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第十九集)

分類:華嚴宗
2013/07/02 12:1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五頁第四行,我們還是從開頭念起:


  【二者。法界圓明自在用。是華嚴三昧也。謂廣修萬行。稱理成德。普周法界。而證菩提。】


  到這裏是一段。第二段的小題是『法界圓明自在用』。前面我們介紹了法界,《菩薩瓔珞本業經》上說,「無明者,名不了一切法,迷法界起三界業果」。無明就是一念不覺,這一念不覺也叫做根本無明、無始無明。根本意思好懂,也就是說宇宙之間一切法是從它而生的,所以它是一切法的根本。惠能大師開悟之後,為我們說了五句話,說出自性清淨圓明體的樣子。末後一句他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意思就是無明能生萬法,無明是什麼?一念不覺。我們在昨天,在一起學習相宗講的三細六粗,無明就是三細相,三細相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念,這一念時間太短暫,這一念真的是妄念,不是真的,是個妄念。大乘教裏面,世尊常常告訴我們「一念不覺」,我們在學習《華嚴》講席當中常常說起心動念,但是起心動念真正的意思我們並不懂,因為我們覺察當中的起心動念,這個念頭太粗了。彌勒菩薩跟我們說的,這段經文是世尊問彌勒菩薩,說「心有所念」,就是我們現在講的起心動念,這個起心動念裏頭到底有幾個念?有幾個相?有幾個識?佛問這句話,我們要聽了,不懂他的意思。心有所念,有幾個念?有幾個相?有幾個識?彌勒菩薩回答,他說「舉手彈指之間」,舉手彈指,彈指之間,這一彈指,這個時間很短,不到一秒鐘,我們一秒鐘快速的彈可以彈四次,這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這個念頭就太細了。佛問有幾念?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有幾個相?相是物質現象,彌勒菩薩說,「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形就是相,形相,每個念頭都有相,這個相一時頓現,沒有先後的。


  科學家今天給我們講,宇宙的形成是大爆炸,佛不是這個說法,佛說宇宙的形成是一時頓現的。實在講跟我們作夢一樣,我們每個人都有作夢的經驗,你在作夢的時候,夢境是不是一時現前,還是有先後次第?我想我們都有這個經驗,在夢中沒有感覺到有先後次第,是一時頓現的。就像我們打開電視的頻道,畫面是一時現前的,不是有先有後有次第的,不是,一時現前;我們頻道關起來,相就沒有、就滅了。從這個地方我們要體會到,彌勒菩薩所講的就是頻道的開關,一念,頻道就打開,打開之後立刻就沒有、就關掉了。這個事情,世尊在《楞嚴經》上講過這麼一句話,「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兩句話我們也不好懂,到看到世尊跟彌勒菩薩對話,慢慢的體會到。當處出生就是頓現,這一現立刻就滅了,它的時間太短了。如果我們用自己這個例子,我們一秒鐘彈指四次,三十二億百千念再乘上四,四個彈指乘上四,那多少念?一千二百八十兆念。也就是說一秒鐘念頭的起滅有一千二百八十兆次,每個念頭不相同。佛在《法華經》裏面講,這種現相前後不相到,正如同我們看電影,你看放映機裏面膠捲在轉動,一格一格的,一格就是一個幻燈片。鏡頭一打開,這個幻燈片打在銀幕上,立刻關掉,再第二張放出來,速度是一秒鐘二十四張,我們看電影的人已經不能夠覺察到銀幕上景象是假的,看得非常逼真,一秒鐘二十四張。現在告訴你一秒鐘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張,你想這個速度多快,張張都不一樣,念念不相同。


  所以我們今天看到宇宙這個狀況,森羅萬象,是怎麼回事情?就是這種念頭的相似相續相,它不是真的相續,真的相續那就不能說是妄相,是假的,它是一種相似相續,絕對不是完全相同,這個我們要知道。知道這個之後,才真正明瞭《大般若經》上所說的,早年我將這部經看了一遍,最後我做了個總結,世尊二十二年所說的《般若經》,說什麼?只告訴我們一樁事情,「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佛告訴我們,為什麼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到我們真正懂得三細相之後才完全明瞭。雖然不是我們自己的境界,我們沒有證得,證得這個境界是八地菩薩。可是我們今天是在凡夫地位,我們能肯定佛說的這個話是真的,我們沒有懷疑,這是什麼?這是半個世紀都接受大乘佛法的熏習,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我們終於明白了,不再懷疑,這在大乘教裏面叫解悟,不是證悟,是解悟,也是章嘉大師跟我說的看破。雖沒有證悟,看破有好處,好在哪里?好在我們真的肯放下,我們能放得下。每個人都喜歡自己能放下,他為什麼放不下?不瞭解事實真相。你認為這些幻相都是真的,你要想控制、你要想佔有,控制、佔有是你的欲望,你的欲望斷不了,你認假作真,是這麼回事情。果然曉得它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再有控制的念頭,也不再有佔有的念頭,為什麼?你控制不了。你想想看,你念頭的生滅,這是我們每個眾生,六道眾生都是一樣的,別說六道,連十法界沒有一個是例外的。十法界裏面所有有情眾生都是,念頭生滅的速度都是一秒鐘一千二百八十兆次,你能控制嗎?你能佔有嗎?你心裏以為佔有、以為控制了,那是迷惑顛倒!諸佛如來、法身菩薩看看,笑笑而已,哪有這種事情?對於事實真相一無所知,不但是外面的境界相,是這麼樣的速度在生滅,我們這個身體也是的。不但身體也是的,我們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也是的,這把事實真相給你說出來了。所以《般若經》上常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把這個搞清楚才完全明白,沒有一法是真的;佛跟我們講,只有真如自性是真的,永恆不滅,它沒有生滅。


