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 維護身心健康消暑氣

分類:生活美學
2012/07/11 11:50

炎炎夏日,在高溫不斷創新高之下,不少人出現頭暈、噁心就是中暑徵兆,尤其長時間在炎熱環境工作者更需特別小心,應適時補充水分,但最好不要猛灌冰、涼飲。另外隨著天氣益發的炎熱,許多人變得脾氣不好、焦躁不安、情緒不穩、失眠等,防止情緒中暑,要適時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盛夏時節要靜心、安神、戒躁、息怒。越是天熱,遇事越要心平氣和。遇到不順心的事,要學會情緒轉移,進行「冷處理」。


冷氣吹過頭 小心「冷氣病」上身


很多人進入室內或是到車上,第一個反應就是打開冷氣,但是要小心「冷氣病」上身!醫師表示,戶外跟室內溫差超過5度以上,身體變涼爽,血管也跟著收縮,吹了一整天冷氣,肌肉也緊繃一整天,因此會出現疲勞、下肢痠痛等症狀,加上冷氣房空氣乾燥,缺少負氧離子,也可能造成打噴涕、咳嗽等過敏反應,甚至因此感冒。


什麼是「冷氣病」?冷氣病的反應因人而異,臨床最常見的症狀,包括:下肢酸痛無力、頭痛頭昏、失眠疲勞、噁心便秘、口乾鼻癢、注意力不集中、血壓升高、心跳加快、白血球減少、易患傷風感冒、關節炎、咽喉炎等。


醫師建議,若是進入尚未開冷氣的室內,建議進入室內後,先開送風5到10分鐘,讓身體慢慢適應,再開冷氣,先把溫度調為26℃到28℃,再視個人狀況,調到適合的溫度。另外,在冷氣房裡也要穿上外套,多喝溫開水補充水份,避免夏天吹冷氣消暑,還沒消暑,先吹出一身病。


天氣熱到爆 情緒焦慮易煩躁


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時,氣象條件對人體下丘腦的情緒調節中樞的影響就明顯增強,「焦慮」的比例都會急劇上升。


炎熱的夏季,許多人因天氣炎熱而出現情緒、心境和行為的異常,人容易情緒失控,頻繁發生摩擦或爭執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情緒中暑」、「心理中暑」,醫學心理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


當感覺有以下症狀出現時,實際上你就已經情緒中暑了:一是情緒煩躁,常會由於微不足道的小事,與家人或同事鬧意見,而自己則覺得內心烘熱,頭腦糊塗,不能安下心來思考問題,經常丟三落四忘掉事情;二是心境低落,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覺得日子過得沒勁,對同事和家人缺乏熱情,此種情況清晨稍好,下午變壞,晚上更甚;三是行為古怪,常會固執地重複一些生活中的簡單動作。


心理專家認為,造成「情緒中暑」,表面上看是由於天氣變化,氣溫升高,造成情緒波動,其實,歸根結底是由於人體對於外界的適應性差而造成的,因此,預防「情緒中暑」,需要生理和心理雙管齊下。


防止情緒中暑,心理調節是最重要的,在心煩意亂時可以聽聽輕音樂,做10分鐘的「心情放鬆操」,或找朋友傾訴煩惱,以轉移負面情緒。另外,充足的睡眠也有助避免「情緒中暑」症狀的發生。有研究還表明,情緒煩躁、焦躁不安時,應多吃含鈣、磷豐富的食物,如大豆、牛奶、鮮橙、花生、菠菜、葡萄、雞肉、蛋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