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236
丑二、共相有法(分五科) 寅一、徵
何等名為共相有法?
「何等名為共相有法?當知此相復有五種,一、種類共相,二、成所作共相,三、一切行共相,四、一切有漏共相,五、一切法共相。」本論〈本地分〉共十七地,現在是〈思所成地〉,是第八科「思所成地」。「思所成地」裡邊分二科,第一科是「結前生後」,第二科「略標廣辨」。這個「略標廣辨」裡邊分二科,第一科是「標列」,第二科「隨釋」。「隨釋」裡邊分三科,第一科是「自性清淨」。這個「自性清淨」分四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別標」,第三科「列」,第四科「結」。這個「自性清淨」這一科已經講過去了,現在的文是第二科「思擇所知」。這個「思擇所知」正是解釋這個「思所成地」,裡面分二大科,第一科是「略」,第二科是「廣」。這個廣說裡面,又分二科,第一科是「辨有無相」,辨別怎麼叫做有相、怎麼叫做無相。辨別「有相」裡面,又分四科,第一科是「徵」,第二科是「標」,第三科是「列」,第四科是解「釋」。這個第四科解釋裡面又有五科,第一科是「自相有法」,這一科解釋完了。「自相有法」,就是那一件事的本身就是有,那麼叫「自相有法」,解釋完了。
現在就是第二科「共相有法」,就是它自己是沒有的,要眾多的法共在一起才是有。這個唯識的經論,對於一切法的觀察是很微細的,從這些分科上就應該看出來了。這個「共相有法」又分成五科,第一科是「徵」。「何等名為共相有法」,什麼叫做「共相有法」呢?「共相有法」是什麼意四呢?這是問的意思。底下第二科是「標」。
寅二、標
當知此相復有五種。
應該知道這個「共相有法」有五種不同,有五樣,不一樣。都是「共相有法」,但是還是有五種不同。這是第二科「標」,第三科是「列」。
寅三、列
一、種類共相,二、成所作共相,三、一切行共相,四、一切有漏共相,五、一切法共相。
分這麼五種的不一樣,有五種「共相有法」。這是列出來。底下「種類共相者」,這以下是解「釋」,就是解釋這五種「共相有法」。先解釋第一種「種類共相」。
寅四、釋(分五科) 卯一、種類共相
種類共相者:謂色、受、想、行、識等各別種類,總名為一種類共相。
這個「種類共相者」,怎麼叫做「種類共相」呢?「謂色、受、想、行、識等各別種類,總名為一種類共相」,這就叫做「總類共相」。這個色、受、想、行、識就是我們的生命體;生命體,佛告訴我們就是有這五種法組合起來成為我們的生命體。這五種是不一樣的,有色,就是地、水、火、風的這個色,這裡面也是有很多,但是都名之為色,也就是類。這個「種類」,種者類也,就是他們各有各的體相,但是是屬於一類的,所以叫做「種類」。譬如我們人,也是各式各樣的人,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黃色的人,有白色的人,但是都是人,那麼就叫做「種」,就是叫做「類」,這是一類。現在這個「色、受、想、行、識」也是,色有很多,色就是物質,地水火風,有各式各樣的物質,都叫做色;這個受也有很多,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想也是很多很多的事情;行也是很多;識也是很多的。但是都名為識,名為行,名為想,名為受,名為色,那麼就是同一種類。這個「等」字,「等」就是眼耳鼻身意、色聲香味觸法這一切。「各別種類」,就是每一樣都是不同的,每一樣都是不一樣,色也是不一樣,受也是不一樣,乃至識也是,各式各樣的識;反正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是各式各樣的種類。
