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237

分類:法相宗
2013/03/30 09:47



辰三、眾共施設言論(分二科) 巳一、標列


眾共施設言論者:謂於六種相狀言說自性,假立言論。六種相狀者:一、事相狀,二、應識相狀,三、淨妙等相狀,四、饒益等相狀,五、言說相狀,六、邪行等相狀。


  前面第二科「思擇所知」,這一科裡面分兩大科,第一科是「辨有無相」,這裡分二科,第一科是「有相」。這個「有相」裡邊分五科,第一科「自相有法」,第二科「共相有法」,第三科是「假相有法」。現在就是第三科「假相有法」。「假相有法」裡邊分三科,第一科是問,第二科是解釋。解釋裡邊分六科,第一科是「屬主相應言論」,第二科「遠離此彼言論」,這兩科昨天講完了;現在是「眾共施設言論」,是第三科。


  這個「眾共施設言論」是什麼意思呢?「謂於六種相狀言說自性,假立言論」,這是說這一切眾生在語言方面,在這裡分為六種情況;在六種情況上,就有六種言說的體相。這個「自性」就是體相的意思,也就是言說的內容,這樣意思。有六種情況假立言論,這個六種情況是言論所形容的事情;而能表達六種情況的,就是言論。這個言論是人的分別心假設的,所以叫作「假立言論」。


  這個「六種相狀者」,那六種呢?「一、事相狀」,第「二」種是「應識相狀」,第「三」種是「淨妙等相狀」,「四」是「饒益等相狀」,「五、言說相狀,六、邪行等相狀」。這是標出來。底下就是解釋,解釋這六種。第一科先解釋「事相狀」。


巳二、隨釋(分六科) 午一、事相狀


事相狀者:謂識所取。


  「事相狀」,就是我們日常生活,所接觸的一切的事情,這個事情是怎麼樣呢?「識所取」,就是我們的心所分別的境界,是這樣意思。這個「識所取」,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所攀緣的境界,所攀緣的就叫作「事相狀」。但是這個心,有心王、有心所的不同。心所就是各式各樣差別的分別,譬如說貪、瞋,那麼就是心所法了。這個心王和心所有什麼不同呢?心王是了別事情的總相,心所是了別事情的總相和別相,是這樣的不同。現在說「事相狀,謂識所取」,就是指心王說;心王所了別的大概,事情大概的情況,這一類的言論,這是一種。這是第一科。


午二、應識相狀


應識相狀者:謂作意所取,能起於識。


  這個「應識相狀」的「應」字,在大正藏上是個「所」字,是「所識相狀」,是個「所」字。但是這裏,它是特意的改成為「應」字,「應識相狀」。


  「應識相狀者,謂作意所取」,這個「作意」就是心所了。這個「作意」是什麼心所呢?這個「作」是個警覺的意思,警覺應該生起的識去攀緣所緣境。這個時候呢,就有作意心所,也有其它的一些心所,這時候這叫做「作意」。「作意所取」,這個作意心所所攀緣的境界,它是有什麼不同呢?就是它是發動,這個「能起」的「起」就是發動的意思,它能發動這個心王去攀緣所緣的境界作種種的分別。這裡面呢,就是能攀緣境界的總相,也能攀緣境界的別相,就有這樣的差別了。


《披尋記》五七六頁:


應識相狀至能起於識者:作意現前,識方得生,故彼所取,名應識相。即依此相而起言說,是名應識相。


  「應識相狀至能起於識者:作意現前,識方得生」,這個心王和心所的關係,就是作意心所出現的時候,心王才能生起,這個次第是這樣子;「識方得生」。「故彼所取,名應識相」,所以彼心王、心所所攀緣的境界叫「應識相」。「即依此相而起言說,是名應識相狀」,這樣意思。


午三、淨妙等相狀


淨妙等相狀者:謂觸所取。


  這個「淨妙等相狀者」,前面說「事相狀」,「謂識所取」,其實這是總相,這底下就是各式各樣的別相了。「淨妙等相狀者」,「淨妙」這個話實在是內心的分別,內心分別認為這個所緣境是非常美妙的境界,那麼就是淨妙的相狀;或者是不美妙的境界;或者是也不是淨妙,也不是不淨妙,處中的境界。這些相狀呢,「謂觸所取」,這個「觸」也是個心所法,就是這個心王和心所與境界一接觸的時候,有淨妙、不淨妙、非淨妙非不淨妙的分別,這就是又一種言論,以此而生起言論。這個「淨妙等」,這個「等」字就表示有非淨妙、非不淨妙,一共有三類的相貌,這樣意思。


