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菩提心》--1
“發心”這兩個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長輩們要求我們發心,許多同輩之間彼此也會用發心來相互鼓勵。但細究起來,有幾個人能真正認識到發心的意義?又有幾個人能將“發心”發得到位、發得準確、發得有水準?事實上是很少的。因而在很多情況下,發心似乎已經成了一句空洞的口號。
在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中,幾乎都有關於發菩提心的教誡。《華嚴經》雲:“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這句經文被省庵大師引用于《勸發菩提心文》,在漢傳佛教界廣為流傳,發人深省。離開菩提心,在修行上的所有努力,都將成為生死之因。《大般若經》雲:“雲何菩薩摩訶薩普為利樂諸有情故乘於大乘?滿慈子言: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用無所得而為方便。”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即菩提心。印順法師在《學佛三要》中引用了這段經文,並提出了大乘佛教的三大要領:菩提心、大悲心、性空見,充分說明了菩提心在大乘菩薩道中的重要性。
西藏的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論》中,將修學佛法的要領歸納為三主要道:即出離心、菩提心、空性見。我覺得這一歸納非常精闢,發出離心不是為了個人的出離解脫,而是作為菩提心生起的基礎。因為大乘佛教是立足於菩提心,成佛就是菩提心的圓滿成就,所以性空見也是為菩提心服務的。從菩提心的發起到成就,必須要通過性空見的指導。如果沒有性空見,即使凡夫心尚且難以擺脫,更何況無上菩提的成就呢?
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教,但在中國的弘揚過程中,並沒有很好地實踐大乘精神。漢傳佛教雖有八個宗派,但最後基本歸於禪宗和淨土。而禪宗和淨宗的修行人,很多充滿濃厚的出世色彩。修禪的無非是了脫生死,念佛的一心往生西方,也還是了脫生死。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他們基本都是以個人解脫為主要目的。如果僅僅為了個人解脫而修行,顯然不是大乘的發心。
為什麼充滿積極利世思想的大乘佛教,來到中國之後演變為具有濃厚出世色彩的佛教呢?問題的根源就在於忽略了菩提心,因而在修行上不知不覺偏向以追求出世解脫為主。
大乘和小乘的區別在哪里?很多人往往會從教理上進行區別,似乎學習大乘教理就是菩薩行者,學習小乘教理則是聲聞行者。其實並非如此,區別大乘和小乘的關鍵是在於發心和對發心的實踐。如果我們發菩提心受持五戒,那麼五戒就是大乘的五戒,就是菩薩行的組成部分。如果只為個人解脫而發出離心,即使學習至圓至頓的《華嚴》,也一樣是小乘。
在當前的佛教界,許多人對發菩提心的內涵缺乏瞭解。不知道究竟怎樣才是真正的發心?怎樣將心發到位?發心到位之後又應該做些什麼?如何使發心持續穩定地發展?對於這一系列問題,大多數人都不甚了了,菩提心自然也就無從發起。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先從普通人的發心談起。
一、普通人的發心
這裏所說的普通人,是指社會上那些沒有學佛的人,他們不自覺中也在發心。因為他們每天都會有無數想法:想錦衣玉食、想財源滾滾、想仕途光明;更有甚者,還想著坑蒙拐騙、損人利己。事實上,每種想法都不是憑空而有的,皆有各自的心理基礎。這個基礎或是貪心、或是嗔心、或是我慢心、妒嫉心、乃至邪知邪見。而這一心理基礎,又會引發相應的行為。
1、凡夫心的形成
每個行為在完成過程中,一方面會成就客觀上的事實,比如為謀利去開公司,經過幾十年努力成就一番事業。而在另一方面,這一行為更成就了我們的凡夫心。如果開公司的心理基礎是貪心,那麼在經營過程中,對公司的貪著之心也會隨之增長,最後這個公司就成為其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上不少青年為了戀愛尋死覓活,也不是剛開始就嚴重到這一地步,不可能一見面就再也無法分開。也是經歷了相戀的過程,使彼此的貪著之心越來越重,以至發展到無與倫比的程度,覺得失去對方就失去了整個精神支柱。