「總名為一種類共相」,色受想行識,這五種總名為蘊;色也是蘊,受想行識都是蘊,蘊就是它們算是一類,所以叫做「總類共相」。譬如眼耳鼻舌身意,眼和耳不同,耳鼻舌身意各有不同,但是都名之為根,就是這一種類。這一切法就是這樣分,這樣分別,都名為一類,這叫「共相有法」,「共相有法」就是這樣意思。
卯二、成所作共相(分二科) 辰一、舉善所作
成所作共相者:謂善有漏法於感愛果,由能成辦所作共相,說名共相。
這個「成所作共相者」,這第一個「總類共相」解釋完了,現在解釋第二個「成所作共相」。這個「成所作共相」怎麼講呢?「謂善有漏法於感愛果」,就是我們人,他沒有惡心,他有利益人的心腸,有多少同情心,但是他也有貪瞋癡的煩惱,但是這個時候可有點好心腸,所以是善,沒有傷害人的意思。由這個善心腸,可是也有煩惱,雖然有煩惱,但是可沒有做惡事,能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他能修學善法,他有這樣的行為,有這好心腸是動機,又有這個五戒十善的行為,這就叫做「善有漏法」。
「於感愛果」,對於所感的,也就是所做的,可愛的果報,它有作用。那個「善有漏法」能成就可愛的果報;那可愛的果報是由善有漏法創造的,所以叫做「所作」,所創造的。所創造的,也就是所成就的;能成就的是善有漏法,所成就的就是可愛的果報,就是人天的果報。這件事,就叫做「成所作共相」。
「由能成辦所作共相」,由於這個善有漏法,他能成辦所作的可愛果報。可愛的果報,其實也是很多,人間可愛的果報,或者天上的可愛的果報,都是由善有漏法創造的。這個善有漏法,不殺生也是個善,不偷盜也是個善,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很多的善法,它們都有一種相同的作用,就是能成辦可愛的果報。這個可愛的果報,由那麼多的有漏善法創造成就的,這就叫做「說名共相」,這就叫做「成所作共相」。這個所作的可愛的果報也很多,能作的這個因緣也並不是一件事,也是很多。很多呢,都有共同的作用,他們和合起來共同的創造了可愛的果報,這就是叫做「成所作共相」,「說名共相」。這是「舉善所作」,舉善所作來解釋「成所作共相」。
辰二、例餘所作
如善有漏法於感愛果,如是不善法於感非愛果。念住、正勝、神足、根、力、覺支、道支、菩提分法,於得菩提,由能成辦所作共相,說名共相。當知亦爾。
這個「成所作共相」作了幾種的解釋,這個是約「舉善所作」做一種解釋,這底下還有其他的解釋。
「如善有漏法」,如前面說的這個善有漏法能創造可愛的果報,叫做「成所作共相」。「如是不善法」,善法是「如是」,是這樣子,不善法也是這樣子。「於感非愛果」,不善法: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妄言、綺語、惡口、兩舌,做種種的惡事,這不善法。你做這麼多的不善法的時候,對於感非愛果,所感的,就是所造成的不可愛的果報,那就到三惡道去受苦了,到地獄、餓鬼、畜生去,非愛的果報來說,那也叫做「成所作共相」,也是這樣意思。這個是「不善法於感非愛果」,加上前邊「善有漏法於感愛果」,和合起來,這都是屬於世間的生死苦惱的事情。
下邊說是「念住」正勤,這三十七道品。四念處也叫四念住,四正勤也叫四「正勝」,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這一共是三十七道品,也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這是發出離心、發無上菩提心的人所修學的聖道。「於得菩提」,這個三十七道品,對於得出世間的聲聞菩提、緣覺菩提、無上菩提,它有這個作用。「由能成辦所作共相」,也是一樣,他也能成辦出世間的菩提道,有這種共同的相貌。做善有善報,做惡有惡報,修出世間的聖道就能得出世間的菩提,都有相同的這種作用,這就叫做「共相」,叫做「成所作共相」,「說名共相」。
