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古寧頭戰役開第一砲 熊震球珍惜和平/古寧頭激戰三晝夜 國軍奮勇保衛國家




2009/10/25 08:31




古寧頭



古寧頭









民國三十九年冬天,先總統 蔣公首次巡視金門點校古寧頭戰役作戰有功官兵(桃園榮家提供)


 



「歷史不能遺忘,教訓必須記取」


 


    美軍評估 兩棲作戰難度最高
2009-10-25
中國時報
【劉屏/華盛頓廿四日電】 古寧頭戰役決定了台海分治。它在軍事上的意義則成為美軍一份 研究的課題。美軍的結論之一是:兩棲作戰是難度最高的戰鬥,六十年前如是,今日亦如是。
     這份研究並提醒,除了古寧頭戰役外,十三天後的「登步島戰役」同樣值得紀念。一九四九年,解放軍缺乏渡海作戰的經驗,但很快從實戰中認識到,要想攻占台灣,需要適切的兩棲訓練、足夠的海上運輸、有效的空中掩護、以及「第五縱隊」從台灣內部支援。六十年前的體認,今天依然適用。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的戰略研究所出版《歷史中學到的教訓》,探討解放軍成軍以來的重大課題,其中有一章專談渡海作戰,就是研究古寧頭戰役。
     報告說,一九四九年十月廿五日共軍登陸金門時,國軍掌握了海、空優勢,而且也掌握了確切的情報,等著共軍來犯。結果共軍登陸後,船隻全部遭到國軍擊毀,無法返回載運後續部隊,結果登陸部隊全數或就殲,或被俘。
     十一月七日,共軍第七兵團的一個師登陸登步島,全數五千至七千人遭逢相同命運。兩場戰役相距不過十餘天,都是國軍大捷,「震驚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階層」,也使共黨及共軍的領導階層瞭解到,共軍需要新技能、新訓練。報告說,如今回顧,當時中共甚至認為進襲台灣也不必擔心美國干預。而且中共認為,非但美國不會插手,其他任何大國也都不會插手所謂「中國內戰的最後階段」。


 


************************************************************************************


 


(軍聞社記者林宜慶專訪)在金門古寧頭戰役中,國軍戰車營第三團第一營M5A1戰車建立首功,而當時在編號66戰車上擔任發射手職務的熊震球,對進犯共軍發射第一發戰車砲,居功厥偉,當他應邀出席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紀念特展開幕時,頓時引起媒體注目,希望透過他的口中,說明當年國軍英勇抗敵的烽火歲月。
     已經將近八十歲高齡的熊震球,六十年前分發到金門戰車營服役,該營是當時火力最強大的機動打擊部隊,民國三十八年九月下旬兩岸局勢緊張,因此,他幾乎每天都在演習、構築工事,部隊訓練相當精實。
     熊震球表示,當時他所乘坐的戰車,在十月廿四日演習中,不慎走到沙地旱田的田埂而拋錨故障,因而將戰車排的三輛戰車,留在靠進東一點紅附近海岸等待修復,在凌晨二時左右,突然左前方有人誤踩地雷,瞬間火光引起注意,排長隨即下令上車戰鬥,將砲口瞄準即將登陸共軍,戰車上機槍、戰車砲齊放,雙方展開驚天動地的一場激戰。
     或許是天助,熊震球說,要不是戰車因演習拋錨,當時留在海岸邊,而且戰車上滿載一百多發砲彈及數千發子彈,使三輛戰車可以適時發揚優勢火力,造成偷襲進犯的共軍頓時「踢」到鐵板,註定在這場戰役中寫下敗局。
     隔天,敵我交戰持續激烈,66戰車就在槍林彈雨下搶修成功,但不幸的是一位同袍中彈陣亡,全營戰車在經過加油、彈葯整補後,沒有休息,就向西一點紅、安歧、觀音亭等地發起攻擊。
     「戰役一開始,當下不害怕,是騙人的。」熊震球說,但經過十幾分鐘激烈戰鬥後,也殺紅了眼,心中只知道不要讓敵人靠近戰車,要打贏敵人,個人生死已全都拋在腦後。
     說到此,熊震球以激昂的語氣說,當時協同戰車營在地面作戰的步兵,每個人戰志相當高昂,不論再大的槍聲、砲聲,都是向前衝,而這就是國軍打贏這場戰役的重要關鍵。
     熊震球指出,他現在已是近八十歲的老頭,六十年前還是十八歲年輕小夥子,回想這場驚天動地的戰役,彷彿是「夢」一場,就如同財產是身外之物,唯有和平、生命無價。經歷生死交關的戰場老兵,一語道盡戰爭無情,發人省思。http://163.29.207.53/MNANew/Internet/NewsDetail.aspx?GUID=49278








