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海十珍

分類:自性論說
2012/07/19 11:00


  述曰。夫別傳之道。本離文彩。然垂手接人亦不廢言說。六傳之後。二支五派。浩浩說禪。智者悟之。性海汪洋。恒沙法寶。自然流出。豈從修得。非自學來。乃自心本有性功德耳。但時當末運。人根漸下。上者爭以世智論量大法。下者。甘自守愚菽麥不分。且貪多得終身役役。而不知其所歸。豈不惜哉。於是拈此十篇綱宗。為初學標準。言約義明。行止勤怠。存乎其人。實不在編輯之多耳。


  -----------------------------------------------------------


  七佛傳法偈第一


  毘婆屍佛偈曰:身從無相中受生,猶如幻出諸形象。幻人心識本來無,罪福皆空無所住。
  屍棄佛偈曰: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毘舍浮佛偈曰: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拘留孫佛偈曰:見身無實是佛見,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拘那含牟尼佛偈曰:佛不見身知是佛,若實有知別無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懼於生死。
  迦葉佛偈曰:一切從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釋迦牟尼佛偈曰: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釋曰。七佛傳法偈。皆破身心妄見。良以眾生無始劫來。迷失真性。妄認四大為身。六塵緣影為心。既已迷己為物。而複認為己。從迷入迷。輾轉無涯。故佛佛道破。令於身心中。悟明身心。了不可得。法身真智覿體圓明。所謂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佛語當信。幸無錯會也。


  -----------------------------------------------------------


  初祖達摩大師四行第二


  初祖去。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種。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也舍妄歸真,凝住壁觀,無自無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文教,此即與理冥符,無有分別,寂然無為,名理入也。
  行入者,謂四行。其餘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雲何名報冤行:謂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怨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與,甘心忍受,都無冤訴。經雲:逢苦不憂,何心故,識達故,此心生時,與理相應,體冤進道,故說言報冤行。
  二隨緣行者:眾生無我,並緣業所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從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是故說言隨緣行也。
  三無所求行者:世人常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理將俗反,安心無為,行隨運轉。萬有斯空,無所願樂。功德黑暗,常相隨逐。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常安?了達此處,息想無求。經雲:有求皆苦,無求乃樂。故知無求,真為道行,是名無所求行也。
  四稱法行者:性淨理體,目之為法,言解此理,眾相斯空,無染無著,無此無彼。經雲: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法無有我,離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法體無慳,於身命財,行檀施捨,心無慳惜,達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感化眾生,亦無化相,此為自行,複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除妄修真,行於六度,而無所行,是為稱法行也。


  釋曰。初祖於別傳外。複示理行二門者。囑別傳人。須履踐耳。昔太守楊衒之問初祖曰。西天相承為祖。其道如何。祖曰。明佛心宗。解行相應。名之曰祖。後六祖問南嶽讓曰。什麼物。恁麼來。讓曰。說似一物即不中。六祖曰。還可修證否。讓曰。修證即不無。污染即不得。據此豈可徒恃見解而撥去修證乎。何者。蓋見道而不修報冤行。則有冤報時。鼓忿恨風。吹心識火。可乎。苟不修道隨緣行。遇榮譽等事。則心生貪著。為喜風飄蕩。可乎。苟不修無所求行。則貪心熾盛。種種馳求。何時休息。可乎。苟不修稱法行。雖修六度。而滯有為。可乎。若然。則與未見道者何以異耶。故見道者。當稱法行。貪求永息。知緣無生不生執著。冤親平等。忍受冤報。能如是。可謂明佛心宗。解行無玷。庶幾無愧於佛祖矣。


  -----------------------------------------------------------


  三祖僧璨禪師信心銘第三


  至道無難,惟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莫逐有緣,勿往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止動歸止,止更彌動。惟滯兩邊,寧知一種。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反照,勝卻前空。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惟須息見。二見不住,慎莫追尋。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由境滅,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原是一空。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粗,寧有偏黨。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取一承,勿惡六塵。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夢幻空花,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眼若不寐,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一如。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歸複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兩既不成,一何有爾。究竟窮極,不存軌則。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淨,正信調直。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要急相應,惟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次宗。宗非延促,一念萬年。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釋曰。三祖信心銘。句句直指心體。揀去心病。示歸元路。契無作功。令人自信自肯。不向外求耳。雖然心是何物而可信。信是何物而信心。水不洗水。金不博金。故雲。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若更作義解商量。早是開眼作夢。