午四、饒益等相狀


饒益等相狀者:謂受所取。


  這個「受」也是個心所法。前面是「觸」,還偏重於所緣境,這個受就是偏重於能緣的心王、心所了,偏重於這一方面的覺受。這一方面的覺受有「饒益等相狀」,「饒益」,這個所緣境有很多很多的利益我的情形,就叫做「饒益」;或者是不饒益,或者非饒益、非不饒益,所以有個「等」字。這是受心所所攀緣的境界,那就是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的分別了。


午五、言說相狀


言說相狀者:謂想所取。


  「言說相狀者」,這是第五科「言說相狀」。「謂想所取」,這個「言說相狀」就是用言說形容所認識的境界,這就是特別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這裡面是「想所取」,是想心所所攀的境界。這個「想」其實就是人的知識,我們有各式各樣的知識,就是會攀緣各式各樣的境界,也就發表為各式各樣的言論。譬如說醫生,他會攀緣各式各樣的境界,他有這種知識;或者建築師、會計師,他有各式各樣攀緣的境界,有各式各樣的言論,這就是特別多了,這叫「想所取」。


午六、邪行等相狀


邪行等相狀者:謂思所取。


  這是第六科。「邪行等相狀」,前邊有作意、觸、有受、有想,這樣子對外邊所攀緣的境界,已經知道很多的事情了;知道很多事情以後,這個人就有行動了。有行動呢,有正行、也有邪行,也有非正行、非邪行的這種事情。所以這個「邪行等」,這個「等」也包括正行,也就是善行、惡行、無記行,這些事情。「謂思所取」,這是這個人的思心所所攀緣的境界。思心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有目的行動。他心裏面有一個目的,有個希望,要滿足這個希望,要採取這個行動,這個時候裡面的各式各樣的心所法都包括在思心所裏面,那麼因此而發表種種言論,這是一種。這「六種言論」,這叫「眾共施設言論」,就是這種。


辰四、眾法聚集言論(分二科) 巳一、標相


眾法聚集言論者:謂於眾多和合,建立自性言論。


  「眾法聚集言論者」,這是第四科「眾法聚集言論」。第一科裡面分兩科,第一科是「標相」。「謂於眾多和合,建立自性言論」,這是「標相」。「謂於眾多和合」,就是很多的事情總合起來,然後才有一種情況,才能發表言論的;這一種言論。這是「標相」,底下第二科是「例成」。


巳二、例成


如於內色受想行識,建立種種我等言論;於外色香味觸等事和合差別,建立宅、舍、瓶、衣、車、乘、軍、林、樹種種言論。


  「如於內色受想行識,建立種種我等言論」,這底下舉一個例,舉一個現成的事情來成立「眾法聚集言論」。「如於內色受想行識」,這有內外的不同,先說「內」。譬如我們發表言論的人,在內裏面,「內」就指我們的生命體來說,我們有色、有受、有想、有行、有識,我們這個生命體有這五種成份,組成我們的生命體。但是我們在這裏「建立種種我等言論」,就從這個色受想行識的組合上面,安立了各式各樣的我等的言論;或者是識是我,這個色受想行是我的住處,是我怎麼怎麼地,各式各樣的這種言論。這是一種,這是在內裡面建立的言論。這個「建立種種我等言論」,或者是色受想行識合和起來名之為我,或者是色受想行識裡面某一個是我,或者是常恒住的我,或者是假名字的我,各式各樣的言論。


  「於外色香味觸等事和合差別,建立宅、舍、瓶、衣、車、乘、軍、林、樹等種種言論」,於外邊的,這個生命體以外的「色香味觸等事」情,這些事情和合起來成為種種不同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宅、舍、瓶、衣、車、乘、軍、林、樹等種種言論」,這個「宅、舍、瓶、衣」也都是色香味觸建立的;這個色香味觸建立為宅、舍,建立為瓶,建立為衣,建立為車、乘,建立為軍,建立為林樹等種種言論,這也是「眾法聚集言論」,也是這樣意思。


