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的八個神奇發現



分類:養生篇

2011/01/27 11:58


        




雖然整個地球已經無處不污染和輻射,但是我們還是希望自己能


 


長命百歲。以下都是已經被證明可以長命百歲的方法,


 


看完以後我懂了:


 


想長壽,你必須是一個學歷很高、個子很矮,吃得很少、


 


運動很多,


 


愛 吃全麥食物,完全沒有冒險精神,長著娃娃臉,


 


決定並且實踐晚育,走路虎虎生風但是很宅的擁有長壽基因的


 


大變態!下面我們來看為什麼。


 


1走路快的人壽命長


 


刊登在15日 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上的一篇研究報告稱,


 


步行速度較快的老人壽命較長。


背景資料:老年人的壽命長短差異很大,醫生在評估保健及治療


 


方案的目標時應該將預期壽命納入考慮範圍,但僅建立在年齡與


 


性別基礎上的預期壽命並不十分準確,因為健康與身體機能


 


也會影響壽命的長短。


 


但是,目前的預期壽命預測方法全都沒有將健康與身體機能涵蓋


 


其中。


進行該項研究的是匹茲堡大學的公共衛生學碩士及醫學博士斯蒂芬妮和她的同事們,該研究旨在揭示老年人步速與壽命之間的關聯,


 


並借此確定步速對壽命的影響程度。研究的原始資料包括來自9個研究專案的資料分析,這些資料是在1986年到2000年間 收集得來的,


 


而研究物件為3448565歲或以上的老年人。研究人員對這些老年人的步速進行長達數年的跟蹤記錄,所有記錄均遵循兩個原則:


 


1.測量的是 日常步行速度;2.從站立狀態開始步行。資料顯示,研究物件的平均壽命為73.5歲,平均步速則為0.92/秒。


在研究進行期間,有17528名老人去世。其中,從研究開始時算起,


 


5年或以上剩餘壽命的老人約占84.8%,而有10年或以上剩餘


 


壽命的則占59.7%。研究人員發現,年齡相同、性別一致的老年人,


 


其剩餘壽命與步行速度有關,這在7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裏尤為明顯。


在大多數年齡段中,壽命為預期壽命中值的老年人,


 


其步速約為0.8/秒,男女皆是如此;而在性別與年齡一致的前


 


提下,步行速度越快,其預期壽命越長。步速達1/秒以上的老年人


 


,其預期壽命會比只考慮年齡與性別時的預期要長。


 


在多個年齡組別中,老年人的步速與剩餘壽命均成正比關係,


 


而且年紀越小,其預期剩餘壽命的絕對值越大。


為什麼步速能預測壽命呢?這是由於步行需要耗費身體能量並對


 


肢體動作進行有效的控制,同時還需要包括心肺系統、循環系統、


 


神經系統以及肌肉骨骼系統在內的多個器官系統的支援與配合。


 


步行速度慢一方面反映出老人的身體系統已經受損,


 


另一方面也表明


 


她步行時需要


 


耗費較多的能量,所以步速能對老人的壽命起到預示的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步速在臨床上具有很廣泛的作用,包括有助於


 


確定哪些人群會有5年或10年以上 的剩餘壽命,


 


哪些人群早逝的風險更大。


 


針對早逝風險大的人群,我們可以對他們進行進一步的體檢以


 


確定


 


其健康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治療。另外,


 


對步速進行長期監控有助於發現身體出現的新問題。


2愛吃全麥食物是長壽的基礎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近日報導,正如健康是吃出來的一樣,


 


長壽也是吃出來的。這種觀點最近幾個月來在美國的部分城市


 


正悄然興起,一些長壽餐館也隨之應運而生。


 


對長壽飲食樂此不疲者認為,長壽飲食可以預防感冒和癌症


 


等多種疾病。


健康顧問、洛杉磯國家持證營養顧問多比克說:


 


"我們的廚房就是藥房,飯吃得好,生活就會好,你就能活的更長。"


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癌症學會指出,長壽飲食宣導高纖維、


 


低飽和脂肪及低膽固醇飲食,主張多吃蔬菜、水果和全麥食品,


 


以降低心臟病和部分癌症的發病率。


 


長壽飲食法把食物分為""""兩種:蘋果等新鮮、


 