  -----------------------------------------------------------


  六祖大鑒禪師二種三昧第四


  六祖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雲: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若欲成就種智,須達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處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愛,亦無取捨,不念利益成壞等事,安閒恬靜,虛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處,行住坐臥,純一直心,不動道場,真成淨土,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種,含藏長養,成熟其實。一相一行,亦複如是。我今說法,猶如時雨,普潤大地。汝等佛性,譬如種子,遇茲沾洽,悉得發生。承吾旨者,決獲菩提;依吾行者,定證妙果。


  釋曰:六祖說二種三昧,乃日用踐履之捷徑。據祖意:一相,則於境上洞達實相,不住幻相。一行,則心常質直,安住實相。不落第二念。心境皆空。與理冥符,謂之三昧。文殊般若經雲: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夫法界一相,即一相三昧,系緣法界。即一行三昧。是理行之別名耳。今祖意二種皆行,乃冥契於理。究竟無二也。


  -----------------------------------------------------------


  永嘉真覺大師證道歌第五


  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陰浮雲空去來,三毒水泡虛出沒。
  證實相,無人法,刹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頓覺了,如來禪,六度萬行體中圓。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比來塵鏡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
  決定說,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淨五眼,得五力,唯證乃知誰可測。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常獨行,常獨步,達者同游涅槃路。調古神清風自高,貌悴骨剛人不顧。
  窮釋子,口稱貧,實是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即心藏無價珍。
  無價珍,用無盡,利物應時終不吝。三身四智體中圓,八解六通心地印。
  上士一決一切了,中下多聞多不信。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
  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
  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吾善知識。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恒沙諸佛體皆同。
  師子吼,無畏說,百獸聞之皆腦裂。香象奔波失卻威,天龍寂聽生欣悅。
  游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自從認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干。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閑閑。
  我師得見燃燈佛,多劫曾為忍辱仙。
  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
  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松下。優遊靜坐野僧家,闃寂安居實蕭灑。
  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住相佈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
  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
  降龍缽,解虎錫,兩股金環鳴歷歷。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跡。
  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舍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偽。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為子。
  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是以禪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
  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兮金鋼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
  震法雷,擊法鼓,布慈雲兮灑甘露。龍象蹴踏潤無邊,三乘五性皆醒悟。
  雪山肥膩更無雜,純出醍醐我常納。
  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偏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月,一切水月一月攝。
  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還共如來合。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業。
  彈指圓成八萬門,刹那滅卻三祇劫。一切數句非數句,與吾靈覺何交涉。
  不可毀,不可贊,體若虛空無涯岸。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
  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
  有人問我解何宗,報導摩訶般若力。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
  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閒相誑惑。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溪是。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
  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摩為初祖。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無窮數。
  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亡性即真。
  嗟末法,惡時世,眾生福薄難調製。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
  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作在心,殃在身,不須怨訴更尤人。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法輪。
  旃檀林,無雜樹,郁密深沉師子住。境靜林閑獨自遊,走獸飛禽皆遠去。
  獅子兒,眾隨後,三歲便能大哮吼。若是野犴逐法王,百年妖怪虛開口。
  圓頓教,勿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里。是即龍女頓成佛,非即善星生陷墜。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卻被如來苦訶責,數他珍寶有何益。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作風塵客。
  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制。二乘精進勿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亦愚癡,亦小呆,空拳指上生實解。執指為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為觀自在。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饑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爭得瘥。在欲行禪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於今在。
  獅子吼,無畏說,深嗟懵懂頑皮靼。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秘訣。
  有二比丘犯淫殺,波璃螢光增罪結。維摩大士頓除疑,還同赫日銷霜雪。
  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銷得。
  粉身碎骨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法中王,最高勝,恒沙如來同共證。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
  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大千世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
  日可冷,月可熱,眾魔不能壞真說。象駕崢嶸謾進途,誰見螳螂能拒轍。
  大象不游於兔徑,大悟不拘於小節。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為君訣。