圖片摘要
在金門古寧頭戰役中,在當時在編號66戰車上擔任發射手職務的熊震球(圖右),對進犯共軍發射第一發戰車砲,居功厥偉。(軍聞社記者林宜慶攝)
圖片摘要
已是近八十歲的老頭的熊震球(圖左),廿三日見到當年參戰同袍,內心相當激動。(軍聞社記者林宜慶攝)
(軍聞社記者李岳耿特稿)六十年前發生的「古寧頭戰役」,是國軍官兵用血汗及可貴的生命,與金門百姓共同寫下光榮史篇,當時大家所拚命力守的,已不只是單純的金門列島,而是守住國家安全與全國人民生存的命脈,這一戰不僅是金門島的保衛戰,更是台、澎、金、馬生存發展的關鍵戰役。
     古寧頭戰役的勝利,軍民共同完成的防禦工事也功不可沒,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課課長黃子娟表示,當時擔任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的湯恩伯上將認定,壟口至古寧頭「東西一點紅」之間海岸,為共軍可能來犯最可能的地方,於是要求駐守的二0一師鄭果師長,下令所屬部隊構築土堡,並發動當地各村民眾捐輸門板、窯磚、紅土,日夜趕工,竟在短短二、三天內完成二百多個土堡,土堡重疊有如蜘蛛網,以做為抵抗共軍登陸的防禦工事。
     而為了在安岐村附近的沙地構築機槍陣地,金門當地並沒有樹木、水泥供做構築材料,情急之下,也只能「借用」村民家的門板,門板不夠用時,最後甚至「借用」古寧頭山地的墓碑,軍民充分發揮「同島一命、軍民一體」的決心,誓死保衛金門這塊土地,最後終於贏得這場戰役的勝利。
     另外,位於金門西北方西浦頭村郊的李光前將軍廟,是軍民為紀念在古寧頭戰役中英烈殉國的李光前團長所建,當年李團長接奉師部作戰命令,率軍由西浦頭山一三二高地,向林厝方向反擊前進,他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卻不幸中彈,為國犧牲,壯烈成仁時僅卅二歲。
     李光前忠骸原葬在西浦頭一三二高地,民國四十一年遷葬太武山國軍公墓村民為感念李將軍的忠烈事蹟,於民國六十五年集資建廟,九十一年再度擴建,在入口處建有雄偉牌樓銜接廟宇,廟中供奉李光前古裝及戎裝神像供軍民膜拜,並在其殉國處豎立一座石碑,廟前也置李將軍戎裝半身雕像,供後人瞻仰、憑弔。
     六十年後的今天,古寧頭戰場早成歷史遺跡,但當年參戰軍民同胞犧牲奉獻的愛國精神更為國軍官兵效法的典範;國人在緬懷這段光榮史頁,應深刻體認國防安全不再只是軍人的責任,更是每一位國民共同的責任,只有全民齊心努力,才能達成為維護國家安全的最終目標。


************************************








古寧頭戰役60年 老英雄重返戰地





國防部辦理「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活動,五三九位老兵昨天抵金報到,金防部指揮官陸小榮(前右)中將前往歡迎。(記者吳正庭攝)

〔記者吳正庭、歐素美/綜合報導〕國防部辦理「古寧頭戰役六十週年」活動,五三九位老兵昨天重返金門,金防部指揮官陸小榮中將前往歡迎時強調,應以感恩、惜福、尊敬的心情來迎接這些曾為國家奉獻血汗的前輩。


民國三十八年,中共在徐蚌會戰獲勝後趁勝追擊,國軍節節敗退播遷來台,當年若非古寧頭戰役告捷,不僅位在前線的金門不保,台灣恐怕也難逃赤化一劫。


八十歲的潘有斗說,當年他隨國軍從廈門撤退並登陸金門,沒兩天中共即在凌晨發動攻擊,意圖奪取台澎,還好古寧頭大戰阻擋了共軍的進逼,否則哪來台灣經濟奇蹟。


老兵賀蔭森曾擔任軍報社記者及總編輯,兩年前出版「我的一生」,書中詳細刻劃其軍旅生涯,對於古寧頭戰役的描述鉅細靡遺,並附有近百張珍貴的照片,藉由文字與鏡頭為歷史留下紀錄。


八十二歲的羅邦柱則手中握著在當年被列為「極機密」的匪我態勢及兵力部署要圖。他說,古寧頭大戰擊碎了中共解放台灣的美夢,確保了中華民國,否則台灣歷史恐將改寫。


返金老兵行列中,另有一團中將級以上的「星光幫」造訪,包括曾任金防部司令官的趙萬富、程邦治、李楨林、顏忠誠、朱凱生、賈輔義,還有伍世文、王文燮、陳廷寵、王若愚、苗永慶、林文禮、馮世寬等備役上將。


陸小榮說,緬懷一甲子前的戰役,老兵們用血、汗築起一道長城,捍衛國土,才能保有台灣今天的繁榮與安定,是子孫永遠推崇、尊敬的老英雄。


老兵們在金防部安排下,至古寧頭戰史館及曾被共軍佔領為指揮所的北山古洋樓、李光前將軍廟等地巡禮,金防部擔心老兵們健康,貼心地安排救護車隨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