辰五、不遍一切言論(分二科) 巳一、標相


不遍一切言論者:謂諸言論,有處隨轉,有處旋還。


  「不遍一切言論者」,這是第五科「不遍一切言論」。「謂諸言論,有處隨轉,有處旋還」,這一個科分兩科,也是先「標相」,就是先說出來它大概的意思。什麼叫做「不遍一切言論」呢?「謂諸言論,有處隨轉」,就是說有的一種語言,有的地方你可以用這個語言的。「隨轉」,就是可以用,用的意思。「有處旋還」,有的地方這種語言不能用,就要收回來了,不可以用。那麼,這就叫做「不遍一切言論」。這是「標相」。底下是「例成」,舉一件事來成立這個「不遍一切言論」。分四科,第一科是「舍宅言論」。


巳二、例成(分四科) 午一、舍宅言論


如於舍宅、舍宅言論,於諸舍宅,處處隨轉;於村聚落亭邏國等,即便旋還。


  「如於舍宅、舍宅言論」,就像我們人在舍宅上,這個「舍宅」是一個發起言論的對象,這個時候就有了舍宅的言論了。「於諸舍宅,處處隨轉」,這個舍宅的言論在「諸舍宅」,各式各樣的舍宅,處處的舍宅的地方,可以用;這個是什麼房子,這個什麼房子,怎麼怎麼地。「於村聚落亭邏國等,即使旋還」,這個舍宅的言論,只能在舍宅這個範圍內用。若在「村」,若在「聚落」,就是很多的人,鄉村,很多的人家在那個地方住,名之為「村」。「聚落」也是這個意思,就是積聚了很多的人在那裏住。這個「落」也是個居住的意思。這個「亭」,亭就是這個道路距離多遠,或者十里路造一個涼亭,或者是五里路造一個涼亭,一個亭子。這個「邏」是什麼意思呢?邏實在來說就是檢查站;這個地方有個站,政府在那裏有這個機關,從這裏經過的人要檢查,那就是邏的意思。或者是「國」,這是一個國,過了這個範圍就是另一國了;這就是更廣大的地區了。「即便旋還」,你這個舍宅的言論,在這樣的情形下就不能用了。「即便旋還」,就收回來了,不能用。


午二、瓮甕言論


於瓮甕等、瓮等言論,處處隨轉;於瓶器等,即便旋還。


  「於瓮甕等、瓮等言論,處處隨轉」,這第二科「瓮甕言論」。這個「瓮甕」,就是這些瓦器,這些的言論;那麼這言論在瓮上面,在這些甕上面,你處處可以用,可以用這種言論,「隨轉」。「於瓶器等,即便旋還」,這種言論就不能用了。


午三、諸軍言論


於軍軍言,隨諸軍轉;於別男女幼少等類,即便旋還。


  「於軍軍言,隨諸軍轉」,這是第三科「諸軍言論」。這個軍隊的事情,它有它所使用的語言,「隨諸軍」都可以適用。「於別男女幼少等類,即便旋還」,就不能用了。


午四、諸林言論


於林林言,隨諸林轉;於別樹根莖枝條葉華果等類,即便旋還。


  「於林林言,隨諸林轉」,這個樹林子的這些語言,你在樹林子那個境界你可以用。「於別樹根莖枝條葉華果等類,即使旋還」,那就不能用了。那麼這就叫做「不遍一切言論」,只能一部份可以使用。


辰六、非常言論(分四科) 巳一、標


非常言論者:由四種相應知。


  「非常言論者」,這第六科,分四段,第一科是「標」。什麼叫「非常言論」呢?「由四種相應知」,應知道那就是「非常言論」。那四種相呢?這底下「列」出來。


巳二、列


一、由破壞故,二、由不破壞故,三、由加行故,四、由轉變故。


  這四種。這是列出來。底下第三科解「釋」。


巳三、釋(分四科) 午一、由破壞


破壞故者:謂瓶等破已,瓶等言捨,瓦等言生。


  這個「破壞」就是無常的言論。「破壞故者:謂瓶等」被破壞了以後,這個瓶子壞了,就不能名之為瓶了,就是瓶子的語言就不能用了。「瓦等言生」,瓶子壞了,就變成瓦了,這樣的語言就生起了。