「當知亦爾」,當知道這個道理和前面那個善有漏法一樣,也是一樣的。那麼這就叫做「成所作共相」。前面的「種類共相」,是說我們已經得到的果報,我們已經得到的果報叫做「種類共相」。這底下「成所作共相」,就是你現在發動出來的行為,你自己願意發動什麼行為,你有你的自由,你願意作善,願意作惡,願意修學出世間的聖道,都叫做「成所作共相」。
卯三、一切行共相
一切行共相者:謂一切行無常性相。
這是第三科「一切行共相」。這個「行」,就是世間上的一切有漏法,都叫做「行」。「行」這個字,很有意思!我們走路,在道路上走路,一步一步地向前進,這叫做行;世間上一切法也都是這樣子。你看那個高山,它也是一天一天、一晝夜一晝夜的向前進;我們看那個高山好像不動,其實它也和人一樣,也是在時間上一天一天的向前進,也是行。那棵樹、那個花,也是這樣子;所有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都是這樣子,都是在時間上剎那剎那向前進,所以都叫做「行」。
這「一切行」法,他們也有「共」同的「相」貌,是什麼呢?「謂一切行無常性相」,無常,這個「常」是不變動的叫做常;昨天是這樣子,今天也是這樣子,它沒有變化,叫做常。「無常」,沒有不變動的,這一切行法都在變動、都在變化。就是有粗顯的變動,有微細的變動,不一樣。我們粗顯的變動,我們可能會覺知道;這微細的變動,我們不知道。但是現在,這個佛菩薩開示我們,這世間上的這一切行法都是在變動的,不是穩定的,都是在變動的,那麼這就叫做「一切行共相」。
我們人的這個智慧粗淺,就是在這個豐衣足食,感覺到心情很安,好像無憂無慮。但是現在佛告訴我們,你無憂無慮的這個境界都是在剎那剎那在變動,忽然間就不得了啊!你可要知道啊!這是「一切行無常性相」。
卯四、一切有漏共相
一切有漏共相者:謂有漏行皆苦性相。
「一切有漏共相者」,這是第四科。「有漏共相者:謂有漏行皆苦性相」,「有漏共相」,這個「漏」就是煩惱,煩惱叫做漏;這是一個呵斥我們的一種話。像人生瘡了,這個身體有病,生瘡了,這個瘡流膿、流血叫做「漏」。我們現在呢,這個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到一切境界的時候,就從裡面流出來貪、瞋、癡的煩惱,叫做「漏」。如果聖人呢,他把煩惱斷了,他不漏了,那叫做無漏;我們凡夫都是有漏的。
這個「有漏」法的共同相貌是什麼呢?「謂有漏行,皆苦性相」,只要你有煩惱的話,那這個屬於煩惱範圍內的一切法都是苦的性相,都是苦惱的相狀。內裡邊也是苦,外邊也是苦,這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因為有煩惱的人也有執著,都有執著心,這個執著就是苦的原因;你若不執著,沒有苦。說是阿羅漢,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他的色受想行識,也都是無常變動的,但是他沒有煩惱,他沒有執著心了;沒有執著心,所以他沒有苦。譬如說是有令你滿意的事情出現的時候,這個聖人他對於這個滿意的事情不執著;有苦惱的事情出現的時候,這個聖人他心裏也不執著,他不執著那種事情。我們凡夫,苦的時候也執著,樂的時候也執著;樂的時候執著,會感覺滿意,但是那個樂會變動,就令你不滿意,所以就苦惱。這個聖人他不執著,他心裡面超越這個執著,到無著的境界去了;無著的境界,沒有這些苦、樂的事情,所以他沒有苦的性相。
