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菩薩問明品講記--第一章(文殊叩覺首——智慧的作用與覺悟的展現)
〈菩薩問明品〉在《六十華嚴》叫作〈菩薩明難品〉,「問明」是從正面問清楚的意思,而「明難」則是答復質問;「明」是明白,「難」是質問。這品經是文殊師利菩薩分別對九位菩薩發問,九位菩薩分別作答完畢以後,再一起問文殊師利菩薩。菩薩間如此互相問難,故稱「菩薩問明」。這部份屬信位(菩薩信心的建立);信位的「解」在〈菩薩問明品〉,「行」在〈凈行品〉,成就的德行在〈賢首品〉,所以這三品(解、行、德)是連在一起的;解以後才能行,行以後才有結果。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佛子!心性是一,雲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爾時」是指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夜睹明星的那時候,而非接續前面經文所談到的時段。大家讀《華嚴經》一定要具備這樣的理念,經文這樣一品一品下來,會讓你產生好似連續劇一幕的錯覺。其實它像一幅畫,所有境界一體映現,經文只是詮釋那個畫面,所以談境界感受時,指的就是那個畫面。
如果你是用「瞭解它的意義」來讀《華嚴經》,那就會理解成:經文講完這一個又接著講那一個。經文這樣呈現並沒錯,但那個境界、狀態,就像看一幅畫,它是一時炳然齊現,我們必須能夠加以感受。而現在,為瞭解說那幅畫,所以只能一部份一部份地來講,因此變得好像有前後次第之分,實際上沒有。這是「爾時」的意義。
「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看起來好像是兩個菩薩在對答,其實它是指我們生命中的兩個因素(性德)在互相激蕩——文殊菩薩表智慧,覺首菩薩表覺悟,「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即是以生命中智慧這個性德來叩問(或激蕩)覺悟這個性德。
那麼,智慧的作用在哪里?覺悟又怎麼展現呢?文殊菩薩的「問」即智慧的作用,覺首菩薩的「答」則是覺悟的展現。讀佛經千萬不要擬人化,否則就會變成演雙簧似的,兩人在那邊一問一答,這樣就感受不到其真正意涵,生命因素相互間的組合關係更難以體會到了,徒見文字表相的意義。
其次,文殊菩薩和覺首菩薩除了表我們的生命因素外,還蘊含哪層意義?其實這些生命因素人人皆具,但顯現出來的部份則因人而異(佛境界則是完全顯現),它像一股暗流在我們生命中流動、存在著,可是我們本身感受不到,若能感受得到,即稱得上「法身大士」。
修行進入信位菩薩後,這股流動便能感受到,但尚未有法身大士那般清楚。信位菩薩就在訓練自己去感受這股生命因素流動的情況,這當中你會感覺貪、瞋、癡等不良因素的作用,此時即可予以斷除、捨棄;你同樣也會感受到戒、定、慧等生命因素的流動,這時便可開始加以培養。如此,生命中的惡因素便會逐漸淘汰,善因素會一直增長。信位元菩薩的生命狀態可以由此去感受。
法身大士(十住位以上的菩薩)不止這樣培養而已,他性德已經開始呈現出來,儘管呈現的程度還存在著差異性。這部份也可讓我們感受到真正的佛法絕不是一般民間信仰講的那些東西,而且程度再高的學者也難以體驗這部份,或許從文字相上可以提到一些,但生命本質的內涵他感受不到。佛法的殊勝就在這裏,因為他談的是我們內心深處最微細、最具體的部份,除了佛法、佛經外,你再也無從覓得其他門徑。
為何「佛寺門中,福田第一」?因為每個人的內心裏都有覺悟的認知,佛寺正是開發每一個人善良、純潔生命因素的地方,所以說它最殊勝、最清淨。當我們具備了這個認知,便會發覺生命的品質已經和佛寺外的完全不同,這是一個很大的差異。恭敬三寶的福德、功德會那麼大,原因就在這裏。
文殊菩薩叩(激蕩)覺首菩薩,也就是我們自己的「智慧」在激蕩「覺悟」時,發生一個最重要的根本問題,智慧已經感受到「心性是一」,而為何我們見到的境界有種種的不同?