午二、由不破壞


不破壞故者:謂種種物共和合已,或丸、或散,種種雜物差別言捨,丸散言生。


  「不破壞故者」,這第二科。「不破壞」是什麼意思呢?「謂種種物共和合已,或丸、或散,種種雜物差別言捨,丸散言生」,「不破壞故」這個無常的言論是什麼意思呢?「謂種種物」,各式各樣的東西,這是甘草,這是熟地,這是什麼,很多的東西;放在一起,造成了「丸」,成了一粒一粒的,或者成了碎末的「散」。這個時候,「種種雜物差別」的言就不能用了。「丸散言生」,這是什麼丸,這是地黃丸,這是什麼丸,這是什麼散,這個就出來了。


午三、由加行


加行故者:謂於金段等起諸加行,造環釧等異莊嚴具,金段等言捨,環釧等言生。


  「加行故者」,這是第三科。「謂於金段等起諸加行,造環釧等異莊嚴具,金段等言捨」,「加行故者」,就是加上了人工的造作,這樣的語言是什麼呢?「謂於金段」,就是金的塊,一塊;這個金,當然黃金在內,其他的鐵銅都包括在裏面,金屬的這些東西。「起諸加行」,你發動了各式各樣的技術,加上了種種的人工造作,這個時候就「造」成了「環」,造成了「釧」等,各式各樣的「莊嚴具」。造好了以後,「金段等言」就不能用了,「環釧等言」就「生」起了。


午四、由轉變


轉變故者:謂飲食等,於轉變時,飲食等言捨,便穢等言生。


  「轉變故者」,這是第四科「轉變故者」。「謂飲食等,於轉變時,飲食等言捨」,「飲食」,我們日常生活的飲食;我們飲食了以後就有變化了,變化了以後,你就不能再說它是飲食了,這個飲食的言就棄捨了。「便穢等言」就生起了。


巳四、結


如是等類,應知名為非常言論。


  這是結束這一段


寅三、結


隨於諸物,發起如是六種言論,當知此物皆是假有,是名假相有法。


  這是結束這一段文,叫做「假相有法」。這個第三科……,第一科是「自相有法」,第二科「共相有法」,現在是第三科「假相有法」,到這裏結束了。


  「隨於諸物」,隨你這個人在各式各樣的事物上,發起這樣六種的言論。「當知此物皆是假有」,都是種種因緣和合的變化,然後由人的知識去施設種種的名字,這都是假立的。「是名假相有法」,都不是真實的,都不是決定的。這個「假相有法」,就是它不是決定的,它是有變化的,叫作「假相有法」。


丑四、因相有法(分六科) 寅一、徵


何等名為因相有法?


  一共是分五科,「假相有法」是第三科,現在是「因相有法」。「何等名為因相有法?」這裡分六科,第一科是「徵」。什麼是「因相有法」呢?這是「徵」。底下第二科是「標」。


寅二、標


當知此因略有五種。


  有五種不同。


寅三、列


一、可愛因,二、不可愛因,三、長養因,四、流轉因,五、還滅因。


  這是列出來這五種。這底下第四科解「釋」,先解釋這「可愛因」。


寅四、釋(分五科) 卯一、可愛因


可愛因者:謂善有漏法。


  「可愛因者:謂善有漏法」,因為對於他人有慈悲心,發出來的行為,那就叫做「善有漏法」。因為這個人還是有貪瞋癡的煩惱的,但是他不是惡心,他是善心,所以還是屬於善法。由這個善法,它能令你得到可愛的果報,所以它叫做「可愛因」。這是第一科。


卯二、不可愛因


不可愛因者:謂不善法。


  那就是做種種惡事;就是你有惡心,你的動機要傷害對方,然後表現出來的行為,那就叫做「不可愛因」。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可能令人歡喜的,但是動機是惡的,那就是「不可愛因」,所以是「不善法」,對於他人有傷害的,不善法。