  釋曰。永嘉真覺大師。精天臺教觀。因讀維摩經。發明心地。後詣曹溪六祖印證。述些證道歌。明教外別傳之道。揀去權淺之病。乃禪門摧邪顯正之要訣也。元明之際,有南巢竺源蘭若。法慧宏德禪師者,于此每句而著語之。今錄複分全歌。為四十六段。注其文義而結其頌。茲不錄。


  -----------------------------------------------------------


  石頭遷祖參同契第六


  竺士大仙心,東西密相付。人根有利鈍,道無南北祖。
  靈源明皎潔,支派暗流注。執事原是迷,契理亦非悟。
  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爾依位住。
  色本殊質像,聲元異樂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蟲句。
  四大性自複,如子得其母,火熱風動搖,水濕地堅固。
  眼色耳音聲,鼻香舌鹹醋。然依一一法,依根葉分佈。
  本末須歸宗,尊卑用其語。當明中有暗,匆以暗相遇。
  當暗中有明,匆以明相睹。明暗各相對,比如前後步。
  萬物自有功,當言用及處。事存函蓋合,理應箭鋒拄。
  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
  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


  釋曰。按石頭遷祖。因讀肇論。會萬物為己之句。遂悟聖人無己,靡所不己。複印證於禪宗。而述參同契。人人承言悟宗。觸目會道耳。至於寶鏡三昧,五位君臣,都從這裏流出。舊有雪竇顯祖,每句為之著語。今錄之。至法眼大師注。及福州鼓山永覺賢師。輯洞上古轍。以此注於卷首。茲不錄。


  -----------------------------------------------------------


  臨濟元祖法語第七


  祖雲。大凡學人。先要明悟自己真正見解。若悟得自己見解。就不被生死所染。去住自由。而殊勝自備。然今不得者。病在不自信耳。自信不及即便忙忙。徇一切世境滯或積業。諸仁者。若能歇得念念馳求心。便與佛祖不別。汝欲識佛祖麼。即汝目前聽法底是。由汝自信不及。便向外馳求。就得者。只是文字禪。與佛祖大遠在。諸大德。此時不求真悟。萬劫千生。輪回三界。徇好惡境。向驢牛胞胎去也。汝若自信得及。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一念淨光。是汝法身佛。一念善分別光。是汝報身佛。一念無差別光。是汝化身佛。此三身。即今目前聽法底人。為不向外求。有此三種功用。然此三種。亦只是名言。故雲。身依義而立。土據體而論。法性身。法性土。明知是光影。諸大德。切要識取弄光影人。是諸法本源。是一切法根本。諸大德。四大色身。不解說法聽法。虛空不解說法聽法。是汝目前。歷歷孤明。勿形段者。解說法聽法。所以山僧向汝道。五蘊身田。內有無位真人。堂堂顯露。無絲毫許間隔。何不識取。心法無形。通貫十方。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捉。在足運奔。心若不生。隨處解脫。山僧見處。坐斷報化佛頭。十地滿心。如客作兒。等妙二覺。如帶枷鎖。羅漢辟支。如著泥土。菩提涅槃。如系驢橛。何以如斯。蓋謂作佛念經。縱然自在還為妄。度生心切。須信慈悲也是貪。