  三細相就是一念,這一念從哪里來的?一念是妄動,大乘教裏面佛說的,常講,「一念不覺而有無明」,一念不覺三細相就現前,三細相就是無明。三細相裏面第一個是「業相」,業相就是動,極微細,時間極短那樣的振動,這才是宇宙的起源。業相是「從真起妄,初動之相」,初動在哪里?諸位要知道,初動就在現前,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每一個念都是初動,不動就沒有了,它沒有初後,所以叫無始無明。無始就是沒有開始,你說它開始,它已經不見了,它沒有了。我們可以說,經上佛也常這麼說法,「不生不滅」,這個諸位聽得多了,不生不滅就是講這回事情。如果它真的沒有生滅,要講不生不滅,那不叫廢話嗎?那有什麼意思?它真的有生滅,有生滅等於沒有生滅,就是它生滅的速度太快,你還沒有覺察它就已經滅掉,速度太快了。所以,生滅就是不生滅,這個不生不滅才有意思。真的有生滅,有生滅跟不生不滅這個現象可以說完全相同。


  三細相,你看一念還有這三細相,業是動,這一動它就有轉變,這個轉變也是太微細了,轉動成「能見相」。為什麼會有能見?我們知道這裏頭有分別,如果沒有分別,只有這一動,境界現前馬上也就消失掉。一起了分別、起了能見,「境界相」就現前,叫能生萬法。我們知道,所以叫無始無明,也叫做妄念。這第一念,實在講我們念念都是第一念,第一念沒有原因的,你要找它的原因那就錯了,它沒有原因。第二念就有原因,第二念,第一念是第二念的原因,是因。可是我們又要知道這個真相,真相裏頭沒有第二念。在相似相續裏面,這個妄念升溫、上升了,上升就有分別,所以彌勒菩薩講「念念成形」,形是境界相。如果沒有能見就不會有所見,所以能見也是虛妄的,比第一個業相嚴重多了,它連帶起來的。也就是說,在那麼短的時間裏面,這個短的時間諸位要記住,是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在這麼短的時間裏面,它裏頭發生三樁事情,一個是動,一個是能見,一個是所見的境界現前。相,或者是彌勒菩薩講的形,形是物質現象;識,世尊問的有幾個識?識是精神現象,就是見聞覺知。見聞覺知是識,見聞覺知是自性裏頭本有的,法爾如是,它自自然然,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這個一念,三細相現前,它還不斷的迷,迷上加迷,於是六粗就出來了。要知道只在三細相的境界裏面,現的相是什麼相?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這個好!可是迷,愈迷愈深,它從第三個細相是境界相,從境界相裏面又起了一個「智相」,昨天我們學到這個地方,「依三細中第三境界相,不了自心所現」,不知道這個境界相是自心所現的。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知道,他們知道他們就沒有六粗,這個我們叫一真法界、叫諸佛的報土,只有三細沒有六粗,因為他們明瞭,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情。如果迷了自心,你看「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他們清楚,所以那叫諸佛如來,那叫法身大士,如果你不知道、你迷了,一真法界就不見了,變成什麼?變成四聖法界,四聖法界裏的佛法界、菩薩法界,就變成這個。這是什麼?這是有智,智是什麼?「妄起分別染淨之相」。前面第一個字我們要特別注意它,妄起,沒有一樣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虛妄相是從妄心裏頭生起的,決定不是真心,真心裏面沒有這些東西。在境界裏面起了什麼東西?起了「於淨境則愛,於染境則不愛」,這是什麼?這是情識。依報、正報都清淨,他喜歡,不清淨的他不喜歡。清淨的是什麼?清淨的是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一個比一個清淨,他喜歡這個環境。如果對於這個境界不動心,不起心、不動念,這個境界就沒有,現出來的就是實報莊嚴土。你就曉得在實報莊嚴土裏頭,如果起個念頭喜歡,就墮落了,從實報土馬上掉下來掉到十法界去,十法界的佛。如果喜歡的心嚴重一點,就變成菩薩,再重一點就變成緣覺,再重一點就變成阿羅漢,如果還要重一點,就到六道去了,六道的天道,就這樣一層一層往下降。