「心性是一」講的是性起法界,「見有種種差別」則是緣起法界,文殊菩薩這個「問」幫我們提出來——為何有性起、緣起的對立?——它主要是問這個。這些都是菩薩講的,大家要懂得它的法義,而不是只看到文字相,華嚴的理論結構所真正談的就是性起、緣起的對立。修行到達信位元時也會有這種情況,因為他已經在名相上通達什麼是「性起法界」、「緣起法界」,可是再仔細想想,「不對啊,既然性起、真如是一,為何在緣起有種種不同呢?」
「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善趣」在十法界裏屬於「四聖」的部份,「惡趣」則屬於「六凡」。我們一般所言之「善趣」乃指人天,「惡趣」乃指三惡道,兩者有差別。有的在善道,有的在惡道;有的有福報,有的沒福報;有的四肢健全、五官具足,有的殘廢,攣躄背僂,瞎眼耳聾,這都屬「諸根滿缺」的範圍。為何有的人諸根圓滿具足,有的人有缺陷呢?心性是一,展現出來的境界應該一樣啊,為何見到的境界有種種不同?
「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受生」是指出生到哪個地方去。既然有四聖六凡,受生就有種種不同。我們大家都是在人道,當然是相同,但跟畜生道、惡鬼道就不同,所以說「受生同異」。這些境界中又有種種的不同,以人來講,有端正的、有醜陋的,有的很好,有的不好,苦樂皆不同。這種端正、醜陋是怎麼產生的呢?苦樂不同的差別在哪里?
「業不知心,心不知業」,「業」是指我們受苦的境界、境界相;業不瞭解心,心也不瞭解業。它這裏講的很理智,與我們一般那種混雜的想法不同。「業」既然已經現前了,心應該要知道,可是事實上,很多人在業報現前受苦時,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受苦;有些也不知是怎麼享樂的,像貴賓狗、波斯貓,福報現前時未必知道。同樣的,墮落到餓鬼道受苦受難時,根本就不知道;天人在天上享受福報,也沒幾個知道自己在享福報,多半認為理所當然。這時所現的種種苦業、福業,純粹屬於慣性的接納。一個命運乖舛的人,難以感受幸福的生活;一個生活很幸福的人,則是禁不起挫折和打擊。這些人的生活都是單面式的,無法雙面了知,所以當你就全盤瞭解的方式去跟他談時,他沒辦法接受,此即是「業不知心,心不知業」的現象。
心是可以呈現的,但在緣起法界呈現不出來,所以業不知道心,心不知道業,業便很自然地走。當你能很明白地呈現出「哪個是業,哪個不是」,這時至少已是法身大士,能很清楚了達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現象,這這個境界已經相當高了。絕大部份的人都是懵懵懂懂,認為境界本來就如此,一旦有不應發生的境界產生時,他會下個結論:「真是沒有天理!」就這麼一句話帶過去,也不知原因是什麼。這就是走在單行道上,只知向前,不知向後看。
事實上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心對於所有境界不能瞭解,反過來,境界也不知心,這時心和境是對立的。智慧告訴我們,「心性是一」,心、境應該合一才對,為什麼反而都對立起來呢?「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這個「受」是一個代表,是指五蘊(色受想行識)的部份。五蘊怎麼來的不知道,反正五蘊已經現前了,這叫「受不知報」;也是「報」與「受」的對立,五蘊中的受是感受,感受怎麼產生你不知道。在覺知的領域我們稱「感受」,一般凡夫境界就叫「享受」。這種文字上的差異,事實上也揭示了彼此間的不同。
「行」有些不好解釋,它是自然運行、存在的那個部份,譬如血液迴圈、大氣運行、地球繞著太陽跑、月亮繞著地球跑……等等都是。這裏面牽涉到一個問題,這個「行」當中有些並非由我們人體所謂的自主神經主宰,而是非自主神經主宰,是處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這裏你就可以感受大何謂「受不知報」了。
識性的作用也一樣,意意識形態已經形成,你不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譬如很多人書讀得很痛苦,大學畢業就不再進修,即使有,也是應景式的,不能真正感受到為何讀書。真的不想讀書其實可以先去工作,等到想讀書時再回學校。當你將社會經驗帶到學校時,成長會很快,如此讀書、學業和生活便可融為一體。
我們都把讀書和工作變成業力了,生活當然枯燥。你想喘口氣,聽聽音樂看看畫展都沒時間,毫無真正的生活。臺灣很多人活得像機器人,關鍵就在這裏,這是一種意識形態,真正的生活、工作、讀書反而不能銜接。是不是長期以來的教育制度把我們塑造成這個樣子?你有沒有辦法在讀書當中培養遊戲的心情,在遊戲中培養知識的成長?