譬如說是,我們現在有不如意的事情出現的時候,心裡面被這個不如意的事情困住了,就是沒有辦法從這裏超越這個苦,沒有辦法,只是在那裏分別這個苦,為苦所困。聖人呢,他不執著,不執著什麼呢?就不執著這個苦是苦,觀察它是空無所有的,這個心就到無所有的境界去了,這個苦就不苦惱他了,所以他不苦;雖然也是無常,但是可不苦。我們有漏行的、有執著心的,你就非苦不可;因為你執著它,你不能超越它。所以是「有漏行,皆苦性相」。
那麼這裡面知道一件事,就是煩惱,這個漏就是煩惱,煩惱是苦惱的原因,煩惱是苦的原因。你若想要解脫苦,你要斷煩惱,要做這件事,要去斷這個煩惱,斷了煩惱就不苦了,應該做這件事。但是你不願意有苦,但是還不願意斷煩惱,那怎麼能夠離苦呢?這是我們凡夫就是這樣子。
卯五、一切法共相
一切法共相者:謂一切法空無我性相。
這是第五科「一切法共相」。這「一切法」,前面說一切行、一切有漏,都是因緣生法,這是有為法。這底下說「一切法」,就包括了有為法,也包括了無為法,有為法、無為法都在內的。這個有為法和無為法,它們是不一樣,有為法和無為法是不一樣;不一樣,但是也有個一樣的地方,是什麼呢?「謂一切法空無我性相」,有為法也是空,無為法也是空,都是裡面沒有我的性相的,沒有我的性,也沒有我的相。有為法無我,無為法也是無我的;這個無我,這個空就是無我,無我就是空,因為沒有我就叫做空。這個是一切法都是共有的相貌,是這樣子。在這裏看出來,空無我是很究竟的,是最究竟的一個真理了。這個聖人,他從一切有漏法超越一切苦惱,就要觀察空無我才能超越;你若執著有我,執著有我不行,不能超越。
寅五、結
如是一切,總說為一共相有法。
像前面一共是這五種,這就叫做「共相有法」。「共相有法」就是這樣意思,這樣講法。凡夫的「種類共相」、「成所作共相」,當然這裡面也包括聖人。「一切行共相」、「一切有漏共相」,「一切有漏共相」那是凡夫的境界,其餘都是通於聖人。最後一個「一切法共相」,其實也就是聖道;你學習一切法空無我的性相,就能超越一切苦,就能得大解脫了。
丑三、假相有法(分三科) 寅一、徵
何等名為假相有法?
這個是「假相有法」,解釋這個有無相裡面,解釋「有相」裡面分五科,第一科是「自相有法」,第二科是「共相有法」。這「共相有法」解釋完了,現在是第三科「假相有法」。「假相有法」,就是那個「有」是有,但是不是真實,叫做「假」,假的,虛假的有法,這個「假相有法」,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徵」。
「何等名為假相有法」,說這個有,有「自相有」、有「共相有」、有「假相有」,這個「假相有」是怎麼回事情呢?這個第一句是問。底下第二科是解「釋」,解釋裡邊分四科,第一科是「標」。
寅一、釋(分四科) 卯一、標
謂若於是處略有六種言論生起,當知此處名假相有。
這就是「標」。「謂若於是處」,這個「假相有法」的意思就是說,假設在這個地方有六種言論生起。這個「略」就是簡要的意思,簡要地說有「六種言論生起」,生起六種言論。「當知此處」就叫做「假相有法」。這也等於就是解釋,解釋這個「假相有法」。
卯二、徵
何等名為六種言論?
這第二科是問。「六種言論」是怎麼回事情呢?這是問。第三科把六種的言論「列」出來。
卯三、列
謂屬主相應言論,遠離此彼言論,眾共施設言論,眾法聚集言論,不遍一切言論,非常言論。
這是「六種言論」,這六種言論就叫做「假相有法」。這是列出來,第三科「列」出來。底下第四科就解「釋」,解釋分六科,第一科就解釋這個「屬主相應言論」。
卯四、釋(分六科) 辰一、屬主相應言論(分二科) 巳一、釋(分二科) 午一、標相
屬主相應言論者:謂諸言論配屬於主,方解其相,非不屬主。