  所以佛在經上才大聲疾呼,「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這兩句話的道理我們就恍然大悟。佛為什麼說這個話?你對這個世間有七情五欲,你愛得很重,你就出不去。那怎麼辦?諸佛如來大慈大悲,慈悲就是愛,你能說佛菩薩不愛眾生嗎?真的,佛法裏頭不說愛,叫慈悲。為什麼不說愛?愛裏頭有情,情執,慈悲裏面是智慧。慈悲裏面那個愛決定沒有貪戀,沒有這種心,而且那個愛是平等的,這是慈悲,沒有偏愛。對這個愛,對那個差一點,那就不是慈悲,那就是世間的愛,他有等差。佛菩薩對一切眾生的愛是一味,沒有等差,是平等的,叫慈悲,他那個愛是從心性裏面流出來的。我們凡夫現在這個愛,心性流出來的愛叫慈悲,我們這是從意識心裏面流出來的,意識是什麼?分別執著,從第七識的執著,第六識的分別,這個愛裏頭有分別、有執著,那就不能叫慈悲。所以,慈悲跟愛差別在此地,我們都要知道。這個現相就稱之為智相,我們現代人稱為知識,與這個接近。所以諸位要曉得,知識跟智慧不一樣,智慧裏面沒有分別執著,知識裏頭有。也可以說知識跟智慧差別在哪里?差別就在此地,一個裏頭沒有分別執著,平等的;一個裏頭有分別執著,不平等。東方的學術,不但是佛教,東方的宗教比西方確實講得深、講得奧妙,因為他們都是對欲望看得非常淡薄,沒有任何貪戀,所以跟智慧非常接近。跟西方不一樣,西方是跟愛接近,東方確實是跟慈悲接近,這個不一樣。


  我們今天學佛,為什麼學佛不能成就、不能提升像佛所講的境界?不是很高的境界,佛跟我們講的小乘初果須陀洹,這最起碼的。須陀洹沒有出離六道,但是雖然在六道,他的來回就是天上人間,不是在人間就在天上,他決定不墮三惡道。為什麼?他不造貪瞋癡,所以他是聖人,他不是凡夫。在《華嚴經》裏面,《華嚴經》給我們講了五十一個位次,像念書一樣,從一年級念到五十一年級畢業,那就成佛了。這五十一個階級,《華嚴經》講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五十一個位次。前面十個位次是凡夫,是講到十法界,當中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叫三賢,最後十個位次是十地,稱大菩薩,摩訶薩。三賢稱菩薩,十地稱摩訶薩,再上面是等覺,等覺上面那是究竟圓滿的佛果。釋迦牟尼佛在大乘經裏面給我們說,三細六粗,八地菩薩就看得清清楚楚,就是他證得了,他真的明白、真的覺悟了。我們通常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是他們離開了六粗,所以實報莊嚴土是三細相,實報莊嚴土那個相分就是三細相裏面的境界相,他們的智慧德能就是三細相裏面的轉相。起了智相,這是六粗第一個,他就墮落到十法界裏面的佛法界、菩薩法界,就到這裏面;雖然染,染不嚴重,很輕微的。


  第二個,「相續相,謂依前智相分別,於愛境則生樂,於不愛境則生苦,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是名相續相」。雖然相續,諸位一定要知道,還是念念不相到,這是真的。像我們看電影,電影裏面看的是相續,可是你看看底片,每一張每一張絕對不一樣,前一張絕對不是後一張,後一張決定不是前一張。這說明什麼?我們的念頭,我們一秒鐘念頭起滅一千二百八十兆次,次次都不一樣,但它是相續相,我們上面給它加兩個字,叫相似相續相,這裏頭重要的就是「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所以智相跟相續相是分別,但是它沒有執著,在十法界裏面是上面兩層,佛跟菩薩,他們有分別心,分別心很淡薄。下麵兩個,分別心就比較嚴重,聲聞、緣覺,聲聞是阿羅漢,緣覺是辟支佛,他們分別心很重,執著淡薄,所以他們能夠超越六道輪回。如果執著很重,也就是說妄想分別執著統統具足,這是六道凡夫。我們要想超越六道輪回,一定要對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只要把執著斷掉,執著的習氣不怕,執著沒有了,六道就沒有了。然後你才真正恍然大悟,像永嘉大師《證道歌》裏所說的,「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你真的覺悟了,你把執著放棄,我不再有執著的念頭,執著是什麼?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都是屬於執著。