  釋曰。臨濟法語。禪書互載。此篇同異。未知誰正。俟高明者辯之。然此篇是入道捷經。若領悟不真。妄認識神。墮于古人所訶。非祖之咎。在會與不會耳。


  -----------------------------------------------------------


  雲嚴晟祖寶鏡三昧第八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知之。宜善保護。銀碗盛雪。明月藏鷺。類之弗齊。混則知處。意不在言。來機亦赴。動成窠臼。差落顧佇。背觸俱非。如大火聚。但形文彩。即屬染汙。夜半正明。天曉不露。為物作則。用拔諸苦。雖非有為。不是無語。如臨寶鏡。形影相睹。汝不是渠。渠正是汝。如世嬰兒。五相完具。不去不來。不起不住。婆婆和和。有句無句。終不得物。語未正故。重離六爻。偏正回互。疊而為三。變盡成五。如荎草味。如金剛杵。正中妙挾。敲唱雙舉。通宗通途。挾帶挾路。錯然則吉。不可犯忤。天真而妙。不屬迷悟。因緣時節。寂然昭著。細入無間。大絕方所。毫忽之差。不應律呂。今有頓漸。緣立宗趣。宗趣分矣。即是規矩。宗通趣極。真常流注。外寂中搖。系駒伏鼠。先聖悲之。為法檀度。隨其顛倒。以緇為素。顛倒想滅。肯心自許。要合古轍。請觀前古。佛道垂成。十劫觀樹。如虎之缺。如馬之 。以有下劣。寶幾珍禦。以有驚異。黧奴白牯。羿以巧力。射中百步。箭鋒相值。巧力何預。木人方歌。石女起舞。非情識到。甯容思慮。臣奉於君。子順于父。不順非孝。不奉非輔。潛行密用。如愚若魯。但能相續,名主中主。


  釋曰。寶鏡三昧。洞山室中密授曹山。故洞山雲。吾在雲岩先師處。親傳寶鏡三昧。今以付汝。據此知非洞山所作。乃雲岩所作也。宋有覺范洪公注。清鼓山永覺賢師。再注於洞上古轍中。板藏杭州瓶窯迴龍寺。乾隆三十九年。迴龍經板房毀。洞上古轍亦盡。至今未刻。又荊溪截流策公。述寶鏡三昧本義甚妙。亦未刻行。凡志禪宗者。當尋閱也。要而言之。首句即雲。如是之法。宜善保護。可見此法。為知有者言。令善保護而已。一不善保護。即不相應。所謂毫忽之差。不應律呂是也。于中立宗趣。設規矩。奉順君父。滌除法執。無非令知有者。保護此法。如空中鳥跡。跡跡皆空。是謂真空妙有。苟不知有。而徒穿鑿於言句。則迷頭認影矣。


  -----------------------------------------------------------


  同安擦察祖十懸談第九
  心印
  問君心印作何顏。心印誰人敢授傳。曆劫坦然無變色。呼為心印早虛言。須知本自靈空性。將喻紅爐火裏蓮。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一重關。


  祖意
  祖意如空不是空。元機爭墮有無功。三賢固未明斯旨。十聖那能達此宗。透網錦鱗猶滯水。迥途石馬出羅籠。殷勤為說西來意。莫問西來及與東。


  元機
  迢迢空劫勿能收。豈為麈機作系留。妙體本來無處所。通身何更有縱由。靈然一句超群象。迥出三乘不假修。撒手那邊千聖外。回程堪作火中牛


  麈異
  濁者自濁清者清。我道驪珠到處晶。萬法泯時全體現。三乘分處假安名。丈夫自有沖天志。莫向如來行處行。


  佛教
  三乘次第演金言。三世如來亦共宣。初說有空人盡執。後非空有眾皆捐。理長即就。龍宮滿藏醫方義。鶴樹終談理未元。真淨界中才一念。閻浮早已八千年。


  達本(又名還鄉曲)
  勿于中路事空王。策杖還須達本鄉。雲 水隔時 君莫住。雪山深處我非忘。堪嗟去日顏如玉。卻歡來時鬢是似霜。撒手到家人不識。更無一物獻尊堂。


  還源(又名破還鄉曲)
  返本還源事已差。本來無處不名家。萬年松徑雪深覆。一帶峰巒雲更遮。賓主睦時純是妄。君臣合處正中邪。還鄉曲調如何唱。明月堂前枯木花。


  轉位
  涅槃城裏尚猶危。陌路相逢沒定期。權掛垢衣雲是佛。卻裝珍禦複名誰。木人夜半穿靴雲。石女天明戴帽歸。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