涼性的食物為陰性食物;魚類等熱性的為陽性食物。


 


過多地攝取其中一種食物,都會破壞身體的平衡,


 


導致人體健康失衡


 



全麥飲食是長壽飲食法的基礎。蔬菜和植物蛋白,


 


如豆類和大豆產品是很重要的食物,但乳製品等易產生酸性


 


的食物並非健康食物。有些人提倡的素食原則在長壽飲食法裏


 


是一種有益補充,但並非必需原則。許多長壽功能表裏包括魚類


食品。


 


 


富含礦物質的海藻是長壽飲食法裏的一項主要食物。用豆和穀類發酵做成的日本豆麵湯,是長壽飲食法裏倍加推崇的一款食物。


 


日本健康飲食家認為,日本豆麵醬堪稱"身體免疫系統的衛士"


 


專門從事海藻和癌症研究的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人員蒂斯認為,


 


長壽飲食法所宣導的生活觀念有某種防癌和抗感染的特性。


 


早在2001年,日本科學家就研究發現,海藻汁可以有效抑制鼠類體內乳腺癌細胞的生長。蒂斯 甚至大膽預言,海藻將在未來20年內被


 


寫入人類飲食金字塔的食物結構中。長壽飲食法指出,


 


那些認為應該儘量減少茄屬植物如番茄、土豆等食物攝取量的


 


觀念 是錯誤的,


 


人們總擔心它們所含的糖分太高,其實人們不應該那麼害怕這


 


類果蔬


長壽飲食法還特別強調,素食主義者應特別注意維生素B12的補充,


 


B12只有在動物食品中才存在,如果放棄了肉類和乳製品的攝取,


 


可以靠B12的補充劑來補充。


3長娃娃臉可以長壽


據英國《每日郵報》1214日 報導,南丹麥大學的凱爾·克裏斯


 


滕森 教授最近指出,長著一張娃娃臉的人意味著他/


 


她將享受更長的壽命,因為人們的生活狀況很容易反映在臉上。


凱爾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以雙胞胎為研究物件,看看外表年齡(


 


也就是別人認為你有多大)與你的 生存能力、


 


身體機能和智力有著何種聯繫。這項研究始於2001年春季開始,


 


研究者對182670歲以上的丹麥雙胞胎進行了體能和認知測試,


 


並拍了他們的面部照片。三名評審員在不知道他們年齡範圍的


 


情況下對不同年齡組的雙胞胎進行年齡評估,


 


結果發現,即使是雙胞胎,被猜出的年齡也相差很大。


研究者然後用7年時間對這些雙胞胎的晚年生活進行了跟蹤調查,


 


直至他們去世。調查表明:雙胞胎中,外表年齡差異越大,


 


看起來老的那個就越有可能先死。該研究報告發表在英國


 


《醫學雜誌》上。


 


凱爾教授還研究了壽命是否與染色體終端有關,發現染色體的


 


 


狀態與生命老化有直接關係,就如同鞋帶末端上的塑膠帽一樣,


 


這些染色體末端由於細胞分裂而不斷損耗,這是一個自然老化的


 


進程。染色體上端粒較短的人更容易患上與年齡增長相關的病症,


 


死亡時 間也會更早。端粒較長意味著你更年輕、更健康。


 


但他認為端粒測試太複雜,不如看外表來得簡單。


 


外表年齡是每個人生活環境、性生活、生活狀況和心態的


 


集中體現。


 


4少吃的確能長壽


 


據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吃得少可能會使你的壽命更長。


 


他們通過每天供給試驗中的小白鼠較少的卡路里而增長了它們的


 


壽命。正在進行的試驗還顯示,嚴格的低卡路里消費也有助於


 


增加靈長類動物的壽命。據美國麻省技術學院的分子生物學家


 


古蘭蒂說,


 


如果 能減少75%


 


葡萄糖攝入時,就能延長其25%的壽命。


為探索參與這種變化的基因情況,他們首先從試驗的動物身上


 


取出了一種稱作sir2的基因,這 是對它們的壽命非常重要的


 


一種基因。


 


而限制攝入食物能夠使這種組織的壽命更長,從而證實了這


 


種基因在這一變化


 


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這種基因需要一種稱作nad的分子來啟動


 