凡夫心正在這樣不斷滋養起來的。用唯識理論來理解,就是“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這兩句話雖然簡單,但已將心行運作的規律揭露無遺。“種子生現行”就是重複的過程,當然這不是簡單的重複。因為心念的重複是變化的,會介入自身的經驗和想法,最後形成貪心、嗔心、我慢心、妒嫉心等各種心行。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做事業要面臨很多考驗,甚至可以說是處處陷阱,容易使人不自覺地走向墮落。最後事業雖然成就了,但內心世界卻被染汙得面目全非。
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發心就是通過外在的想法和行為,最終引發並成就自己的某種心理。所以說,我們每做一件事,不僅要考量客觀的結果,更要考量它究竟成就了怎樣的心。事業是短暫的,而凡夫心的作用不僅會左右我們的今生,更會影響到未來。
世人以凡夫心為基礎,產生種種想法及行為,因而成就了凡夫的品質。所謂凡夫品質,從根本來說,就是我法二執及貪嗔癡煩惱。當然,每個人的執著有不同取向,從而展現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徵。凡夫心的力量強弱,取決於我們對它的培養。習慣貪的人時刻都在張揚自己的貪心,習慣嗔恨的人時刻都在張揚自己的嗔心,這些現象我們很容易在生活中觀察到。如果不進行反省及制止,貪心和嗔心隨時都會尋找目標並採取行動。久而久之,使貪心和嗔心變得無比強大。
心靈是在重複中成長的,每重複一次就壯大一次。所以,我們必須對自己的一言一行乃至起心動念都加以審視和調整。
2、良好心行的培養
每一種技能的獲得,也必須通過正確的重複。比如我們學打球,必須反復練習才能獲得正確的姿勢。有些姿勢看似簡單,但要學得規範也很不容易。即使學會了,還需要經過相當時間的鞏固。因為我們在此之前往往已形成某種習慣性的姿勢,一旦稍有鬆懈,馬上會恢復到原有習慣中。只有在特別用心注意時,才會作出準確的姿勢。
事實上,行為習慣也代表著心靈習慣,兩者統一的。但從心靈到行為上的落實,確實需要通過訓練,這種訓練可能要百次、千次乃至萬次,隨時將自己的觀念和行為調整到準確的狀態,然後不斷重複。當這種重複在心行上獲得穩定之後,就是定。事實上,定並沒有那麼神秘,穩定地延續下去就是定。當正確的身心行為穩定之後,就會發揮出強大的能量。不然,它的力量是很微弱的。
正念的獲得也需要訓練。所以,念佛必須時刻憶念“阿彌陀佛”的名號,將一句名號周而復始地重複、重複、再重複。那麼,重複的關鍵在哪里?就是在心行上有正念作為指導。否則的話,重複訓練會將一些錯誤的觀念和行為固定下來,成為難以改變的不良習慣。
正見能夠指導我們調整身心,幫助我們作出判斷:這個狀態應該捨棄、那個狀態應該捨棄,通過不斷捨棄,將心行調整得不偏不倚。正確的見地還會告訴我們:在這一狀態中,應以怎樣的態度去對待;否則又會落入怎樣的狀態,等等。這也正說明了經教的重要性,因為經教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見。但學習經教必須找到立足點,而這個立足點是在我們的心行而不是經教中。所以,學習佛法的重點是在我們內心,而不是書本中。
培養正確的發心非常重要。凡夫的發心基礎是錯誤的,所以最終訓練出來的就是凡夫心,是貪心、嗔恨心;而不是覺悟的心,不是慈心、悲心。反過來說,如果我們能以訓練凡夫心的功夫,用於訓練佛菩薩的品質、訓練覺悟的心,也會很快成就的,可能所用的力氣還不需要百分之一。關鍵是我們不懂得什麼是覺悟的心,更不懂得怎樣去訓練。如果我們找對了方法,覺悟並非遙不可及。我們翻開古德的傳記,其中有不少人都是在善知識的點化下當下頓悟,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成就不應該是不可企及的事。佛陀在世時,很多人聽聞佛陀說法後,當下證得阿羅漢果。如果很難的話,不可能當下成就。所以修行應該有簡單的一面,關鍵在於找到正確的方法和入手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