卯三、長養因


長養因者:謂前前所生,善不善無記法,修習善修習多修習故,能令後後所生善不善無記法展轉增勝,名長養因。


  這個說的很清楚。什麼叫作「長養因」呢?「謂前前所生」,就是以前,又是以前,前又以前;就是最初你發動,或者是你所生,也就是所發動的,是「善」有漏法,或者是「不善」的有漏法,不善法,或者是非善非不善的「無記法」。你創造了以後,創造的力量不夠大,還沒能夠滿你願,那你要繼續地創造,所以「修習善修習多修習故」,你做了以後,做的不是太理想,又再重新做。再重新做呢,「善修習」,你就做得理想一點;力量還是不夠,還要再做,「多修習故」。「能令後後所生」的「善」法,或者「不善」法,或者「無記法」,「展轉增勝」,力量逐漸地強大起來,那麼這就叫做「長養因」。那麼這個呢,善法也有長養因,惡法也有長養因,乃至出世間的無漏法也是一樣,也有長養因。


卯四、流轉因


流轉因者:謂由此種子,由此熏習,由此助伴,彼法流轉,此於彼法,名流轉因。


  「流轉因者」,這是第四科。「謂由此種子,由此熏習,由此助伴,彼法流轉,此於彼法,名流轉因。」「謂由此種子」,就是由於你最初這樣一開始的時候,這一件事你最初開始這樣發動你的身口意,這樣創造的時候,所栽培的那個功能,就是種子,這就是因緣。「由此熏習」,你栽培了以後,你還要繼續地要栽培,或者用善心來栽培,或者是用惡心來栽培,這其中也有種種的變化的。這樣說呢,最初的種子就是因緣,「熏習」那也可以說是增上緣,也可以這樣說,也可以說是增上緣。「由此助伴」,這個「助伴」也是屬於增上緣的。譬如說是,假設我們靜坐,靜坐是我們一個主要用功的修行,但是修的不理想,那我們去拜懺,用拜懺來幫助我們靜坐,那麼也可以說叫做「助伴」,也可以這樣說。或者我們念大悲咒,念大悲咒也能幫助你靜坐,那都可以說是「助伴」。「彼法流轉」,當然這裏的「流轉」是偏於有漏法的事情,有漏法的事情也是一樣,你做這一樣事,用別的事情來幫助它。這個事情到了成功的時候,那件事出現了,那叫做「流轉」。那一件事就成功了,有了成效了,叫「流轉」。或者說是,譬如說我們做惡事,或者做善事,你使令這個業力達到了可以招感果報的程度了,那麼這個時候果報就出現了,那麼就叫做「流轉」,這樣子。


  「此於彼法,名流轉因」,此種子、熏習、助伴所造成的力量,就是那個流轉果報的因,就叫做「流轉因」,是這樣意思。在這裏看出來,不管是做善,或者是做惡,一下子不見得能夠成功,多數是在你的思想上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時候,才能使令你這個業力達到得果報的那個程度,所以有這樣的事,有個「長養因」,有這樣的事情。這個長養到最後成功了,就叫做「流轉因」了,就是這樣意思。這個《披尋記》說的很清楚。


《披尋記》五七八頁:


由此種子等者:此中種子,謂三界繫諸法種子。熏習,謂淨不淨業。助伴,謂無明愛取。此說集諦,為流轉因。由此次第,隨其所應,於三界中,生老死法相續流轉。


  「由此種子等者:此中種子,謂三界繫諸法種子」,就是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生命體。這個「諸法」就是三界的果報,欲界的色受想行識,色界的色受想行識,乃至無色界的受想行識,它的種子,這就叫種子。「熏習,謂淨不淨業」,就是或者你是善心的熏習,或者是惡心的熏習,那麼就是有清淨、有不清淨的不同。「助伴,謂無明愛取」,這是指煩惱說的,叫做助伴。這樣說,這個業力能得果報,可是要有煩惱的幫助,業力才能得果報,所以就叫做助伴。「此說集諦,為流轉因」,有苦諦、有集諦,集諦是流轉因,苦諦就是流轉了。「由此次第,隨其所應,於三界中,生老死法相續流轉」,這樣意思。


