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菩提心》--2

2012/11/16 08:03

 如何正確發心



  佛法的三藏十二部典藉,都是圍繞我們的心性展開,是在幫助我們解讀心性。如果我們不瞭解自己的心靈,不瞭解心靈的種種誤區,勢必無法正確地發心。


  佛教雖然也關心世界,但關心世界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解決心性問題。因為我們的許多煩惱,都是因為對世界的錯誤認識而引起。世界和我們的心,究竟是一還是二?在一般人的眼中,心是心,世界是世界,二者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我們認為心與世界為二,從而使心落入二元對立的執著中。


  在我們的修行中,有兩個最大的敵人,即能執和所執。關於能執和所執,唯識宗為我們闡述得非常清楚:遍計所執正是我們使生命從無限狀態陷入有限的開始。當我們超越遍計所執時,就能從緣起現象的當下契入空性。真理的世界因為我們的這種執著,就成了凡夫的世界。如果我們能認識到唯識學中關於唯心的道理,直接就可以從這樣的認知中契入空性。因為一切現象都是心的顯現,和心是一體的,這是我們學習唯識必須瞭解的基本理念。


  古往今來,各種宗教層出不窮,佛陀在世時就有九十六種外道。為什麼其他宗教不能開大智慧、契入空性呢?原因就在於認識上的錯誤,因為他們把不是真理、不是空性的東西當作諸法的真實相。從究竟意義上來說,他們是在不同程度上停留在我、法二執中,執著於某一種我,或某一種法,所見到的並不是事物的本來面目。


  對心性的正確認識,于修行來說至關重要。只有瞭解到這一層面,我們才能明確知道發心應該從哪里開始。正確的發心主要有兩種,即出離心、菩提心。


  1、出離心


  什麼是出離心?很多人發心出家時,迫切地想從家裏走出來,迫切到一天都等不及了,那一刻的心態就是出離心。世間的家庭離異,雙方都迫不急待地想要分手,一心只盼著越快解決越好;再或者,我們在某地呆得厭倦了,厭倦得不想再看一眼,多呆一天都是折磨,那種極其迫切希望分手或離開的心,也是出離心。至於出到哪里,當然是另一回事了。這裏,只是以此說明希求出離的心態。


  我們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出家學佛、追求解脫,是否時刻保持著這份出離心?很多人剛出家時可能會有,但時間長了,出家生活逐漸演變為另一種生活方式,不過就是換個地方過日子。這並不奇怪,從心理學上說,人有一種習慣性的麻木。對於某種狀態熟悉了,就會逐漸失去感覺。


  我們平常看到死人,尤其是身邊的親人去世,馬上會提起對死亡的警覺。但那些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把屍體扔到電爐裏,可能和一般人燒老虎灶差不多。這種事一般人多半不敢做,把一個曾經活生生的人推進去化成灰燼,的確是件很難下手的事。但他們每天都要面對那麼多冰冷僵硬的屍體,對死亡不會再有任何恐懼和警覺。再比如,每個病人對自己的病情都看得很重,但醫生每天要治療一批批病人,病人自己認為再重要的病,在醫生眼裏也不過是千萬患者中的一例,不會引起和病人同樣的重視。這些都屬於習慣性麻木。


  出家生活對我們很多人來說也是一樣。出家時間長了,很容易把寺院當作過日子的環境,只想著營造一個把日子過好的氛圍。所以,佛陀告誡比丘們要時常憶念生命在呼吸間,這樣才會對死亡保持警覺,不再貪戀安逸的生活。


  如果我們真正意識到無常是那麼迫切,意識到無常就在眼前,還敢散亂、妄想、追名逐利嗎?還有時間去忙這些身外之事嗎?我們就會自覺地如救頭燃般精進,並時時保持對修行的緊迫感,不敢有絲毫鬆懈。如果我們的心恒常處於一級戒備狀態,修行就很容易相應。


  出離心的發起,是出家修行的基礎。那麼,究竟是要出離什麼呢?就是對生死的出離、對世間的出離、對五欲六塵的貪著的出離。真正的出離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外在的出離,一是內在的出離。外在的就是世間的五欲六塵,內在的就是對五欲六塵的貪著及由貪著引起的凡夫心。所以說,我們要出離的不僅僅是環境,更是自身的凡夫心。事實上,出離環境的目的,正是為了出離對環境的貪著及由此引起的凡夫心。我們只有擺脫了凡夫心,才可能契入空性、解脫煩惱。


