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十六集)

2013/04/01 10:14



 


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十五頁,倒數第六行第二句看起。


  「夫眾生之生滅心,處處能緣,獨不能緣於般若」。這是說凡夫心,我們也稱它叫輪迴心,出不了六道輪迴,它的作用很大,處處能緣,能緣過去,也能幻想未來,就是此界他方它都能想。雖然有這麼大的能力,佛經上說,內,它能夠緣到阿賴耶,外面能緣虛空法界,它就不能緣自性;般若是自性的德能,它緣不到自性,當然般若它就緣不到。佛在《華嚴經》上講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都是凡夫心緣不到的,就是眾生的生滅心緣不到的。到什麼時候他才能緣到?見性就緣到了,明心見性就緣到了,自性裏面的智慧德能都現前。「須位登別教地上之菩薩,方能契入」,別教初地就是圓教初住,《華嚴經》上講初住以上,別教是講初地以上,這樣的人就是我們中國佛教裏面講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時候他就緣到了。方能契入,契入就是入自性,也就是我們一般人講的明心見性。


  「于無住時即生心,于生心時即無住」,這是明心見性的境界,生心是現相,生什麼心?生度眾生的心。四弘誓願裏第一條,眾生無邊誓願度,他怎麼生心?眾生有感,佛就有應。別教地上菩薩、圓教十住菩薩都是真佛,天臺大師六即佛裏面講的分證即佛,在他上面那是究竟即佛。究竟即佛只有一個,《華嚴經》上講的妙覺位;分證即佛有四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都是分證即佛,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十法界裏面的佛不是真佛,叫相似即佛,很像,為什麼?他用阿賴耶,他沒有轉識成智。轉識成智,那就是這個地方講的地上菩薩,見性了;沒轉識成智,就是沒見性。這是屬於佛教常識,我們應該知道。他的應化,是眾生有感他就應,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釋迦如來當年在印度,「應以佛身得度」,他就現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的應身佛,現這個身相。在中國,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唐朝時候出現的,他也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跟釋迦佛沒有兩樣。所現的是同樣一個境界,不同的就是他現比丘身,釋迦牟尼佛現的是佛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身。能大師在中國,那是應以比丘身而得度者他就現比丘身,真的,在他一生當中度了四十多位比丘成佛、明心見性,以比丘身。他現身的時候,給諸位說,他就是無住,無住是什麼意思?現的身相跟我們沒有兩樣,這個身相也是早起晚睡,也是天天要吃飯、要穿衣,沒兩樣;真的有不相同的地方,不相同是我們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他沒有,他沒有就叫無住。「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法身大士應化在世間,無住跟生心是一不是二,一樁事情,這就應化在世間。如果還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們就要曉得是凡夫、六道凡夫,人家說你是什麼佛再來的、什麼菩薩再來的,自己要曉得,是假的不是真的。假的能不能修成真的?能。


  在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同名佛的名號無量無邊,同名菩薩的名號也是無量無邊。觀音菩薩不是一個人,你要說一個人就錯了。像在學校念書,教授一樣,觀音菩薩好比是語文教授,那我要問你,這世界上教語文的教授有多少?你就明白了。我們凡夫執著,說觀音菩薩以為就是一個人,這就錯了,太多了,無量無邊,修這個法門的都叫觀音菩薩;修般若法門的,那都是文殊菩薩;修十大願王的,那都是普賢菩薩;修孝親尊師的都叫地藏菩薩,這是學佛同學不能不知道的。這麼多菩薩當中,他境界同不同?不同,你看《華嚴經》上,從初信位到等覺位一共五十一個階級,他是哪一個階級的觀音菩薩?我們在三部經上看到的觀音菩薩,就不是一個位次。《華嚴經》裏的觀音菩薩是第七迴向菩薩,三賢裏面第七迴向;《楞嚴經》上的觀音菩薩是初住菩薩,剛剛證得圓通;《法華經》上的觀音菩薩是等覺菩薩,不一樣。所以說觀音菩薩再來的,哪一個階層的觀音菩薩?如果他是十信位裏面的初信位觀音菩薩,是的,他是觀音菩薩,他還沒出六道輪迴,他斷證的功夫只等於須陀洹,但是他是修觀世音菩薩法門,這個一定要知道。這是問五十一個位次他在哪個位次,差別很大!初住以上,那是分證位的菩薩,法身大士,真的法身大士。如果他是十信位裏頭從初信到十信,他沒有出十法界,他修這個法門,不能說他不是菩薩。