「屬主相應論者」,這是第一科「屬主相應言論」,又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釋」。解釋裡面分二科,第一科是「標相」。「屬主相應言論者:謂諸言論配屬於主,方解其相,非不屬主」,這是「標相」。「謂諸言論」,這是說有很多的語言,你說了很多話,但是這個語言要「配屬於主,方解其相」,你才能明白它的相貌,它這個意思的相貌你才能明白,要「配屬於主」才能會明白。若不配屬於主,你說老半天還不明白,人家不明白你說的什麼;一定要和主相配屬,才能明白的。「非不屬主」,不是不屬於主。所以叫做「屬主相應言論」。
這是「標相」,「標相」也就是略略的解釋一下。底下第二科「舉例」,舉一件事告訴你。分二科,第一科「舉生相」。
午二、舉例(分二科) 未一、舉生相
如說生時,此誰之生,待所屬主起此言論。謂色之生,受、想、行、識之生。非說色時,此誰之色,待所屬主起此言論。
「如說生時,此誰之生,待所屬主起此言論。謂色之生,受、想、行、識之生」,這是「舉生相」,也就是舉個例。
「如說生時,此誰之生」,譬如說這個人發表言論,發表言論的時候,他說這個生。這個「生」,就是原來沒有,現在有了,就叫做生;由無而有,這叫做「生」。但是你這樣講,我還是不大明白。「此誰之生」,你究竟說誰生呢?那一法由無而有呢?你要說出來;你若沒說出來,我還不知道這個生是怎麼回事?「待所屬主起此言論」,如果一定要……「待所屬主」,就是要依賴你說出來這個生是屬於誰?屬於誰的?誰生?你這個言論說出來。「起此言論」,你生出來這個言論,這個生是誰?誰生?你說出來,是誰呢?這底下說了。
「謂色之生,受、想、行識之生」,那麼就是色、受、想、行、識由無而有了,那麼我們就明白了,就是有了一個人了,就是有了一個眾生了。譬如我們這個生命,我們現在這個生命原來是沒有的;原來沒有的時候,由無而有了,就是那個業力,主要是那個業力成熟了,業力一動,動起來,你就得果報了。得了果報的時候,這個果報就是有色,有受、想、行、識出現了,這就叫做「待所屬主」。這個「待」,說個等待也可以。你說「生」,一定等待什麼生,要說出來,那就叫做「屬主言論」,這叫做「屬主相應言論」。
「謂色之生,受、想、行識之生」,這個「生」,我們的生命出現的時候,當然是前一個生命一剎間滅了,後一個生命才出現。出現的時候,當然是有因緣、有業力出現。出現的時候,一定是有色,也有受、想、行、識的;人是這樣子,乃至畜生的世界,地獄、餓鬼,畜生、人、天、阿修羅,都是這樣子,都是有受、想、行、識的。
「非說色時,此誰之色」,前面說生,是誰生啊?是色、受、想、行、識生,所以就叫做「屬主相應言論」。「非說色時」,不是說地、水、火、風出現的時候。「此誰之色」,這個色是誰?「待所屬主起此言論」,等待你要說出來這個色是屬於誰,你要發動這個言論叫做「屬主相應」,不是,不是這個意思。為什麼呢?因為佛法是主張無我的,所以不再說色受想行識是誰,不再這麼說;不再說色受想行識是我,那是外道是這樣講,佛法不說他是屬於我。因為這個色受想行識裡面沒有我可得,所以不是那個意思。這個「屬主相應言論」是說「生」的時候,他是誰生?色、受、想、行、識生,這叫做「屬主相應言論」,是這樣意思。
未二、例老等
如生如是,老、住、無常等心不相應行,隨其所應盡當知。
這是第二科,前面是第一科「舉生相」,現在是第二科「例老等」。
「如生」,色受想行識生,這叫「屬主相應言論」,是這樣子。「如是」,是這樣子。「老、住、無常等心不相應行,隨其所應盡當知」,也是這樣子。
這個「老」,就是色受想行識在變異,相續地變化,就叫做「老」。這個「住」,就是色受想行識相續地變異,但是沒有壞,那就叫做「住」。「無常」,就是壞了,相續地變壞了,那就是死掉了,死了,「無常」是有死的意思。