  所以,阿羅漢對於六道裏面東西真的放下,決定沒有絲毫佔有的念頭、控制的念頭,沒有了。但是有習氣,他可以帶著習氣離開六道輪回,他生到四聖法界方便有餘土。在四聖法界裏,阿羅漢必須把他的習氣斷掉,執著的習氣斷掉,斷掉之後他才能夠往上提升,就是證得辟支佛果,升了一級。辟支佛沒有執著的習氣,但是有分別,所以在辟支佛果地上他用功就是要把分別斷掉,於一切法都不分別,他升級,他作菩薩去了。菩薩有分別的習氣,辟支佛把分別斷掉,升作菩薩,菩薩要把他分別的習氣斷掉,分別習氣斷掉之後他又升級,他證得佛位,十法界裏面的佛。十法界裏面的佛沒有分別、沒有分別的習氣,但是他有妄想,就是有起心動念,他必須真正把妄想放下,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只要他不起心、不動念,十法界就沒有了。十法界是假的,不但六道是夢中境界,十法界也不例外。超越十法界,他就進入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華嚴經》講的華藏世界,淨土經裏面講的《阿彌陀經》實報莊嚴土,都是這樣的情形。生到實報土,他已經不起心、不動念,諸位想想看,不起心、不動念是什麼境界?平等!真的平等了。起心動念就不平等,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平等,他成佛了,這個佛是真佛不是假佛。


  十法界裏面的佛,你看天臺家說六種佛,十法界裏面的佛叫相似即佛;換句話說,他很像佛,他不是真佛。為什麼?他還起心動念,他不是真佛。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真佛,在中國大乘教裏面,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都是在這個位次上,這叫真佛。天臺大師叫分證即佛,為什麼叫分證,不能叫圓滿?因為他習氣沒斷,就是起心動念的習氣沒斷。習氣不好斷,執著的習氣、分別的習氣可以用方法來斷它,但是妄想的習氣沒有方法,你要用個方法,不是又有分別執著了嗎?所以它沒有方法。那怎麼斷法?任運,就是隨它自然,時間久了慢慢就沒有了。要多長的時間?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三大阿僧只劫。所以諸位一定要知道,三大阿僧祇劫決定不是說我們從凡夫修行成佛要這麼長的時間,不是的。這是說真正成佛,成佛之後把妄想的習氣,不是分別,是起心動念的習氣斷得乾乾淨淨,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這樁事情不好懂,也不好講,古人的比喻很好,我們現在還能夠體會,古人用酒瓶來比喻。酒瓶是盛酒的,把酒倒乾淨,裏面也擦乾淨,確實沒有酒了,聞聞還有味道,用這個來比喻習氣。你說這有什麼辦法把它去乾淨?只有把它擺在旁邊,不要去理它,過個半年、過個一年再去聞就沒有了。所以用時間,你可不能用什麼方法去搞,那就錯了,那你又落到有妄想分別執著,都起來了,所以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讓它自自然然的。


  無明,斷無明有淺深不一樣,放下起心動念那就平等了。在《華嚴經》裏面,剛剛放下是誰?初住菩薩。你要曉得,《華嚴經》講的十信位就是十法界,講的十法界;初住菩薩就超越十法界,那是真佛不是假佛,他已經把起心動念放下。在諸佛的報土,我們知道諸佛報土能夠現前,是無始無明習氣變現出來的,心現識變。習氣統統斷乾淨,實報土也沒有了,所以實報土也不是真的。最後什麼東西出現?我們前面講的第一條,自性清淨圓明體出現了,這個東西不生不滅,這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這是常寂光淨土,我們淨宗稱它作常寂光淨土,那是一點都不假,那才是宇宙萬有的本體,是我們自己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證到這個境界,這叫究竟圓滿佛,妄盡還源。諸位要曉得,妄有三大類,先要把執著,執著是見思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妄想、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這三大類的煩惱都不是真的,自性裏頭沒有。現在我們都有,要把這個東西統統斷盡,妄斷盡你就還源。還源還到哪里?首先第一步是還到實報土,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然後再回歸到常寂光淨土,功德就圓滿。回到常寂光,會不會再來?會不會再回到世間來?給諸位說,能。為什麼能?六祖能大師講得好,常寂光,第一個是「清淨」,決定不染;第二個是「不生不滅」,沒有生滅、來去這種現象;第三個「本自具足」,具足什麼?智慧德能相好,雖具足他不顯;「本無動搖」;「能生萬法」,後頭有能生萬法這一句,就曉得他會來。怎麼來?眾生有感,他就來了,他有感他就有應。所以究竟果地的如來,眾生有感,他就有應,與一切眾生感應道交。他來,怎麼來?那就是《楞嚴經》上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兩句話說得好。我們如果不瞭解這裏頭的事實真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我們也沒有法子體會。這兩句話用在什麼人身上?用在法身菩薩,就是初住以上統統都用得上。而特別跟諸位說的,特別說的那就是究竟佛果,這說得才有味道,究竟佛果連無始無明習氣都沒有,但是他跟眾生有感應道交,為什麼?他本自具足,具足智慧德能相好。眾生沒有感,他就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就是隱,不現,像電視一樣,頻道沒打開,電視什麼都沒有。眾生有感,就好像電視打開,頻道你一按,現象立刻就出現,那是應。雖然應現在十法界、應現在六道、應現在三途,他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不但沒有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的習氣都沒有。起心動念尚且沒有,那你就知道分別執著是決定沒有的。釋迦牟尼佛是這樣的,六祖能大師也是這樣的,應現在這世間,應身,好像跟我們是一樣的,實際上骨子裏完全不一樣。這些事實真相我們搞清楚,我們就很歡喜放下,我們很樂意、很認真的學著放下,你愈放下與自性就愈接近。我們要走還源的路,不能跟自性愈走愈遠,那就錯了,遠到極處就是阿鼻地獄,那是很可怕的一個結果。


