經》代表全部佛法,所以稱《華嚴經》叫根本*輪。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像一棵大樹一樣,枝枝葉葉的,枝葉花果,《華嚴經》是根、是本,叫根本。
然後再《華嚴經》跟《無量壽經》比,因為《無量壽經》在那個時代傳到中國來,也是多次傳來的,翻譯一共是十二次的翻譯,從東漢到宋朝有十二次的翻譯,翻譯最多。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就是依《無量壽經》建東林念佛堂,那個時候淨土經典只有《無量壽經》翻出來。《彌陀經》、《觀經》都還沒有翻譯出來,這是淨宗在中國第一部經。學習的人很多,成就的人不可思議,這些情形當時人所周知,都知道。你看東林念佛堂,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都往生,這還得了嗎?這個多殊勝!所以大家就想,《無量壽經》跟《華嚴經》比一比,《無量壽經》是什麼分量?這一比也是大家公認,《無量壽經》擺第一,把《華嚴經》比下去。為什麼?《華嚴》到最後,文殊、普賢帶領著華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統統求生淨土,這個境界不可思議!《華嚴經》得到大圓滿,《華嚴經》的大圓滿,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把《無量壽經》就抬起來了。
《無量壽經》,在現代我們一共有九種版本,五種原譯本,三種會集本,一種節校本,節校本是彭際清的,所以九個本子。最近的本子是夏蓮居的本子,這民國初年很多人讚歎,但是也有很多人反對。反對的人多半是門戶之見,為什麼?會集的人是個居士不是法師。他真的會集得好!他這個本子裏面分四十八品,我們今天再追著問,這四十八品裏面哪一品最重要?當然是第六品。第六品是什麼?四十八願。四十八願裏面,哪一願最重要?這個隋唐時代那些大德已經在討論,因為《無量壽經》變成第一,四十八願是《無量壽經》裏面所說的。我們再追,慢慢去追,四十八願裏面第十八願最重要,十八願是講什麼?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一念十念就歸到佛號上去了,所以搞到最後就是剩一句阿彌陀佛。一句阿彌陀佛展開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展開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展開是《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經》展開就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經。你看,歸納到最後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是說明佛號功德不可思議。今天我們在此地講的,引用經文裏面「一切法門無盡海,同會一法道場中」,我們今天淨宗持名念佛,阿彌陀佛這一句名號,歸到這裏來。
『如是法性佛所說』,從相上講千差萬別,一切法門從相上講,從性上講一個,性相不二,這是佛在大經裏面所說的話。誰能明白?法身大士。為什麼?他有智眼,『智眼能明此方便』,智眼是法身大士。在佛法裏面說,智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你能把這些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在十法界現身說法、普度眾生種種善巧方便,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叫智慧見事物,智慧見,智慧見所以叫做眼。眼是代表能見,什麼能見?智慧。智慧能見這些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在十法界度眾生現什麼身,怎麼說法幫助眾生開悟,引導眾生轉迷為悟、轉凡成聖,這是無量無邊的方便門。所以智就是眼,叫做智眼。又「智之眼,謂非肉眼」,它不是肉眼。《華嚴經》裏面說,「善知識者」,這個六十一卷就是我們現在學的《華嚴經》,《八十華嚴》,它加了個唐字。因為《六十華嚴》是晉朝譯的,如果說晉《華嚴經》就是六十卷的本子。唐是我們現在用的八十卷的,裏面說「善知識者,則是趣向一切智眼」。換句話說,什麼人才能叫善知識?觀察世間萬事萬物用智慧,這是真善知識。凡夫用什麼來看世間?用感情,叫情識,凡夫用的,所以往往把事情看錯,他沒有離開自私自利,他沒有離開貪瞋癡慢,他的想法、看法沒有一樣不是對他自己有利益的。真正善知識把這個放下了,在《華嚴經》上講,不但要放下見思煩惱,還要放下塵沙煩惱,還得放下無明煩惱,自性般若智慧就現前。用在六根上,眼見、耳聞、鼻嗅、舌嘗,身體一接觸,沒有一樣不是智慧,這是真善知識。所以佛門稱善知識,實際上就是稱菩薩,菩薩才是真正善知識。