這個「老、住、無常等心不相應行」,這個生也是,生、老、住、無常等都是心不相應行。因為這個生、老、住、無常,它離開了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生老住無常這回事。所以色受想行識是有體相的,生、老、住、無常是在色受想行識上起的分別,生起的分別,形容它的相貌。這個色受想行識,有生、有老、有住、有無常等,這些事情;離開了色受想行識,這個生、老、住、無常等不可得,所以它沒有體性的。它沒有體性的,和心是不相應的。這個心的了別性,心的了別是和那個有體法才相應的;沒有體,心是不相應的。雖然不相應,但是可也是會這麼分別,心會這樣分別:生、老、住、無常,會這樣分別。
「隨其所應盡當知」,「生」指色受想行識生;「老」呢,也指色受想行識老;「住、無常」,也指色受想行識住、無常說的,都是這樣子。所以這就叫做「屬主相應言論」。如果你不說色受想行識,只是說生老住無常,這不行。是什麼呢?什麼生老住無常?就是聽不懂了,這個道理說得不明白。
巳二、結
是名屬主相應言論。若於是處起此言論,當知此處是假相有。
「是名屬主相應言論」,這是第二科「結」。前面這一段的解釋,到這裡結束了,這就叫做「屬主相應言論」。
「若於是處起此言論,當知此處是假相有」,「若於」,假設你在這個地方,就在色受想行識上。「起此言論」,發動這個生、老、住、無常的言論,那你就應該明白「此處是假相有」,這個生、老、住、無常是假的,因為它本身沒有體相;離開了色受想行識,另外沒有生可得,也沒有老可得,也沒有住、也沒有無常可得,只是一句空話,但是這個空話可也是有事情的。所以這叫做「假相有」,這個相是假的,不是真的。可是使令我們不高興,說你老了,不喜歡,說要死了也不高興,所以我們就是在這虛妄相上有種種虛妄分別,有種種苦惱,是這個意思。
辰二、遠離此彼言論(分二科) 巳一、釋(分二科) 午一、標義
遠離此彼言論者:謂諸言論,非以此顯此,亦非以彼顯彼,是說名為遠離此彼言論。
前面一共「六種言論」,第一種是「屬主相應言論」,現在第二種「遠離此彼言論」。這個「遠離此彼言論」,好像複雜一點。「遠離此彼言論」分兩科,第一科是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標義」。
什麼叫做「遠離此彼言論」呢?「謂諸言論,非以顯此」,就是一個人發表言論的時候,他不是「以此顯此,亦非以彼顯彼,是說名為遠離此彼言論」,這就叫做「遠離此彼言論」。那麼這是「標義」,也就是把它的義立出來。底下再「顯」示它的「相」貌,也就是解釋這個義。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解釋。分三科,第一科「以此顯此」。
午二、顯相(分二科) 未一、略(分三科) 申一、以此顯此
若以此顯此言論,是言論亦於實相處轉,亦於假相處轉。
這底下解釋這個「以此顯此」。「若以此顯此言論」,假設這個人發表的言論是屬於這個的,就是「以此顯此」的言論。「以此顯此」,或者這樣說,說這個房子,用房子本身的相貌來解釋房子的事情,那麼就叫做「以此顯此」。「若以此顯此言論,亦於實相處轉,亦於假相處轉」,這個言論,它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在真實的情形上活動;「亦於假相處轉」,也是在虛妄的境界上活動,有假、有實的不同。這個言論,有假、有實的不同。這下面有解釋,在這裡不說。
申二、以彼顯彼
若以彼顯彼言論,是言論亦於實相處轉,亦於假相處轉。
這是第二科「以彼顯彼」。「若以彼顯彼言論」,「若以彼顯彼」,「彼」,就是離開了此法,另外有一法,各有各的體相,就互相可以稱之為「彼」,就是這樣意思。說那邊一個房子,這邊一個房子,用那個房子說這個房子,用這個房子說那個房子,那這就叫做「彼」。「以彼顯彼言論,是言論亦於實相處轉,亦於假相處轉」,「是言論」和前面「以此顯此言論」一樣,也有假實的不同,有的是真實的,有的是虛妄的,也有這個不同。這是第二科,底下第三科。
申三、俱非
若非以此顯此,亦非以彼顯彼言論,是言論一向於假相處轉。