卯五、還滅因


還滅因者:謂諸行還滅、雜染還滅,所有一切能寂靜道,能般涅槃,能趣菩提,及彼資糧,並其方便,能生能辦,名還滅因。


  「還滅因者」,這是第五科。「謂諸行還滅、雜染還滅,所有一切能寂靜道,能般涅槃,能趣菩提」,這是第五科「還滅因」。前面這四個因:可愛因、不可愛因、長養因、流轉因;這四個因,當然這是指流轉生死的境界。這個「還滅因」,那就是佛教徒,只有佛教徒修學無漏的戒定慧,能滅除生死的苦惱,還到諸法實相這裏來,這叫做「還滅」,還滅的境界。還滅這個地方呢,「謂諸行還滅、雜染還滅」,這個還滅有兩種:一個是諸行還滅,一個是雜染還滅。這個「諸行」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色、受、想、行、識,就是果報。果報是不出現了,它息滅了,不得果報了,叫作「諸行還滅」。「雜染還滅」,這個「雜染」是諸行的因,能得諸行果報的因緣,叫作「雜染」;也就是煩惱和業力,煩惱和業力也就是雜染。它由於聖道的修行,它不再活動了,就是還滅了,就是寂滅了。這個諸行的還滅,是因為雜染還滅,諸行才還滅的,才能寂滅的。


  「所有一切能寂靜道」,這是解釋「雜染還滅」、「諸行還滅」的原因。就是佛教徒修學聖道,所有的一切能寂靜道。這個「寂靜道」,就是對那個不寂靜說的,不寂靜就是煩惱。佛法裡邊的意思,你造了業的時候,這個業很難消滅,不容易消滅,但是你內心的煩惱是可以消滅的。我們創造各式各樣的業力,是由煩惱創造的;這個業力創造以後,你想要改變很難,不容易,不是說不能,但是困難,可是能造作種種業力的煩惱是可以消滅的。這個煩惱是活動的、是浮動的,現在這個戒定慧是寂靜的,由戒定慧能使令你的煩惱不動,叫做寂靜。「能寂靜道」,能寂靜煩惱的聖道,那就是四念處,就是三十七道品了。


  「能般涅槃」,這個聖道能使令你入於諸法不生不滅的理性這裏來。這個「般涅槃」,這個「般」就是個「入」,中國話是個入的意思。這個「涅槃」就是不生不滅,就入於諸法實相這裏。你入於諸法實相的時候,「諸行還滅」,一切法都是寂滅的境界了。「能趣菩提」,能使令你由凡夫地,進趣到三乘聖道這裏來,得到聖人的智慧了。這個菩提是智慧,涅槃是諸法實相。你得到了菩提的智慧,你才能入涅槃的,不然是不能的。


  「及彼資糧」,這個涅槃和菩提,如果是分開說呢,小乘叫做涅槃,大乘叫做菩提,這麼講也可以;如果是涅槃和菩提都是通於大小乘,那也是可以。「及彼資糧,並其方便,能生能辦,名還滅因」,「及彼資糧」,資糧就是因,就是得涅槃菩提果的因。這個因指什麼呢?就是這個外凡位,內凡位嘛,煖頂忍世第一是方便;內凡之前,外凡的時候是準備的時期,學習一切佛法,栽培福慧的資糧,然後就開始修學聖道,那時候叫作方便。外凡叫資糧,內凡叫方便。「能生能辦」,就是你栽培資糧,修學聖道的時候,能使令你發動無漏的善根,能栽培無漏的善根,叫做「生」。不斷地用功修學聖道,聖道就成辦了,就成功了,所以叫做「能辦」。初開始栽培叫「生」,後來成功的時候叫作「辦」。「名還滅因」,這個「還滅因」,就是這樣的意思;能使令你得無漏的涅槃菩提的因緣。那麼,這是「還滅因」。


  前面這一共是五因,「因相有法」,這個「可愛因」、「不可愛因」,這是世間流轉生死的境界;「還滅因」,是出世間的聖道;這個「長養因」是通於聖道的,也通於世間有漏的這一些生死的因果的事情;「流轉因」,是指前面這個可愛因、不可愛因經過了長養,就是有流轉的力量了;「還滅因」,當然這是出世間的聖道,這樣子。