《成實論》是小乘論,小乘依這部論開了一個宗,叫成實宗,現在沒有了,宋朝時候就沒有了。所以中國在隋唐時候小乘兩個宗,一個俱舍宗依《俱舍論》,一個成實宗依《成實論》。《成實論》裏面有一句話說,「智慧現在前,猶明眼見色」,智慧現前就好像明眼見色一樣。換句話說,智慧沒有現前,這個眼見色不明,你這個眼睛有障礙,好像戴了有色的眼鏡,看外面東西統統變了,變色,這個比喻非常好。經上這兩句話說明人生在世,什麼最重要?智慧最重要。人不能沒有智慧,沒有智慧叫醉生夢死,迷迷糊糊過了這一輩子,來生肯定到三途去,為什麼?沒智慧,愚癡!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明白,為什麼要尊師?世尊教導我們,學佛要從孝親尊師從這裏做起。淨業三福第一句「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講孝敬,這是學佛的源頭,學佛的開始。因為我們的身命得自于父母,我們的慧命得自于老師,老師的恩比父母還要重,父母給我們這個身,老師給我們些什麼?幸福美滿。你這一生幸福從哪來的?老師教的。我感激老師,為什麼?我要沒有遇到方老師,我這一生一定是苦不堪言,沒智慧。我要遇不到方老師我不相信佛法,因為在我那個年齡裏面二十幾歲,認為佛法是宗教、是迷信,根本就沒有意願去接觸它。
我跟方老師學哲學,他老人家在課程裏面給我講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講佛經哲學。我問他老人家,我說佛教是迷信,尤其是多神教,是迷信當中的迷信,它怎麼會有哲學?這世間人講高級的宗教只有一個神,唯一的真神。佛教裏面你看看,佛菩薩形像太多太多了,什麼都有,這叫多神教、叫泛神教,多神教、泛神教在宗教裏面就屬於低級宗教,我說它怎麼會有哲學?方老師說「你年輕」,方先生大概大我二十幾歲的樣子,我父親一輩的人,他說「你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大哲學家。」這我從來沒聽說過,他老人家告訴我的,我們學哲學要跟哲學家去學,釋迦牟尼佛是大哲學家。他說「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是這樣告訴我,我以後在別的地方講,我沒有用這句話,我說佛經哲學是高等哲學,我沒有講是全世界哲學裏頭最高峰,沒講這個。末後他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接受他老人家教誨之後,才改變這個錯誤的看法。而且他又囑咐我,「真正的佛法在經典」,指我一條路,學佛從經典裏面去學,不要在形式上,這一條路非常重要!從此以後我就逛寺廟,逛寺廟的目的何在?去找經典看。因為在那個時代,我記得是民國四十二年,經典非常缺乏,一般書店裏頭都沒有,在全臺灣只有三家印佛經,而且量很少,種類也很少。台南有個慶芳書局,台中有個瑞成書局,臺北是朱鏡宙老居士他們幾個居士組織,在外面集一點資金,辦了一個佛經流通處,就這麼三個地方。所以許多典籍都必須到寺廟,寺廟有收藏《大藏經》的,我們就抄經,老師指導我們閱讀的東西去抄,這樣入門。一生確實真的是享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享受不是榮華富貴,是什麼?心安理得。道理明白了,道理明白心就定,心就安,不再胡思亂想,對這些名聞利養就放下了,五欲六塵享受放下了,真正享受是法喜充滿,佛法裏頭有真樂。能信、能解、能行。我常常給同學們說,我不是利根,惠能大師那樣的人是利根,是一聞千悟。我這還不行,我自己想大概是可以一聞十悟,應該可以,千做不到,百還做不到,所以聞一知十有這個能力。年年進步!
我從三十三歲開始講經,二十六歲學佛,碰到方老師,三十三歲就出來講經,到今年五十一年。我第一次出來講經,是在台東佛教蓮社,我都記得很清楚,我第一部在那邊講。講《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一個星期,實際上是七個小時,它兩個小時有閩南話翻譯,所以兩個小時翻譯占去一半,一天一個小時,七個小時講這部經,這是第一次出來講經。這麼多年來,有些老同學常常聽我講經的,會體會到年年境界不一樣,所以無量的歡喜。縱然是同一部經講多少遍,講的境界不一樣,我大概《無量壽經》講了十一遍,好像都有錄音,那個時候沒有錄相,有人搜集,你們去聽,境界不相同它才有味道。經裏有無量義,隨著自己境界提升,你看出來就不一樣,所以才得法喜充滿。佛法求的是智慧,這比什麼都重要,只有智慧裏面有樂趣、有法喜充滿。像孔子所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悅是喜悅。怎麼樣?你要把你所學的東西,習就是今天講落實,落實在生活上,我學的東西變成生活,學的東西變成智慧,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就變成藝術,你說這個多美,幸福人生真得到!幸福人生不在財富,實在講與財富不相干,這裏頭有真的樂,確確實實是真的真善美慧。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