  我們今天發心依《無量壽經》、依淨土(現在是五經)五經一論來修行,那你是什麼人?給諸位說,就是阿彌陀佛。這經上講得很清楚,不是一般人講的,祖師大德說的。你依照這個法門,所以淨宗是以果為因,這很特別,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以果為因的,只有這個法門以果為因,果是什麼?果是阿彌陀佛。「概要」裏頭,後面黃老居士引用許多經論來說明這樁事情,所以對於經教通達的人,他清楚,他不會執著,他瞭解事實真相。真正的成就,一定是別教初地、圓教初住,才算是真正成就;沒有到這個,是相似即佛;再低一層的,還達不到相似,那我們就得加功用行。從理上講是名字即佛,那人人平等,有名無實,為什麼?你自性是佛,所以佛在經上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們開始學佛了,很認真的學佛,但是功夫不得力,這個時候叫名字即佛,你有名無實,名字即佛。功夫得力,觀行即佛。觀行位就不錯了,到觀行位在我們淨土法門裏面就是講的功夫成片,觀行是功夫成片,決定生凡聖同居土。相似呢?相似就不是同居土,方便有餘土,那是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生實報莊嚴土,那就是此地講的位次,別教地上、圓教十住法身菩薩。一層一層的都得搞得清清楚楚,我們一級一級往上去、往上提升,這是對的。提升,提升得放下,一定要依照這個順序,要先放下執著。你說我先放下起心動念,不可能,起心動念你一放下那就是妙覺位,那不是分證,那是圓滿證得,那個做不到。這是不能不知道的。


  現在有個問題,這個問題我還沒有能夠搞清楚,眾生有感,佛來應,是哪一個階層佛來應?現在我們知道,實報土,就是從圓教初住就有這個能力,應以佛身得度者,他就能現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身來應。佛家講「本跡因緣」,他的本是圓教初住菩薩,他現的跡那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相。如果來應的是等覺菩薩,觀世音、大勢至等覺菩薩,也是應以佛身得度,他也現佛身。這一尊佛是等覺,那一尊佛是初住菩薩,還有究竟圓滿,究竟圓滿是常寂光土裏頭自性現的,西方極樂世界那一尊阿彌陀佛,那是妙覺位,那不是等覺,那是究竟圓滿佛。釋迦牟尼佛到我們這個世界來示現的,給諸位說他是圓滿位,他不是等覺菩薩,為什麼?《梵網經》上他說得很好,佛沒有妄語,句句實話,他到這個世界來,以佛身示現在人間,這一次是第八千次;不是一次、二次,八千次。他什麼時候來?眾生有感,他就來了;眾生沒有感,他不會應,感應道交。他自己絕對不會有意思,眾生很苦,我要去幫助他,這不是佛,為什麼?他起心動念。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的習氣,十信位的菩薩,沒有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的習氣。初住以上,分別執著沒有了、起心動念也沒有了,有起心動念的習氣。這四十一個階級是習氣厚薄的差別,我們要搞清楚。不能說一尊菩薩,這都是等覺,不是的,五十一個階級。說一尊佛,那都是妙覺,不見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有能力現佛身。你想哪一尊佛,他就現哪一尊佛;哪一尊佛跟你有緣,他就現那尊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個道理不能不懂。雖現身他肯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這裏頭特別注意妄想,就是起心動念,這是什麼?法身菩薩,圓教初住就不起心不動念。


  所以我們在這個世間,自己要常常想想,我們還是會起心動念,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這是不是隔陰之迷?隔陰之迷講得通。為什麼?隔陰之迷是所有一切眾生沒有一個沒有的。佛菩薩要應化到這個世間來,還有沒有隔陰之迷?我們能夠想像得到,十法界裏,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可能有隔陰之迷,為什麼?他沒見性。沒見性,這些修行人他們的智慧、德能、神通,那都比我們大多了,我們跟他不能比。他們會不會到六道來度眾生?有,六道裏有有緣的人,有緣的人念他,他也有感,他會來應。但是他應身到這世間來,小聖,不是大聖,是菩薩不是摩訶薩。諸位要知道,十法界以外的,就是實報莊嚴土,那叫摩訶薩;十法界之內的四聖我們稱菩薩,所以菩薩摩訶薩。《金剛經》上講的,佛囑咐這些大菩薩要常常護念小菩薩,小菩薩有隔陰之迷,他也有慈悲心,應化到這個世間有時候他也迷惑了。但是他很聰明,這些大菩薩在旁邊照顧他,什麼時候緣成熟了,一點他,他就省悟過來。這一省悟,這就覺,一覺之後,真的至少分別他就放下了。境界,雖然是普通常識,不能不知道。不知道,有時候我們也被迷在裏頭,那就變成障礙,自己想往上提升就難了,甚至將來往生都造成障礙。這是講到此地,不能不多說幾句。


  「其餘地前諸賢,仍是打成兩截」,這個地前,前面講得很清楚,別教,這不是圓教,是別教地前,就是別教裏面十住、十行、十迴向,三賢菩薩。別教的三賢菩薩沒有出十法界,都在十法界裏面,也就是說他根本無明沒破。所以你看,什麼叫兩截?「一時生心,另一時無住」,他沒有辦法,也就是大乘經裏面講,他還沒有入不二法門。性相不二,生佛不二,動靜不二,這他還沒有做到,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可見凡夫絕分」,凡夫是六道,那怎麼行?那怎麼能跟人比?