  我們再看下麵第三個粗相,這就愈迷愈嚴重,「執取」,執著,取是佔有,「謂依前相續,緣念苦樂等境,心起著故,是名執取相」。前面第一個智相,第二個相續相,有分別還沒有佔有,還沒有起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這個迷得就更深,自己所喜歡的境界起了執著,執著就是我們常講的控制、佔有,起這個念頭,這個念頭叫執取相。由此可知,四聖法界只有前面兩個,有智相、有相續相,沒有執取,執取、計名字、起業、業系苦統統沒有,這是四聖法界;後面三、四、五、六這四條是六道,愈迷愈深。因為執取,就有名字相出來,計是計度、分別,計好像是審計、計較,用計較大家好懂,計較。執著,執著什麼?「謂依前妄執」,加一個妄,分別也是妄,「分別假名言說之相,是名計名字相」。在一切幻相裏給它取個名字,不執著、不分別,這名字就無所謂,執著、計較,那名字就很重要。張三不是李四,李四不是王二,跟所有眾生都要給他起名字,這是嚴重的執著。


  這還有個簡單的解釋,名是假名,不是真的,「虛假之名,謂依前執取相上,更立假名也。已上四相,皆論起惑」。起惑是什麼?統統是迷,就是貪瞋癡裏面講的癡,癡迷。到計名字相,對名字非常計較,嚴重的執著,這統統都是迷惑。你看一層比一層嚴重,不知道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不知道相是假的,著了相,不知道起心動念是假的。因為計名字相,你看現在人因為計名字,就明顯顯示出自私自利,這個是我的,那是你的,分得清清楚楚。在我們六道裏不能說沒有聰明人,天人比我們聰明,比我們有智慧,色界天對於七情五欲就淡薄,不執著,不執著就得自在。為什麼色界天能做到?色界天真正是做到了平等,因為他們真正克服了欲望,決定不再貪戀財色名食睡,財色名食睡放下了,我們一般講,控制的意願、佔有的意願沒有了。在欲界裏面,到化樂天,佔有的念頭就沒有了,化樂天是自己想什麼東西他能變化出來。這種變化的道理現在我們也懂得,科學家告訴我們,能與質可以互相轉變,原子彈就是這個理論發明的,把物質變換成能量。可是怎樣把能量再變成物質?科學家現在沒有辦法,變不出來。我們就想到化樂天的天人他們就有這個能力,他們不需要用儀器、機械,用意念。這在佛經上講得很清楚,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佛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想衣服,衣服穿在身上,不必去買料子裁縫,用不著;我們想吃個什麼東西,想吃的東西就在面前,不想,不想就沒有了,就變化掉,就用不著洗碗、洗筷子,用不著,你說多自在。這是六道裏面的,沒出六道。他化自在天那就更自在,不需要自己去變化,第五天,就是化樂天人,他們變化來供養,你需要什麼,他心通,不需要打電話,我想什麼他知道,他馬上變化出來送來供養。這是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不需要自己變化,六道有這個能力。這兩層天是在兜率之上,兜率天人還沒有這麼自在,兜率天再往上去就有這麼自在。哪里像我們這個世間!


  所有一切糾紛、衝突,從哪里來的?從執著來的,從計名字相來的。兩個國家發生戰爭,各人有各人的執著,各人有各人的分別,分別執著發生衝突,帶來的是災難。然後我們曉得,再把它引申出去,我們除了跟人發生衝突之外,跟自然環境發生衝突,跟大自然發生衝突,結果就是現在講的破壞地球自然生態。不是就了了,而是怎麼樣?而是不得了。你破壞自然生態的平衡,自然生態對我們人身有極大的影響,後果怎麼辦?現在諸位都已經意識到,整個地球的溫度不斷在上升,上升到相當可怕,科學家著急了,有沒有法子解決?還想不出辦法。地球溫度一上升,立刻影響地球上的生態平衡,生長在北方的,第一個明顯看出來是北極熊,牠必須要生長在零度以下的冰天雪地,適合牠生存,溫度一上升牠就不能生存,雪融化,牠沒地方去。所以科學家告訴我們,北極熊大概壽命不會太久,會在地球上絕跡。北極的冰可能很快就融化盡,對地球有影響,還不太大,太平洋裏面很小的小島,海拔靠近海平面的,已經不少被淹沒掉,這些訊息我們都聽到。如果南極的冰化掉,那個麻煩就大了,南極的冰,我們看到現在網路資訊報導,最近的報導,南極一個冰架融化掉了。我們地球上的冰百分之九十在南極,南極冰要是融化,科學家告訴我們,海水要上升六、 七米 到三、 四十米 的樣子,這樣一來全世界沿海的都市都會被淹沒,這是大問題。