  回機
  披毛戴角入 來。優缽羅華火裏開。煩惱海中為雨露。無明山上作雲雷。鑊湯爐炭吹教滅。劍樹刀山喝使摧。金鎖元關留不住。行於異類且輪回。


  一色過後(又名正位前)
  枯木岩前差路多。行人到此盡蹉跎。鷺鷥立雪非同色。明月蘆花不似他。了了了時無可了。元元元處亦須訶。殷勤為唱元中曲。空裏蟾光撮得麼。


  釋曰。十懸談頌。大宏正中妙挾之旨。前則統示旨要。後則深勘見地。可謂於無方便中垂方便。無漸次中立漸次。乃照心明鏡。歸家大道。禪病良劑。法門妙指也。且其詞明文簡。每於風月之下。時一吟詠。知音者。不啻耳提面命。令人默契。於此洗心深研。久久自得也。有清涼和尚者。於每句下。系以著語。錄焉。複注其文。茲不錄。


  -----------------------------------------------------------


  浮山遠祖禪宗九帶第十


  一。正法眼藏帶。夫真實之理。證成法身。照用之功。作為報土。諸佛本源既爾。諸祖洪範亦然。五部分宗。萬派精藍棋布。一燈分焰。十方法席鱗差。華嚴經雲。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昔靈山會上。世尊以青蓮目。瞬示大眾。無能領其密意。唯大迦葉領解佛旨。佛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囑於汝。汝當流布。勿令斷絕。付以偈雲。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以十二部經。付阿難流通。一切戒律。囑優波離奉持。乃至大迦葉。持佛袈裟。於雞足山中。入寂滅定。待彌勒下生。兩手付出。
  二。佛法藏帶。夫三乘教外。諸祖別傳。萬象之中。迥然獨露。纖麈未泯。阻隔關山。擬議差殊。千生萬劫。三賢不曉。十聖那知。截斷眾流。如何湊泊。聖人曲成萬物而不己。刻雕眾形而無功。強名曰如來藏。所謂藏者。括三世諸佛法藏。間有大小乘異。小乘謂聲聞緣覺。大乘謂菩薩。又藏謂經律論。乘謂聲聞緣覺菩薩而兼攝人天。然則教分名數。依根所立。而不離一乘。法華經雲。於一乘道。分別說三。又雲。尚無二乘。何況有三。又雲。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此名依根立權教也。如華嚴說。如來藏以法界為體。如來藏無前後際。無成壞法。無行相得。絕對待義。經雲。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然聖人說了義不了義。並是依根安立。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三藏五乘。各有宗旨。頓漸半滿。並是權立。唯華嚴體量。生佛無殊。本無修證。本無得失。無煩惱可斷。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
  三。理貫帶。夫聲色不到。語路難詮。今古曆然。從來無間。以言顯道。曲為今時。豎指揚眉。周遮示誨。天然上士。豈待提撕。中下之機。鉤頭取則。投機不遇。過在何人。更或躊躇。轉加鈍置。理貫帶者。理即正位。其正位中。自無一法。空同實際。不受一塵。。
  四。事貫帶。夫日月照臨不到。天地覆載不著。劫火壞時彼常安。萬物泯時全體露。隨緣不變。處鬧常寧。一道圓光。阿誰無分。刹說眾生說。三世依正一時說。
  五。理事縱橫帶。夫觸目是道。絕跡無私。佛事門中。通貫實際。圓融事理。運用雙行。器量堪任。隨機赴感。門風露布。各在當人。建立中乘。強生枝節。出門問路。指東話西。曆劫頑嚚。如何扣發。
  六。屈曲垂帶。夫垂者。聖人垂機接物也。屈曲者。脫珍禦服。著弊垢衣也。同安雲。權掛垢衣雲是佛。卻裝珍禦複名誰。珍禦名不出世。垢衣名出世。僧問石門徹雲。雲光法師。為什麼卻作牛去。答雲。陋巷不騎金色馬。回途卻著破爛衫。此明成佛後。卻為菩薩。導利眾生。乃不住無為。不盡有為也。文殊問維摩雲。菩薩雲何通達佛道。答曰。菩薩行于非道。是名通達佛道。
  七。妙葉兼帶。風穴雲。夫參學眼目。臨機直須大用現前。莫自拘於小節。設使言前薦得。猶是滯殼迷封。縱饒句下精通。未免觸途狂見。勸汝諸人。應是從前依他作解。明昧兩岐。凡聖疑情。一時掃卻。直教個個如師子兒。哮吼一聲。壁立萬仞。誰敢正眼覷著。覷著。則瞎卻渠眼。
  八。金針雙鎖帶。夫雞足分燈之後。少林傳芳以來。各闡元風。互興佛事。若憑言詮為據。斷滅法門。更或造作修功。平沈千聖。頭頭顯露。物物明真。不用躊躇。直截便道。
  九。平懷常實帶。洛浦雲。末後一句。始到牢關。把斷要津。不通凡聖。尋常向汝諸人道。任從天下樂忻忻。我獨不肯。何故。靈龜負圖。自取喪身之先兆。鳳縈金網。擬趣霄漢以何期。直須旨外明機。莫向言中取則。所以道。石人機似汝。也解唱巴歌。汝若似石人。雪曲也應和。僧問南泉。如何是道。泉雲。平常心是道。如達平常道也。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信手拈來。無可不可。風來樹動。浪起船高。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大地皆然。有何差異。但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邊方寧靜。君臣道合。豈在麒麟出現。鳳凰來儀。方顯祥瑞哉。只須理歸其道。事用平實無聖可求。無凡可捨。內外平懷。泯然自盡。所以諸聖語言。隨順世諦。會則途中受用。不會則世諦流布。
  師雲。據圓極法門。本具十數。今此九帶。已為諸人說了。更有一帶還見得麼。若見得親切。請出來說看。說得相應。許汝通前九帶。圓明道眼。若見得不親切。說得相應。唯依吾語而為以已解。即是謗法。諸大德。到此如何。眾無語。師叱之去。