它們,因此古蘭蒂又通過對這種分子的試驗進一步證實了sir2基因的作用。


古蘭蒂說,在受到卡路里攝入量的限制後,sir2能獲得更多的nad


 


,增強了它的活躍性,同 時也使其他一些基因變得更加"沉默"


 


從而減少了有害染色體的變化。與此同時


 


sir2還能抑制年齡增長的去氧核糖核酸(dna)變化。


 


 


限制卡路里 攝入量能夠幫助延長動物的壽命。


 


這一發現可能與人類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儘管dna迴圈與哺乳動物


 


的年齡增長關係不大,但是一 種由nad調節的與sir2類似的基因


 


卻同樣能抑制我們的染色體。如果能證明這種基因對人體的壽命


 


也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它就能"為獲得一種可影響老化進程


 


的藥物提供一條最富光明前景的道路"


 


美國勞倫斯巴克利國家實驗室的老化研究員坎蒲賽對科學家的


 


發現表示贊同,他說關於sir2的 發現"為探索老化的研究提供了


 


一條分子線索",她同時指出,這些發現只是人類對老化研究的


 


一個突破,


 


而還不能成為人類長生不老夢想的實現。但是她認為這個 研究


 


將會使人類的生命的研究起到一個極大的促進作用。


 


5個子矮學歷高更長壽


 


你是否常常覺得自己個頭不夠,想再長高些?其實你大可不必為


 


此苦惱,據美國《新聞週刊》近日報導,科學家發現,


 


矮個人大多擁有長壽基因,換句話說,個子矮更長壽!


 


紐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衰老研究所所長納爾· 巴茲萊 博士領導了這項研究。


研究人員對上千名年齡超過95歲的老人進行了調查,


 


結果發現,這些老人身材大多不高,其中百 歲以上的


 


矮個子老人都擁有一種長壽基因。


 


研究人員把這種基因注入蛔蟲體內,


 


可以使蛔蟲生命延長30%—50%,但其身體也明顯小於正常狀態,


 


研究人 員分析,這是因為長壽基因能夠抑制體內一種


 


生長激素IGF-1的產生。接下來,


 


研究人員又對其他哺乳動物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


 


IGF-1激素越多,體型就越大,壽命就越短。


 


巴茲萊博士表示,長壽的關鍵因素之一是擁有抑制IGF-1激素的長壽基因,所以個子矮的人可能更長壽。


 


與此同時,哈佛大學醫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其壽命越長,受教育超過12年的人


 


平均壽命為82歲,


 


而受教育不足12年的人,壽命只有75歲。


哈佛大學醫學院醫療保健政策的專家收集、研究了全國死亡率


 


調查資訊。他們將資料分成1981 —1988年和1990—2000年兩組,


 


通過對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資料,發現10年間,受到良好教育的人群壽命增加了1.5歲,而教育欠佳的人群只增 加了6個月


 


。研究人員分析,學歷高的人群吸煙率低,患肺癌、肺氣腫疾病


 


的可能性更小,他們的生活方式更健康,享受醫療保險和服務的


 


機會也更多。


 


6愛運動的宅人壽命長愛冒險的傢伙會短命


 


 


眾所周知,傳統的醫學研究大多集中在對疾病起因和治療的


 


探索上。但早在上世紀40年代,美國 哈佛醫學院的一個研究小組,


 


就已開始明智地另闢蹊徑,決定設立專項研究,重點探尋保持健康狀態的奧秘。


 


專家們當時選擇了268名生理和心理均十分健康的大 學男生作


 


跟蹤調查對象,每過2年就對他們作一次問卷調查,每過5年作全身體檢一次,


 


每過15年則面談一次,直至今天。研究小組負責人、


 


精神病學博士維迪安特回顧說,所有接受調查者在開始時都很健康,


 


而專家們特別關注的是他們的性格特徵,以及應對困難的水準和能力。


專家們發現,情緒穩定性格的人往往處在自我滿足的心態中,


 


對人生少抱怨,很少有沮喪或壓抑感,極少酗酒或服用鎮靜藥物,


 


婚姻也較穩定,過的是一種在某些人看來缺乏激情甚至枯燥的生


 


活。相反,性格愛冒險的人卻往往不滿足於現狀而情緒經常起伏不 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