寅五、結


如是總名,因相有法。


  前面這五因,這總起來就叫做「因相有法」。


寅六、指


若廣分別,如思因果中,應知其相。


  這是第五科是結束了,結束這一段文。這個「因相有法」,結束這一段文。這是第六科,第五科是「結」,第六科是「指」,就是指廣。


  「若廣分別」,前面說這種因相,這個「因相有法」,那麼說出來這麼多的因相,說出來這麼多。若是廣博的去分別這個因相,「如思因果中,應知其相」,這句話看這《披尋記》怎麼解釋。


《披尋記》五七八頁:


如思因果中應知其相者:〈有尋有伺地〉中說:有十因五果(陵本五卷九頁)。此中五因,若廣分別,隨應當知此可愛因及不可愛因,即彼牽引因攝。此長養因,即彼引發因攝。此流轉因,即彼生起因攝。此還滅因,即彼攝受因攝。如是差別,應如理思,由是說言,如思因果中,應知其相。


  「如思因果中應知其相者:〈有尋有伺地〉中說:有十因五果」,那裏是這麼解釋(陵本五卷九頁)。「此中五因,若廣分別,隨應當知此可愛因及不可愛因,即彼牽引因攝」,在十因裏面有個牽引因,屬於那一種。「此長養因,即彼引發因攝。此流轉因,即彼生起因攝。此還滅因,即彼攝受因攝。如是差別,應如理思」,這些不同的相貌,你若如理思惟就可以明白。「由是說言,如思因果中,應知其相」,這麼解釋。


丑五、果相有法(分二科) 寅一、徵


何等名為果相有法?


  這是第五科。這個「有相」裡面一共就是分五科:自相有法、共相有法、假相有法、因相有法,現在第五科「果相有法」。怎麼叫做「果相有法」呢?這是問。底下第二科解「釋」。


寅二、釋


謂從彼五因,若生、若得、若成、若辦、若轉,當知是名果相有法。


  「謂從彼五因」,就是前邊可愛因、不可愛因、長養因、流轉因、還滅因,「從彼五因」。「若生、若得、若成、若辦、若轉」,那就叫做「果相有法」。這個生、得、成、辦、轉,我想了一想,我看就這樣解釋好了:這個可愛因就是生,由可愛因所得的果就叫做「生」。若不可愛因所得的果,就是「得」,就這樣子。由長養因就叫做「成」,由長養因使令它成就。「若辦」,這個「辦」就是流轉因,就是你這個善業也好、惡業也好,他能夠成就流轉的果報了,那就叫做「辦」。這個還滅因就叫做「轉」,因為與生死流轉的事情相反了,轉變成不生死流轉的境界了,轉凡成聖了,所以叫做「轉」。「當知是名果相有法」,就這麼解釋好了。


癸二、無相(分四科) 子一、徵


何等名為所觀無法?


  「何等名為所觀無法?當知此相,亦有五種。」前面是解釋「有相」,一共是分了五科,這是「有相」解釋完了。現在第二科解釋「無相」,分四科,第一科是「徵」。


  「何等名為所觀無法?」這個法是無。這是問。底下第二科是「標」。


子二、標


當知此相,亦有五種。


  這個「無」也有五種不同。這是「標」。第三科是「列」,那五種呢?


子三、列


一、未生無,二、已滅無,三、互相無,四、勝義無,五、畢竟無。


  這五種不同。這是第三科,是列出來。底下第四科解「釋」。


子四、釋(分五科) 丑一、未生無


未生無者:謂未來諸行。


  「未生無者」,先解釋這個「未生無」。「謂未來諸行」,就是將來的有為法,將來的色受想行識,將來的眼耳鼻舌身意,將來的色聲香味觸法,在現在來說它還有沒出現,所以叫做「無」。所以「未來諸行」,叫做「未生無」。


丑二、已滅無


已滅無者:謂過去諸行。


  「已滅無者」,這是第二科。什麼叫做「已滅無」呢?「謂過去諸行」,這個過去的有為法,在過去的時候是有,在今天來看呢,過去的已經沒有了,在現在來看是沒有了。「過去諸行」,叫做「已滅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