  出離凡夫心,首先不能對世間有絲毫貪著之心,這是關鍵所在。阿含教法告訴我們,在認識上應以觀苦為第一要領。苦是宗教出世解脫的基礎,觀人生是苦、觀一切是苦,進而認識無常、空、無我,這是發起出離心的幾個基本認知。


  而在行為上,則應依戒、定、慧修行。我們無始以來養成了貪嗔癡等種種串習,每種煩惱串習都在設法主宰我們。我們必須通過戒的力量來阻止它,不讓煩惱有可乘之機。所謂定,即通過某個特定境界將心安住其上,比如修數息觀、不淨觀,將心安住在數息或觀想不淨的境界上,使煩惱妄想不再產生作用。然後再修習無常觀、無我觀引發無漏智慧,將煩惱執著徹底剷除。


  所以說,發起出離心之後必須懂得怎樣保持,並使它的力量不斷壯大,直至最終獲得成就。否則的話,即使發起了出離心,不久也會被凡夫心取而代之。當我們發起猛利的出離心時,凡夫心會暫時避一避。但只要我們稍稍鬆懈,它立刻會捲土重來。我深深體會到,修行必須像勇士般精進,否則很難有重大突破。當然,用心上的勇猛精進並不是非常強烈的作意。雖然開始時需要強烈的作意,但更主要的是指不鬆懈。如果長時間過份猛烈地作意,不但容易疲倦,還會落入作意的誤區中。所以關鍵在於懂得怎麼用心,否則用錯了力,勇猛精進也會出問題的,所謂欲速則不達。


  發起出離心的最終目標是解脫生死,依八正道而成就。在現代社會,修行的確比較困難,因為整個社會的誘惑太多,出家人的事務也太多。對於多數人來說,開始修行時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對環境的要求非常嚴格。過去的出家人多半隱逸于山林,過著純粹的出家生活,除了需要極少一點資養色身的衣食外,主要精力都用於修道。相比之下,我們今天的修行環境確實很嚴峻,修習解脫道的難度要大得多。


  所以,今天的修行可能要採用一些比較猛利的方法。換句話說,就是時間短、見效快,立馬就能截斷眾流。在佛教的修行中,確實就有這樣的方法,可以讓我們在較短時間內上路。而且在上路之後,立刻使我們保持在無念、無住、無所得的狀態中。在今天,我們有必要尋找這些比較猛利的用心方便,修行才能更有把握。如果像古人那樣,必須坐上十年、二十年才有些起色,今天的人肯定修不起來。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環境,我們在修行中取得的一點點進步,往往還抵不上環境對我們造成的傷害。


  儘管不少人每天會拿出兩小時或更多時間來念佛、修行,但其餘的十幾個小時往往還是在念貪嗔癡。我們用作意培養起來的正念之力還非常弱,根本抵擋不住生命無始以來的串習。這就是很多人雖然也在修行,但煩惱習氣依然如故的原因所在。


  如果修行是建立在凡夫心的層面,出現這樣的現象再正常不過。因為我們現在培養起來的正念是建立在意識層面,想以此抵擋無始以來形成的煩惱妄念,雙方力量如此懸殊,怎麼可能取勝呢?就像以嬰兒和壯漢搏鬥一般,結果是不言而喻的。認識到修行的心行規律,我們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很多人的修行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2、菩提心


  出離心只是修行的基礎,進而還要發起菩提心。出離心的發展有兩種情況:一是強烈的個人出離,只追求個人涅槃,屬於趣寂聲聞;一是從出離心開始,然後回小向大,發起菩提心。出離心是對世間貪著的出離,正是菩提心建立的基礎。而菩提心所具有的無住、無所得的特徵,與出離心也是相應的。兩者的區別是在於能否推已及人,由個人解脫進而希望利益眾生,共證菩提。


  菩提心的發起具備兩個內涵:一方面是廣泛利益眾生,一方面是追求無上佛果。兩者是否存在先後的順序呢?在發心過程中,我們究竟應以利益眾生為先,還是以成佛為先呢?是為了成佛才去度眾生,還是為了度眾生才成佛呢?在這個問題上有一些不同的觀點。