  災難從哪來的?所有這些災難根本的原因是什麼?佛知道,佛經上講得很清楚,可惜沒人相信。一般人認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不合科學,這就沒有法子。佛經上有對治的一服藥,很靈!那就是佛跟我們講的宇宙怎麼起源、怎麼來的,你懂得三細六粗你就明白,原理搞清楚了。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天天想的是貪瞋癡,幹的是貪瞋癡,我們的影響,我們念頭的影響、我們行為的影響,在這篇文章下面一段第三段就跟大家說出來,影響太大了!為什麼?這個宇宙是從念頭生的,我們的念頭如果善,行為善,山河大地都變成很美;我們如果是不善,貪瞋癡慢,不善,山河大地也都變得不善,災難就來了。所以地球大水災是什麼?大水災是貪心。地球溫度上升,根本原因是什麼?是我們的瞋恚,怨氣、怒氣造成溫度上升,火山爆發;愚癡是風災,傲慢是地震,不平。所以佛教導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天災人禍都化解了。


  最近大概一個星期,我收到美國的同學給我寄一份資料來,這一份資料大意是講地球上地殼的變化帶來嚴重災難,這個地圖有詳細的說明。在什麼時間?二0五0年到二0三0年,很快!很難得,他也提出一個拯救危機的嚴重的啟示,說這個警告是有很多神靈,裏面還包括咱們中國人信仰的觀世音菩薩,也參加他們這個會議,給我們提出警告。警告裏頭最重要的一個理念,英文名字稱為「烏那那」,意思是一體。要我們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必須要有「整個宇宙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要有這個觀念,從一體,你才真正能生出來愛心。地球上的居民,不分種族、不分國家、不分信仰,我們都是一家人,都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我們中國古人講得很好,大我二十歲的,我要把他當父親看待;小我二十歲的,要把他當作兒女看待;年齡相接近的是兄弟姐妹,一家人。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這個世界上的災難能化解,不能化解也能減輕。這個理念好,提得好,跟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誨相應,跟佛菩薩在經典裏面教導我們的也相應。我看了這篇報告,他寄給我的資料我放在澳洲沒帶來,所以我通知他,從美國再寄一份來,寄到臺灣來。重要的部分,我們好好的把它翻出來,我們大家做參考。我們要很冷靜,不管它是宗教也好、迷信也好,他教導我們是正確的。《弟子規》上,這是我們老祖宗講的,「凡是人,皆須愛」,他就是這個意思。這些年來,我們在國際上參與聯合國推動的、主導的這些國際和平會議,我們都把我們中國老祖宗的理念介紹給與會的大眾。我們中國五千年來,這個國家長治久安,靠什麼?靠教育,「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社會要安定、要和平,我們的生活才真正是幸福美滿;如果不安定、不和平,世出世法都不能建立,那真的是苦不堪言。現在整個世界動亂,沒有一處是安定和平,原因呢?原因是東方我們疏忽了聖賢教育,西方人疏忽了宗教教育。所以我們在國際上提倡這兩樁事情,「人類眾生是一體,世界宗教是一家」,我們這個理念跟烏那那這個理念完全相應。難得!我們沒見過面,我們所想的、所做的居然能相應,所以這是個好事。


  前面這四條講起惑,就是迷惑了,迷惑就造業,所以第五「起業相」,起是生起,業就是造業。「謂依前名字,執取生著」,這就是生起嚴重的執著,「造種種業,是名起業相」。所以,名字相不能執著,嚴重執著就造成對立,有對立就產生矛盾,由矛盾再提升就發生衝突,衝突再要提升,諸位曉得,就是鬥爭,鬥爭提升就是戰爭。你想愈來愈可怕,所以衝突的根源在哪里?在對立。我們知道名字不能沒有,它也是維持社會的一個形象,我們知道名是假名,不要執著,喜歡叫什麼名字都可以。所以釋迦牟尼佛講經,佛學裏專有名詞,一樁事情往往有好多個名詞,為什麼這麼說法?不怕麻煩嗎?對的,他這裏面的用意就是教你不要執著名字相,你只要懂得這個意思就行了。言說相不要執著,名字相不要執著,還有個心緣相,就是你不要聽了、看了去胡思亂想,那就錯了。聽了、看了如如不動,你的心生智慧;聽了、看了你要去想它,那叫胡思亂想。特別是聖人的教誨,為什麼?他們是從自性裏流露出來的,我們要用分別執著的念頭去理解他,你怎麼能曉得他的真實義?開經偈裏面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那個不簡單,清淨心才能懂得如來真實義。心浮氣躁,你肯定把他的意思想錯,把他的意思想歪曲,這冤不冤枉?所以聖人的東西不好學,道理就在此地,它需要我們用清淨心去學,不能用分別執著去學它的。