你會發現,從生活中體驗學來的特別讓你喜歡。很多人有這種感覺,學校教的那套,社會根本用不到。老師教學生不要貪汙,卻有校長因為貪汙而下臺。學校總是標榜「愛的教育」,但若沒跟隨老師補習,可能就被另眼對待。為人師表者,心口不一,講的和做的背道而馳,學生將來出社會怎麼辦?無所適從!那就完全脫離了生活。此即「受」與「報」之間的一種對立,在這時代裏太清楚了。
「心不知受,受不知心」,這部份是講心和受的對立。「受」應是「心」所呈現的,例如榴槤是水果之王,有好多人很喜歡吃,可是也有人聞到那個味道就覺得噁心。就榴槤的境界來講是「一」,為什麼會有兩種迥然不同的反應?榴槤應是從心顯現出來的,心與榴槤應是一,怎麼會變成二?這就是告訴我們「受」(境界展現的部份)並非「心」所呈現的。換句話說,受與心之間沒有連在一起。
心與受既然是對立,受與報也對立,那心和報是不是同一個?也不一樣。這地方講的「受」可說即是業報,「報」則是業報呈現的部份,呈現本身是中立的,沒有喜歡、是非、善惡的區別。
心只是呈現,報也是呈現,不同的是「報」的呈現是針對業的部份來講,心比報的呈現更廣,心的呈現是相當廣的。
照理講心與呈現的境界乃是一體,因為外面的境界是內心展現的一種延伸,但我們凡夫沒辦法交融一起。心能夠知道它的呈現,這時兩者才能交融一體,否則兩者就分開獨立了,這就是「心不知受,受不知心」。
受與報也有類似情形。受還是五蘊的業報,這個業報是指「事相」的部份;報比較狹義,屬於「作用」的部份,而心就變成是本體了。這裏面是講「相」和「用」的對立,以及「相」與」「體」的對立。
「因不知緣,緣不知因」,這是講因、緣的對立,講因、緣兩個東西完全無關。這裏我們要分兩部份來談:第一個部份,什麼叫因,什麼叫緣?這部份一般人常常弄不清楚。譬如有個朋友來找你,說股票漲到一萬多點,要你趕快投入,結果你一投入後就一路滑到兩千點,本來有一千多萬,現在只剩二十幾萬。你說都是那位朋友害的,那他就是惡因。各位,這不叫「惡因」,頂多叫「惡緣」,因為你那個朋友叫你買股票只是個緣而已。
「因」在哪里?你前輩子種的叫「遠因」,「近因」是現在這個經濟環境所顯現出來的假相,你卻把它當真了。找上你的人只是個緣,而整個經濟環境屬「近因」,「遠因」在於你根本沒福報。這時也可能產生另一種現象:生一場病把錢花光光,或者遭竊、綁票等。你會發現,股票市場特別興盛時,綁票或意外事件也特別多,這表示有的人雖然有賺錢的福報,但也同時有災難的業力,那個業力會把福報消耗掉,這便是真正的「因」,只是看他碰到什麼緣出現而已;假如沒那個緣,也不會有那個事發生。
有「因」的人,如果因很弱,緣很強時,這種現象才會出現。假如因很強,緣只要一點點就會動了。買股票虧本的人,通常「因」比較弱,「緣」比較強,因為是經由朋友聳動才買的。有些人則是本來很有錢,後來因為生病而把家產花光光,這種情形是「因」比較強,「緣」比較弱。
有個人去釣魚,整天都釣不到,收竿時突然釣到一條大魚,好高興,晚上便集合兩家人慶祝一番。正當大家吃得興高采烈時,他突然喉嚨被魚刺哽住,怎麼弄都弄不出來,醫生說必須開刀才能取出,但可能會因此暗啞或死亡。怎麼辦?只好求佛菩薩了。於是發願念十萬聲「地藏王菩薩」,結果念到五、六萬聲時魚刺不見了。這就是他過去的因很強,現在的緣很弱,這種情況照樣會耗掉財產。但因他有好因緣,有善知識告訴他念「地藏王菩薩」,是否地藏王菩薩感應而化解一劫,我們不知道,但他錢實在也花的差不多了。換言之,即是業消了魚刺便消,業不消魚刺不會消。這就是因、緣之間的關係。
第二部份要談的是,「因」是否有辦法確定「緣」怎麼起作用?沒辦法!所以人生應謹記:一、不造來世因。過去因已經造了,這暫且不管,今生絕不再造惡緣,這部份得自己去留意。譬如投資事業,別找風險太高的,且切忌貪心,否則惡緣可能就出現。其次,損友少交,多接近良師益友,如此惡緣便會遠離,惡因自然難以現前。
二、要廣結善緣。不管善因強或弱,善緣愈多,善果就愈容易成就。我們從這裏慢慢去體會世間法所教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吃魚、釣魚都是小惡,但若惡因很重,它就現前了;莫因善小而不為,假若善因已經在那邊等了,一點點善緣,果報當即現前。何時何地會得回報?不知道!但經常助人而不求果報,那就對了。雖然助人只是一個很小善因緣,但你過去的善因若是很強,善緣只要一點點,立刻便接上去了,善果馬上兌現。「善因」假如現在沒有成立,將來也會成立。同樣的,「惡因」現在未成立,將來未必不成立。我們能否生生世世都很謹慎不讓惡因現前?恐怕很難吧!
