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菩提心》--3

2012/11/16 08:05

菩提心的殊勝



  我們已經瞭解到,學佛的正確發心是發菩提心。但在佛教界,不少人僅僅將發心作為口號,卻不曾付諸行動。原因何在?我想,應該是對菩提心的重要性缺乏認識。


  就我個人而言,過去對菩提心的認識也很膚淺。雖然時常會提到發心,可也和很多人一樣,並沒有真正落實到行動中。自從接觸《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後,被菩提心的力量所震撼。回顧多年所學,並進一步翻閱大乘經論,才深切意識到發菩提心的意義所在。


  1、菩提心的殊勝


  和許多大乘經典一樣,《初發心功德品》亦以校量的方式來闡述發心功德。經中運用了十一個比喻,分別為:利樂眾生喻、速疾步刹喻、知劫成壞喻、善知勝解喻、善知諸根喻、善知欲樂喻、善知方便喻、善知他心喻、善知業相喻、善知煩惱喻、供佛及生喻。


  本品主講者為法慧菩薩,當機者為天帝釋。經文開篇,天帝釋即向法慧菩薩詢問:菩薩初發心功德究竟多大?法慧菩薩首先是以利樂眾生喻進行說明,經文大意為:假使有人以一切樂具(能為眾生帶來利益安樂的物質資生用品),供養十方世界中多達十阿僧祇的眾生,歷經百劫;然後教化他們修習十善道,以此法供養歷經千劫;然後教化他們修習四禪,長達百千劫;然後教導他們修習四無量心,長達億劫;然後指導他們修習四無色定,長達百億劫;然後指導他們依解脫道修行,令得須陀洹果,長達千億劫;然後又指導他們修行,令得斯陀含果,長達百千億劫;然後指導他們安住阿那含果的修行,長達那由他億劫;然後指導他們阿羅漢果位的修行,長達百千那由他億劫;然後又教化安住成就辟支佛道的修行。


  法慧菩薩運用這一系列比喻說明之後,反問天帝釋:佛子!你看此人功德有多大?天帝釋答言:此人功德實非凡人可以想像,唯有佛陀才能知曉。


  法慧菩薩接著說:此人功德雖不可思議,但比之于菩薩初發心功德,卻不到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百千分之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之一。換言之,菩薩初發心功德超過以上功德的百倍、千倍、百千倍、優波尼沙陀倍。優波尼沙陀是梵語的數量單位,為最大的數量詞。


  接著,法慧菩薩又連續演說十個比喻,層層遞進,以此校量菩薩初發心的功德。在這十個比喻中,後後功德勝於前前。故每一喻皆以且置此喻作為開端,舍置前前,更舉後後,以此標舉菩薩初發心功德之殊勝難思,至高無上。


  瞭解到初發心的殊勝功德,我們在心嚮往之的同時,或許也會產生一絲疑惑:菩薩初發心為何具有如此功德呢?菩薩初發心究竟與凡夫、二乘人的發心有何不同呢?針對這一疑問,法慧菩薩進一步作出說明:


  天帝釋!一切諸佛初發心時,不僅以一切資生用具供養十方世界中一切眾生;也不僅教化眾生修習五戒、十善,修習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並幫助他們獲得須陀洹、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初發心菩薩並不以此為滿足,更在此基礎上,發心令如來種性不斷並傳播到所有世界,發心度化一切眾生成就佛道。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菩薩初發心與凡夫、二乘人發心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以無限之心行廣大善行,而後者卻是有限的。此處所說的有限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數量有限,儘管十方十阿僧祇這個數字已大得難以想像,但畢竟還是有限的;二是成就有限,無論是以資生用具令眾生獲得安樂,還是指導他們成就聲聞四果乃至辟支佛道,皆是有限有上的果位,非為無限無上的佛果。


  從有限的發心出發,度化有限的眾生,成就有限的果位,最終成就的功德必然是有限的。再多的有限相加,不過是更多、更大的有限,絕不能和無限相比。而菩薩初之發心,是以無限的眾生為利益物件,以無限的佛果為成就目標。


  或許有人會感到不解:眾生如微塵般數不勝數,諸佛菩薩可能度盡嗎?久遠劫來,已有無量諸佛成就佛道,若諸佛皆須度化一切眾生後方證菩提,為何還有無數眾生沉溺於生死輪回之中?眾生並未度盡,而諸佛已然成就,此又作何理解?