  執取生著,就是我們常說的,你動個念頭要控制,動個念頭要佔有,不但有念頭,從念頭變成言語、行為、行動,那就造種種業。如果這些念頭是善的,結果就三善道現前;這些念頭、言行是惡的,三惡道現前。我們想想現代的人,你細心去觀察,現在人想什麼?我想大家都知道,現在人想錢,想錢幾乎想瘋了。果報到哪里去?這是增長貪心,貪心是地獄、是餓鬼。單單有貪心,沒有瞋恚,是餓鬼道;貪心再加上一個瞋恚,地獄道去了。縱然你今天能夠得到,你控制、佔有你能夠得到,要知道那是你命裏有的。命裏沒有,貪都貪不來。如果命裏沒有,我貪心可以貪到,孔老夫子說我也幹了。夫子很聰明,命裏沒有,貪都貪不到,那我何必去幹這個事情?不如從我所好,我喜歡幹什麼就幹什麼,我不幹這個傻事。夫子五十而知天命,我們現在社會大眾,五十不知道天命的人很多。夫子四十不迷惑,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們到七老八十還迷惑顛倒,這怎麼行!所以現代的教育怎麼教法?人全迷了,全都學壞了,這是個大事。因為全迷了、全變壞了,所以地球也壞了,壞到怎麼樣?科學家跟我們說,地球不適合人類居住了。人怎麼辦?確實人類、動物可能在地球上滅絕,這個現像是很正常。科學家告訴我們,許多星球過去都曾經有生物的跡象,現在沒有了,地球也可能跟其他星球發生同樣結果。


  所以今天拯救自己也就是拯救地球,什麼方法?當然佛法是把這裏面理事、性相、因果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自己知道怎麼做法。在這個之外,近代我們淨宗的祖師印光大師,他老人家的指導正確。我是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離開臺灣到香港講經,那年我在香港住了四個月,講《楞嚴經》。住在九龍中華佛教圖書館,這個圖書館是倓虛老法師建立的,雖然不大,它裏面收藏在那個時候就相當豐富。我在裏面看到弘化社出版的經書、善書,倓老法師搜集得相當完全。我們看到跟我們有特別的因緣,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淨土就是跟印光法師學的,所以印光法師我們稱他為祖師。我看到弘化社出版的這些書籍,感到特別有感情,細細的去翻閱,發現他有三種書印的數量很大,讓我感到很驚訝。第一個是《了凡四訓》,第二個是《感應篇彙編》,第三個是《安士全書》,我看它後面的版權頁,這三樣東西合起來大概印了三百多萬冊。我當時想不通,印光大師是我們淨宗第十三代祖師,為什麼對於佛經經論沒有這麼大量流通?而對於這三本東西,這三本東西你細細觀察,《了凡四訓》是袁了凡先生教他兒子的四篇文章,《太上感應篇》是道教的,《安士全書》前面差不多占三分之二的篇幅是「文昌帝君陰騭文」,也是道教,後面附了三篇,篇幅不大,「萬善先資」是講戒殺的,講殺生的因果,「欲海回狂」是講邪淫的因果,這是他特別寫出來的,末後一篇才是「西歸直指」,勸人念佛,求生淨土。都不是正規的經論,為什麼印那麼多?我想了兩個多星期,想到一個答案。大概是老法師發了大慈悲心,要拯救這個社會,用什麼?用因果教育,這三樣東西是因果教育,愈想愈有道理。你看一九七七年到現在,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之後的今天,我們看看現前的社會,對老和尚這個提倡五體投地,除了因果教育之外,沒有法子救了。


  我們在聯合國開了很多次的會議,也在中國湯池,我的故鄉,做了個實驗,建了個文化中心,做了三年的實驗,只用一樣《弟子規》。《弟子規》是儒家的,因為《感應篇》是屬於道教的,是屬於宗教,中國大陸除了道觀、佛寺可以講解之外,在社會上不可以講的,那是提倡迷信,不許可的。但是在臺灣可以,臺灣要是真正自救,要從因果上下手。唯有真正相信因果報應,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從這裏紮下根去,《弟子規》、《十善業》自然就學好了,沒有因果這個甚深的概念,《十善業》跟《弟子規》都不能夠做到圓滿。所以,我期望臺灣同胞能夠特別重視印光大師的教誨。他老人家一生,你看他《文鈔》裏面,講因果講得太多了,要想,他為什麼這樣講法?這個人我們現在都知道他是大勢至菩薩再來的,西方三聖之一,他到這裏來幹什麼的?還不是救度我們末法眾生的。他教導我們學佛要真幹,不要建大道場,他主張建小道場,道場人數不超過二十個人,以這個為最理想。為什麼?道場維護容易,不要去求人,不要去找錢,生活只要能過得去,志同道合的十幾二十個人好好念佛,將來個個往生,那就是圓滿成就。我們過去讀《西方確指》,覺明妙行菩薩他在世的時候,他那個道場八個人,難得八個人個個往生,圓滿成就。