  「今此淨土法門,教眾生持名念佛,令眾生即念離念,潛通佛智,暗合道妙,巧入無念,即凡成聖。」這是這個法門的妙,真妙。我不知道你們同學怎麼樣,如果你們同學要是心細一點、心地妄念少一點,我想你們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講《無量壽經》的法緣特別殊勝。我自己一生的體驗,我講過很多部經論,法緣最殊勝的是《彌陀經》跟《無量壽經》。這總有個緣故,聽眾特別多,法門殊勝,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道場,這一點都不假。法門是好,可是真正入這個境界還是少數人。在理論上講,善導大師說的,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善導大師的話就是阿彌陀佛親口說的,這個法門「萬修萬人去」。為什麼有的人修這個法門不能成就?佛沒有問題,法門也有沒問題,經典也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修行這個人,這個人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沒放下。「即念」,他沒有離念,這個即念是阿彌陀佛;「離念」,前面講了,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這叫真念佛。一面念阿彌陀佛,裏面還摻雜著妄想雜念在裏頭,你把念佛的功夫破壞了,所以你就沒有辦法「潛通佛智,暗合道妙」。你看講得多清楚、講得多明白,你必須要即念離念,念阿彌陀佛,心裏只有阿彌陀佛這一念,不能夾雜妄念在裏頭。所以佛菩薩祖師大德教我們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樣念你就能夠潛通佛智,暗合道妙,為什麼?你念佛已經念到一心。事一心,就跟阿羅漢、辟支佛這個階層相等;理一心,那就是圓教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個境界相等,你能念到一心不亂。而且這個方法簡單、容易、穩當、可靠,一點都不麻煩。這個教通不通沒有關係,所以有許多不認識字的、沒有學過經教的,這一句阿彌陀佛念了幾年,真的,他什麼念頭都念掉了,他念到一心不亂,他自己並不知道,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他到方便土去了,這種人很多;到實報土大概人會少一點,到方便土人很多。他把執著念掉了,他什麼也不執著了,單單經上講的就叫你執著名號,執持名號,執是執著,持是抓牢牢的、抓緊來,就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之外,什麼雜念都沒有、什麼妄想都沒有,這個念佛功夫成片,功夫成片生同居土。生同居土也是成聖人,極樂世界沒有凡夫,都是聖人,即凡成聖。


  「故《疏鈔》曰」,蓮池大師講的,「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三祇是什麼人?我們現在很清楚,《華嚴經》上所說的,從初住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無明斷掉了,無明習氣還在。到等覺無明習氣斷盡了,需要多少時間?三大阿僧祇劫。超越三大阿僧祇劫,一念,就這一聲佛號,超越三大阿僧祇劫。齊諸聖,諸聖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片言,阿彌陀佛四個字,就這一句。跟什麼?跟法身大士等齊,那不是普通菩薩。法身大士就是摩訶薩,還有什麼法門比這個更殊勝的?找不到了。所以我們學這個經,你還會有問題嗎?你學這個經,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護念你,你看不見他,他看得見你。以前我們還有疑問,現在疑問沒有了,我們相信、肯定了。為什麼?《還源觀》上跟我們講三種周遍,無論是正報一毛端,依報裏面的一粒微塵,它的波動念念周遍法界,念念出生無盡,念念含容空有,所以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十方諸佛看到。我們真心念佛求生淨土,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這是什麼樣的福報?三世諸佛一起來說都說不清楚,太大了。這句名號,實際上就是十方三世所宣揚的一切經典總綱領,也是一切經典的總皈依處。所以前面,這不是黃念祖一個人說的,黃老居士也是稟承歷代祖師大德所講的,稱性極談,講到究竟圓滿,就這一句名號。


  「至哉妙用,不可思議」,這到頂點了。「其他法門乃正入無生,故為難行道」,正入是什麼?按部就班,一個階級一個階級往上升、往上提升,像《華嚴經》上講的五十一個階級,那叫正入,時間很長。「今此淨業,巧入無生,蓋易行道也」,它太巧妙,它不是一級一級往上提升,它是不知不覺就圓滿、就到了頂點,所以這是易行道。「念佛法門乃修行之徑路」,徑路是近路,捷徑。「而持名一法又為四種念佛中之徑路,故稱為徑中之徑」,近路裏面的近路。這四種念佛,《觀經》上有,《觀經》上講的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這都是我們平常修的。另外一種是我們做不到的,叫實相念佛。什麼時候修實相念佛?初住以上是實相念佛。剛才黃老引用的別教初地以上、圓教初住以上,那個時候念佛是實相念佛,不是講持名念佛。四種念佛當中,持名是捷徑,所以在《華嚴經》上證得初住以上的,他們要修念佛法門,他們念佛是屬於實相念佛。