這是第三種言論,若是說這個人發表的言論,不是「以此顯此」,也不是「以彼顯彼」。他的言論「一向於假相處轉」,那就是完全,「一向」就是完全地,就是全部,全部都是在虛妄的相上活動,而不是在真實相上活動的。這是「顯相」,略略的解釋,解釋這個「遠離此言論」的相貌。底下第二科是「廣」,就是再詳細地說明「遠離此彼言論」的道理。
未二、廣(分三科) 申一、以此顯此(分二科) 酉一、舉地等(分二科) 戌一、於實相處轉
云何以此顯此言論,於實相處轉?如言地之堅。
這底下第二科是「廣」說。前面是「略」說,這底下廣說,詳細的說。分三科,第一科是「以此顯此」。又分二科,第一科「舉地等」,舉這個地水火風。「舉地等」分二科,第一科「於實相處轉」,怎麼叫做「於實相處轉」?這底下解釋。前面說過了。
「云何以此顯此言論,於實相處轉」,「以此顯此言論」,它是在真實的情況上活動,就是說的是真實的事情,這句話我還不明白,你再詳細說一說。「如言地之堅」,那麼這句話就叫做「於實相處轉」。「如言地之堅」,這個地水火風四大,四大地水火風,什麼是地大呢?說這個地大,不是我們眼睛看見的這個地,不是。這個地當然也是有這個地的意思,但是這裡邊,我們看見這個地,那四大都是具足的。「如言地之堅」,說那個地大是堅固的,是指堅固的,那叫作地大。這堅濕暖動,這四大,現在地大是堅固的,這句話是說的真實話,這就叫做「以此顯此言論,於實相處轉」,他說的是真實話。什麼叫做地大,指堅固說的,這個堅固叫作地大,這句話是說的真實話。這是第一科。第二科「於假相處轉」。
戌二、於假相處轉
云何此復於假相處轉?如言石之圓。
「云何此復於假相處轉」呢?這個人說的話,不是說的真實,是說的虛假的。「如言石之圓」,「石之圓」,這個「圓」是個假相。「石之圓」,這個石頭是圓的,這句話不決定,因為石頭也有方的,也有尖的,也有長的,也有短的,各式各樣的;說圓,這是不決定的,不決定所以叫做假,這是假的意思。這個假是這樣意思,這麼講。什麼叫做「假相處轉」,什麼叫做「實相處轉」,這兩句話解釋完了。
酉二、例所餘
如地之堅、石之圓,如是水之濕、油之滴,火之煖、燬之焰,風之動、飄之鼓,亦爾。
這是底下第二科「例所餘」。前邊是說這個地大,這底下「例所餘」的水火風大。
「如地之堅,石之圓」,這是指地大說,這裡邊有實、有假。「如是水之濕」,這個地大是這樣子,這個水大呢,「水之濕」,這也是實話,說的真實話,水是濕。不管這個水是什麼水,但是一定是濕的;這個濕是水的體性,是真實話。「油之滴」,那這一句話就不是真實了,油也是水,裡面也有水大,但是說它滴,那油不一定決定都是滴,也可能是一大桶,是這樣子。那麼這句話呢,那就是這裡面有方便,不是決定的。這個「水之濕」,濕是決定的,只要是水一定是濕的。「油之滴」,滴是不決定的,不決定就是假了,這樣意思。這是水大。
火大呢?「火之煖」,火指什麼說的?就指煖說的,就是熱。那就是不管你是什麼火,一定是熱的,那就是火,這是真實話。「燬之焰」,「燬」也是火,火之焰,就是這個火被風吹了,離開了那個火,另外有火。就是那段火和這個火中間有距離的那個,叫「焰」。當然這個火不決定是這樣子,所以那個就是假了。
「風之動、飄之鼓」,這是說風大,風大說是動,這個動是風大的實在相,是實相;只要是風,它一定是動。「飄之鼓」,那就不一定,它鼓動起來,飄動起來,但是又不一定,也可能把那棵樹吹倒下來了,那也可能的。所以這個「鼓」,不是決定是風的相貌,就是那裏有假,有假的。
這就是在四大上,都有實、都有假。這個言論,在發表言論的時候,「以此顯此,以彼顯彼」,都有假、有實,是這樣,「亦爾」。現在這是說「以此顯此」,有假、有實。前面是「以此顯此」,底下第二段「以彼顯彼」,分兩科,第一科「於實相處轉」。
申二、以彼顯彼(分二科) 酉一、於實相處轉