  祖師教導我們,念佛法門就是一門深入,一句佛號念到底。我這些年來加了一點,希望每天能夠聽兩個小時經,為什麼?從前不聽經可以,為什麼?人老實,死心塌地念佛。現在要不把淨宗的一些道理講清楚、搞明白,這個心很不容易發,發不起來。尤其現在這個社會誘惑的力量太強,我們這麼多年來,還沒有被社會所染汙,靠什麼?天天讀經、天天講經,諸佛菩薩天天提醒我們。古人所謂「三天不讀聖賢書,面目可憎」,我們今天三天把佛法丟掉,你會不會被外頭境界染汙?我自己深深有這個體會,要讀經、要聽經、要講經、要念佛,你才不會被外面境界扭轉,你這一生才會有成就。所以造業很可怕,佛教我們造淨業,善惡業都不造,清淨業。清淨業是什麼?善業裏面沒有夾雜名聞利養,沒有夾雜自私自利,那就叫淨業,這個道理要懂。


  末後這一句,「業系苦相」,這就是講果報,你既然造業,決定有果報,六粗到第六個講果報,「苦即生死之苦也。謂業系縛,則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是名業系苦相」。生死逼迫就是六道輪回,六道輪回是怎麼回事情?善惡業所變現出來,你看「唯心所現,唯識所變」。識就是分別執著,再講得白一點,就是控制、就是佔有,尤其是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個可怕。要知道損人決定不利己,這是事實真相。什麼是真正利自己?利人才真正利自己,為什麼?自他是一體。古人教給我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們能愛一切人,一切人都愛我;我能敬一切人,一切人都敬重我;我能幫助一切人,一切人也幫助我,什麼樣的因感什麼樣的果報。佛《十善業道》裏面給我們講的身三、口四、意三,教給我們不殺生,真正能做到不殺生,連蚊蟲螞蟻都不能傷害。不但動物不害牠,連植物也不傷害,你都能愛它,它會愛護你,我們幫助它,它有回報,這是這麼多年來都有事實。我們歡喜這些花草,它長得非常茂盛,花開得特別香,果長得特別甜,它回報。我們自己在澳洲我們的庭院很大,種菜種得很多。種菜,我們不用農藥、不用化肥,有蟲來吃,我們跟蟲商量、溝通,跟牠協議。我們在菜園裏面一定劃一個區,那個地方的菜是供養牠們的,牠們可以去吃;不是在這個區的,我們種的菜,蟲一個都沒有。所以,跟這些小動物往來,比人好教,人不聽話,不遵守約定,這些小蟲遵守。鳥很多,我們種的很多果木樹,也指定哪幾棵樹那裏面的結果,鳥可以去吃,沒有指定的不可以去吃,牠也能遵守。你說這些小動物多可愛,我們相處像一家人一樣,互相幫助,互相照顧,這就是真正所謂幸福美滿的人生。是要我們用善心,決定不殺生。


  不偷盜,不偷盜就是決定不能占別人的便宜,連小事,用別人的東西,一定要說清楚,借我用一用。如果你不問,拿去用,你看《弟子規》裏面,那就是偷,那就是偷盜。偷盜將來要還債的,殺生將來要還命的。所以殺業重的人,身體短命、不健康、多病,這是花報,果報是將來要償命的。我們也是從小,父母常常講這些因果報應,所以印象很深。學了佛之後,看到佛在戒經上這麼一說,我們立刻就採取素食,不但不殺生,不再吃眾生肉。我二十六歲,大概是二月認識方東美先生,他老人家把佛法介紹給我。沒有多久我就認識章嘉大師,接受章嘉大師教誨。同一年下半年,四十二年的下半年,我就發心吃長素,我吃素到今年五十八年,身體很好,從來不生病。這是老師教給我的,財佈施得財富,愈施愈多,愈多愈施,不能留,留了什麼?留了就生病,增長貪心。所以捨得,它是兩個意思,舍一定得,得到之後要把那個得再舍掉,它是雙關的意思。愈施愈多,施財得財,法施得聰明智慧,無畏施得健康長壽,只要你肯幹,業因果報絲毫不爽。否則的話,你依照這個三細六粗發展下來,那就苦海無邊,業系苦是苦海無邊,六道輪回,你到哪一生才能出頭?這太可怕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en7969 的頭像
    suen7969

    人生何處不相逢

    suen796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