  「又本經不倡一心不亂」,倡是提倡,《無量壽經》不提倡一心不亂,為什麼?一心不亂太難,真不容易做到。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斷了,等於證阿羅漢果。理一心不亂,塵沙煩惱斷了、無明煩惱破了,等於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不是容易事情。所以這個經上不講一心不亂,「直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為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是一心不亂,一向專念我們做得到,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專念阿彌陀佛做得到,一心不亂不容易做到,那要斷煩惱。煩惱伏住,伏住不是一心不亂;煩惱斷掉才是一心不亂,你就曉得一心不亂多難。但是,《彌陀經》裏講一心不亂、講心不顛倒,《彌陀經》跟這部經是一部經,一樣的內容。可是諸位要曉得,玄奘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裏是一心繫念,不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羅什大師翻的,他翻得也有道理,自己的功夫是一心繫念,臨終佛來接引,佛光先照你;佛光照注的時候,這就是佛力加持,把你的功夫就提升一倍,你是真正做到一心繫念就是功夫成片,馬上就提升到一心不亂。所以,羅什大師翻譯並沒有翻譯錯,確實彌陀四十八願本願威神加持。但是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說,因為很多人看到一心不亂,感到這個法門還是不容易修,不敢修這個法門,退心了。看到「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想想自己還可以,這個還能做到。菩提心,後面有詳細的解釋。蕅益大師在《要解》講得好,你真正發願求生淨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古人沒說過,蕅益大師說出這麼一個解釋,讓我們想到很多阿公阿婆,他們不認識字,也沒有念過書、也沒有聽過佛法,人家教他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他就老實念,念到最後還能站著往生,預知時至,瑞相稀有。他好像沒發菩提心,菩提心裏面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好像沒發,他怎麼念佛就能往生?他不懂得什麼叫發菩提心,你細細去觀察他,他直心、深心、大悲心統統具足。他不知不覺發了,發了自己還不知道,一心一意想求生淨土,想見阿彌陀佛,這真誠心具足。深心,深心是清淨平等覺,他有,雖然不是圓滿的,他有,他有慈悲心。


  「但能發心專念,皆可往生。故更為明確簡要」,明是明白,確是真實,簡單、扼要。你看這個法門,「是故此經稱為淨宗第一經」,流傳到佛法在這個世間滅盡了,最後還有這部經留在世間一百年,我們從這個地方就能想到這部經典的殊勝。「因其為直截中之直截,方便中之方便。絕待圓融,不可思議。」這話真的,一點都不假。六道裏一切眾生能夠遇到,這一生當中決定得度,決定超越六道輪迴。不但超越六道,他超越了十法界,這是意想不到的殊勝。


  「日本淨宗大德推重此經過於我國」,這是真的,在日本《大藏經》裏面,對於《無量壽經》的研究、註解很豐富。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中國,古來祖師大德對這部經註解就很少,只有幾種。這什麼原因?彭際清居士說得很好,這個經沒有善本。不少這些大德對他這個話肯定,他說得很好,確實是因為這個經沒善本。五種譯本都讀,在古時候是相當不容易,因為那個時候經本太少,不是印刷的,是手抄的。連王龍舒居士這樣的身分,那是大富長者,他都沒有看到五種原譯本,他只看到四種。唐譯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這個本子他沒見到過,所以他的會集本只有四種,那就很遺憾。因為《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裏面有很多精彩的部分,其他四種本子裏沒有。可是日本人有心,到中國來留學,在當時這些好本子全部都給收集去了。我們自己人疏忽,沒收集,被日本人收集去了。有許多東西從日本再傳回來,這要靠楊仁山居士的功德。楊仁山居士在清朝末年是駐日本大使館的參贊,他對佛法非常留意,所以在日本去找,很多在中國失傳幾百年,目錄上有,但是書看不到了,在日本看到。所以他就依目錄到日本去找,找了很多、找了不少,找回來了。特別是法相唯識,唯識經論的註疏。


  下面引用的都是日本人註解的,「日《黑穀大經釋》雲」,這大經是就《無量壽經》解釋,有這麼一段話。「於往生教,有根本亦有枝末」,往生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教就是我們中國人講淨土宗,它說有根本也有枝末。「此經名根本,餘經名枝末」,專講淨土的經,三部經,《無量壽經》是根本,《觀無量壽佛經》跟《阿彌陀經》是枝末。佛在講經說法的時候,附帶講淨土的,講念佛求生彌陀淨土法門的,大概有一百多部將近兩百部經,那當然是枝末的枝末。「又此經名正往生教,餘名傍往生教。又此經名往生具足教,他經名往生不具足教」,這是日本人對這部經做概論的講法,這些日本人都是隋唐時代到中國來留學的,親近過智者大師、親近過善導大師,許多都是善導大師的學生。善導大師當年在世講過這部經,他們都在講席裏面親自聽聞的。