世尊往昔為童子時與族人放池水抓魚群,世尊當時只是在旁觀看,並且敲了魚王的頭三下。魚王經百千劫,脫畜類而身為琉璃王,由於釋迦族曾在琉璃王尚為魚王時欺負他,所以他成為琉璃王后便誓願消滅釋迦族以雪其恨。世尊知道後,曾在兵道三阻王師,勸他盡釋前嫌。琉璃王三次回師,最後終因心有不甘而第四度出兵,世尊知惡業難消,因此不再阻擋。琉璃王所帶領的軍隊即當時的魚群,捕魚的村人就是現在的釋迦族,而那位童子就是佛陀的前世,他雖未捕魚,卻也因為敲了魚頭而頭痛三天。這是過去造的惡因,
「因」小,但「緣」很強,所以他在那時候頭很痛。
世尊的過去生並未留意到這一點,所以未將此一惡因除掉。現在我們回頭來看,學佛人該怎麼攘除惡因呢?懺悔!懺悔有兩個工作:一是「後不復造」,過去的惡因已經造了,沒辦法,至少今後不再犯,此屬消極面;二是「恒守凈戒」,守凈戒可以增加福德。這兩者交融在一起,會產生一股正面的力量。
懺悔通常包含兩部份:一是別懺,一為總懺。別懺是個別懺悔,又叫事懺。個個人所反省到的,或看到別人做的,皆屬個別事相。譬如自己做了壞事,針對此事來懺悔;看到人家做壞事,想想自己過去生也可能作過同類的事,只是如今進步了,不做那些壞事,所以這部份也要懺悔。這是別懺的方法。
有的人可能認為「我才不可能做那些壞事」,要知道,往昔的你一定曾經住過地獄,當過餓鬼或畜生,可見也會造過同樣的業。那些業雖然報盡了,可能還有某些餘報未到,只因惡緣未至,可是惡因畢竟尚未除盡啊!所以看到外面顯現那些造惡的現象,就要自我懺悔。
總懺又稱理懺,亦即針對「全部的」,譬如燒殺擄掠的情況,你可能認為自己不曾當過強盜,既非李自成、張獻忠,也非太平天國的洪秀全,哪可能做出燒殺擄掠的事?告訴你,以前你可能確實做過賊頭,只是現在不知而已。不管如何,我們都從此處做個理上總懺。
前幾年美國發生的大衛教派狂熱事件,放火把小孩燒掉了。你說:「我才不可能做這種事!」可是那事相現前讓你看到,就表示你過去具有此因,否則那個事相不會現前,即便發生了,你也不會知道。現在滿街都是色情廣告,心性清淨的人即便看到了,也只是瞄一眼就過去了,心境不至於產生太大的漣漪或污染,但對世間凡夫來說,可能會促使他產生某種行動。
由此可知,因、緣當中的關鍵,就在我們的定力修為上,而懺悔則是一項主要且重要的工作。過去因怎麼形成,我們現在不知,但現在的緣不要讓它現前,未來的因也不要種。
當今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懺悔」,此一修法即〈三十七道品〉之第二行品「四正勤」:一、為除斷已生之惡而勤精進;二、為使未生之惡不生而勤精進;三、為使未生之善能生而勤精進;四、為使已生之善能更增長而勤精進。過去造的惡業要儘量消除,未造的業不造;未造的善要趕快做,已做的善要趕快增長。這種心境就是所謂的懺悔,四正勤即是正確的精進。善惡之間就由此來分辨。
因、緣本身有沒有相關連?一定有!但一般人蒙昧不知,故雲:「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整個法界裏這些都相關,好比「水就濕、火就燥」一樣,火一定向乾燥之處走,水一定往濕處流,這「幹」和「濕」乃是緣,「火」和「水」乃是因。火和水,它幹與濕是知道的,但我們為何不知道呢?那是智慧啊!因、緣之間有這樣一種狀況。