  我們要知道,菩薩發心度化一切眾生成就佛道,並不意味著要等眾生全體成佛之後,功德才能圓滿。如是如此,恐怕無人能成就佛道。因為眾生是無限的,而佛菩薩之出世度眾生,還需因緣具足。唯有眾生自身的善根福德因緣成就了,佛菩薩才有能力度化他,否則也是枉然。


  如果菩薩發心度脫一切眾生,並在修行中逐漸成就這一發心,那麼,當他能對一切眾生生起無限、平等的慈悲時,也就圓滿了諸佛所具有的心行和品質,當下便與佛無二無別了。反之,若在其心目中還有一個眾生被厭棄,菩薩就不能圓成無上佛果,因為他的慈悲心還不徹底。


  在教界廣為流傳的《普賢行願品》,正是普賢菩薩為我們成就諸佛無量功德所提供的修行捷徑。《行願品》的核心內容為普賢十大願王: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從以上內容看,似乎也很平常,多數佛教徒都不會感到陌生。然而在《普賢行願品》中卻被尊為願王,原因何在?


  《普賢行願品》出自《華嚴經》,其修行立足于華嚴境界之上。這一點,主要表現在每一願的開端和總結。如禮敬諸佛,其始為: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其終為: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禮敬諸佛,似乎多數學佛者都會。但一般人從狹窄的凡夫心出發,禮敬的內涵亦很狹窄。而在普賢菩薩之廣大行願中,是以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一切諸佛作為禮敬對象,並且不是禮敬一天、一年乃至一生,而是盡未來際永不間斷。縱使海枯石爛、虛空界盡,亦恒常依普賢行願修持禮敬法門。


  其餘九願的境界,皆亦如是。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普賢行願之所以被尊為願王,關鍵就在於它立足於無限,以無限之心行無限善行。禮敬諸佛是以一切諸佛為所緣,度化眾生同樣是以一切眾生為所緣,並且都是盡未來際。在物件上是無限的,沒有任何一個眾生被排除在外;在時間上也是無限的,既沒有停息之時,也沒有結束之日。


  依《華嚴》的見地發心、修行,是以無限為起點,而無限二字,正是菩薩初發心功德不可思議的關鍵所在。依有限的發心,即使做再多的利生事業,成就終歸還是有限。若欲成就佛果的無量功德,必須建立於無限的發心之上。我們知道,任何一個數字乘以無窮大之後,結果必然是無窮大。同樣的道理,以無限之心修持善行,所行雖然有限,所獲乃是無限。所以,若初發心菩薩以無限之心行利生事業,便能於念念中成就無限功德,圓成佛道資糧。


  2、菩提心是入大乘門


  如何區分大乘與小乘?很多人都以為,學習大乘經典便是大乘行者,學習小乘經典便是小乘行者,卻極少從自己的發心進行考量。漢傳佛教為大乘佛教,因而,中國佛教徒多以大乘行者自居,似乎這一身份的獲得是理所當然的。


  何為大乘?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略論》中說:此中佛說有波羅蜜多乘及密乘二種,除彼更無餘大乘矣。然此二由何門而入耶?唯菩提心是。此於身心何時生起,雖其他之任何功德未生,是亦住入大乘;若何時與菩提心舍離,則縱有通達空性等功德,亦是墮入聲聞等地,退失大乘。這裏,以菩提心作為衡量是否大乘的標準。唯有發起菩提心,方為大乘行者。反之,即使證得空性,成就種種功德,也只是自度的聲聞行者。


  菩提心與空性慧為佛法修行的兩大內涵,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略論》雲:如是無上菩提心者,是佛苗因中如種子之不共因,通達空性之慧者,如水糞等,是三種菩提之共因也。明確告訴我們:空性慧乃成佛之共因,而菩提心則為成佛之不共因。所謂共因者,即三乘聖者皆依空性慧而成就,為三乘修行之母。所謂不共因,是因為三乘之中,唯有佛道的修行中才必須具備菩提心。換言之,發起菩提心之後才是真正的佛子,是合格的大乘行者。


  但在漢傳佛教的傳統中,似乎更重視空性慧的成就。教下行者通過數十年的學習,主要是為了獲得正見,並依此修習止觀,最終契入空性、成就空性慧。宗下更極為重視見性,以見性作為修行的根本目標,似乎見性便可囊括修行的一切。或許是因為對空性慧的特別偏重,所以,雖有不少大乘經教都在強調六度四攝的菩薩行,但並未引起四眾弟子的普遍重視,將之落實于真修實履的更不多見。


  菩薩行是菩提心的具體實踐。事實上,因為忽略了大乘佛教建立的基礎——菩提心,相當一部分人的行持早已落入小乘乃至人天乘。既沒有慈悲眾生的濟世情懷,更沒有舍我其誰的擔當精神。他們也許從未思考過:作為一個大乘行者,究竟應當成就怎樣的品質?這一流弊,使得漢傳佛教更接近于超然出世的解脫道,而非積極利生的菩薩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