  「據上之義,淨土宗譬如妙高峰頭,而本經正如峰頭之頂尖。本經謂,當來一切含靈,皆依此法而得度脫」,這跟我前面講的是一個意思,九法界一切眾生都依這個法門度脫輪迴、度脫十法界。「是知利濟眾生,此經為最。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我們在這個時代生活非常艱難,障緣無比的嚴重,我們自己要想想,在這一生短暫的時光當中,我們如何把握,真實的成就自己。為什麼?自己不成就,不能夠利濟眾生。世法佛法大聖大賢,沒有一個不是教我們,成就自己然後才能夠成就別人。自己沒有成就,要想弘法利生,佛常說「無有是處」。那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你做不到。一定先成就自己。四弘誓願是最好的指導原則,願要發得大,「眾生無邊誓願度」,要度盡九界有情,這是發大菩提心。你怎麼度他?你自己沒有得度就不能度人。那要自度呢?頭一個是斷煩惱,煩惱無盡誓願斷。見思煩惱無盡,塵沙煩惱無盡,無明煩惱無盡,怎麼斷法?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學什麼?總的指導原則,學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是總綱領、總原則。在日常生活細行當中,大乘裏面講八萬細行,小乘講三千威儀,這都在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點點滴滴佛教導我們別執著。


  從哪里學起?佛教淨業學人從「三福」下手,你要自度你不能沒有福報。所以佛經一展開,善男子、善女人,有善根、有福德,《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福德從三福去學,是真正的福德,「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你看看,福從哪里修?從孝養父母。不孝父母的人沒福,念佛也不能往生,不知道尊師重道也不能往生。你的身命得自于父母,你的慧命得自于老師,你看把這兩句話擺在前面,「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所以有些同學問我:法師,你為什麼要提倡《感應篇》?為什麼提倡《弟子規》?這都不是佛教的。我告訴他:這兩樣東西都是佛教的。「佛教沒有說」。誰說沒有說?淨業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你看看《弟子規》講的是不是?是。怎麼樣把這兩句做到?《弟子規》實現了,你就做到了。「慈心不殺」,你能把《感應篇》落實,這一句你做到了。有上面三句做基礎,下面「修十善業」才能做到。為什麼十善業做不到?上面三句沒做到。上面三句就是《弟子規》跟《感應篇》沒做到,所以你十善業做不到,這還能錯嗎?我沒看錯。所以真學佛,我們今天依印光大師的教誨,印光大師教我們要以《感應篇》紮根。第一個根《感應篇》,因果教育,你真正瞭解因果的道理、瞭解事實真相,你不但不敢作惡,你連惡的念頭都不敢動。為什麼?動一個不善的念頭,三種周遍都有了,周遍法界,誰不知道?遍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佛菩薩、阿羅漢統統知道了。不能瞞人,瞞不了人,你那個一念周遍法界,你那個一念出生無盡。出生無盡是什麼?善念出生善功德,惡念出生惡毒,有報應的。不敢動念頭,還敢去幹嗎?比倫理道德、比什麼樣的教育都管用。有很多書念得很好的,一樣不孝父母、背師叛道,他敢做,那什麼原因?我們古人講利欲薰心,他被眼前的名利迷住了,明知故犯。知道錯誤,他還是要幹;可是他要知道因果,不敢幹,為什麼?你現前得來的是很小的一點名利,你將來付出多大的代價,就不敢了。


  說到這個地方,這是這兩天同學送給我的一本書給我看,《凱撒軍團東征中國之謎》。兩千年前,羅馬帝國凱撒大帝,聽說中國很富裕,想佔領中國,派了十萬大軍,真的到了中國甘肅這一帶,全軍覆沒了。領軍的這個統帥是凱撒第三個兒子,三王子。這個事情是最近這些鬼魂附在一個女孩子的身上說出來,許多人到那裏去調查,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所講的有事實根據。兩千年了,他們也很幸運遇到菩薩,佛氏門中真是慈悲,菩薩告訴他:中國這個地方不是你們的,你來幹什麼?他說:我們不知道。我看到菩薩說這句話,我立刻就想到,日本人侵略中國,打了八年最後投降,那就是菩薩講的,中國不是你的,你沒有這個福報,你來幹什麼?你們看看,做帝王,你多大福報,你有多大的領土、有多少的人民,命裏註定的。沒有那個福分,你要去侵略別人,如果是仗打勝了,你真的併吞了,大概你也不得好死,你沒那個福報。凱撒真是不得好死,他死在中國。歷史上記載他是被人謀殺的,結果謀殺是個替身不是他,是他旁邊很忠心的一個幹部,穿著他的衣服在外面被人殺掉,這個人以為是他死掉了。混亂當中他逃出來,也逃到中國,死在甘肅。這何必!真的「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不要強求。強求來的,強盜搶來的、小偷偷得來的,都是你命裏有的,你冤不冤枉?你不用搶、不用偷的手段,得來稍微遲一點,過個一、二年你就得到,何必那麼著急?造這種罪業,真可怕!這個東西看了之後,如果是一個國家領導人看了之後不敢發動戰爭。那不是好事情,那是造無量無邊的罪業。