「智不知境,境不知智」,境、智也一對。「華嚴」裏面講十對,這個也是一對。「智」在普賢行願力裏叫作「自證智力」,「境」則是「境緣法力」;自證智力是自己能證的智慧,境緣法力是所證的境界。他的意思是:我的智慧與我所見到的境界,兩者應該是一,不是二。現在智慧不知境界,境界不知道智慧,就表示智慧與境界是相對立的。在緣起法界裏是這樣對立沒錯,可是在性起法界兩者則是合一的。
譬如某些人家裏整理得井然有序,你一進屋就感覺很舒適;有的人卻從不整理,永遠亂七八糟,他的生活習慣停在那個地方,由此便可知這些不同的人境界與智慧到哪里了。那個境界所呈現的,恰好是你智慧的程度,智慧有多高,呈現的境界就有多高。境界、智慧愈高的人,他愈能夠清楚自照;境界、智慧愈低的人,他對於本身的低劣毫無所覺。
以「心性」的立場來講,不管世間人顯現的聰明才智有多高,生活環境有多優雅,和天上一比,都屬低劣的。就像娑婆世界再好,相對於極樂世界而言,就都不好;極樂世界再好,相對於袈裟幢世界,那就好比娑婆世界看極樂世界一般。有這些比較的情況來看,你會發現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佛法裏談的智慧。並非一般世間所標榜的那種聰明才智。
那麼,這個智慧到底指的是什麼?它是指我們對生命的感受!生命存在的本然現象若是感受不到,那就談不上有智慧。世間的聰明才智是博聞強記,反應敏捷,可是佛法的智慧指的是對生命存在的感受力。
生命存在的感受,簡單定義,即是指「向內觀照」的部份。所謂向內觀照,並非閉起眼睛然後觀想身體的內在,而是指六根接觸六塵時,對於生命力的體驗何在。重點在這裏,千萬別被文字相給轉了。
一般家庭難免會插上幾盆花、掛幾幅畫,甚至養幾隻小動物來妝點居家環境,那就是一種生命力的展現。家裏愈沒這些東西的人,生活定然愈枯燥,而且家庭生活也愈沒有人情味。很多人喜歡買八駿圖、魚躍龍門圖等,為什麼?那是一種生命力的投射。你說拿掉行不行?當然可以。無妨嘛!
有位朋友在家裏的一片外牆上,鑲嵌了一片透明玻璃,從那兒望出去,就是一幅活的山水畫,景致天天變化,他經常坐在那幅活的山水畫前品茗賞景。這便是生命力的展現,寫書法、泡茶、插花……等亦然,這部份能體會就叫「有智慧」。真正的智慧並非指世事錙銖必計、精明能幹的那種聰明才智,這種世智辯聰只會徒增煩惱而已。
生活就是要能如此感受生命的存在!修行人並非不能接觸大自然,否則為何所有叢林幾乎都蓋在山郊野外,古來的名山古刹不都位於風景優美之處嗎?那就是要展現其生命力啊!修行人難道要每天戴著安全帽、口罩修行嗎?與外界接觸,本身就要有揀擇能力。既然有那麼好的環境,內心就必須開展,否則和豪宅裏的貴賓狗無異,終難體會環境的殊勝。
智與境應該合一,然而現在你為何無法合一?這裏都用對立法來談。它首先說「心性是一」,那為何所見境界有種種差別?他用心性與境界的對立作為總說;其次以「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這種對立作第二次闡述;第三舉「業不知心,心不知業;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的例子,說明實際對立的情況,從智慧和覺悟之間,體會到性起、緣起兩者到底是圓融抑或對立?它從這個地方提出問題來讓我們瞭解。以上是從智慧面來看的,以下則從覺悟面來看。 待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