  釋曰。浮山九帶。用禪宗大綱也。正法眼藏帶。彰世尊教外別傳。付大迦葉之源始也。佛法藏帶。明三藏五乘。是隨宜安立。唯華嚴以法界為體量。生佛同性。性相平等也。理貫帶。即正位。事貫帶。即偏位。言貫者。理事貫通。正是偏之正。偏。即正之偏也。理事縱橫帶。言事則唯事。言理則唯理。縱橫無礙。偏正無跡也。屈曲垂帶。明佛脫珍著弊。俯應群機也。妙葉兼帶。當機大用。不存軌則。以風穴語。而徵信也。金針雙鎖帶。頭頭顯露。物物明真。全體現前。不落二邊也。平懷常實帶。謂如上所立。原無元妙。只在當人日用平常也。又雲。圓具十數。今已說九。更有一帶。還見麼。鼓山謂。這一帶。阿誰不見。唯前九帶。佛祖不敢正眼覷著。覷著則瞎。汝諸人又怎麼生。


  妙哉禪珍。原板訛久。跛僧源洪參疑訂謬。拈別代徵。著語齊有。每釋增刪。簡明不苟。願見聞者。佩誦珍守。護法善女。武林周某。法名智航。刻印成就,諸善繼印。福慧不朽。嘉慶戊寅。
  孟冬月首。了生起潛。謹跋於後。



  附重刊十珍集因由紀


  光緒甲午春。因杭之昭慶。約理傳戒事,有般若庵主。蓮寶上人。拈向拙雲。此集由逆亂後。書存無幾。某久欲付梓。以公同人。奈力難如願。擬將者則公案重讬之。未審何如耶。拙笑承之曰。但凡有願。總可有成。戒期事畢。歸來舟次。恭閱靜推。舛錯不無。所謂字經三寫。烏焉成馬。誠是言也。大都乃刻工。欠校之遺誤耳。間有了然處。徵從正之。餘疑惟仰。
  高明知識。革非正是。以誨我焉。茲今梓成。故略紀蓮師。為人之切意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