  所以印祖一生提倡因果,舉很多例子,都舉的是道家的。《玉曆寶鈔》,印光大師提倡流通這本書,《感應篇》,他教學佛的人必讀,有他的道理在!這是事實,絕對不是迷信,不是拿來嚇唬人的。善有善果,惡有惡報,現在造作惡業的人,是因為你過去生中積的大福、修的大善,你作惡已經把你命裏有的福報大幅度的打折扣;還有一點余福,餘福享完了,你的業報就現前。擋不住的,到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所以人決定不能做虧心事。在這許許多多災難當前,記住,孝順父母是第一福報,對不起父母的地方要真正懺悔,要尊師重道、要愛惜生命,絕不能殺生。一隻蚊子、一個蒼蠅,牠也是一條命,別小看牠,你殺害牠,將來牠要報復你,這麻煩就很大。


  度自己就要從這部經上下手,淨業三福是最高指導原則,我們一定要落實《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具備這個條件才能學佛,第二福講「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你正式成為佛門弟子。再向上提升,「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深信因果我講得很多,不是普通因果,這個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們要想成佛就得念佛,念佛肯定成佛。「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勸進行者這句話我們得用八個字來解釋,「身行言教」,幫助別人、教化別人,自己先要做到,先身要做到,然後用言語教別人;「講經教學」,這八個字。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再看看古時候古來這些祖師大德,哪一個不是一生都在講經教學!蕅益大師五十幾歲就往生,你看他的著作幾十種,著作等身,天天都在寫。為什麼那麼辛辛苦苦的寫?沒有找到傳人,用這個方法來傳法給後世。後世有緣人看到了,依照他所說的方法、理論去學習,成就了,傳給後人。那麼多著作裏,最殊勝的,印光大師最讚歎的,《彌陀經要解》。我們在跋文裏面看到,蕅益大師當年寫這簡單的解釋《要解》,九天的時間寫成這一本書。分量不多,真的是要解,講得太好了!印祖對他的讚歎,「即使是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一部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你看印光大師讚歎到極處了。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前面我跟諸位說過,五十一個層次的都是大勢至菩薩,他是哪一個層次的我們不知道。他是不是法身大士?如果是法身大士,沒有隔陰之迷,他自己清清楚楚;如果是十信位的大勢至菩薩有隔陰之迷。他是修勢至菩薩這個法門的,往生非常有可能生極樂世界實報莊嚴土,很有可能。方便有餘土,那是肯定的,肯定的,從初信位生西方極樂世界都是方便有餘土。方便有餘土也有三輩九品。


  我們明白這些道理、瞭解這些事實真相,就一點都不迷惑了。所以必須得自度才能幫助別人。自己沒有做到,講給人聽,人家不相信,沒有攝受眾生的能力。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到,要把自己忘掉。初信位的菩薩身見就斷了,不執著這身是我,身是我所有的,自自然然就全心全力為一切苦難眾生服務。六道全是苦難眾生,這一點要知道,為什麼?沒有智慧,起惑、造業、受報,苦不堪言。菩薩教化眾生、拯救災難,用什麼?就是用教學。人性本善,你不教,他迷了;迷了,他才會造業,造不善的業受三途苦報。他要覺悟了,他絕不造惡業。所以,苦樂是屬於果報,果必有因,因就是覺迷。佛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不是從果上著手,從因上,佛用講經教學、身行言教,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迷破了,苦就離開;覺悟了,樂就現前。佛用這個方法,菩薩祖師大德都用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好,真有效果。過去有效,現在還是有效。過去我們在中國安徽廬江湯池做了一個實驗,看看古聖先賢的話現在管不管用,做了三年的實驗。我們找了一批老師,勉勵老師作菩薩、作聖人,就用身行言教辦班教學。對象呢?物件是這個小鎮居民四萬八千人,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真管用。我們本來以為要二、三年才能看到成果,沒想到三、四個月成果卓著,讓我們感到非常驚訝,人民是這麼樣好教。沒人教,人一教就回頭,良心就發現,證明人性本善。《三字經》上前面兩句話千真萬確,「人之初,性本善」。聖賢的教育是稱性的教育,人他有本性、他有本善,一呼喚,他就醒過來,那麼快。