  對於大多數學佛者來說,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我要成佛,然後為了成就佛果而去利益眾生。也就是說,度眾生是為了的成佛。所以,菩薩在利益眾生的過程中,不是將自己視為眾生的恩人,而是將眾生視為自己的恩人。這是因為,唯有利他才能使我們成就慈悲品質和菩提資糧。《普賢行願品》告訴我們: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智慧水饒益眾生,方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明確指出了佛菩薩和眾生的關係,以眾生作為成就慈悲的重要增上緣。


  即使我們具備佛菩薩一樣的慈悲品質,這顆種子也必須通過廣泛利益眾生才能成熟。而且必須是純粹的利他心。只有當發心達到這個份上時,才能引發我們內在的慈悲品質。如果其中還夾雜著凡夫心,只能成為調動慈悲心的前奏,甚至有可能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同時,我們還必須使發心積累到一定的量上,才能使菩提心完全啟動。這個訓練可能要通過百次、千次、萬次、乃至千萬次的重複。我們要每天這麼想、這麼做,通過不斷的心靈模擬和訓練來強化它。一旦發心的質和量都圓滿了,我們也就和佛菩薩無二無別了。


  但若是我們始終本著這樣一種心態,只是將度眾生作為成佛的方便,慈悲心是很難圓滿的。因為我們的目標在於我要成佛,有這個在,很難保證在度化眾生時是純粹的利他心,甚而還會有利用眾生之嫌。


  所以我覺得這種說法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在於,當我們度化眾生時,可以明確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利益眾生:因為我要成佛就必須利他。而弊端則在於,未能真正對眾生生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只是像生病必須吃藥一樣,將利他當作成佛的途徑和手段。如果停留在這樣一種心態,慈悲心的純度肯定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另一種觀點則是,為利有情願成佛。也就是說,修行不是以成佛為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度化眾生。就像同學們來到研究所進修,目的不是為了取得一個文憑,而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弘法利生,荷擔如來家務。如果我們一切都是為了眾生,沒有夾雜絲毫其他成分,這種發心更容易達到佛菩薩的發心標準。當我們這樣發心時,佛菩薩的品質在我們的生命中已經產生作用,我們當下就和佛菩薩無二無別了。這也就是《華嚴經》所講的初發心即成正覺,換句話說,修行的開始和最終結果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


  在《華嚴經·初發心功德品》中,對於菩薩初發心功德有著詳細的闡述。由此我們可以瞭解到,發心發到位時,功德之大簡直超越了我們的想像。這是因為,菩提心就是成佛之心!


  那麼,如何發起菩提心呢?或許有人會覺得很抽象,事實上,它有很多具體的操作方法。發菩提心的內涵是什麼?就是我要度眾生、我要成佛。這種我要成佛的心理指向,和我要吃飯的心理狀態是一樣的,只是所緣的物件不同。當然,其中還有程度和純度的差別。比如我要吃飯,有可吃可不吃和非常想吃的區別。在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心行和我要成佛的心行也是相通的。


  問題在於,我們想吃飯時會很著急,想成佛時卻並沒有那麼迫切。因為日常生活中的發心和我要成佛的發心,畢竟還有區別。我們想要吃飯的話,馬上就可以吃飯。但想要成佛的話,怎麼才能成就呢?相對來說會顯得比較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正是因為我們不能真正認識到成佛的意義。所以,我們發心時還要有一個所緣的境,也就是佛果的功德。《華嚴經》等很多經論裏,都有大量經文來說明佛果的功德。只有當我們認識到佛果功德的殊勝,認識到人生的意義在於成就佛果,才有可能發起強烈的菩提心。


  在我看來,整個大乘經典闡述的修行方式,從菩薩的願力到菩薩戒,及大乘華嚴、般若的見地,所有這一切都是圍繞菩提心的成就而展開。只有通過發菩提願、持菩薩戒、行菩薩道,才能使菩提心開花並最終結果。所以說,菩提心既是修行中的一個著力點,也是最終所要成就的結果。如果不發菩提心的話,我們的修行就無法找到扎實的立足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