云何以彼顯彼言論,於實相處轉?如言眼之識、身之觸,如是等。
「云何以彼顯彼言論,於實相處轉」,「以彼顯彼」的「言論」,是在真「實相」上活動,就是說的是真實相。這句話怎麼講呢?「如言眼之識」,這就是了;這個眼是眼根,識是眼識,眼根和眼識是兩回事,眼根有眼根的體,眼識有眼識的體,所以稱之為「彼」,叫做「以彼顯彼」。就是以眼知彼,來顯示彼識,這個識是眼識,就是「以彼顯彼」,是這樣意思。彼耳之識,也是「以彼顯彼」,但那就不是眼識了,是耳識了,「以彼顯彼」。
前面「以此顯此」,譬如說「地之堅」,離開了地另外沒有堅,地和堅稱之為「此」,「以此顯此」。這個眼根呢,離開了眼根是有眼識的,它是各有各的體相,所以那就叫「以彼顯彼」。因為眼識是有了別性,眼根是沒有了別性的,所以它們是不同性質的,所以稱之為「彼」。眼之識、耳之識,眼、耳、鼻、舌、身,「身之觸」等,「身之觸」也應該是身之識,也是一樣。身有識才能觸,才能接觸冷暖,才有這些觸。「如是等」,這就叫做「以彼顯彼言論,於實相處轉」,這就是這樣意思。
酉二、 於假相處轉
云何此復於假相處轉?如言佛授、德友之所飲食、車乘、衣服、莊嚴具等。
「云何此復於假相處轉?」這是第二句。「於假相處轉」,這句話怎麼講呢?「如言佛授、德友之所飲食、車乘、衣服、莊嚴具等」,「如言佛授」,就是這個人的名字,這個人的名字叫做佛授,這個人的名字叫做德友,叫這個名字。這個佛授所飲食的東西,佛授他的車乘,他的車、他的乘,乘也是車;或者前面這個車,裝水的車,也叫車。佛授的衣服,佛授的種種的莊嚴具等。「德友」這個人,他所有的飲食、車乘、衣服、莊嚴具等。這些事情,這就叫做「於假相處轉」,因為這個名字都是假的,假立的名字。這個人生下來的時候沒有名字,給他安立個名字叫做佛授,安立個名字叫做德友。飲食也是,也是各式各樣的飲食,也都是眾多因緣和合成立的東西,也都是假的;車乘、衣服、莊嚴具等也都是假的,都是眾多的東西和合而有,都稱之為假。這就叫做「以彼顯彼」,「於假相處轉」,這樣的言論是屬於這一類的。
底下第三科「俱非」,分二科,第一科「徵」。
申三、俱非(分二科) 酉一、徵
云何非以此顯此,亦非以彼顯彼言論,一向於假相處轉?
這樣的言論,它都是在「假相處轉」,而不是在真實相上活動的。這是「徵」,這個言論現在這裡面解釋它。前面是「徵」,這底下是「例」,舉個例子。
酉二、例
如言宅之門、舍之壁,瓶之口、甕之腹、軍之車、林之樹、百之十、十之三,如是等。
這叫作「以彼顯彼言論,一向於假相處轉」。「如言宅之門」,這個宅和門,宅是個房子,這個房子是有窗戶、有牆、有蓋,是總相;門是它的一部分,是別相,有總別之異。宅不就是門,但是離開宅也沒有門,它有總別之異,也就是非一非異,所以也不是「以此顯此」,也不是「以彼顯彼」。「如言宅之門」,就符合這句話,不是「以此顯此」,也不是「以彼顯彼」,因為離開了房子,也另外沒有門,所以不能說「以彼顯彼」;可是宅也不就是門,所以也不是「以此顯此」,是這樣子。
「舍之壁」也是,房子的壁,只是房子的一部分,有總別之異。「瓶之口」,瓶也有腹,也有許多相貌的,但是口是它的一部分。「甕之腹」,甕就是瓦、陶器所作的一種蓄水的東西,有腹。或者「軍」隊裡面的「車」,其實軍隊裡面也不只是車,還有人,還有各式各樣的事情。還有樹「林」子裡面的「樹」,林是個總名,樹是其中的一部分,別稱。「百之十」,十也是百裡面的,但是百不就是十,所以也是不「以此顯此」,亦非「以彼顯彼」的。「十之三」,也是一樣,十之一、二也是一樣,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都是一樣。「如是等」。
巳二、結
是名遠離此彼言論。
「此彼言論」是這樣意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