  今天許許多多人講到災難,學佛的同學要曉得,佛法有沒有災難?佛法有講災難,沒那麼嚴重,世界末日不可能。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一萬二千年,照中國古老的講法,釋迦牟尼佛滅度到現在大概三千三十多年。你看一萬二千年,後頭還有九千年,日子長得很。所以世界末日是外國人講的,不是中國人講的,也更不是佛法講的。治、亂、災禍,起因是什麼?在中國古聖先賢講得很多,講得非常好,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什麼?這是感應,人有善心善行,境緣就以善感,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也就是說人事跟物質環境沒有一樣不善;人要是以惡感,人事環境跟物質環境也以惡相感應,這把原理說出來了。我們要挽救社會、要挽救地球,應該怎麼做?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用什麼方法?我們現在用的就是方法,講經教學。我們用網路、用電視,把我們講經教學的效果擴大,希望我們的同學在網路或者在電視機前面都要任持。我們自己真正發心,依照經典教誨認真去學習,從孝順父母學起,尊師重道,發慈悲心愛一切生命,不殺生。最好能發心素食,素食對身體健康有大利益。


  我二十六歲學佛,知道佛法對於飲食它講求的是衛生、衛性、衛心,我佩服到極處。世間人只懂得衛生,保衛生理,對於保護自己的性情疏忽了,保護自己的愛心那更疏忽。我在沒有學佛之前,在南京念書,我住在同學家裏。我這個同學家庭,雖不是大家庭,他兄弟姊妹多,有五、六個兄弟姊妹,父親、母親,還有一個老祖母。可是這個家庭三種宗教,多元文化,老祖母念佛,家裏有個小佛堂,念佛;他父親是伊斯蘭教,他媽媽是基督教,所以這孩子們大概都跟著媽媽。我住在這麼一個家庭裏面,我才知道伊斯蘭的飲食著重衛生、還著重衛性,凡是性情不好的動物他不吃,他有選擇的;性情很溫順的、善良的,他吃這些動物。佛教更進一步,採取素食,培養慈悲心。所以這個飲食方式我覺得很圓滿,我學佛不到半年我就採取素食。那個時候我不懂什麼因果,我就是因為相信它是衛生、衛性、衛心,這很圓滿。真的是健康,我素食到今年五十九年,明年就一甲子,身體愈來愈健康,不比哪個人差。這證明素食的好處,素食確實健康長壽。你要是愛惜自己的生命,你為什麼不採取素食?我給大家做了一個見證,素食好。人要存好心,要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好的標準就是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道》。


  最近我也聽同學說,在國內外真的有些人,用淨空的名義造謠生事,做一些非法的事情,希望同修們要有警覺心。我一生什麼事情我都不參與,我常常跟大家說一生都是被動的,從來沒有自己想做一樁事情,沒有過,全是被動。別人來找我,我覺得這個事情對社會、對大眾有好處,我也歡喜參加。主動做一樁好事情,我從來沒有做過,為什麼?做好事要福報,我沒有福報,我一生跟諸位說是孤家寡人一個,這是大家跟我常在一起都瞭解。做事情的人有福報,他底下有很多辦事的人員,也有財力才能辦得了事。我這兩樣都缺,錢也沒有,辦事的人也沒有,孤獨一個人就是講經教學。除這個事情之外,什麼事與我都不相干。我想到事情很多,譬如老人院、傳統文化教育這些事情,彌陀村,我想得很多,我想不想去做?我不想去做,為什麼不想去做?沒人、沒錢,怎麼做法?只是說說而已。可是我這說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有很多人聽了之後,他就真想幹。好,我贊成,就如此而已。人家以為什麼?這是淨空法師做的,錯了,我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聽的人喜歡去幹來告訴我,還拿了他們一些計畫來給我看。我點頭,好,好事,應當去做,對社會、對國家有大利益,不是我做的。


  湯池那個事情,實在講是聯合國一些朋友們逼著做出來的。世界動亂,問題太多,怎樣化解衝突?怎麼樣恢復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我們把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在聯合國大會做報告,他們聽了很歡喜。可是會後找我聊天,「淨空法師,你講得不錯,很好,我們都歡喜;這是理想,做不到。」這個事情就把我難住了,他沒有信心。這些外國人,怎樣才能有信心?一定要做出來,你做出來讓他看到,他服了,他沒話說了。我是這樣被逼著,你看我沒有人,只找到兩個人,一個楊淑芬老師,一個蔡禮旭老師。家鄉父老朋友們支持,我說好,他們支持,你們去做,你們兩個人。你看就是兩個人,招一批老師,招了三十七個老師。我們有這麼一個共同的理想,要求老師學聖學賢、學佛菩薩,自己做出個好榜樣給人看。這些老師真了不起,我向他們頂禮,真難得,他們做出最好的榜樣,感動當地人,三、四個月那麼好的效果出來了。


  所以二00六年十月份,我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個會議,在巴黎總部召開的,我還算是主辦人之一,我把我們湯池的實驗向大會做了八個小時的報告。他們聽了驚訝,一百九十二個國家的大使都希望到湯池去觀摩、去考察,真不容易,做成功了。這個大家相信了,中國古人這套東西現在還有效。所以我們三年在國內也產生很大的影響,現在國家正式把《弟子規》列入學校的課程,好事情。可是要安定社會,要拯救這個世界,那還要大力的來推動,就是全民學習,全國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在我的想法只要有五、六十個老師,利用什麼來教?利用國家電視臺、利用網際網路,每天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的講。講一年,中國社會就安定了;講三年,這世界就太平,什麼事都沒有。這是什麼?大福報的人幹,我只會講,我不會幹。我一個人都沒有,現在湯池解散了,蔡禮旭也走了,楊老師也走了,現在我孤家寡人一個。所以你要問,問我有什麼方法?我懂得一點,我能提供一點建議,我確實沒有能力做。現在年歲也大了,只想把《華嚴經》、把《無量壽經》好好講一遍。這兩部經講圓滿之後,如果我還有壽命的話,我想把《彌陀經》再講一遍,詳詳細細講一遍。其他,沒有我的事情。培養弘法人才都不是我的事情,我沒有這個精力了。如果我是五、六十歲可以,八十四歲了,不能再做這個事情了。所以什麼好的條件給我,我都拒絕,我都不要了。所以同學們也不必送錢給我。送錢給我,當然我替你做好事,替你印經,替你有些辦教育的地方需要錢,辦傳統教育的,我會把你轉送到那邊去。我自己什麼都不要,我跟大家講,八十歲以上的人天天就想著要往生,這個事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常說,都說真話,我的壽命到哪一天?就到今天,今天就要死了,還有什麼放不下?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幹的?沒事了,就是念佛,求阿彌陀佛來接引。天天都是我最後的一天,所以我什麼都不想,過得踏實、過得自在。除了講經,就是讀經,樂此不疲。


  所以這末後的結論,「是知利濟眾生,此經為最。持名之法,暗合道妙,最易行故。」黃老居士講得好,太難得了,我們不能不佩服。末後這一段,「大聖垂慈,特留此經」,大聖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萬二千年的法運,到最後滅的經是這部經。「經雲」,這是本經「獨留此經第四十五品」裏面的一段話:「當來之世,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湣,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眾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當來是將來,末法最後的一百年,佛經在這個世間完全滅盡。為什麼會滅?給諸位說,眾生的福沒有了,造惡的人多,修福的人沒有了。如果還有人修福,經道就還會留在世間。為什麼世世代代的人造惡?我們看看歷史回顧一下,今人造惡業比古人確實是多。我們這種年齡親眼看的,中國講三十年是一世,我差不多可以看到三世。這三世是什麼?一世不如一世。往後諸位如果留意一下,冷靜去想一想,三十年之後這個社會是什麼樣子?你敢不敢想?你看什麼?你看現在的年輕人,十五歲到二十歲的人,他想什麼?他說些什麼?他幹些什麼?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們把古聖先賢的教育疏忽了,現在這些小孩、年輕人受的教育是什麼?電視、網路。


  我在國外住得久,國外的學校,小學一年級學生就用電腦,就有網路。網路上的東西很多,看得樂此不疲,睡覺的時候放在被窩裏面看,父母還很得意,我小孩多用功。他在看什麼?看暴力、色情、殺盜淫妄,他在接受這些東西。所以不知道孝養父母,不知道友愛兄弟。二十年之後,他們是社會的中堅分子,如果他們在政壇上做為領袖,那他能做些什麼?愈想愈可怕。這一代的人還能控制住自己,不會發動核子戰爭;下一代敢不敢講?不敢講了,恐怕現在這些小朋友電動遊戲、殺人遊戲玩成習慣,到時候他要是做了總統,到掌權的時候可能就把核武拿出來遊戲。它不是殺人戰爭,它是遊戲,可是這個遊戲就會把世界毀滅掉。毀滅世界也是遊戲,怎麼辦?我也見過一些國家領導人,我給他們有個建議,把核武統統銷毀、把化學武器銷毀,將來他們縱然想遊戲,不至於有這樣毀滅性的武器。這對社會、對世界有好處,不必要保留。這個世界如果真正懂得因果報應,我們曉得用武力不能解決問題,只有用真正和平的方法能解決問題,武力解決問題造無量無邊罪業。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